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09 11:37:03

这是有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09 11:36:57发布。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又叫长鱼,适应性强,生活能力强,耐饥饿,在各类的淡水中都能生存,容易管理。

一般每公斤鳝鱼苗可长成5—10公斤成鳝。

人工养殖黄鳝,占地用水省,效率高,是一条致富之路。

一、修建鳝池捕1—2次,然后放干水捕捉,捕后用清水洗净。

捕黄鳝的网一般用捕捞鱼种的夏花网。

当黄鳝在冬眠期间,可翻土取捕

请问重庆有养殖黄鳝的养殖户没有。特别是合川。北碚这些地区的

”好养殖网”上有朋友在养殖黄鳝, 毋≧↑≦菰,你可以上去看看,大家互相交流哦。

黄鳝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养黄鳝用水只要水质未被污染,对鳝鱼无害的水,均可用来养鳝。

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夜行性,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气。

冬季与乾季时,会掘穴深至地下1-2公尺,数尾鱼共栖。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食用价值:

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

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黄鳝

有一种花叫吉星高照怎么养

养护管理:①光照最好散射,冬季可以全阳。

②温度保持在20~26℃之间为宜,湿度为65%以上为宜。

③浇水不只浇灌盆土,还需要浇灌“叶杯”,“叶杯”内保持有水才会生长健康。

④施肥宜薄肥勤施,肥液浇灌于叶杯中比盆土中更为适宜,当然应选用专用肥料,一般的肥料最好施于盆土中!⑤花后要及时将残花剪除,并正常管理,待小苗长至30厘米左右叶片舒展时分植于他盆养护即可独立成苗,养至大龄时即可浇灌“乙烯利”促培开花。

膳鱼养殖技术和池的建造

鳝鱼无土养殖新技术 相对有土养殖而方言,鳝鱼无土养殖具有管理方便、驯化容易、放养密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无土养殖可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类型。

现将鳝鱼静水无土养殖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利于粪便排出又防止鳝鱼逃逸。

5、鱼巢设计。

一般在鱼池四角处设置鱼巢,可将瓦片或断砖石块堆放一起,间隙比鱼体稍大一点,但不可太宽,也可用竹管、PVC管等代替。

另外,鱼池留出1/3面积来设置食台,可用木条、尼龙网钉成长方形框或从市场购买低矮的塑料小盘。

二、鱼种处理 1、鱼种质量。

成鳝养殖鱼种规格要一致,宜40-80条/公斤,鱼种要健康活跃,体表无伤,鱼种体色以黄色、青黄色为好。

2、鱼种消毒。

①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但该方法刺激性强,操作时一定要谨慎; ②用10ppmKMnO4溶液或8-10ppm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效果较好; ③有寄生虫尤其是中华颈蛭时用0.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用8ppm硫酸铜液浸洗5分钟。

3、高密度锻练。

放入鱼池之前,最好用大塑料盆暂养鱼种1-2天进行高密度锻炼(密度为5公斤/平方米),每3-4小时彻底换水一次。

4、放养密度。

一般为1.5-2.5公斤/平方米,技术管理水平高时密度可稍高,但不宜超过5公斤/平方米。

三、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室内水深保持在5-8cm,室外保持10cm左右,炎热季节可加深到15-20cm。

因水位浅,鳝鱼排泄量大,水质极易恶化。

因此,更勤换水,这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换水要彻底。

生产实践表明罩住,平时将孔堵上,大雨时作排水用。

池建成后, 先灌水冲洗 浸泡数天,然后再排干水, 在池底铺上一层含有机质较多的粘土或用河泥和青草沤制的土,饲养前灌上清水,水深10厘米左右即可。

b)土池。

应选择在排灌条件好,土质较坚硬的地方挖池, 把挖出的土在周围打埂,埂高40~60厘米,池宽60~80厘米,埂堤要分层夯实,以防池埂松软黄鳝打洞逃跑。

土池适宜大规模养殖。

另外,开展大面积工厂化养鳝,也有建造水泥池养殖的。

家庭养鳝也可用大砂缸。

(4)、模拟黄鳝生长的生态环境。

在池的底部先铺上10厘米的左右的秸秆,再在秸秆的上面放上20厘米左右厚的乱砖、右块等,人为的造成一些洞穴,让黄鳝安居穴中。

池中还可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蒿草、水浮莲、水葫芦等,作为黄鳝潜伏、遮挡部分阳光用,以改善池子环境,降低池中水温,以利黄鳝生长。

