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菜豆树
海南菜豆树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Vitex canescens Kurz.
- 别名
- 滇枣,麦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马鞭草科
- 种
- 桃
- 亚科
- 牡荆亚科
- 族
- 牡荆族
- 属
- 牡荆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海南菜豆树相似植物
海南菜豆树基本信息
学名RadermacherahainanensisMerr.
别名大叶牛尾连、牛尾林、大叶牛尾林(海南)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紫葳科Bignoniaceae
硬骨凌霄族Trib.Tecomeae
菜豆树属Radermachera
形态特征
乔木,高6-13(-20)米,除花冠筒内面被柔毛外,全株无毛;小枝和老枝灰色,无毛,有皱纹。叶为1至2回羽状复叶,有时仅有小叶5片;小叶纸质,长圆状卵形或卵形,长4-10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有时上面有极多数细小的斑点,侧脉每边5-6条,纤细,支脉稀疏,呈网状。花序腋生或侧生,少花,为总状花序或少分枝的圆锥花序,比叶短。花萼淡红色,筒状,不整齐,长约1.8厘米,3-5浅裂。花冠淡黄色,钟状,长3.5-5厘米,直径约15毫米,最细部分直径达5毫米,内面被柔毛,裂片阔肾状三角形,宽10毫米。蒴果长达40厘米,粗约5毫米;隔膜扁圆形。种子卵圆形,连翅长12毫米,薄膜质。花期4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阳江)、海南、云南(景洪)。生于低山坡林中,少见,海拔300-550米。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岛。
用途
本种树干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而均匀,加工容易,暗红棕色,材质硬而稍重,耐腐,干燥后稍开裂,但不变形,纵切面平滑而有明亮的光泽,色调鲜明,生长轮略现花纹,颇美观,适作农具、车辆、建筑材料,尤为优良的家具和美工材,当地多作楼板、家具;可作低海拔地区绿化树种;根、叶、花果均可入药。
-
贵州龙胆
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esquiroliiLev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anac
-
北京锦鸡儿
北京锦鸡儿CaraganapekinensisKom.中国植物志锦鸡儿属,灌木,高1-2米;老枝皮褐色或黑褐色,幼枝密被短绒毛。生于华北低山山坡或黄土丘陵。北京锦鸡儿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老枝皮褐色或黑褐色,幼枝密被短绒毛。羽状复叶有6-8对小叶;托叶宿存,硬化成针刺,长达1
-
缩序火焰花
缩序火焰花基本信息学名Phlogacanthusabbreviatus(Craib.)R.Ben.别名缩脉火焰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
-
西藏吊灯花
西藏吊灯花基本信息学名CeropegiapubescensWall.别名底线参、蕤参(贵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
-
紫缨橐吾
基本信息学名Ligulariaphoenicochaeta(Franch.)S.W.Li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果洛杜鹃
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goloenseC.J.XuetZ.J.Zha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
-
散花报春
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effusaW.W.SmithetForr.别名散生报春(拉汉种子植物名称)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
-
孟加拉砖子苗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浙江、广东、海南岛、四川;生长于山谷国、缓坡潮湿处或草地上。国外分布:也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琉球群岛以及澳洲。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
-
羊红膻
入药部位根或全草。性味味甘、辛,性温。归经归肺、脾、胃经。功效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止咳祛痰。主治克山病,心悸,气短,咳嗽。
-
偏脉耳草
偏脉耳草基本信息学名HedyotisobliquinervisMe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