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梁王茶
掌叶梁王茶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 别名
- 竻(拼音:è)凿树。[1]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大风子科
- 种
- 山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刺篱木族
- 属
- 柞木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掌叶梁王茶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Nothopanaxdavidii(Franch.)HarmsexDiels
别名梁王茶(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卫梁王茶(经济植物手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伞形目Umbelliflorae
五加科Araliaceae
多蕊木族PLERANDREAE
梁王茶属Nothopanax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米。叶为掌状复叶,稀单叶;叶柄长4-12厘米;小叶片3-5,稀2或7,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边缘疏生钝齿或近全缘,侧脉6-8对,上面明显,下面不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1-10毫米。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5厘米;伞形花序直径约2厘米,有花10余朵;总花梗长1-1.5厘米;苞片卵形,膜质,长约2毫米,早落;小苞片长约1毫米,三角形,早落;花梗有关节,长8-10毫米;花白色;萼无毛,长约1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毫米;雄蕊5,花丝长2.5-3毫米;子房2室;花柱2,基部合生,先端离生;花盘稍隆起。果实球形,侧扁,直径约5毫米;宿存花柱长2.5-3毫米。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次年1月。
产地分布
分布于贵州(安龙)、云南(蒙自、昆明、嵩明、大理、维西、丽江、德钦)。生于森林或灌木丛中,海拔1600-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
本种提示
本种为民间草药,茎皮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泻之效,主治喉炎。
-
南美棯
基本信息学名FeijoasellowianaBer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rae桃金娘科M
-
西固紫菀
西固紫菀基本信息学名AstersikuensisW.W.SmithetFa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太白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横走,粗可达4毫米,密被鳞片;鳞片阔卵状披针形,基部阔卵形,先端长芒状,网眼大而透明,近方形,边缘有张开的粗长刺,质薄易碎,褐色。叶通常远生;叶柄长4-10厘米,纤细,淡禾秆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披针形,长9-29厘米,中部最宽1-2.6厘米
-
凹脉柃
凹脉柃基本信息学名EuryaimpressinervisKobusk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
大果青荚叶
大果青荚叶种名:大果青荚叶学名:HelwingiahimalaicaHk.F.EtThoms.ExC.B.Clarkevar.MacrocarpaPamp.别名:科:山茱萸科属:青荚叶属产地分布:形态特征:落叶
-
千层金
种名:千层金学名:Melaleucabracteata别名:科:桃金娘科属:白千层属产地分布:适宜范围从海南到长江以南甚至更北的地区。形态特征:千层金属深根性树种,主干直立,枝条细长柔软,嫩枝红色
-
无芒铁线蕨
形态特征参照毛足铁线蕨(原变种)本变种形体大小如原变种,不同点仅在于末回小羽片顶端的锯齿为尖头,无细长软骨质的芒状尖刺,叶下面往往呈灰绿色。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45米的林下石上。分布范围产自四川(雷
-
狮子尾
种名:狮子尾学名:Ehaphidophorahongkongensis别名:过山龙、石壁枫、密脉崖角藤科:天南星科属:崖角藤属产地分布: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广东及福建等省区形态特征:
-
白沙双盖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小,披针形,褐色,边缘有细状齿;叶簇生。能育叶长约6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直径约3毫米,浅褐禾秆色,有光泽;叶片椭圆形,长约30厘米,宽约18厘米,奇数一回羽状;羽片通常4对,几同大,互生,相距4-5厘米,斜向上,柄长约3毫米,狭披针
-
滇西豹子花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