B、苗种放养 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

1、鳝种的来源和质量。

(1)苗种的来源。

目前鳝鱼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

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

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2)苗种的质量。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

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

因此,一般不宜选用。

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

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3)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40尾为宜。

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

鳝种规格过小,摄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不能收益。

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以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能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黄鳝和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

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4)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要早,以早春头批捕捉的黄鳝苗种放养为佳。

黄鳝经越冬后,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开春后,需大量摄食,食量大且食性广。

因此,要尽量提早放苗,便于驯化,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

放养密度因鳝池大小,饵料来源,苗种规格以及饲养管理等不同而异。

人工养殖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的幼鳝100~150尾,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鳝2.5~4千克。

放养的规格较大,密度可相应减少。

反之,则可相应地增加。

如饵料充足,也可多放些。

家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量以2.5千克为好, 池中可搭配放养一些泥鳅。

2、人工投饵 (1)饵料种类。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蚯蚓最好。

人工饲养黄鳝,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麸皮、米饭和瓜果皮之类的甜酸食物。

饵料要新鲜清洁。

(2)投饵方法。

黄鳝的投喂应做到“四定”。

应设食场,可用木框或聚乙烯网布做成食台,为避免黄鳝出穴集群争食,食台应适当分散,多设几个。

3、黄鳝的繁殖技术 A、自然繁殖 人工养殖黄鳝时,可以通过强化饲养管理和创造一个符合黄鳝繁殖的生态条件,以达到黄鳝自繁的目的。

主要措施是与繁殖池隔开,水能相通,幼鳝能从网眼中进入保护池,而雌雄亲鳝不能进入,以保护幼鳝。

(2)每平方米繁殖池内放入体长25~30厘米的亲鳝(多为雌性)3~4条。

不论雌雄,均需挑选色黄体壮的个体,在繁殖前1~2个月就精心管理,喂足蚯蚓、蝇蛆等高质量的动物性饵料。

(3)模拟黄鳝在田野中的产卵环境, 在繁殖池的四周(离池壁一定距离)和中间堆筑土埂,埂宽约20厘米,高出水面10~15厘米,埂上再栽些杂草。

(4)黄鳝产卵期间,保持环境安静。

繁殖池的水要先通过微细的流水或经常不断的渗水来保持良好的水质。

进水要先通过幼鳝保护池,再缓流入繁殖池,通过缓流的刺激,可引诱鳝苗溯水而上,进入保护池。

(5)要在繁殖池和保护池中丢一些丝瓜筋、柳树根等柔软多须之物, 以便鳝苗隐蔽、栖息,也便于人工收集移养。

(6)黄鳝是分批产卵的,产卵延续的时间较长,等到当年的繁殖期过去以后, 可采用笼捕的方法将亲鳝全部捕起,另行饲养或处理,以避免幼鳝被吃掉。

B、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采用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化,培育黄鳝苗是一个好办法。

夏季在黄鳝产卵的旺季里,待秧田追肥、薅草、禾苗封行以后,在稻田的大围沟里,草多的堤冲塘堰周围的静水边,沟渠的静水处等地方寻找黄鳝卵。

只要看到田、池中有泡沫堆,便是黄鳝的孵化巢,卵在其中。

可用水瓢或大碗将卵同池沫轻轻捞起,装在带淡水的桶里,运回家中。

将捕到的受精卵放在面盆、水缸或大瓦盆里时行静水孵化,保持水温在25℃~30℃之间,同时要保持水质新鲜,一般7 天左右就可陆续孵出幼鳝苗,此时可在盆里放些丝瓜筋,让新的幼鳝有栖息隐蔽的地方。

幼鳝出膜后的头几天,以它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不需摄食。

待卵黄囊将近消失时,约7 天后可用煮熟的鸡蛋黄搅碎调成水液,浇在盆中饲喂。

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可随着幼鳝的不断长大而分散饲养,不能摄食大颗粒的食物,投食时要少量多次,不要过量,待幼鳝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将蚯蚓煮熟切碎投喂。

4、暂养、运输中的死亡原因及对策 黄鳝在暂养、运输过程中,发生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A、“发烧”缺氧,使鳝窒息。

所谓“发烧”,是指盛黄鳝的容器内水温显著升高,如果不及时换水,水质进一步恶化,直至呈暗绿色,并有强烈的腥臭味,这时水中严重缺氧,大批黄鳝会窒息而死。

但这时体质比较健壮的黄鳝,往往能挤到表层,奋力竖身昂头,直接呼吸空气,因而不会发生死亡。

缺乏经验的人常被这种表层假象所蒙蔽,实际上表层以下的黄鳝已经相互纠缠成团,急待抢救或已经大量死亡。

产生“发烧”的原因,是因为黄鳝体表富含粘液,容器内鱼的密度又大,如果不及时换水,粘液越积越多,它在被细菌的分解过程中,能很快地将水中的溶解氧消耗完,并产生热量,从而使水温显著升高。

