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槭
罗浮槭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罗浮槭相似植物
罗浮槭基本信息
学名AcerfabriHance
别名红翅槭(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无患子目Sapindales
槭树科Aceraceae
槭属Acer
槭亚属Subgen.Acer
全缘叶槭组Sect.Integrifolia
羽脉槭系Ser.Penninervia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常高10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绿色或绿色,多年生枝绿色或绿褐色。叶革质,披针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7-11厘米,宽2-3厘米,全缘,基部楔形或钝形,先端锐尖或短锐尖;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脉腋稀被丛毛;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4-5对,在上面微现,在下面显著;叶柄长1-1.5厘米,细瘦,无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无毛或嫩时被绒毛的紫色伞房花序;萼片5,紫色,微被短柔毛,长圆形,长3毫米;花瓣5,白色,倒卵形,略短于萼片;雄蕊8,无毛,长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平展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黄褐色或淡褐色;小坚果凸起,直径约5毫米;翅与小坚果长3-3.4厘米,宽8-10毫米,张开成钝角;果梗长1-1.5厘米,细瘦,无毛。花期3-4月,果期9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生于海拔500-18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红果罗浮槭(变种)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较小,近于披针形,长4.5-6厘米,宽1.5-2厘米,比较平滑而有光泽,翅果较小,长2.5-3厘米,张开成钝角,翅宽8-10毫米,红色或红褐色。花期4月,果期9月。
产四川、湖北、贵州、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生于海拔800-2000米的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
特瘦罗浮槭(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系很纤瘦的乔木,叶较小,常长4-4.5厘米,宽2-2.5厘米,长圆卵形或近于椭圆形而不是披针形,叶柄长1厘米,果序长3厘米,有2-3个较小的翅果,仅长1.8-2厘米。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广东西南部。生于低海拔的石质山坡。模式标本采自信宜。
毛梗罗浮槭(变种)
别名毛梗红翅槭(植物分类学报),绿果罗浮槭(广西植物名录)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花序的总轴和花梗均有长柔毛,翅果较大,长4.5-4.8厘米,张开成钝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广西西部。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百色。
大果罗浮槭(变种)
别名大果红翅槭(变种)(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系椭圆形或近于长圆形,长7-8厘米,宽3-3.5厘米,侧脉8-9对,翅果较大,长3.5-4厘米,稀达4.3厘米,小坚果凸起,近于球形,直径7毫米,翅倒卵形,宽1.1-1.3厘米,每果梗上两个翅果通常仅1个发育良好,另-个不发育。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700米的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富宁县鸡街。
-
羽毛荸荠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甘肃、河北、山东、浙江、东北等省。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苏联远东地区和日本。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性:山坡沟边、水边潮湿草丛中
-
西伯利亚接骨木
基本内容西伯利亚接骨木(SambucussibiricaNakai.)为忍冬科接骨木属的落叶高大灌木,在新疆自然分布只有1属1种。自然分布于海拔1300~2400rn的阿尔泰山针叶林与混林下、河谷、灌丛中。为阿尔泰山脉的特有树种。由于自然更新能力较差,自然分布数量日趋减少,是
-
长柄台湾堇菜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长1.5-4厘米,宽1-4厘米,三角状心形,先端急尖;叶柄长15厘米。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山地林下或草坡。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台湾(台北、新竹、台中及嘉义等地)。
-
垂柳竹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广州庭园中有栽培。形态特征本栽培型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为分枝下垂,叶片细长,一般长10-20厘米,宽8-16毫米。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
-
鸡眼草
植物介绍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和散生的毛。叶膜质,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5.5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有时楔形,上半部边缘具圆锯齿;基出脉3-5条;叶柄细长,长2.5-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5毫米。雌雄
-
细叶蚊子草
形态特征整体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茎茎有棱,无毛。叶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5对,顶生小叶稍比侧生小叶长大,常7-9裂,裂片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尖锐锯齿或不明显裂片,两面绿色
-
甜高粱
产地分布中国均有栽培,但以黄河流域以南诸省为多,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亦不再作为主食,栽培面积减少,现只见零星栽培。据记载本种原产印度和缅甸,现世界各大洲都有栽培。形态特征一年生。须根较粗,常于秆的基部具支撑根。秆粗壮,高2-4米,基部径
-
老君山小檗
种名:老君山小檗学名:BerberislaojunshanensisYing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湖北。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50-100厘米。老枝圆柱形,暗灰色,幼枝淡黄色,无
-
芒刺小赤藓
种名:芒刺小赤藓学名:Oligotrichumaristatulumbroth.别名:科:金发藓科属:小赤藓属形态特征:植物体矮小,密集丛生。茎直立,常短小,单一,稀分枝。叶疣丛生于茎顶端,叶上部细胞呈4-6边形,常两面具疣
-
狭瓣贝母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部至西北部(耿马、泸水、漾濞、德钦)。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2600米。缅甸、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形态特征:根状茎粗壮,坚硬,粗5--7毫米,被褐色鳞片状鞘。假鳞茎较密集,彼此相距不超过1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