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大苞长柄山蚂蝗

大苞长柄山蚂蝗

编辑:公西尔超发布时间:2021-02-10 10:18:50

大苞长柄山蚂蝗(拉丁学名:PodocarpiumwilliamsiiYangetHuang),为豆科山蚂蝗属下的多年生草本亚灌木。产于四川、云南、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生于水沟边草丛中、常绿杂木林下、石灰岩山谷谷底林下或山谷灌丛边,海拔1400-2700米。?

拉丁名
Podocarpium williamsii Yang et Huang
别名
浅波叶山蚂蝗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野百合
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山蚂蝗族山蚂蝗亚族
山蚂蝗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大苞长柄山蚂蝗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向上,高20-70厘米。茎木质,单一或分枝,略有条纹,被稍密的白色柔毛,老时渐变无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3;托叶狭三角形或卵形,长5-10毫米,宽约1-3毫米,外面被短钩状毛,有条纹;叶柄长11厘米;小叶纸质,顶生小叶宽卵形或菱形,长3-9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圆或常心形,全缘,两面被疏或稍密贴伏柔毛,下面灰绿色,侧脉每边3-5条,直达叶缘,侧生小叶稍小,偏斜;小托叶狭卵形或线形,长约2毫米,疏生白色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0-40厘米,总花梗密被钩状毛,花2-4朵着生于每一节上,疏花;苞片膜质,狭卵形至宽卵形,长5-8毫米,宽1-5毫米,两面无毛,疏生缘毛;花梗细长,长1-2厘米,密被短钩状毛;花萼宽钟形,长3-3.5毫米,具柔毛和小钩状毛,裂片较萼筒长;花冠玫瑰色或玫瑰紫色,旗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16毫米,宽7-8毫米,稍具瓣柄,无耳,翼瓣,龙骨瓣狭椭圆形,长12-15毫米,宽3-4毫米,具短瓣柄,有耳;雄蕊单体;雌蕊长12-13毫米,子房被稍密柔毛,具子房柄,有胚珠3。荚果具1-2荚节,被钩状毛;果梗长1-2厘米。花、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400-2700米的水沟边草丛中、常绿杂木林下、石灰岩山谷谷底林下或山谷灌丛边。

分布范围

产自四川、云南、西藏。印度(阿萨姆)、尼泊尔、不丹也有分布。

本种识别

Desmodiumwilliamsiisubsp.magnibracteatumOhashi的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北部。Ohashi发表本种的同时,根据云南、四川的标本还发表了一个亚种subsp.magnibracteatum,并指出与原亚种的区别,原亚种的托叶为窄三角形,长5-6毫米,宽约1毫米,通常早落,初生苞片窄卵形,长5-6毫米,宽1-1.5毫米,脱落花序通常20-40厘米;亚种magnibracteatum的托叶为窄卵形或卵形,长6-10毫米,宽2-3毫米,宿存,初生苞片宽卵形或圆形,长6-8毫米,宽4-5毫米,宿存,花序通常长10-20厘米。但据笔者检查标本(王启无64142号采自云南维西)的结果,发现花序长42厘米,但初生苞片为宽卵形或圆形,长5-8毫米,宽3-6毫米,脱落或宿存。相反,在Ohashi认为是subsp.magnibracteatum而引证的副模式标本曲桂龄3387号中,花序长20厘米,但初生苞片却为窄卵形至卵形,长5-8毫米,宽1.8-4.2毫米,且托叶多已脱落。笔者又看了谢朝俊42135号标本(采自四川石棉),其花序虽短,长只有16厘米,但初生苞片和托叶已全部脱落。看来Ohashi以上述特征来分亚种并不妥当,只能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情况,从其一致的分布来看,没有划分亚种的必要。

相关植物
  • 欧山黧豆

    概述本种是一个广布种,可分为四个亚种,即:subsp.palustris,subsp.nudicaulis(Willk.)P.W.Ball,subsp.pilosus(Chain)Hulten,subsp.exalatusTsui后二亚种在我国有分布,分述如下:

  • 川青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茎叶茎直立,具条棱,高30-50厘米,基部木质化,散生黑色和白色柔毛或近无毛。羽状复叶有11-19片小叶,长7-9厘米;叶柄长1-1.5厘米,连同叶轴被短的白色和黑色伏贴柔毛;托叶直立,离生或仅基

  • 三脉山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茎直立,有时有分枝,具狭翅,无毛。托叶半箭形,长15-25毫米,宽3-8(-l2)毫米,有时稍具齿;叶具(2)3-5对小叶,叶轴具狭翅,末端具短针刺;小叶狭卵形、狭椭圆形到披针形,有时狭倒卵形到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具细尖

  • 内蒙古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3-7厘米。主根粗壮,向下直伸,黄褐色。茎缩短。复叶具1小叶;托叶膜质,卵形,与叶柄基部贴生较高,长约4毫米,上部分离,先端尖,被白色长柔毛;叶柄长2-5厘米,密被贴伏白色绢状柔毛,先端膨大,宿存;小叶近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

  • 红豆草

    形态特征红豆草花色粉红艳丽,饲用价值可与紫花苜蓿媲美,故有“牧草皇后”之称。1989年由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经过推广实践,证实了其实用价值。种皮光滑,长2.5~4.5毫米,宽2.0~3.5毫米,厚1.5~2.0毫米,千粒重13~16克,带壳千荚重1

  • 肾形子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茎根纺锤形,暗褐色。地上茎短缩或不明显。叶羽状复叶丛生呈假莲座状,有13-31片小叶,长4-20厘米;叶柄长2-5厘米,连同叶轴散生白色长柔毛;托叶膜质,离生,披针形

  • 密花崖豆藤

    形态特征藤本,长达5米。茎皮黄褐色,皱裂,枝圆柱形,具棱,初密被粗细不一的长柔毛,旋秃净。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叶柄长4.5-8.5厘米;被短柔毛,后渐秃净,叶轴上面有浅沟;托叶披针形,长约5毫米,早落;小叶2对,间隔3.5-5厘米,纸质,阔椭圆形至阔卵形,长11-13厘

  • 银合欢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幼枝被短柔毛,老枝无毛,具褐色皮孔,无刺;托叶三角形,小。羽片4-8对,长5-9(-16)厘米,叶轴被柔毛,在最下一对羽片着生处有黑色腺体1枚;小叶5-15对,线状长圆形,长7-13毫米,宽1.5-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被短柔毛,中

  • 尖舌黄耆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被白色短伏毛。茎上升或直立,高3-5厘米,由基部开始分枝。羽状复叶有9-17片小叶,长2-8厘米;叶柄长0.7-3厘米;托叶分离,披针形,长2-3毫米,具缘毛;小叶狭倒卵状楔形,长5-13毫米,宽达5毫米,先端近截形而微缺,基部

  • 广东蝶豆

    形态特征亚灌木。茎圆柱形,稍呈“之”字弯曲,节间短,被灰色短柔毛,地下具数个肉质纺缍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被短柔毛;叶柄长0.5-2.5厘米,被短柔毛;小叶纸质或近革质,近等大或顶生一枚较大,长圆形,长6.5-14厘米,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