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郁李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郁李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09 11:42:37发布。
中药的养护方法??
介绍一本书:现代中药养护学 书名: 现代中药养护学 作者: 徐良, 岑丽华 主编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09-01 出版地: ISBN: 9787506718134 价格: 22 简介: 该书为当今中药养护学领域的最新著作及教科书。
共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全面叙述了影响中药变异的各种因素,阐明了中药霉变与虫害发生和生长的规律,进而为中药的贮藏养护提供了现代防护技术理论和科学救治措施。
各论对近百种易虫蛀霉变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现代贮藏保管与治救养护技术方法作了详尽的介绍,并系统总结了无公害无污染的中药对抗同贮及气调贮藏等现代养护新技术。
全书内容丰富新颖,易学实用,面向21新世纪,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作为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及有关职业技术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供各级医院使用。
郁李有哪些特征?
(林谋信)
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别名赤李子、小李仁、寿李为蕾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主产河南、山东省,此外,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等省亦产。以成熟果实中的种仁入药。含苦杏仁甙、郁李甙、脂肪油及挥发性有机酸等成分。据药理试验,郁李仁酊剂有显著降血压作用;李甙有明显泻下作用。味辛、苦、甘,性平。有润肠通便、利尿消肿的功能。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才肿等症。
此外,同属植物欧李(P.humilis Bge.)和毛樱桃(P.tomeniosa Thunb.)的种仁也供药用。
一、形态特征
树高1.5m左右,小枝纤细,分枝多,幼时黄褐色,后呈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纸质,长卵形或宽卵形,稀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2—3cm,先端长尾状,基部圆形,边缘具浅细重锯齿,齿端有红色腺状尖头;托叶2枚,狭披针形,早落。花淡红色或近于白色,2—3朵丛生,稍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瓣5;雄蕊多数。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鲜红色,味酸甜〔图15—37(A)、37(B)〕。
图15—37(A)郁李形态图
1.营养枝 2.剖开的花 3.花枝 4.果实 5.果枝
图15—37(B)欧李形态图
1.花枝2.花瓣 3.剖开的花,示子房胚珠 4.雄蕊和雌蕊 5.雌蕊 6.果实 7.果枝 8.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树冠较小,略开张。主根较发达,侧根多,分布较广,但吸收根群多分布于土表。生长萌芽能力强,每年能抽生新梢2—3次。结果枝有长、中、短之分。长果枝和中果枝多着生在枝条的上部,其上着生的花芽,一般不够充实,座果率较低。短果枝主要着生在枝条的中、下部,花芽饱满,座果率高,是主要的结果枝。开花结果多,但落花落果严重。在年生长期中(江西),当月平均气温达7.1℃(3月上旬)时,芽开始萌动,12℃时(3月下旬)开始展叶,14℃以上(4月中旬)为展叶盛期;花期3—4月,11.9℃(3月中旬末)花芽开始开放,12.8℃(3月下旬末)为盛花期,13.6℃(4月上旬)为终花期,从开始开花到终花,花期长约17天。一朵花从花蕾开放至落花,约经4.9天;开花受精后果实开始发育,3月末至4月初为子房膨大期,5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6月上旬果实开始脱落;秋季当气温下降到12.7℃后开始落叶,进入休眠。种子萌发率约80%。
