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大滨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滨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09 11:39:55

这是有大滨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大滨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09 11:39:50发布。

大滨菊在几月播种好?

春季播种较好,各地气候不一样,温度稳定在15——18度播种,大约7天出苗。

大滨菊的生境分布

生境性喜阳光,适生温度15至30℃,不择土壤,园田土、沙壤土、微碱或微酸性土均能生长。 分布原产欧洲。中国新近引种栽培。

向左转|向右转

西洋滨菊的栽培技术

常用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播种可9月秋播,约7—10天发芽,发芽整齐。分株在秋季进行好于春季。开花早而繁盛。 扦插在花前剪取顶端嫩枝,长5—7厘米,插后10—11天生根。常有叶斑病和茎腐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盲蝽和潜叶蝇危害,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幼苗期气温不宜过高,否则易发生徒长现象,应及时间苗。生长期每月施肥l次,控制用量,过量则会推迟花期.花后剪除地上部分,有利于基生叶的萌发。

请问这是白晶菊还是大滨菊?大概70厘米高

大滨菊

大滨菊播种到开花需要多久

大滨菊,又称西洋滨菊。从播种到开花需要多久,很难确定。播种繁殖主要用于育苗移栽,需长出4~5片小叶时移栽。人工栽培以分株或扦插法为主。分株繁殖宜在秋季进行,将其根部掘起,抖去宿土,切开后直接栽种,翌年开花早而繁盛,花期在6~7月,果期8~9月。扦插法可于开花前剪取顶端的嫩梢,长5~7厘米,插入沙床或蛭石中,2周即可生根。

大滨菊是什么品种?有哪些外形特点?

大滨菊原产于欧洲,现在中国已有引种栽培,花期为5-6月,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大滨菊的栽培难度并不高,现在常在花坛、花境中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大滨菊

大滨菊茎生叶无柄、线形。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舌状花白色,有香气;管状花两性,黄色。瘦果,果熟期8至9月。大滨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少分枝,株高40~110cm,全株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线形,稍短于基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舌状花白色,多二轮,具香气;管状花黄色。

中文学名:大滨菊

拉丁学名:Leucanthemum maximum (Ramood) DC.

别称:西洋滨菊

二名法:Leucanthemum maxim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春黄菊族

属:茼蒿菊属

雏菊和大滨菊的区别

大滨菊 [菊科] 拉丁名:Chrysanthemum maximum 产地分布: 原产西欧,我国新近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高40至100厘米。

基生叶倒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无柄、线形。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舌状花白色,有香气;管状花两性,黄色。

花期6至7月;瘦果,果熟期8至9月。

生长习性: 性喜阳光,适生温度15至30℃,不择土壤,园田土、沙壤土、微碱或微酸性土均能生长。

雏菊 种拉丁名 Bellis perennis Linn. 种别名 春菊,马兰头花,玛格丽特,延命菊,幸福花(俗称)。

科中文名 菊科 科拉丁名 Compositae 属中文名 雏菊属 属拉丁名 Bellis 命名来源 [Sp?P1.Ed.1 : 886. 1753] 中国植物志 74:092 常见病害: 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灵1000-1500倍进行防治);虫害有蚜虫等。

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

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

株高15—20厘米。

叶基部簇生,匙形。

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

有白、粉、红等色。

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

花期3—6月。

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

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

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

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

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

畦内施适量基肥。

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

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

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

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

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

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

定植后,宜每7一10天浇水一次。

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

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雏菊 雏菊又叫干菊、白菊,药用价值非常高。

雏菊的种植历史很悠久,而且药用价值是排在四大名菊之首。

它还有挥发油、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黄铜含量,比其他的菊花,高32%,到61%,锡的含量更是高的夸张,比其他的菊花高八到五十倍呢。

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白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

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

大滨菊是单性花吗?

不是,菊花的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组成一朵头状花序菊花。

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园田土,沙壤土、土壤中性稍偏碱,用腐熟的羊粪作基肥。

栽前对土地进行深翻暴晒,消灭病菌孢子,并除去杂草,基肥随翻地时翻入,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且耙平。

适时栽种:温度高时栽植,容易提早发芽,影响花期和花质。

结合分株进行栽植,栽植前去除枯枝、烂叶、病枝、杂草。

栽植深度7-8厘米,栽植过深,影响翌年春季萌发,过浅会造成当年秋季风干。

开沟或挖穴栽植,栽植后埋好,压实。

株行距40×60厘米,栽植密度一般为42株/平方米。

栽植后浇1次透水。

浇水:入冬前栽植后,浇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度。

萌芽出土后浇水量须充足而均衡,当植株现蕾后可适当加大浇水量,掌握好气温低少浇水,气温高多浇水,保证植株的观赏价值。

浇水宜于上午9时前或下午8时后。

施肥:根据大滨菊生长习性,生长期每月施氮、磷、钾均衡的稀薄液肥1次,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花期推迟,在稀薄的饼肥水中加入“沃叶”磷酸二氢钾。

对于开花较早而花又较小的植株,为使其多发枝、多开花可进行基部采枝,以扩株增蘖。

光照:大滨菊喜光照,在栽植地点,清除影响光照的障碍物,确保大滨菊接受足量的光照。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