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掌
燕子掌(Crassulaovata(Mill.)Druce),又名景天树、肉质万年青、豆瓣掌等,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多肉植物。枝叶肥厚,四季碧绿,叶形奇特,株形庄重,栽培容易,管理简便。
- 拉丁名
- Crassula ovata (Mill.) Druce
- 别名
- 八宝、看青、冬青、肉质万年青、豆瓣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景天科
- 种
- 燕子掌
- 亚科
- 杜鹃花亚科
- 族
- 百合族
- 属
- 青锁龙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燕子掌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圆柱形,老茎木质化,呈灰绿色,嫩枝绿色。叶长椭圆形,对生,扁平,肉质,全缘,先端略尖,略呈匙状,长3~5厘米,宽2~3厘米,叶色翠绿有光泽。夏秋开花,花瓣五枚,伞房花序花白色或浅红色。
燕子掌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露养,叶子的边缘就会变红。
生长环境
燕子掌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干燥、通风的环境。耐寒力差,喜阳光,稍耐半阴。
繁殖方法
扦插
常用扦插法繁殖。一般在春、秋季进行,剪取健壮的顶端枝条,长7-10厘米,最好在阴凉处晾1天,待伤口稍微干燥后,再插于湿润的沙土或珍珠岩中,插后约3周生根,成活率极高。也可用单叶扦插,切叶后稍晾干,再插入沙床,插后约4周生根,根长2~3厘米时上盆。
水插
燕子掌的水插繁殖生根快、生根多而且成活率高。
插枝的选择:从4~9月份将品质优良、生长健壮和无病害的燕子掌枝条剪下;每段长10~15厘米,上端留3~4对叶,下端去掉两对叶,冲洗干净削口上的汁液。
扦插基质和容器:取干净、无菌的水瓶或水杯,盛入清洁的水,上面放上起枝条固定作用的泡沫或厚的纸片,选取的杯子最好是不透明的杯子以便于满足根系在黑暗中生长快的需要。
扦插:扦插枝条用泡沫或厚纸片固定后放入杯中,水深以浸入穗1/2~1/3为宜,放入通风荫蔽处,保持温度25°C以上。
插后管理:扦插后每2~3天换一次水,一般7天左右就可生根,生根率几乎成100%,比土插要提前生根一周左右,生根后应及早上盆,否则根系易折断,上盆后应放在蔽荫处5~7天即可进入正常养护。
栽培技术
土壤
盆栽燕子掌,宜选用2/3的腐叶土和1/3的园土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河砂作为培养土,盆底可放少许蹄片等长效肥料,作基肥。为利于排水,盆底还要垫一些碎石或瓦片。从春季到秋季,可1~2天浇水一次,忌盆内积水。夏季高温酷暑,气温高达30℃以上时;植株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要控制浇水。同时,还应做好遮荫降温工作,可每日向盆周围的地面喷水2~3次,并注意通风。
施肥
春季和秋季每月施一次仙人掌用的液肥,夏季一般不施肥,冬季室内气温过低,一般也不需施肥。盆栽燕子掌一般每3~4年换1次盆。春季换盆时,可加入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
浇水
燕子掌生长较快,为保持株形丰满,浇水不宜过多。浇水要求宁
干勿湿,干则浇透,盆土偏干些为好。春季生长旺盛,每周可浇水2-3次。高温多湿的夏季,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施肥。室外栽培时,要避免暴雨冲淋,否则根部积水过多,易造成烂根而死亡。盛夏如通风不好或过分缺水,还会引起叶片变黄脱落。人秋后应逐渐减少浇水。冬季,移入室内养护,可根据室内温度合理浇水。
进入冬季,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盆土稍干燥。培管理较粗放,一般不施肥,若长势过弱,可追加一些含钾的液肥或生长季节每月追加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燕子掌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宜保持7℃以上,低于5℃易受冻害。夏季酷暑和强烈日光对植株生长不利。冬季宜将花盆移至棚内向阳处,使其保持叶片清绿。一般1~2年换盆一次,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
温度
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最适生长温度为15℃~32℃,怕高温闷热,在夏季酷暑气温33℃以上时进入休眠状态。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7℃以下也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4℃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光照
燕子掌喜阳光,但夏季忌阳光直晒,应放在通风、阴凉处养护,其他季节可适当增加光照,叶色会更加翠绿丰满。冬季气温低,增加光照,减少浇水,有利于提高抗寒力。长期放在阴暗的地方,植株会徒长,叶片会变薄、变黄,降低观赏价值。
