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兰属
球兰属(学名:HoyaR.Br.),萝藦科,约2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各岛,中国有22种,3变种,2变型,产西南部至东南部,有些供观赏用。藤本;叶对生,肉质而厚;花无柄或具柄,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小,基部里面有腺体;花冠肉质,辐状,5裂,裂片广展或外弯;副花冠为5个肉质的鳞片,着生于雄蕊背部而呈星状开展,上部扁平,两侧反折而背面中空,其内角常常成1小齿靠着花药上;雄蕊柱短,花药粘合于柱头之上,顶有一直立或内弯的膜;花粉块在每个药室内1个,直立,长圆形,边缘有透明的薄膜;果为一蓇葖,先端渐
- 拉丁名
- Hoya R.Br.
- 别名
- 蓝靛果、羊奶子、黑瞎子果、山茄子果、蓝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捩花目
- 科
- 萝藦科
- 种
- 蓝果忍冬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牛奶菜族
- 属
- 球兰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球兰属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或半灌木,附生或卧生。叶肉质或革质,稀膜质。聚伞花序腋间或腋外生,伞形状,着花多数;花萼短,5深裂,在裂片的内面基部经常具有腺体;花冠肉质,辐状,5裂,裂片在花蕾时,镊合状排列,开放后扁平或反折;副花冠5裂,着生于雄蕊背部而成星状开展,其上面为扁平,但其两侧却反折而成背面的中空现象,其内角经常成1小齿倚靠在花药上;花药靠合在柱头上,其顶端有1薄质膜片;花粉块在每个药室有1个,直立,长圆形,边缘有透明的薄膜;柱头垂直地扁平。蓇葖细长,先端渐尖,平滑;种子顶端具有白色绢质种毛。
产地生境
约2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各岛。中国产22种,3变种,2变型,分布于中国南部。
下级分类
属模式种
Hoyacarnosa(L.f.)R.Br.
该属提示
还有一种产于中国台湾的HoyaformosanaYamazakiinJourn.Jap.Bot.43:223,fig.4.1968.,未见标本,故《中国植物志》未有收入。
-
凝蹄玉
简介凝蹄玉(Pseudolithosmigiurtinus),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凝蹄玉属(Pseudolithos)的多肉植物,分布于索马里东北部。凝蹄玉属(Pseudolithos)大约只有七个品种,凝蹄玉(Pseudolithosmigiurtinu
-
萝藦
植物学史萝藦古称芄兰,载于《诗经》中,在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关于萝藦的最早记载,而是附在木部上品的枸杞一条中,陶弘景补充了当时民间的言语:“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陶弘景又说:“萝藦,有名苦芄,叶厚大,作藤生,傅肿,东人呼为白环藤,生篱落间,摘之有白汁,
-
犀角
产地分布原产于热带非洲及印度形态特征萝蘑科国章属,常绿多肉植物,茎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祖子花
形态特征缠绕草本;主根圆柱状,长约20厘米,直径约5毫米,干后灰黄色;全株被短柔毛。叶对生,薄纸质,宽三角状心形,长4-9厘米,宽4-7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两面均被短柔毛,脉上较密;侧脉约10对,在叶背略为隆起。伞形聚伞花序腋生,两歧,着花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