西藏木莲
西藏木莲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Roystonea oleracea (Jacq.) O. F. Cook
- 别名
- 火灰树
- 门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初生目 Principes
- 科
- 棕榈科 Palmae
- 种
- 西南猫尾木
- 亚科
- 槟榔亚科 Arecoideae
- 族
- 槟榔族 ARECEAE
- 属
- 王棕属 Roystonea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西藏木莲相似植物
西藏木莲学名Manglietiamicrotrich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Ranales
木兰科Magnoliaceae
木兰族Trib.Magnolieae
木莲亚族Subtrib.Manglietiinae
木莲属Manglietia
形态特征
乔木,高30-40米,胸径40-60厘米;小枝粗壮,直径6-10毫米;芽被橙红色平伏毛。叶常6-9片集生于枝端,革质,倒卵形,长13-17厘米,宽5-7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中脉凹下,下面灰白色;侧脉每边15-17条,网脉细密,干时两面凸起;叶柄长2-2.5厘米;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3-1/2。花未见,紧接花被片脱落痕具1苞片脱落痕。果梗长1.5-2厘米,无毛。聚合果卵圆形,长约6厘米,径约4厘米,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稍弯;蓇葖背面狭椭圆形,被褐色平伏细柔毛和瘤状凸起,顶端具长约3毫米的喙;种子淡褐色。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于西藏墨脱。生于海拔约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地东站西北坡。
-
少花海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三色鞘花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西、广东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国外分布:越南、老挝形态特征灌木,高约0.5米,全株无毛;小枝灰色,具皮孔。叶革质,倒卵形至狭倒卵形,长3.5-5.5厘米,宽1.3-2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具基出脉3-5条;叶柄长2-3
-
天峨槭
天峨槭基本信息学名AcerwangchiiFang别名黄志槭(植物分类学报)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
-
红泡刺藤
形态特征灌木,高1-2.5米;枝常紫红色,被白粉,疏生钩状皮刺,小枝带紫色或绿色,幼时被绒毛状毛。小叶常7-9枚,稀5或11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顶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仅稍长于侧生者,长2.5-6(8)厘米,宽1-3(4)厘米,顶端急尖,稀圆钝,顶
-
长叶柞木
形态特征植株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高4-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有枝刺,无毛。叶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干后灰褐色,侧脉6
-
紫果蔺
形态特征秆多数,丛生,高2-15厘米,细若毫发,直,圆柱状,有浑圆肋条,淡绿色,在秆的基部有1-2个叶鞘;鞘的上部淡绿色,下部紫红色,管状,膜质,鞘口斜,顶端钝或急尖,高5-15毫米。小穗卵形、球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长2-5.5毫米,宽1.5-2.5毫米,褐色;在小穗基部
-
孟仁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20-80厘米,直径1-3毫米,无毛。叶鞘两侧压扁,背部具脊,边缘膜质,无毛或脊上被疏短毛;叶舌具一列白色柔毛;叶片线形,长3-40厘米,宽1.5-5毫米,两面无毛,边缘粗糙。穗状花序6-11枚,指状着生,长2-6.5厘米,小穗近无柄,长2.2-2
-
九来龙
基本信息学名ErycibeelliptilimbaMerr.etChun别名凹脉丁公藤(海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
-
金星桧
产地分布北京以南均有栽培。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近球形或塔形,枝密生,多为鳞叶,绿叶丛中杂有金黄色枝叶。生长习惯耐修剪,适应性强。繁殖培育扦插繁殖。园林用途
-
毛叶轴脉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约6毫米,顶部与叶柄基部密被鳞片;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纤维状并稍卷曲,全缘,膜质,深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25-30厘米,基部粗2-3毫米,禾秆色至棕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并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下面光滑;叶片三角形,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