修剪
每年整形修剪一次,在春季换盆或秋末入温室时进行,剪掉病枝、枯叶,以使株形更加清新雅致。
病虫防治
燕子掌病虫害较少,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有炭疽病和叶斑病的危害。
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丙森·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如室内通风差,茎叶易受介壳虫的危害。发现虫害应立即人工洗刷,危害严重时,可用0.5%藜芦碱可溶剂300~500倍液喷杀防治。
化学成分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从燕子掌(CrassulaargenteaThunb)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利用硅胶薄层层析及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用色谱法和波谱法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
1)β-谷甾醇
2)N-3-甲基-2-丁烯基胍
3)甘露醇
4)β胡萝卜苷
5)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acid)
-
女王花笠
形态特征叶色翠绿至红褐,新叶色浅、老叶色深,强光与昼夜温差大或冬季低温期叶色深红,弱光则叶色浅绿,叶缘呈大波浪状,常会显现紫红色。新叶有薄霜粉覆盖。偶有侧芽。聚伞花序,长50~100厘米,花通常呈粉色。生长环境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
-
紫花八宝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全株无毛。茎直立,不分枝,节处稍呈之字形弯曲。叶互生,质厚,中下部叶椭圆状倒卵形,长2.5-8cm,宽2-3cm,选择端急尖,基部渐狭,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锯齿,茎上部叶条形或狭卵形,长2cm,宽2-3mm。伞房状花序,顶生或
-
小米星
形态特征小米星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直立丛生,多细小的分枝,茎肉质,多年生植株茎干逐渐半木质化,肉质叶呈灰绿至浅绿色,长约0.5厘米,宽约0.4厘米;叶缘稍具红色,在晚秋和早春,温差大的时候红色尤为明显。叶片交互对生,卵圆状三角形,无叶柄,基部连在一起,新叶上下叠生,成叶
-
杜里万莲
形态特征叶15-25枚,紧密排列成莲座形,无柄,肉质,椭圆形,先端尖锐,被白霜,长4-8.5厘米,宽2-2.5厘米,厚1-1.5厘米。圆锥花序腋生,直立向上,分枝稀疏,长20-25厘米;花茎圆柱形,肉质,光滑,粉色,略带白霜。花具柄,花柄粉色,肉质,初期下垂,花朵全开时立起,
-
花乃井
简介花乃井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植株小型或微型,直径在3-5厘米,叶片肉质肥厚,匙形,有短柄或无柄,轮生,排列紧密,形成莲座状,蓝绿色、或紫色、粉红色,叶片有白粉,叶端钝圆,有小尖,或几乎无尖。易生侧芽,从植株底部长出,容易长成群生株,花期春季。花乃井,习性比较强
-
珊瑚珠
形态特征珊瑚珠,多肉花卉中的小型品种。茎细,容易陡长。叶卵形,交互对生,生有细毛,绿色,在光照充足和温差大的条件下,会变紫红色,或红褐色,并有些光泽,外观就像小珠子,或如大一号的赤豆、微型的葡萄。那红彤彤、圆滚滚、油光光、肉乎乎、毛茸茸的可爱的小叶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火祭
形态特征多肉植物,植株丛生,长圆形肉质叶交互对生,排列紧密,使植株呈四棱状,叶面有毛点,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肉质叶呈浅绿色至深红色,特别是秋末至春季,由于此时昼夜温差较大且阳光充足,叶色更为鲜艳。聚伞花序,小花黄白色。生长环境火祭喜凉爽、干燥和阳
-
蓝宝石
形态特征蓝宝石Echeveriasubcorymbosa,Lau030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原始种,原产于墨西哥,被MyronKimnach和ReidMoran发表于1994年;但实际上,蓝宝石早在被发表的20年前就已经被植物收藏家AlfredLau所发现,并在民间有所栽培了。
-
黑王子锦
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具短茎,肉质叶排列成标准的莲座状,生长旺盛时其叶盘直径可达20cm,单株叶片数量可达百余枚。叶片匙形,稍厚,顶端有小尖,未锦化部分黑紫,锦化部分可能呈不同深浅的黄色或橘红色,某些拉丝锦个体叶片呈银白色,表面凹凸不平。聚伞花序,小花红色或紫红色。
-
格瑞内
形态特征具分枝,茎通常伸长。植株直径10-15厘米,叶20-35枚,多年生植株12–20头。叶长圆倒披针形至倒卵形,先端尖锐至有尖,长3-11厘米,宽1-3.5厘米(基部1–3厘米),厚4-8毫米,叶面无粉至覆或多或少的白霜。花茎15-40厘米,具3-4根无分枝或基数2的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