所以在贮运时使用青霉素抗生素,加放少量的泥鳅,上下窜动,使黄鳝减少相互缠绕,降低发烧病的发生率,并及时换水,可以提高成活率。

B、鱼体受伤引起死亡。

用钩捕获的黄鳝,往往会使头部受伤;用破损的篾篓或其它粗糙锋利的容器盛装,会使体表创伤;集中盛放时相互用嘴咬,一般是尾部咬伤,据统计,这些受伤的黄鳝,在4天的贮存对比中, 以头部受伤的成活率最低,只存活5%;体表受伤的成活率为17.5%;尾部受伤的成活率为72.5%。

受伤黄鳝,往往受强者的挤轧而沉没于容器的底部。

所以在暂养和运输时,要将病、伤的黄鳝剔出:容器要尽量光滑,无破损;密度要适量。

C、水温升高造成死亡。

水温的上升能引起黄鳝本身耗氧量的剧增。

比如水温在8.5℃-10℃时,黄鳝平均耗氧量每小时每公斤为38.74毫克;在黄鳝最适水温的23℃-25℃时,耗氧量跃增到每小时每公斤为326.34毫克;水温上升到30℃-34℃时,耗氧量剧增到每小时每公斤为697.54毫克,这样高的耗氧量,自然易引起水中缺氧而死鱼。

所以贮运黄鳝最好是春、秋季节,水温在25℃以下;并要定时换水,经常搅拌,保持最适温度。

光滑,无破损;密度要适量。

5、鳝鱼高效暂养技术 鳝鱼暂养占地少,投资小,技术简单,饲料来源广,经济效益高。

在鳝鱼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利用夏季低价收购或自捕鳝鱼进行暂养,待秋冬价高时再销售出去,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

鳝鱼高效暂养的主要技术是: 一、大小分养 鳝鱼有相互残食的习性。

从市场上收购或自捕的鳝鱼,个体悬殊很大,要力求将大小基本一致的合养一池。

所以暂养要建几个分池,每池面积10-15平方米,深0.8-1.0米为宜。

池底铺0.3米左右的肥泥,池内蓄水15厘米左右。

放养密度一般每平主米2.5-3公斤。

二、消毒防病 黄鳝养殖病害较多,所以每10-15天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生石灰和漂白粉的用量分别为每立方米30克和10.5克左右。

三、水质调节 水质太差对鳝鱼生长影响很大,严重时容易引起死亡。

所以7-10天要对鳝鱼池注水1-2次,同时在鳝鱼池内种上茨菰等水生植物,以调节水质。

四、饲料投喂 黄鳝昼伏夜出,投饵时间一般宜在上午8时以前,下午7时左右各投一次。

饵料不宜单一,可因地制宜的选择几种廉价的饵料投喂,如昆虫、小虾、小杂鱼、蚯蚓、螺丝肉、蔬菜、果皮、麦麸、米糠等。

一般投喂量以当时鳝鱼体重的5%~6%为宜。

如发现有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腐臭发烂,影响水质。

五、保温防寒 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鳝于就入泥冬眠。

这时应时排尽池水,入冬后在池泥上覆盖草包或稻草等物,并保持泥土湿润。

冬季捕捞上市时要从鳝池一角翻动泥土,挖出黄鳝,再盖好稻草保温。

鳝鱼常见病防治 一、黄鳝打印病 黄鳝打印病该病多发于夏秋两季,发病原因与鳝体损伤有关。

防治:1、发病季节,每周用生石灰7ppm(即1立方米水体中放7克生石灰)全池泼洒。

2、用0.15ppm呋喃唑酮遍洒全池。

二、黄鳝腐皮病 黄鳝腐皮病又叫擦皮瘟。

主要表现为行动无力,全天头都伸出水面,鳝体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并出现许多圆形大小不等的红斑,重者表皮腐烂。

防治:1、彻底清塘消毒,在捕捉时保护鳝体,勿使受伤。

2、鳝种放养前,先用5~10ppm的漂白粉浸洗半小时再放养。

3、治疗:可采取改变水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先放干水,清除塘泥,再取沙壤土铺底,注入新水,放鳝入水池。

