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枫
三角槭,别名:三角枫,拉丁文名:AcerbuergerianumMiq.无患子目、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裂片向前伸,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果核凸出,果翅展开成锐角。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较耐水湿,耐修剪。秋叶暗红色或橙色。产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有栽培。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护岸树种。也可栽作绿篱。
- 拉丁名
- Acer buergerianum Miq.
- 别名
- 三角槭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无患子目
- 科
- 槭树科
- 种
- 垂榆
- 亚科
- 李亚科
- 族
- 樟族
- 属
- 槭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三角枫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5-10米,稀达20米。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紫绿色,近于无毛;多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褐色,稀被蜡粉。冬芽小,褐色,长卵圆形,鳞片内侧被长柔毛。
叶纸质,基部近于圆形或楔形,外貌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0厘米,通常浅3裂,裂片向前延伸,稀全缘,中央裂片三角卵形,急尖、锐尖或短渐尖;侧裂片短钝尖或甚小,以至于不发育,裂片边缘通常全缘,稀具少数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或淡绿色,被白粉,略被毛,在叶脉上较密;初生脉3条,稀基部叶脉也发育良好,致成5条,在上面不显著,在下面显著;侧脉通常在两面都不显著;叶柄长2.5-5厘米,淡紫绿色,细瘦,无毛。
花多数常成顶生被短柔毛的伞房花序,直径约3厘米,总花梗长1.5-2厘米,开花在叶长大以后;萼片5,黄绿色,卵形,无毛,长约1.5毫米;花瓣5,淡黄色,狭窄披针形或匙状披针形,先端钝圆,长约2毫米,雄蕊8,与萼片等长或微短,花盘无毛,微分裂,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淡黄色长柔毛,花柱无毛,很短、2裂,柱头平展或略反卷;花梗长5-10毫米,细瘦,嫩时被长柔毛,渐老近于无毛。
翅果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直径6毫米;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稀达3厘米,宽9-10毫米,中部最宽,基部狭窄,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花期4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阔叶林中。弱阳性树种,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环境及中性至酸性土壤。耐寒,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树系发达,根蘖性强。
地理分布
产中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和广东等省。日本也有分布。
相关变种
三角枫(原变种)AcerbuergerianumMiq.var.buergerianum
台湾三角枫(变种)AcerbuergerianumMiq.var.formosanum(HayataexKoidz.)Sasaki
平翅三角枫(变种)AcerbuergerianumMiq.var.horizontaleMetc.
界山三角枫(变种)AcerbuergerianumMiq.var.kaiscianense(Pamp.)Fang
宁波三角枫(变种)AcerbuergerianumMiq.var.ningpoense(Hance)Rehd.
雁荡三角枫(变种)AcerbuergerianumMiq.var.yentangenseFangetFangf.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主要采用播种繁殖。
秋季采种,去翅干藏,至翌年春天在播种前2周浸种、混沙催芽后播种,也可当年秋播。一般采用条播,条距625px,覆土厚1.5~50px。每亩播种量3~4kg。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当年苗高约1500px。三角枫根系发达,裸根移栽不难成活,但大树移栽要带土球。
病虫防治
刺虫
刺虫应是刺蛾幼虫俗称刺子或蠖蟪,危害三角枫的刺蛾为樟刺蛾幼虫,为南方广布性虫害。
防治方法
量不多时可用镊子夹下杀除。
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2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杀除。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木材优良,可制农具;南京地区有栽培作绿篱。
三角枫枝叶浓密,夏季浓荫覆地,入秋叶色变成暗红,秀色可餐。宜孤植、丛植作庭荫树,也可作行道树及护岸树。在湖岸、溪边、谷地、草坪配植,或点缀于亭廊、山石间都很合适。其老桩常制成盆景,主干扭曲隆起,颇为奇特。此外,江南一带有栽作绿篱者,年久后枝条劈刺连接密合,也别具风味。
药用价值
根:用于风湿关节痛。根皮、茎皮:清热解毒,消暑。
植物文化
冬天不落叶
三角枫属落叶乔木,在湖南省溆浦县双井乡桂花村宝树组田坎上有株三角枫冬天不落叶。
此树生长地为海拔高160米的红壤区,树周均为水稻田。树高28米,胸径105厘米,树冠覆盖面积180平方米。冬季树的叶子由绿变粉红、紫红或红绿相间等多种颜色,到来年春季又转为绿色。据传,这种叶色多变不落的奇异现象己有300多年,人们夸此树为“宝树”。
-
银白槭
形态特征银白槭树是一个相对快速生长的落叶乔木,成年树通常高15-25米,最高可达35米。平均年高生长量80厘米。树干通直,冠幅11-15米,高大的则达21米,树冠卵形至圆形。成熟的树干上的树皮灰色,毛茸茸的。年轻的树枝和树干,树皮光滑,银灰色。先花后叶,叶掌形,对生,叶片5裂
-
红叶复叶槭
形态特征红叶复叶槭羽状复叶很大,春季金黄色。生长势非常旺盛,年生长量可达两三米,叶片夏季不焦边。耐—40至—45度低温。它具旺盛的生长势和分布地区:原产欧洲,在我国三北、江浙、华南地区均可种植。红叶复叶槭为落叶高大乔木,是复叶槭的栽培变种,从欧洲引进。它一共有三
-
羽毛槭
形态特征小枝光滑。细长,紫色或灰紫色。单叶对生,掌状七裂,基部近楔形或近心脏形,裂片披针形,先端锐尖。尾状,边缘具锯齿,嫩叶两面密生柔毛,后叶表面光滑。5月开花,花紫色,伞形状伞房花序。翅果平滑,10月果熟。树冠开展,叶片细裂,秋叶深黄至橙红色,枝略下垂。生长
-
毛果槭
形态特征复叶具3小叶;小叶纸质或近于革质,长圆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7-14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短锐尖,边缘具很稀疏的钝锯齿,稀全缘,顶生小叶的基部楔形或钝形,具长5-15毫米的小叶柄,被疏柔毛,侧生小叶基部斜形,近于无小叶柄,上面绿色,除沿叶脉被柔毛外其余部分无毛
-
条纹槭
形态特征株高3~6米。树冠呈直立椭圆形或圆形。树皮上有白色直线条纹。叶片亮绿色,秋季变成淡黄色。生长环境喜光,也能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宜在凉爽潮湿的酸性土壤中生存。分布范围原产美国。我国可在北至辽宁南部
-
鸡爪槭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6-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
-
小叶青皮槭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较小,常宽6-10厘米,长5-8厘米,基部近于心脏形或截形,常5裂,裂片短而宽,先端锐尖至尾状锐尖,叶柄细瘦,淡紫色;翅果较小;长2.5-3厘米,稀达3.5厘米,张开成锐角,稀近于钝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生长环境
-
青枫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6-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
-
红枫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姿开张,小枝细长。树皮光滑,呈灰褐色。单叶交互对生,常丛生于枝顶。叶掌状深裂,裂片5-9.裂深至叶基,裂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叶缘锐锯齿。春、秋季叶红色,夏季叶紫红色。嫩叶红色,老叶终年紫红色。伞房花序,顶生,杂性花。花期4-5月。翅果,幼时紫
-
樟叶槭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常高10米,稀达20米。树皮淡黑褐色或淡黑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淡紫褐色,被浓密的绒毛;多年生枝淡红褐色或褐黑色,近于无毛,皮孔小,卵形或圆形,叶革质,长圆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8-12厘米,宽4-5厘米,基部圆形、钝形或阔楔形,先端钝形,具有短尖头,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