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双蕊野扇花

双蕊野扇花

编辑:郝樱月发布时间:2021-02-06 15:36:17

双蕊野扇花〔变种)(学名:Sarcococcahookerianavar.digyna)为黄杨科野扇花属下羽脉野扇花的一个变种。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西部、陕西南部。

拉丁名
Sarcococca hookeriana Baill. var. digyna Franch. 
别名
长叶柄野扇花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无患子目
黄杨科 
羽脉野扇花 
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山蚂蝗族·胡枝子亚族
野扇花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双蕊野扇花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叶互生,或在枝梢的对生或近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稀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较长大的,长7-11厘米,宽2-3厘米,狭窄的,长3-7厘米,宽0.7-1厘米,较短小的,长3-3.5厘米,宽1-1.8厘米,变化甚大,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叶面中脉常平坦或凹陷,中脉被微细毛。雄花:无花梗或有短梗,无小苞片,或下部雄花具类似萼片的2小苞片,并有花梗,萼片通常4,长3-3.5(-4)毫米,或外萼片较短;雌花:连柄长6-10毫米,小苞片疏生,萼片长约2毫米。宿存花柱2,长2毫米。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3500米的林下阴处。

分布范围

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北(西部)、陕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县均华公社蘑菇场;S.humilisStapf的模式标本采自湖北长阳。

本种提示

自1889年Franchet发表Sarcococcahookerianavar.digyna以后,至1911年Stapf根据湖北西部长阳及四川东部巫山所采标本,发表Sarcococcahumilis新种*。1914年RehderetWilson在不知Stapf已有上述新种的情况下。根据同一长阳、巫山标本并另在云南蒙自、弥勒采的标本,发表S.hookerianavar.humilis新变种。1949年J.R.Sealy对S.hookerianavar.digyna和S.humilis作了几点区别,主要是:前者植株高大,叶为狭长圆状椭圆形,长度对宽度是5-5.3:1,雌花较长,花药乳色,果紫黑色;后者植株低矮,叶椭圆形,较短,相对地较宽,长度对宽度是3.5:1,花药蔷薇色,雌花较短,果黑色。同氏并认为S.hookerianavar.digyna代表该种的基本型,在它广大地理分布的最东部(指四川东部、湖北西部等地区),产了矮小的S.humills,在最西部(指我国西藏和国外不丹、尼泊尔及阿富汗地区),产生具3心皮的S.hookeriana。但笔者查阅我国云南、四川、湖北、陕西各地所采大量有关标本,发觉此中植株的高低,小枝及叶干后的颜色,叶形的长短、广狭,在小枝上部互生或对生,有很大变化,甚至同一植株上的叶,亦可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无法可将Stapf新定的S.humilis(即RehderetWilson所定var.humilis)和Franchet原定的S.hookeranavar.digyna区别开来,更非如Sealy所设想,有地理分布的限制。笔者认为此种矮小的植株S.humilis,仅仅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所引起的变化,不能成为新种或另一变种。

相关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