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刺茶藨子
双刺茶藨子,为虎耳草科落叶灌木,高1-2(3)米;小枝较平滑,灰褐色,皮呈纵向细条状剥裂,嫩枝红褐色或红棕色,稍具纵棱,无毛[1],在叶下部的节上常有1对长3-5毫米的小刺,节间无刺或有稀疏细刺;
- 拉丁名
- Ribes diacanthum Pall.
- 别名
- 二刺茶藨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锦葵目
- 科
- 虎耳草科
- 种
- 武都荛花
- 亚科
- 波罗蜜亚科
- 族
- 榕族
- 属
- 茶藨子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双刺茶藨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3)米;小枝较平滑,灰褐色,皮呈纵向细条状剥裂,嫩枝红褐色或红棕色,稍具纵棱,无毛,在叶下部的节上常有1对长3-5毫米的小刺,节间无刺或有稀疏细刺;芽小,卵圆形,长3-5毫米,先端急尖,具数枚棕色鳞片,外面无毛。叶倒卵圆形或菱状倒卵圆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掌状3裂,裂片先端稍钝或微尖,边缘具粗大锯齿;叶柄长1-2厘米,无毛,稀仅于沿槽有稀疏柔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组成总状花序;雄花序长3-6厘米,下垂,具花10-20朵;雌花序较短,长1-2.5厘米,具花10-15朵;花序轴和花梗无柔毛,稀疏生短腺毛;花梗长2-4毫米;苞片披针形或舌形,长4-6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近膜质,无柔毛,具单脉;花萼黄绿色,无毛;萼筒辐状或碟形,长1-1.5毫米,宽大于长;萼片卵圆形,稀椭圆形,长1.5-2毫米,先端微钝,直立;花瓣甚小,楔状圆形,长0.5-1毫米,先端圆钝;雄蕊短,约与花瓣等长,稀稍长,下弯;雌花的雄蕊败育,花药常无花粉;子房近球形,无毛,雄花几无子房;花柱先端2裂。果实球形或卵球形,直径5-9毫米,红色或红黑色,无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种和光叶茶藨子RibesglabrifoliumL.T.Lu相近,区别在于后者叶菱状卵圆形至近圆形,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花序轴和花梗具短柔毛;萼筒浅杯形或盆形,长1.5-2毫米。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达1500米的沙丘、沙质草原及河岸边,尤其在沙滩地区最常见。喜光、耐寒、耐瘠薄土壤。
分布范围
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吉林(长白山、漫江)、内蒙古(东部、南部)。
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外贝加尔湖地区楞格河流域。
-
鸡[月君]梅花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8-24(-30)厘米。根状茎粗大,块状,其上有残存褐色鳞片,下部和周围长出多数密集而细长的根。基生叶2-4,具长柄;叶片宽心形,长2.5-4(-5)厘米,宽3.8-5.5厘米,先端圆或有突尖头,基部弯缺深浅不等,呈微心形或心形,边薄,全缘,向外反卷,
-
褐点金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6.3厘米。茎不分枝,被褐色卷曲柔毛。基生叶1枚或无,叶片扁圆状肾形,长3-8毫米,宽5-12毫米,边缘具13圆齿(齿先端微凹且具1褐色毛状尖头),基部心形,两面被褐色柔毛,叶柄长约1.7厘米,被褐色柔毛;茎生叶1-2枚,互生,叶片近肾形,长4.5-
-
涧边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2-1米。根状茎粗壮,稍横生,直径1.5-2厘米,外皮黄褐色,内部深黄色,密被须根。基生叶通常1-2枚,叶片盾状着生,圆状心形,直径15-25厘米,掌状7-9浅裂,裂片三角状阔卵形,或斜三角形,长4-7厘米,宽5-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边缘有不规
-
俞氏梅花草
形态特征基生叶少,通常2枚,具纤细叶柄;叶片圆形或宽卵状圆形,长、宽几相等,皆1.2-2.4厘米,稀达3.4厘米,先端圆钝,但具明显突起短尖头,基部弯缺甚深,呈心形,边全缘而起伏不平,有一圈极窄而薄的膜,干后呈纸质,上面深绿色,有7条弧形叶脉,下面淡绿色,脉不明显;叶柄长1.
-
云南山梅花
入药部位根皮。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肝、肾经。功效活血,止痛,截疟。主治用于跌打损伤,腰肋疼痛,疟疾。用法用量内服:
-
岩菖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3-52厘米。根状茎粗壮,被鳞片。叶均基生;叶片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至近椭圆形,稀阔倒卵形至近长圆形,长5.5-16厘米,宽3-9厘米,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齿至近全缘,基部楔形,两面具小腺窝,无毛;叶柄长2-7厘米,托叶鞘边缘无毛。花葶疏生腺毛。聚伞
-
黑加仑
形态特征落叶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暗灰色或灰褐色,无毛,皮通常不裂,幼枝褐色或棕褐色,具疏密不等的短柔毛,被黄色腺体,无刺;芽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4-7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具数枚黄褐色或棕色鳞片,被短柔毛和黄色腺体。叶近圆形,长4-9厘米,宽
-
大瓣绣球
形态特征大瓣绣球是灌木植物,高可达4米;小枝圆柱形,褐色或淡紫红色,光滑无毛。叶纸质,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5-1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略钝,边缘稍反卷,近全缘或中部至近顶部有疏离的仅具硬尖头的小齿,干后两面呈褐色或下面色稍淡,两面无毛或偶尔于下面
-
丽江山梅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2-5米;二年生小枝褐色,表皮横裂,片状脱落,当年生小枝暗紫色,无毛或疏被毛,常具白粉。叶卵形或阔卵形,长6-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锯齿,花枝上的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长尾状,尖头长1-1.
-
蜡莲绣球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小枝圆柱形或微具四钝棱,灰褐色,密被糙伏毛,无皮孔,老后色较淡,树皮常呈薄片状剥落。叶纸质,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倒披针形,长8-28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钝或圆形,边缘有具硬尖头的小齿或小锯齿,干后上面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