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尖萼蒲桃

尖萼蒲桃

编辑:滕之榕发布时间:2021-02-06 15:30:32

尖萼蒲桃,是桃金娘科、玫瑰木属灌木植物。产于中国台湾的台北、台东及恒春等地。

拉丁名
Syzygium lasianthifolium Chang et Miau
别名
紫丁香属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桃金娘目
桃金娘科
尖萼蒲桃
亚科
蔷薇亚科
蒲桃族
玫瑰木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尖萼蒲桃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尖萼蒲桃是一种灌木;嫩枝四棱形,有灰色柔毛。叶片革质,长圆形,长4.5厘米,宽1.5-2厘米或稍大,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面干后褐色,发亮,下面灰褐色,侧脉纤细,几与中脉垂直,靠近边缘结合成边脉;叶柄长8毫米。

聚伞花序顶生及生于枝顶叶腋,长3厘米,三次分枝;花梗长3毫米;苞片针状,小苞片2,长1毫米,位于萼管基部;萼管倒圆锥形,长4毫米,宽3毫米,基部狭窄,萼齿4,细小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4,近圆形,长2毫米,多少连合成帽状;雄蕊约25枚,花丝长3毫米,花药短小;花柱单一,长4毫米,子房2室。

本种提示

这个种和华南蒲桃S.austrosinenseChangetMiau很接近,只是嫩枝有毛,叶片稍狭窄。

相关植物
  • 巨桉

    形态特征高大常绿乔木,通常树高45-55米,胸径1.5-2米。树冠伸展而稀疏,干通直,分枝高。树皮脱落后光滑,干银白色,被白粉,基部树干粗糙。树木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其他西太平洋岛屿,而我国巨桉适生范围大致从温州开始,沿海岸地区向南,由

  • 水竹蒲桃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嫩枝圆形,干后褐色。叶片革质,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7-14毫米,先端钝或略圆,基部渐变狭窄,上面干后暗褐色,不发亮,有多数下陷腺点,下面黄褐色,多突起小腺点,侧脉多而密,彼此相隔1.5-2毫米,以40度角急斜向上,离边缘约0.3毫米处结合成边

  • 蓝桉

    产地分布西南高原。形态特征叶蓝绿色,常被白粉。生长习惯阳性,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湿热性较差,抗污染。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行道树、造林树种。

  • 褐背蒲桃

    产地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岛东方一带。形态特征乔木,高14米;嫩枝圆形,干后黑褐色,老枝褐色。叶片革质,椭圆形,长6.5-9.5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短尖,尖头长5-10毫米,基部钝或阔楔形,常不等侧,上面干后黑褐色,不发亮,多细小的腺点,下

  • 蕃石榴

    形态特征1、果形有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及洋梨形,果皮普通为绿色、红色、黄色,果肉有白色、红色、黄色等。肉质细嫩、清脆香甜、爽口舒心、常吃不腻,是养颜美容的最佳水果。2、营养丰富,可增加食欲,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维他命A、B、C,钙、磷、铁。

  • 密脉蒲桃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2米;嫩枝纤细,圆形,干后灰色,老枝灰褐色。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宽而急渐尖,尖头长1-1.5厘米,基部阔楔形或略钝,上面干后橄榄色或变灰褐色,下面黄褐色,两面均有细小腺点,侧脉多而密,彼此相隔不到1毫

  • 硬叶蒲桃

    形态特征灌木至小乔木,高1-5米;嫩枝有四棱,干后暗褐色。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6-13厘米,宽1-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下延,上面干后灰褐色,不发亮,下面褐绿色,侧脉多而密,彼此相隔1-1.5毫米,急斜向上,靠近边缘0.5毫米处相结合成边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

  • 水翁

    形态特征乔木,高15米;树皮灰褐色,颇厚,树干多分枝;嫩枝压扁,有沟。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1-17厘米,宽4.5-7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圆,两面多透明腺点,侧脉9-13对,脉间相隔8-9毫米,以45度-65度开角斜向上,网脉明显,边脉离边缘2毫米;

  • 台湾棒花蒲桃

    植物信息形态特征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2-3厘米,先端略尖,尖头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千后灰绿色,不发亮,下面稍带黄褐色,侧脉相隔1.5毫米,在上面稍陷下,在下面不明显,以70度开角斜向上,离边缘1毫米处相结合成

  • 华南蒲桃

    形态特征华南蒲桃的叶片为革质,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锐或稍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绿褐色,有腺点,下面同色,腺点突起,侧脉相隔1.5-2毫米,以70度开角斜出,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明显,边脉离边缘不到1毫米;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