三、黄鳝水霉病 黄鳝水霉病又叫肤霉病,是由于黄鳝相互咬伤或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造成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

防治:1、放养鳝种前,应先用15~20ppm的生石灰水消毒,鳝体用孔雀石绿1克,加水150公斤,浸洗15分钟。

2、每立方米水体用小苏打和食盐各400克,兑水全池遍洒。

3、可用5%碘酒涂抹患处。

四、黄鳝肠炎病 黄鳝肠炎病病因是由于黄鳝多吃了变质的饵料或过分饥饿等引发的。

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体色变青乌,肛门红肿突起,轻压腹部,肛门可流出黄色或红色粘液。

防治:1、可以用1.5ppm的漂白粉泼洒全池。

2、每平方米用7克生石灰水溶液遍洒。

3、治疗可用0.5公斤蒜头拌饵投喂(可治疗50公斤病鳝),连喂3~4天。

4、以每百公斤黄鳝配25毫升十滴水,放入2.5公斤米糠内,并加入1公斤面粉拌匀,趁热投入池内,连喂4天。

庭院鳝鱼人工繁殖技术 鳝鱼繁殖期为5~8月,其中6月是高峰期。

虽然目前鳝鱼规模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一般的养殖户进行庭院养鳝时,只要掌握人工繁殖技术,就可以实现苗种的自我供应,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

1 亲鳝的选择和蓄养雌鳝宜20~3 ℃m左右,雄鳝越大越好,颜色以黄褐色或青灰色为宜,雄雌比为1:(2~3),经消毒处理后进行蓄养。

蓄养池面积20 m2左右,水深20~25 cm,并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一些水生植物。

雌鳝放养密度为7条/m2,雄鳝放养密度为2~3条/m2,投饵以活食为主,做到定点(食台)、定时,5~7天换1次水,蓄养时间至少1个月。

2 主要材料研钵2个,医用注射器2 mL、5 mL各一个,针头(4~5号)数个,剪刀、镊子各一把,0.7%生理盐水,毛巾或纱布几条,水盆(桶)数个,硬质羽毛数根,任氏溶液(1升蒸馏水溶入NaCL 7.5 g,KCL 0.2 g,CaCL2 0.4 g)。

3 催产在5~7月间,当雄鳝有白色透明物溢出时,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按鳝每克体重2个国际单位(雄鳝可减半),一次注射。

若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体重20~60 g的雌鳝注射8~13 μg和60~250 g的雌鳝为15~35 μg,雄鳝每尾为10~20 μg。

两种激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注射部位为腹腔或胸腔,注射深度为0.2~0.3 cm,不要超过0.5 cm,注射角度为30~45度左右,每尾用量不超过1 mL;雄鳝在雌鳝24小时后进行注射,用量0.5 mL,注射时间在中午到下午1时为好,注意避开强光。

为防止鳝鱼挣扎,用干毛巾或湿纱布包好鳝鱼,亦可用麻醉法,即用百万分之二的丁卡因或利多卡因或0.15%敌百虫麻醉2分钟。

针头用塑料胶管或胶布缠绕,外露3~5 mm,要煮沸消毒后使用。

宜用2~5 mL的金属连续注射器。

鳝鱼注射激素后在水深20~30 cm的水池暂养,雌、雄要分开,每天换水1次,25 ℃以下时40小时后检查,每3小时检查1次,直到75小时左右(效应时间不一致)。

检查方法是用手摸其腹部,并前后移动,如有卵粒游离之感即可排卵,进行人工受精。

4 人工受精将雌鳝取出用干毛巾握其前部,另一只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可顺利产卵;若堵塞,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向里剪开0.5~1cm,再连续挤压3~5次。

将卵挤入容器后,将雄鳝杀死取出精巢(用400倍以上放大镜可观察精子活力),用干毛巾擦净血迹,用剪子剪碎,放入研钵轻研几下,放入卵中用羽毛充分搅拌(雌雄比为2~3:1),然后加入任氏溶液200 mL(每尾鳝对应50 mL),放置5分钟,再用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即可进行人工孵化。