性喜光,在荫蔽环境中枝条抽生纤弱,叶片黄绿而薄。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均可栽培,寒热都能忍耐,在冬季-15℃下能自然越冬;夏季40℃,如水分充足,也能安全度过高温。耐旱,喜湿润,忌涝。花期多雨,授粉不良,影响座果率。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砂质壤土、粘质壤土、粘土、黄土均可栽培,但因吸收根系分布较浅,故以保水保肥力较强的粘质壤土为宜。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平地、丘陵均可栽培。如成片栽培,园地以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多、保水能力强、土层在1m深以上的地段为好。育苗地,在整地前应下足基肥,深翻20—25cm,碎土耙平,然后按畦宽1—1.2m,高约15cm整畦,畦沟宽25—30cm。定植场地,应在定植前一月翻耕,再按株行距1—1.2×1.2—1.5m挖穴,穴直径30cm,深25cm。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春秋二季均可播种。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秋播在9月至12月中旬。因郁李为核果类,核壳坚硬,以秋播为好。播后,可借助冬季低温,使核壳破裂,利于发芽,并减少层积手续。播种时,在整好的苗床上,按15cm开沟,深4—5cm,每隔5cm点播1粒种子。播后覆盖细土,厚为种子直径的3—4倍(秋冬播覆土较春播稍厚),并用稻草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板结,使其出苗整齐。播种量每亩5—10kg。当幼苗1/3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揭草时间以下午3—4时以后为好,以免幼苗突然遇到烈日而灼伤。待苗高6cm时间苗,保持株距10cm。幼苗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并在5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下旬,在中耕后用稀薄尿水各追施一次。秋冬进入休眠后,可在当年冬或翌春定植。如需大苗定植,也可在育苗地上,每隔一株,起苗一株移栽,继续抚育一年,再行定植。
2.分株繁殖
郁李分蘖性强,根蘖多。分株时,于春季将根蘖分开,每一母株可分苗3—5株,分后,按定植时的株行距栽植。
(三)定植
在休眠期进行。由于地区和季节不同,可分为春植(发芽前)和秋植(落叶后气候温暖地区,宜秋植,以利苗木根系及早恢复生长。寒冷地区,宜春植,避免冻害。定植时,起苗应尽量做到少伤根系,以保持水分吸收与蒸腾的平衡,提高苗木成活率。栽植时,先将起土的苗木放在栽植穴旁,然后两人合作,一人将苗安放在穴中,另一人将土填入穴内,边填入,边踏实,使土壤与根密接。填土应略高于穴面。栽植深度,一般稍深于苗木出土时的印痕,穴土下降后,即与原土痕相平。填土后,在树干周围作一土圈,并浇定根水。如苗木较大,还应设立支柱,固定苗木。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成年树在年生长周期中,中耕除草2次。分别在5月下旬和11月进行。如间种了其他作物,可结合间作物的田间管理进行。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以免损伤土壤表层的吸收根系。
2.施肥
每年追肥三次。第一次在2月中旬花芽将萌芽时,每株盘状或放射状施入人粪尿10kg,钙镁磷肥0.2kg,以供应开花和抽生新梢所需的养分;第二次在采果后,每株施入硫酸铵0.3kg,火土灰10kg,促进树势的恢复;第三次在落叶后,结合中耕除草和冬季清园,每株施入人粪尿5kg,草皮和火土灰20kg,钙镁磷肥0.4kg,以供翌春萌芽所需要的营养。
3.间作
幼龄树一般可间种油菜、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并通过对间作物的管理,促进幼树生长。成年树一般不行间作。
4.整形修剪
(1)幼树的整形
多采用自然开心形的整形方法。即苗高约30cm时定干,从距地面30cm起,向上每隔10cm选留一个主枝,共选3—4个主枝,使其各向一方伸展。第二年对主枝适当短截,以利产生延长枝和侧枝,连续3—4年,即可构成基本树形。
(2)成年树修剪
以疏删为主,并结合短截换头的方法修剪。上层枝和外围枝多用疏删的剪法,以便改善内膛和下层的光照条件,多形成优质的短果枝。骨干枝和主枝修剪时,为控制树体的大小和适宜的生长势,使其树冠各部均衡生长,对生长过强者,可采取短截换头的剪法。病虫枝、过密枝、纤弱枝,则从基部一律疏除。
(3)老树修剪
老树多采用回缩更新的方法修剪。回缩的部位,应选择有较大的分枝处,分枝处枝条的方向也应向外伸展,并注意保持大小枝间的从属关系。对过老过长的枝组,应适当回截,经过回缩后,一般都能萌发出粗壮的枝条,以便继续培养成新的树冠骨架。
(六)病虫害及其防治
1.缩叶病
〔Taphrina pruni(Fuck.)Tul.〕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花、幼果和嫩枝。发病后,幼叶出现波纹症状,叶缘向后卷曲。以后随着叶片的生长,其波褶加剧,叶片增厚变脆。病部初呈棕绿色,渐变为黄色,最后呈紫红色,直至变黑枯死而脱落。新梢受害后,肥粗稍弯曲,节间缩短,病叶簇生。花、果受害后,大多脱落,病果发育畸形,果面常有龟裂。在16—18℃和多湿的条件下,发病更重。防治方法:萌芽展叶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一次,秋季落叶后喷30—50倍硫酸铜液1次,翌年早春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一次;喷药后,如仍有少数病叶出现,应及时摘除,集中烧毁。
2.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又叫桃李折心虫。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以幼虫为害嫩梢和果实。嫩梢被害后萎缩枯干,果实受害后逐渐腐败变黑,并在侵入孔周围形成一圈黑疤。防治方法:在建立郁李园时,尽可能远离桃、李、梨等果园;及时修剪受害虫梢和落地虫果;幼虫初孵期喷射乐果加敌百虫1∶1∶800—1000倍液。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定植后3年左右开始结果。多在5月中旬至6月初当果实呈鲜红色后,进行采收。多用果剪采摘,以免折断枝条和打落叶片。
