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光蜡树

光蜡树

编辑:孔乙虔发布时间:2021-02-08 14:48:51

光蜡树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Prunus persica
别名
滇枣,麦抱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目植物
枣族.
李属
类型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光蜡树相似植物

光蜡树

基本信息

学名FraxinusgriffithiiC.B.Clark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捩花目Contortae

木犀亚目Oleineae

木犀科Oleaceae

木犀亚科Oleoideae

梣族Trib.Fraxineae

梣属Fraxinus

苦枥木亚属Subgen.Ornus

苦枥木组Sect.Ornus

形态特征

半落叶乔木,高10-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粗糙,呈薄片状剥落。芽裸露,在枝梢两侧平展,被锈色糠秕状毛。小枝灰白色,稀为棕色,被细短柔毛或无毛,具疣点状凸起的皮孔。羽状复叶长10-25厘米;叶柄长4-8厘米,基部略扩大;叶轴具浅沟或平坦,无毛或被微毛,小叶柄着生处具关节;小叶5-7(-11)枚,革质或薄革质,干后呈褐色或橄榄绿色,卵形至长卵形,长2-14厘米,宽1-5厘米,下部1对小叶通常略小,先端斜骤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楔形或歪斜不对称,近全缘,叶缘略反卷,上面无毛,光亮,下面具细小腺点,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在基部稍凸起,侧脉5-6对,不明显,稀具10对明显的侧脉,细脉均不明显;小叶柄长约1厘米,或小叶基部明显狭窄下延至小叶柄。圆锥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枝端,长10-25厘米,伸展,多花;叶状苞片匙状线形,长3-10毫米,初时被细柔毛;花序梗圆柱形,长4-5厘米,被细柔毛;花梗细,长3毫米;小苞片长约1毫米;花尊杯状,长约1毫米,萼齿阔三角形,被微毛或无毛;花冠白色,裂片舟形,长约2毫米,钝头并卷曲;两性花的花冠裂片与雄蕊等长,花药大,长于花丝,雌蕊短,长约1毫米,花柱稍长,柱头点状。翅果阔披针状匙形,长2.5-3厘米,宽4-5毫米,钝头,翅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下,坚果圆柱形。花期5-7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

产于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生干燥山坡、林缘、村旁、河边,海拔100-2000米。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印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孟加拉国。

本种提示

本种广泛分布于琉球群岛、东南亚至喜马拉雅山东部,形态变化较大,各学者曾分别鉴定为不同的种。从我国标本来看,西南地区小枝呈灰白色,小叶革质;而海南、台湾的标本则小枝呈棕色,小叶片薄革质;川东、鄂西产的小叶光滑无毛,色泽如女贞的叶片;而云南、广西、广东、湖南产的小叶中脉有细柔毛,上面无光泽;湖南标本侧脉10对,清晰而明显,毛被也较多。本种花序梗通常被细柔毛,而云南标本有时密被白色柔毛甚密,但不是锈色茸毛,可以与锈毛梣区别。此外,翅果形状变化也较大,花果期也不一致,尤其是幼树的嫩枝与萌发枝上小叶多达7对,形态与锈毛梣很相似,鉴于分布区的连续性很难区分成各独立种或变种。

相关植物
  • 线叶野荞麦

    学名:Fagopyrumlineare(Sam.)Haral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

  • 镇康栒子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至灰黑色,幼嫩时密具黄色糙伏毛,以后逐渐脱落,老时无毛,部分残留有不显明的疣状突起。叶片卵形、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0-18毫米,宽7-1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两面具紧贴柔毛,上面较密;叶柄长1-3毫米,具柔毛;托叶

  • 败酱

    败酱,别名:黄花龙牙、黄花苦菜、苦菜、山芝麻、麻鸡婆、将军草、野黄花、野芹,拉丁文名:PatriniascabiosifoliaFisch.exTrevir.),败酱科、败酱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卧或斜生,节处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黄绿色至黄棕色,有时带淡紫色,下部常被脱落性倒生白色粗毛或几无毛

  • 甘肃锦鸡儿

    形态特征矮灌木,高40-60厘米,基部多分枝,开展。枝条细长,灰褐色,疏被伏生柔毛,具凸起纵条纹。假掌状复叶有4片小叶,托叶长1-3毫米,长枝者硬化成针刺,宿存;叶柄在长枝者长4-10毫米,硬化,宿存,在短枝者长1-2毫米,脱落,小叶线状倒披针形,

  • 独穗飘拂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菲律宾、日本、朝鲜、澳洲以及亚洲全部温暖地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

  • 川滇假复叶耳蕨

    学名AcrorumohradissectaChingexY.T.Hsieh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

  • 坭竹

    产地分布产福建、广东和广西,香港亦有。形态特征竿高7—10米,直径3.5—6厘米,尾梢近直立,下部略呈“之”字形曲折;节间长30-40厘米,近基部略为肿胀,幼时被白蜡粉,竿壁厚3—5毫米,下部各节间初时疏生灰白色或棕色贴生刺毛,以后毛渐伸展而脱

  • 狭苞斑种草

    狭苞斑种草基本信息学名BothriospermumkusnezowiiBg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万宁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当年枝有纵沟棱,无毛,干后暗褐色,2或3年生枝散生灰白色皮孔,芽鳞半圆形或阔三角形,干后油润有光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少有倒卵状椭圆形,长10-17厘米,宽3-6厘米,顶部渐尖,基部渐狭长尖,沿叶柄下延将至基部,全缘,侧脉每边9-12条,在近叶缘处

  • 凹瓣苣苔

    凹瓣苣苔基本信息学名Ancylostemonaureus(Franch)Burt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