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多核鹅掌柴

多核鹅掌柴

编辑:邵佳艺发布时间:2021-02-07 11:10:42

多核鹅掌柴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别名
竻(拼音:è)凿树。[1]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侧膜胎座目
大风子科
山枣
亚科
鼠李亚科
刺篱木族
柞木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多核鹅掌柴相似植物

多核鹅掌柴

基本信息

学名SchefflerapolypyrenaTsengetHoo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伞形目Umbelliflorae

五加科Araliaceae

多蕊木族PLERANDREAE

鹅掌柴属Schefflera

伞序鹅掌柴组Sect.Schefflera

合柱鹅掌柴亚组Subsect.Octophyllae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4-10米;小枝粗壮,无毛,髓实心。叶有5-7小叶;叶柄长19-27厘米,无毛;小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4.5-6.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稍歪斜,干时上面黑棕色,下面棕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平坦,下面隆起,侧脉8-11对,网脉不明显;小叶柄不等长,中央的长4-5厘米,两侧的长1-1.5厘米,无毛。圆锥花序侧生,主轴和分枝幼时有小横裂的栓质薄皮,后呈批糠状或鳞片状脱落,脱净的部分变黑色,分枝二叉式;伞形花序总状排列在分枝上,直径1.5-2厘米,有花8-10朵;总花梗扁平,长1.5-2厘米;苞片阔三角形,长3-4毫米;花梗长1-2毫米;小苞片三角状卵形,长约2毫米;花芽椭圆形,长约6毫米;萼阔钟形,长约3毫米,边缘呈微啮蚀状;花瓣7-10,长三角形,长约4毫米,干时黑色,无毛;雄蕊和花瓣同数而等长,花丝基部膨大,上部细尖;子房7-11室;花柱合生成柱状,长约1.5毫米;花盘隆起。果实球形,干时黑色,有明显的7-11稜,直径4毫米;花柱宿存,柱头头状;果梗很短,长仅1-2毫米;分核7-11,扁平。花期10月,果期次年3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屏边、西畴)。生于疏林中较湿润处,海拔800-13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屏边。

本种提示

本种叶有5-7小叶,干时黑棕色,圆锥花序侧生,花7-11数,果实有多稜,果梗粗短,为国产的鹅掌柴属最独特者。它和印度尼西亚产的SchefflerasingalangensisRidl.相近,但那种植物为附生藤本,小叶片椭圆形且较大。

相关植物
  • 单头火绒草

    基本信息学名LeontopodiummonocephalumEdgew.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

  • 雀稗

    种名:雀稗学名:PaspalumthunbergiiKunthexSteud.别名:科:禾本科属:雀稗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江苏、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 代代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浙江省。分布我国东南各省,现各地都有栽培。形态特征枝疏生短棘刺,嫩枝有棱角。树干皮绿色,有挥发性油腺物。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边缘有波状缺刻,基部楔形,脉纹明显。花1朵或几

  • 金长莲

    基本信息学名StaurogynesichuanicaH.S.Lo别名秤砣草(四川合江)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

  • 尖顶地星

    入药部位子实体。性味味辛;性平。归经归胃、肝经。功效止血,清肺,利咽消肿,解毒。主治用于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用法用量

  • 永安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yonganensis(L.LinetHuang)Y.C.HsuetH.W.J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

  • 云南柃

    形态特征灌木,高2—3米;幼枝圆柱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一年生枝上宿存;顶芽被短柔毛。叶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或钝急尖,顶端常微凹,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上半部具细锯齿,下部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沿中脉被柔毛

  • 等基岩蕨

    形态特征叶多数簇生;柄长(2)4-8厘米,粗约1毫米,浅栗色或棕禾秆色,有光泽,顶端有倾斜或水平的关节(关节有时不甚明显),基部以上疏被节状长毛及线形小鳞片,后变光滑;叶片披针形,长8-15厘米,中部宽2-3厘米,钝头或渐尖头,下部略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1-16对,近对生或

  • 观音竹

    形态特征丛生、秆高1-3m,径0.5-1cm、梢头微弯、节问长16-20cm,壁薄、竹秆深绿色、被稀疏白色短刺、幼时可见白粉、秆环不明显、箨环具木栓环而显著隆起或下翻、其上密被向下倒伏的棕色长绒毛。分枝多数,呈半轮生状,主枝不明显。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5-6.5cm,宽0.

  • 网脉酸藤子

    网脉酸藤子基本信息学名EmbeliarudisHand.-Mazz.别名白木浆果(玉溪)、老鸦果、山胡椒(华宁)、红杨梅(江川)、了哥脷(广西)、蚂蝗藤(贵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