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毛柳
亚东毛柳(学名:Salixyadongensis),为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科、柳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82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河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拉丁名
- Salix yadongensis N. Chao
- 别名
- 胭脂仙人掌、仙人掌、无刺仙人掌、肉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杨柳目
- 科
- 杨柳科
- 种
- 亚尖叶小檗
- 亚科
- 山茶亚科
- 族
- 山茶族
- 属
- 柳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亚东毛柳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当年生幼枝密被绒毛,微褐绿色。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7厘米,宽约2(-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草绿色,下面发白色,多少有毛,或仅中脉有毛,边缘有不明显的锯齿,或全缘;叶柄短,有绒毛,托叶卵形。
花序圆柱形,长4-5厘米,粗约1厘米,有长的花序梗,着生(3-)5个小叶;子房微长圆状卵形,具疏柔毛,花柱长为子房的1/3-1/2,有长柄;苞片倒卵形,先端截形,常具不规则的牙齿,近无毛,或仅外面基部有柔毛和疏缘毛;
腺1,腹生,条形,比子房柄稍短或等长。花期5月下旬-6月上旬。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820米的河边。
分布范围
主要产自中国西藏。
-
长白柳
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吉林省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海拔2000-2500米处。在天池出口处的水流两岸较开阔的地方也可见到小片较纯的长白柳群落。朝鲜境内白头山也有分布。形态特征落叶匍匐小灌木,主根较发达,长110-150厘米;枝长50-80厘米,粗2-4
-
大叶杨
产地分布产湖北、四川、陕西、贵州、云南等省,以鄂西和川东林区为多形态特征大叶杨为落叶乔木,他以黄河中下游为适生区,多生于低山平原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地方。材质疏松,供家具、板料等用。本种叶形在杨属中最大,先端通常渐尖,易于识别。树皮片状开裂,粗糙。
-
山杨
产地分布分布广泛,我国北自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高山地区均有分布。国外分布:朝鲜、苏联东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
-
光苞柳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形态特征灌木。小枝褐红色或带紫邑,无毛。叶椭圆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稀倒卵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壮枝与荫枝叶长达6.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下面发白色,全缘或有不明显的
-
左旋柳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不同:叶至少基部为全缘,生于雌花序梗上的叶通常为全缘,叶柄顶端不具腺点,幼叶两面具绢毛,成叶下面疏生伏毛,有时近光滑;雌花序长4-5厘米,果序达6厘米。果较小,长约5毫米。据说,这是由于内地树种受高原气候影响所致。树干大多左向盘旋、曲
-
单腺异型柳
产地分布产甘肃南部。形态特征灌木;枝斜展,高约1米。当年生幼枝有毛或无毛,小枝短而较细,黄色或黄褐色。叶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3(4)厘米,宽5-18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萌枝叶近心形),上面多为黄绿色,少为深绿色,下
-
宝兴矮柳
形态特征矮小灌木,高10-30厘米,主干生根。枝直立或斜上,较细,幼枝红褐色;老枝暗褐色;当年生枝有柔毛,后变无毛。叶形多变化,卵形,倒卵形,长圆形或匙形,长1-2(3)厘米,宽8-13(22)毫米,上面深绿色,无毛,稍有光泽,叶脉凹下,下面淡绿色,无毛,叶脉微隆起,呈网状,
-
中华柳
形态特征灌木,高0.6-1.5米,多分枝。小枝褐色或灰褐色,当年生小枝具绒毛。芽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被绒毛,稍短于叶柄。叶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2厘米,宽6-15毫米,两端钝或急尖,上面深绿色,有时被绒毛,下面苍白色,无毛,全缘;叶柄长2-5
-
银芽柳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3米。分枝稀疏,小枝绿褐色,具红晕,新枝有绢毛,后脱落。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缘具细锯齿,叶背面密被白毛,近革质。花先叶开放,花芽肥大,芽鳞紫红色,有光泽。单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花先叶开放,柔荑花序。雄花序椭网柱形,
-
垂柳
产地分布产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在亚洲、欧洲、美洲各国均有引种。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