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斑籽木
西藏斑籽木,BaliospermumbilobatumChin,大戟科斑籽属植物。国内分布于西藏(墨脱)。
- 拉丁名
- Baliospermum bilobatum Chin
- 别名
- 小杨柳、沙潦木、水杨梅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种
- 西藏斑籽木
- 亚科
- 巴豆亚科
- 族
- 白树族
- 属
- 斑籽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西藏斑籽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高1-6米;一年生枝条密被黄棕色绒毛,老枝毛渐脱落。叶厚纸质至薄革质,叶形变异较大,卵圆形、长圆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宽3-7厘米,顶端渐尖,有时尖头尾状或稍镰状弯曲,基部楔形、阔楔形至近圆形,偶有微心形,边缘有粗疏重锯齿,齿端内弯,有腺体,嫩叶两面密生棕黄色柔毛,成长叶两面疏生微柔毛,下面沿脉上毛较密;侧脉每边7-8条;叶柄长(1-)3-6(-10)厘米,顶端通常有2枚有柄腺体。花雌雄异株,花序密生柔毛,雄花序狭圆锥状,长8-16(-21)厘米,宽1-2厘米,苞片小,三角形,长约1毫米;雌花序长3-5厘米,苞片长2-5毫米;雄花:萼片5枚,近圆形,长约1毫米,边缘具睫毛;雄蕊16-20枚;雌花萼片5枚,长1-2毫米,边缘具疏齿;子房密被柔毛,花柱3,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具3沟,密被微柔毛;宿存萼片增大;种子卵球形,直径3-4毫米,光滑,有灰棕色斑纹。花期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300米山地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西藏斑籽木产于西藏(墨脱)。
本种提示
本种与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的B.calycinumMuell.Arg.近缘,但后者叶较大,下面近无毛。
-
四果野桐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5-15米,小枝被锈色星状绒毛。叶互生,革质,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9-25厘米,宽9-2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平,稀心形,边全缘或波状,有时具2裂片或3粗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灰黄色或灰白色星状绒毛,叶脉上常被叠生星状毛;基出脉3条,侧脉4-6
-
变叶木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米。枝条无毛,有明显叶痕。叶薄革质,形状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披针形、长圆形、椭圆形、披针形、卵形、匙形、提琴形至倒卵形,有时由长的中脉把叶片间断成上下两片。长5-30厘米,宽0.3-)0.5-8厘米,顶端短尖、渐尖至圆钝,基部楔形、短尖至钝,
-
金刚纂
产地分布原产印度。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形态特征茎肉质,直立,粗壮,圆柱形。小枝绿色。叶对生,倒卵形,先端浑圆。杯状花序,3枚簇生或单生,总花梗短而粗,生于翅的凹陷处。蒴果。生长习惯喜高温气候。要求光照充足。耐干旱。
-
异萼木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1-3(-8)米;幼枝灰褐色,无毛。叶矩圆形或长椭圆至卵形,长4-11厘米,宽2-4厘米,薄革质,两面无毛;叶柄长约0.5厘米。花小,具花瓣,单性,雌雄异株或有时同株;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少数小花,长约1厘米;雄花花萼杯状,顶端有5短萼齿;花瓣5,较
-
贵州叶下珠
形态特征花雌雄同株,紫红色,多达7朵簇生于小枝两侧叶腋内;雄花:直径约4毫米;花梗纤细,长3-7毫米;萼片4,宽卵形,全缘;花盘腺体4,宽椭圆形,分离,平展,中部内凹;雄蕊2,合生,药室2,横裂;雌花:直径4-4.5毫米,花梗长6-10毫米;萼片6,宽卵形;花盘杯状;子房圆球
-
宿萼木
形态特征灌木,高2-4米;幼枝灰白色,被短柔毛。叶膜质,倒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14厘米,宽2.5-5.5厘米;叶柄长1-5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伞房状,顶生。雄花花萼4-5裂,裂片卵形,膜质,花瓣5,花盘腺体5,雄蕊30,无退化子房;雌花萼片5,膜质,
-
光叶巴豆
入药部位根、叶。性味辛,温。归经肝、胃经。功效通经活血,截疟。主治用于外伤肿痛,骨折,疟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
-
甘肃大戟
形态特征茎单一直立,高20--60厘米,直径3--7毫米。叶互生,线形、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变化较大,较典型的呈长圆形,长6—9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或渐尖,基部渐狭或呈楔形;侧脉羽状,不明显;无柄;总苞叶3--5—8枚,同茎生叶;苞叶2枚,卵状三角形,长2—2.5厘米
-
日本五月茶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高2-8米;小枝初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叶片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倒卵形,长3.5-13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通常尾状渐尖,有小尖头,基部楔形、钝或圆,除叶脉上被短柔毛外,其余均无毛;侧脉每边5-10条,在叶面扁平,在叶背略
-
厚叶算盘子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1-8米;小枝密被长柔毛。叶片革质,卵形、长卵形或长圆形,长7-15厘米,宽4-7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浅心形、截形或圆形,两侧偏斜,上面疏被短柔毛,脉上毛被较密,老渐近无毛,下面密被柔毛;侧脉每边6-10条;叶柄长5-7毫米,被柔毛;托叶披针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