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花柱山矾
长花柱山矾(学名:Symplocosdolichostylosa)为山矾科山矾属下的一个种。产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北部。
- 拉丁名
- Symplocos dolichostylosa Y. F. Wu
- 别名
- 橡皮树、印度胶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五桠果亚纲
- 目
- 柿目
- 科
- 山矾科
- 种
- 银桦
- 亚科
- 厚皮香亚科
- 族
- 杨桐族
- 属
- 山矾属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长花柱山矾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3-5米;芽密被灰黄色短柔毛。嫩枝黄褐色,老枝褐色,均无毛。叶革质,干时黄褐色或褐色,狭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3厘米,宽2.3-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无毛;中脉和侧脉在叶面均凹下,侧脉每边5-10条,细而不明显;叶柄长1-1.5厘米。总状花序粗壮,长7-10厘米,无毛,花梗较长,苞片早落;花萼长约3.2毫米,无毛,裂片卵形,短于萼筒;花冠5深裂几达基部,长约6毫米,裂片长圆形,有脉纹;雄蕊约20枚,花丝长约6毫米,基部稍联合;花盘圆柱状,无毛,有腺点;花柱长而宿存,长7-8毫米。核果卵形,长约1厘米,顶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疏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北部。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建始。
-
腺柄山矾
产地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宜章山矾
形态特征乔木,高3—4米;小枝黄褐色,无毛。叶近革质,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4--1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腺锯齿,两面均无毛;中脉和侧脉在叶面均凹下,侧脉每边15—17条,在末端向上弯拱环结;叶柄长2—2.5厘米。团伞花序腋生;苞片和小苞片
-
顶花山矾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羊舌树
形态特征乔木;芽、嫩枝、花序均密被褐色短绒毛,小枝褐色。叶常簇生于小枝上端,叶片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背通常苍白色,干后变褐色;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和网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5-12条,在近叶缘处分叉网结;叶柄长
-
狭叶黄牛奶树
产地分布广西、贵州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茶条果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6一8米。小枝黄绿色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狭长椭圆形,长6一9(一13)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波状浅锯齿,中脉在叶面隆起;叶柄长7-15(一23)毫米。花序短穗状,腋生,基部有分枝,长不超过叶柄,花序轴具短柔毛,苞片卵圆形,
-
越南山矾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西藏、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南部、台湾国外分布: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印度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叶萼山矾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小枝粗壮,黄绿色,稍具棱,无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6--9(13)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波状浅锯齿;中脉和侧脉在叶面均凸起,侧脉每边8--12条,直向上,在近叶缘处分叉网结;叶柄长8—15
-
长毛山矾
形态特征植株乔木,高12米;枝细长,嫩枝、叶面或叶面脉上、叶背、叶柄均被展开的淡褐色长毛。嫩枝上的毛长3-4毫米。叶叶纸质,榄绿色,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全缘或有稀疏细锯齿
-
总状山矾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嫩枝黄绿色,老枝褐色,无毛。叶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6-9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具波状齿;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不明显;叶柄长0.8-1厘米。总状花序长2-4厘米,被展开的长柔毛;小苞片条状披针形,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