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片海桐
扁片海桐(学名:Pittosporumplanilobum)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下的一个种。
- 拉丁名
- Pittosporum planilobum Chang & Yan.
- 别名
- 变种榕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荨麻目
- 科
- 海桐花科
- 种
- 扁片海桐
- 亚科
- 波罗蜜亚科.
- 族
- 榕族.
- 属
- 海桐花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扁片海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树皮黑褐色,嫩枝被柔毛,以后变秃净,干后暗褐色,老枝有皮孔。叶4-7片聚生于枝顶,2年生,革质,倒披针形,长4-6厘米,宽1-2厘米洗端尖锐,基部窄楔形;上面绿色,发亮,下面初时有毛,不久变秃净;侧脉约6对,在上下两面稍突起,网脉在下面明显;边缘平坦;叶柄长5-10毫米。伞形花序多花,有花8-17朵,生枝顶,花梗长1-1.5厘米,有柔毛;苞片窄披针形,长9-10毫米,被毛,小苞片线形,长7-8毫米;萼片线状披针形,长5-7毫米,被毛;花瓣与萼片等长或稍突出;雄蕊长4-5毫米;雌蕊约与雄蕊等长,子房长卵形,长2毫米,被毛,子房柄极短,子房壁厚0.5毫米,花柱长2毫米,无毛;侧膜胎座2个,胚珠12个。蒴果扁圆形,宽约10-12毫米,2片裂开,果片木质,腹缝处厚1毫米,背缝厚1.5毫米,内侧扁平,有横格10条,淡黄色,胎座稍超出中部。种子10-12个,长3.5毫米。
生长环境
生长于石灰岩山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
近种区分
本种和卵果海桐P.ovoideum有亲缘关系,但叶片倍小,萼片长线形,花柱倍短,胚珠减半,果壳亦较薄,厚1-1.5毫米。
-
管花海桐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四川东南部及湖南西部形态特征灌木高2米,嫩枝无毛,干后黑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簇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倒披针形,长6.5-9厘米,宽1.3-2.6厘米;先端渐尖或急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发亮,干后棕黄色,下面无毛,浅
-
异叶海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带叶海桐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云南大姚。形态特征小灌木,高50厘米,叶带状,长5厘米,宽3毫米;叶柄极短,伞形花序生枝顶,有花数朵,花梗极短,长约2毫米。蒴果未见。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
-
窄叶聚花海桐
形态特征叶狭窄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1.5厘米,有时稍宽。伞形花序顶生,被毛,有短柄,花及蒴果的各部分特征均和原种相同。分布范围窄叶聚花海桐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西南部及其毗邻的越南等地。主要价值根:
-
光叶海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薄片海桐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老枝灰色,有稀疏皮孔。叶膜质,矩圆形或倒卵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暗晦,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9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隐约可见,网脉不明显;边缘稍皱折;叶柄长1-1.5厘
-
羊脆木
形态特征羊脆木是海桐花属常绿小乔木。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变棕褐色,下面褐绿色,无毛;侧脉7-10对,在上面隐约能见,在下面突起,靠近边缘处互相结合,网脉在上下两面都不明显,网眼细小,宽约1毫米,全缘,干后稍反卷,或有轻微皱折;叶柄长1-2厘米。圆锥
-
少花海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缝线海桐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东南部、广东西部(海南岛)及云南东南部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叶片较大,倒卵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8—17厘米,宽4—6厘米,革质,光滑无毛,顶端突短渐尖,基部楔形,侧脉及网脉明显,网眼较宽,干后呈现多数白色
-
海金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