(二)加工
收后,将果实堆放在阴湿处,待果肉腐烂后,取其果核,清除杂质,稍晒干,将果核压碎去壳,即得种仁。种仁以颗粒饱满、完整、浅黄白色者为佳。
五、留种
多采用单株留种。即选择进入旺果期的健壮单株,适当进行疏花疏果,并加强田间管理,以利于果实发育。待果充分成熟后采收。采收要适时。过早;种胚发育不良,发芽率低,幼苗生长较弱;过迟,果实脱落。采收后,将果实堆于阴凉地上,待果肉腐烂后取种。堆积期间,要防止果肉发酵时温度升高,以不超过40℃为宜(种子在45℃以上易失去生活力堆放10天左右,即可取出种子,淘洗干净,阴干后进行层积处理。通过层积,促进种子的后熟作用,使果胶物质转变为滲透性物质,吸水作用加强,脂肪转变为脂肪酸,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及其它可溶性蛋白质等,细胞液酸度增加,有利于水分吸收和酶的形成。此外,层积处理还有利于核壳开裂,加速发芽,提高发芽率。
易泛油的药材基本的养护措施可以化学防治法吗
轻所皮肤才油现象用烦恼用烦解决等纪点点种情况消失 皮肤油皮肤缺水表现所平要给皮肤补充水
多喂干燥的中药在一起放置一年多还能喝吗
中药饮片的养护?中药养护的目的?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中药异常的处理方法?毒性中药的养护?细贵药材的养护一、中药养护的目的中药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专门进行中药的贮存与保管,防止中药变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学科。
A、保证饮片的质量,提高饮片的疗效B、合理利用,减少浪费C、提高药店的知名度二、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中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出现虫蛀、霉变、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升华、融化、鼠咬、易燃等现象。
A、虫蛀:指害虫侵蚀药材组织内部,从而降低疗效或失去药用价值。
对中药的危害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异常情况。
在常用的600百余种中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即占40%左右。
在我国发现的害虫就有五六十种之多。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等。
二、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虫蛀的原因 :Ⅰ中药在采收加工时受到污染,干燥时未能完全杀死虫卵 ,一旦环境条件适宜,虫卵即会孵化成虫。
Ⅱ贮藏的地方;容器本身内有虫卵附着;害虫由外入侵贮藏的容器中;运输时包装不严或破损Ⅲ虫蛀与温度、湿度及药材的含水量有关(温度16--35℃,湿度60%,药材含水量在11%,为害虫适宜的温度区;致死高温区为50℃--60℃之间,害虫可在较短时间内丧失生命活动;致死低温区为-4℃以下的温度,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害虫因体液结冰,细胞原生质冻损而脱水致死。
)Ⅳ虫蛀与药材的完整性有关,完整的药材比加工制作的药材不易生虫。
★害虫对药材的危害通常表现以下几方面:⑴害虫将药材蛀蚀成空洞,严重时内部蛀空,使药材重量减少、有较成分丧失,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
⑵害虫粪便、分泌物、虫尸、虫皮、虫屑等污染中药材,服用后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二、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⑶害虫是带菌的媒介,是致病菌、霉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引起共性危害。
被虫蛀的药材对疾病治疗不利,并会带来危害。
⑷中药材被虫蛀之后,有些品种易走油(如当归、党参)而引起进一步质变。
⑸中药材被虫蛀之后,会加大损耗,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易虫蛀的中药(一般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糖类及蛇类或动物类等中药),同时也是霉菌的培养基ⅰ根及根茎类中药:最易生虫的有独活、白芷、防风、川芎、藁本、泽泻、藕节、川乌、草乌、前胡、南沙参、莪术、山药、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白附子、贝母、天南星、半夏、郁金、甘草、桔梗、天花粉、防已、明党参、姜、仙茅、北沙参、白蔹等。
一般的有甘遂、射干、巴戟天、北柴胡、山豆根、光慈姑、何首乌、地榆、乌药、节菖蒲、三棱、升麻等。
ⅱ藤木皮类中药:易生虫的有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桑白皮等;一般的有黄柏、椿皮、寄生、桂枝等。
