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运玉兰
红运玉兰是从二乔玉兰中选育的自然芽变枝,历经10代无性繁殖,育出的性能稳定的玉兰新品种。红运玉兰花色艳丽怡人、馥郁清香,在南方和其他的玉兰相比,红运玉兰一年春、夏、秋三次开花。红运玉兰孤植或丛植都很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
- 拉丁名
- Celtis occidentalis Magnifica
- 别名
- 木棉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毛茛目
- 科
- 木兰科
- 种
- 木棉花
- 亚科
- 叶下珠亚科
- 族
- 土蜜树族
- 属
- 木兰属
- 类型
- 落叶针叶乔木类
与红运玉兰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红运玉兰为落叶小乔木,高可达3m以上,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花蕾卵圆形,被淡黄色绢毛。花瓶形,直立,被6~9片,味香,花瓣由外到里由紫红深红淡红到白色。花瓣状,椭圆状倒卵形。聚合果深紫褐色,变褐色,圆柱形。成熟蓇葖近圆球形,顶端具短喙。
生长环境
红运玉兰喜阳光,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适宜生长,稍耐半阴,耐寒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其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适宜生长,因为是肉质根,所以既不耐干旱,也不耐积水。栽种时应注意避风,向阳,不积水地区。红运玉兰的萌发力不强,分枝也不多,所以生长过程中不宜过多修剪。红运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是一种具有一定防污染的绿化树种。
主要价值
红运玉兰孤植或丛植都很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特别是盛夏木本花卉稀少的季节,盛开的红运玉兰可弥补其他木本花木的不足,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
繁殖方法
由于种子繁殖红运玉兰的优良性状难以保持,因此生产上要进行繁育推广,必须借助无性繁殖手段。
扦插和压条繁殖
扦插繁殖时,扦插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很大,一般5~6月进行,插穗以幼龄树的当年生枝成活率最高。用50ppm萘乙酸浸泡基部6小时,可提高生根率。
压条繁殖时,选生长良好植株,取粗0.5cm的1~2年生枝作压条,如有分枝,可压在分枝上。压条时间2~3月。压后当年生根与母株相连时间越长,根系越发达,成活率越高。定植后2~3年即可开花。
嫁接繁殖
华南地区于前一年12月至翌年1月,选取红运玉兰成年母树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处于休眠期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剪去叶片,保留部分叶柄,叶柄长度与腋芽等长或稍短。选用长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2~3年生的黄兰作为砧木。
采用切接法:(1)接穗切削。在按穗长腋芽一面用嫁接刀削长约2~3cm的平面,深度以削去韧皮部、露出木质部为最好,再在相对应的一面削45°的短切面,保证下端平薄。
(2)砧木切削。根据接穗大小在砧木皮厚、光滑、纹理顺、无疤痕或无病虫害处纵切两刀,深度以不伤及砧木木质部为宜,长度以接穗长面切削长度为宜。
(3)接合。用嫁接刀尖将砧木树皮挑起,将接穗长面朝向砧木木质部往砧木切口插入,使接穗与砧木的木质部对贴紧密。
(4)包扎。用嫁接膜将砧木与接穗包严包实,以防止雨水和病菌侵入,并保持湿度。其中腋芽仅用一层嫁接膜包被,防止因包被层数过多而腋芽不能撑破嫁接膜而无法生长,最终死亡。
(5)嫁接后管理。通过观察嫁接膜内水雾状况来判定水分多少。嫁接膜上遍布细小均匀的水珠颗粒说明砧木水分适合。嫁接膜内砧木上溢满水流说明水分过多,应该对其进行控水。嫁接膜内水雾很少则说明缺水,应立即浇水。随着接穗发芽生长,需水量逐渐变大。当接穗长至30~40cm时解去接口上的薄膜,后按正常苗木需水量管理,即2~3天浇1次水。
栽培管理
移植
栽植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以早春发芽前10天或花谢后展叶前栽植最为适宜。播种苗出土后1~2年的盛夏季节需适当遮阳,在北方地区入冬后还应防寒。移植时间以萌动前,或花刚谢、展叶前为好。移栽时无论苗木小,根须均需带着泥团,并注意尽量不要损伤根系,以确保成活。同时,尽量避免栽植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带。
温度
红运玉兰对温度要求不甚严格。但在炎热高温时又需要适度遮阴或降温,每天12:00~16:00时要避免烈日暴晒,又要避免砖墙或水泥地面的高温辐射。此时不仅要向植株喷水降温,也要向地面浇水或喷水降温散热,以增加空气湿度。北方越冬需要用草绳或麻布包裹主干,入冬前根系用水浇透。
光照
红运玉兰需要充足的阳光,生长期间要在El照长、光照强的向阳地上养护。每天光照不得少于6小时。如种植在阴蔽处,会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很少,枝条细长,叶色淡,叶片薄,无光泽,对生长不利。
水分
红运玉兰既需水又怕积水。在苗期,夏季到初秋每天要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在炎热的夏季早晚要各浇1次水,并在叶片上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用自来水灌溉需防止土壤碱化,如发现叶片黄化应施硫酸亚铁水或采用0.7%~0.8%酸醋水浇根,也可用0.3%~0.4%酸醋液喷叶片,效果都很好。在多雨季节不能积水,否则会烂根。
肥料