5 人工孵化由于23~27 ℃之间水霉病危害严重,一般采用室内滴水孵化法。

在孵化器中,水从底部进入,从上部溢出,水深保持10 cm左右,水温25~30 ℃,适时换水,日温差不超过5 ℃。

容器底部铺沙以防水霉,受精卵刚进入孵化器时水滴次数为10滴/分钟,持续1天,第2、3天为15~20滴/分,第4天为30滴/分,直到孵化出幼苗。

未受精卵要及时剔除,否则易使水质恶化,越在后期越要增加换水次数,一般约5~7天可出膜。

在显微镜下鉴别卵是否受精的液体(卵在其中浸泡3分钟)配方为:福尔马林5 mL,甘油6 mL,冰醋酸4 mL,蒸馏水85 mL,混合均匀即可。

6 苗种培育培育池采用小型水泥池,池面积5~10 m2,池深30~40 ℃m,池底加土5 cm,1 m2池加牛粪或猪粪0.5~1 kg,水深10~20 cm,最好引种水丝蚓入池,池面须种植水葫芦。

鳝鱼出膜后4~7天即进入培育池,1 m2放500~600尾,每天投饵2~3次;鳝苗长到4~5 cm时,密度为200~300尾/m2;一个月左右,鳝苗长至8cm左右,1 m2放养100尾左右;体长15 cm,体重3~10 g,可转入成鳝池养殖。

如何养殖黄鳝?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常栖息水底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白天活动少,多在淤泥中钻洞或在石隙 中穴居,夜间出穴觅食。

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物种,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了解了以上黄鳝的习性,以下来分享池塘网箱如何养殖的方法箱四角固定在支架上。

每个网箱内设置一个食台。

黄鳝因为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所以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一般为20至50克/尾。

3、黄鳝的放养时间应选择在4月份、5月份,或者8至9月份,以避开5月中旬至7月份的黄鳝性成熟繁殖期。

最适合黄鳝生长的温度是摄氏24至28度。

4、 投喂要定时,鳝鱼昼伏夜出,在下午6时~8时投饲为宜。

投放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放腐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投放前应先洗净,每立方水体再用3至5克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才能投喂。

一般选择淡水小杂鱼,每日投饵数量为网箱内黄鳝总重量的3%-5%。

5、人工饲养时,由于投喂大量饲料,黄鳝排除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所以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春季7天~10天换一次水,夏季3天~5天换一次水。

网箱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每立方水用10克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

放养后,网箱中可放养适量泥鳅,利用泥鳅上下游窜的习性,起到分流增氧作用,又可消除黄鳝的残饵。

在池塘内放养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

6、适时清洗网箱,除去过多的杂物和附着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

网箱中放置水草、以水葫芦、水花生为好,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

移植水花生时最好去根洗净后放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以防止蚂蝗等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

7、黄鳝种苗在入箱前要严格消毒,特别是在黄鳝易发病的7月份~9月份,每20天用1ppm漂白粉全箱泼洒,发现病鳝及时隔离。

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尽量减少损失。

夏季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天气变化大,晴雨天气交替,水温变化快,池底腐败物多,水体自净功能差,自我平衡作用失调,从而水质会严重恶化,因此会出现缺氧、应激、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导致黄鳝上草,白色鱼浮头,甚至中毒死亡。

针对这些现象,养殖户必须要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2)、在养殖池水面投放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荫。

(3)、灌水降温。

把池中水位加深至25厘米-30厘米,并采取灌水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

(4)、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终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2、调水关要注意水质酸碱度的调节。

虽然黄鳝喜欢生活在微酸性环境中,但在人工饲养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酸性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使黄鳝染上疾病。

实践证明,夏季养鳝池水的ph值以控制在7至8之间较为适宜。

3、投饵关夏季气温较高,确保饵料质量至关重要。

所投饵料特别是动物性饵料一定要新鲜,已变质,腐臭的饵料切忌投喂。

黄鳝夏季生长快,要尽量多投喂螺蚌肉、活蚯蚓、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饵料,每日投饵2次,即分别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6时以后投饵一次。

遇到恶劣天气,黄鳝摄食减少,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以免残饵腐败变质,污染水质。

4、浮头关在天气闷热,阴雨天或傍晚遇雷阵雨,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早晚巡池时发现黄鳝群集水面,散乱浮动,受惊则跳动,说明池水严重缺氧,必须采取措施迅速处理。

对轻度浮头,可及时注入新水增加水体溶氧;夏季和初秋易出现暗浮头,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容易发生泛塘死亡,要仔细观察,一经发现要立即注水预防;对因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要减少投饵,捞出饵料残渣,从速注入新水。

注意加注新水不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

5、防逃关夏天天气突变时,特别是发生雷雨、暴雨、黄鳝表现焦燥不安,最易外逃,严重时可在一夜之间逃得一条不剩。

因此,夏季天气突然变化时,要特别注意防逃,经常检查水位的深浅、池壁和池底有无裂缝以及排水孔拦鱼网具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排除隐患,堵断黄鳝逃跑的出路。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