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蟾
白蟾(学名:GardeniajasminoidesEllisvar.fortuniana(Lindl.)Hara),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是栀子的变种。株高1~2米,茎灰色,小枝绿色。单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稀纸质,全缘,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大,重瓣,白色具浓香。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第二年2月。原产于我国及日本,我国中部以南地区栽培较多。
- 拉丁名
-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 fortuniana (Lindl.
- 别名
- 珊瑚樱、冬珊瑚、玉珊瑚、珊瑚子、看枣、寿星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茜草目
- 科
- 茜草科
- 种
- 栀子
- 亚科
- 金鸡纳亚科
- 族
- 栀子族
- 属
- 栀子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白蟾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栀子)不同之处在于花重瓣。
生长环境
阔叶林中,林窗,林缘,林中,路边阴湿地,山谷林下,山坡,山坡灌丛,山坡灌木林中,山坡松林中,山坡阴湿地,溪边,栽培。
分布范围
国内
分布于陕西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国外
喜马拉雅山地;日本。
主要价值
观赏
花大而重瓣、美丽,栽培作观赏。
医药
果实: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花:用于妇女产后子宫收缩疼痛。
原变种
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侧脉8-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增长,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平滑。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长1.5-7厘米,直径1.2-2厘米,有翅状纵棱5-9条,顶部的宿存萼片长达4厘米,宽达6毫米;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
斑叶栀子
形态特征花叶栀子花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是栀子花的园林变种。高100-200厘米,植株大多比较低矮。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疑而有光泽,全线,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卵形,具6纵棱;种子扁平。
-
淡黄蓬子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质,高25-45厘米;茎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状毛。叶纸质,6-10片轮生,线形,通常长1.5-3厘米,宽1-1.5毫米,顶端短尖,边缘极反卷,常卷成管状,上面无毛,稍有光泽,下面有短柔毛,稍苍白,干时常变黑色,1脉,无柄。聚伞花序顶生和腋
-
大叶栀子花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枝丛生,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大,对生或三叶轮生,长7~14厘米,宽2~5厘米,有短柄,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先端渐尖,色深绿,有光泽,托叶鞘状。6月开大型白花,花最大可达10cm。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径
-
薄柱草
形态特征高25厘米,草甸状,叶宽卵形,长4毫米;花绿色极小,但结成橙红色念珠形浆果,布满枝头,径6毫米,能保持数月不衰,果内有2粒种子。小草本。茎柔弱,长5-10cm,稍匍匐,节上生根。叶对生;托叶三角形,基部宽,与叶柄合生,先端长尖;叶片披针状长圆形,长7-16mm,先端短
-
北方拉拉藤
产地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四川、西藏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巴基斯担、欧洲、美洲北部等地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
-
嘴唇花
形态特征嘴唇花是灌木或小乔木,直。叶对生,托叶在叶柄内,常合生,顶端全缘,宿存。花小,两性,颜色白色。组成顶生、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无总苞,有苞片;萼管短,萼檐4-6裂,萼裂片脱落;花冠漏斗形,冠管直,延长,喉部无毛,花冠裂片5,镊合状排列;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喉
-
粗毛水锦树
形态特征粗毛水锦树(亚种)(广西植物名录)须毛水锦树(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本亚种与原亚种不同的是萼管无毛或变无毛,萼裂片无毛或有疏柔毛;花冠裂片外面有疏柔毛。本亚种与东方水锦树不同的是花序密被绒毛;花冠裂片外面有疏柔毛。花、果期2-11月。染色水锦树
-
蓬子菜
别名黄牛衣、铁尺草、月经草、黄米花、柳夫绒蒿、疔毒蒿、鸡肠草、喇嘛黄、土茜草、白茜草。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微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效
-
中华水锦树
植物信息种名:中华水锦树学名:WendlandiauvariifoliaHancesubsp.chinensis(Merr.)Cowan形态特征本亚种与原亚种不同的是叶通常较狭,常为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下面被疏柔毛。花期3-4
-
疏毛水锦树
形态特征本亚种与原亚种不同的是花萼有疏柔毛或近无毛,萼裂片比萼管短。花期11月。原亚种:灌木或乔木,高2-15米;小枝被锈色硬毛。叶纸质,宽椭圆形、长圆形、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6厘米,宽4-14厘米,顶端短渐尖或骤然渐尖,基部楔形或短尖,上面散生短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