因红运玉兰的花期长,开花次数多,要定期补足养分,除在定植时施足底肥外,还可在花期的3~10月,每隔10天施1次以磷钾为主的有机液肥(如腐熟的饼肥水)。施肥原则是薄肥勤施,也可采取先淡后浓的方法,不能施生肥,否则会烧根。同时,每隔半个月进行1次根外施肥,采用0.5%的植物催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片喷施。
病虫害防治
苗期应防立枯病、根腐病及蛴螬等地下害虫,茎干有天牛危害,盛夏时要防红蜘蛛。管理过程中除要注意防治黄化病和根腐病外,还要防治炭疽病。如发现病害应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同时向叶片喷施50%的多菌灵500~1000倍液的水溶液,或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发现蚜虫或介壳虫危害嫩芽和花蕾,可采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噻虫嗪750~1000倍液防治。
-
巴东木莲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胸径1.4米;树皮淡灰褐色带红色;小枝带灰褐色。叶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2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侧脉每边13-15条,叶面中脉凹下;叶柄长2.5-3厘米;叶柄上的托叶
-
杂交马褂木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色,一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具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叶两侧通常各1裂,向中部凹,形似马褂;叶柄长。4-5月开花,花较大,鹅黄色,花形杯状,单生枝顶。10月果熟,果实纺锤状。生长环境具杂交优势,抗逆性与生长特
-
二乔玉兰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叶倒卵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5cm,宽4~15cm,表面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被柔毛;叶柄短,被柔毛。拟花蕾卵圆体形。花先叶开放;花被片9枚,外轮花被片长度为内轮花被片的2/3,淡紫红色、玫瑰色或白色,具紫红色晕或条纹;雄蕊药室侧向纵裂;离生单雌蕊无
-
黄角兰
形态特征形态:常绿乔木。盆栽通常3-4米高,也有小型植株。树皮灰白,单叶互生,青绿色,革质有光泽,长椭圆形。花白色或略带黄色,花瓣肥厚,长披针形,有浓香,花期长,6-10月开花不断。如冬季温度适宜,会有花持续不断开放,只是香气不如夏花浓郁。生长环境
-
滇藏五味子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当年生枝紫红色,内芽鳞倒卵形或近圆形,径约1厘米。叶纸质,狭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至叶柄成极狭的膜翅,边缘具胼胝质齿尖的浅齿,或近全缘,上面干时榄褐色,有凸起的树脂点,
-
重瓣五味子
形态特征常绿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当年生枝暗紫色,有细纵皱纹。叶坚纸质,干时榄绿色,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0(17)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急尖,基部钝或宽圆,全缘或具远离的胼胝质小齿,上面中脉平或凹,侧脉每边5-7,网脉细密而两面凸起。
-
滇桂木莲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胸径30厘米。嫩枝、芽、叶柄,外轮花被片背面基部,花梗均被红褐色、平伏、有光泽的柔毛。叶革质、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长11-20厘米,宽5-9.5厘米,顶端骤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散生红褐色竖起毛;侧脉每边12-16条;叶柄
-
光叶木兰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小枝黄绿转黄褐色,无毛,或被细毛,疏生皮孔。叶纸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7.5-14(18)厘米,宽4-8厘米,先端圆钝,具短急尖,很少微缺,2/3以下渐狭;基部楔形,通常歪斜,上面绿色,有光泽,仅沿中脉被细柔毛,后脱落无毛,下面
-
毛叶五味子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芽鳞、幼枝、叶背、叶柄被褐色短柔毛,当年生枝淡绿色,基部常宿存宽三角状半圆形、宽约2.5毫米的芽鳞,小枝紫褐色,具数纵皱纹。叶纸质,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1厘米,宽5-9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宽圆或宽楔形,上部边缘具稀疏胼胝质尖的浅
-
夜合花
形态特征植株: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全株各部无毛;树皮灰色,小枝绿色,平滑,稍具角棱而有光泽。叶: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4(-28)厘米,宽2-4.5(-9)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稍起波皱,边缘稍反卷,侧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