ⅲ花类中药:易生虫的有款冬花、菊花、金银花、凌宵花、闹羊花、芫花、蒲黄ⅳ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易生虫有的金樱子、川栋子、无花果、猪牙皂、红豆蔻、预知子、麦芽、谷芽、浮小麦、胖大海;枸杞子、瓜蒌、芡实、薏苡仁、莲子、佛手、香椽、槐角、橘红、陈皮、山楂、枳实、枳壳、娑罗子、酸枣仁、木瓜、白扁豆等ⅴ动物类药材有:乌梢蛇、土鳖虫 、蛤蚧、穿山甲、地龙、斑蝥、蕲蛇、蟾酥等、刺猬皮、鹿筋、鸡内金、海马ⅵ藻菌类中药:易生虫的药材有冬虫夏草、茯苓、灵芝、银耳等B、霉变:即霉菌在药材上滋生,发霉能降低药用价值★发霉的原因:Ⅰ空气中含有大量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
当霉菌遇到适宜的温度(20--35℃),大多数霉菌在50℃--65 ℃ 死亡,湿度( 60%以上),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达到80%--90%,可以使杀死霉菌。
Ⅱ药材含水量超过去15%,即萌发菌丝,并分泌酵素,侵蚀药材组织内部Ⅳ药材受到焖热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至表面,称为发汗,可使霉菌生长,并由表面逐渐深入内部,引起药材霉烂★易发霉的药材有:(凡含有糖类、粘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Ⅰ根及根茎类药材:最易发霉的有牛膝、天冬、玉竹、黄精、麦冬、百部、白术、薤白、甘草、当归、秦艽、黑顺片、白附片、紫菀;较易发霉的有知母、苍术、木香、商陆、葛根、山柰、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白及Ⅱ果实种子类药材:最易泛油及发霉的有柏子仁、胡桃仁、龙眼肉、使君子、橘络、、郁李仁、杏仁、桃仁、五味子;一般泛油及发霉的有火麻仁、芝麻、巴豆、千金子、蕤仁、天仙子、榧子、白果、女贞子、母丁香、桑椹子、橘核、栀子、青皮Ⅲ花类药材:易发霉的有金银花、菊花、款冬花、槐花(变色)、洋金花、厚朴花等Ⅳ全草及叶子类药材:较易发霉的有马齿苋、大小蓟、鹅不食草、大青叶、薄荷、佩兰、枇杷叶、人参叶、车前草、扁蓄、蒲公英、桑叶(生虫)等Ⅴ皮藤木类药材:易发霉的有白鲜皮、桑寄生、椿白皮、苦楝皮、鸡血藤、首乌藤(生虫)、桑白皮、川槿皮等Ⅵ动物类药材:易发霉的有九香虫、刺猬皮、狗肾、壁虎(易泛油Ⅵ动物类药材:易发霉的有九香虫、刺猬皮、狗肾、壁虎(易泛油)、土鳖虫、蕲蛇、乌梢蛇、地龙、鹿鞭、鹿筋、蛤蚧、紫河车、干蟾皮C、变色:药材的主色发生了改变,常提示药材以发生了变质★变色的原因: Ⅰ温度和湿度是主要因素;如温度上升30℃以上,湿度70%以上,则药材变色速度会加快。
Ⅱ氧化越快,变色速度也越快,所以在空气中贮藏药材变色快。
Ⅲ日光常与湿度、氧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致药材发生变色,尤其是光线中的偏极光引起的变色更快Ⅳ其它。
杀虫剂常使药材变色。
如硫磺熏后,产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亚硫酸,具有还原作用,可使药材褪色。
★易变色的中药:(一般含黄酮、甙类、蒽醌、鞣质类等成分的中药易变色)玫瑰花、月季花、梅花、腊梅花、菊花、玳玳花、红花、金银花、款冬花、莲须、槐花、莲子心、桔络、通草、麻黄、佛手片、枸杞子、大枣。
D、泛油:是干燥药材的外表出现油样物质。
★泛油的原因:Ⅰ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药材所含的油质就易往外溢出。
Ⅱ与贮藏年限有关,药材久贮后,某些成分会自然变质走油。
Ⅲ长期接触空气而变色、变质,亦容易走油。
Ⅳ与药材所含的某些成份有关,含脂肪油、挥发油多的药材。
★易泛油的药材:(一般含油脂、糖类、挥发油成分的中药易泛油)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蛤士油、壁虎、斑蝥、蜈蚣、红娘虫、蕲蛇、蛤蚧、水獭肝、乌蛸蛇、鹿筋。
E、气味散失:指一些中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气味散失的原因:Ⅰ温度过高,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可使药材中的气味散失(温度不超过30℃,湿度70%--75%)。
Ⅱ贮藏时封闭不严,露置空气中,自然挥发。
Ⅲ贮存时间越久气味散失越多.★气味散失的药材有: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川芎、羌活、苍术、檀香、沉香、厚朴、肉桂、艾叶、紫苏叶、玫瑰花、丁香、金银花、月季花、茴香、花椒、香橼、砂仁、白豆蔻、陈皮、枳壳、枳实、荆芥、茵陈、肉豆蔻、藿香、薄荷、香薷、樟脑、乳香、麝香、冰片、阿魏F、风化: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类中药,在干燥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中药表面形成粉末状物的变异现象。
★的风化原因:Ⅰ药材包装破损,直接接触空气。
Ⅱ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易风化的药材有:芒硝、胆矾、硼砂 、玄精石、G、潮解: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的影响下,中药所含的可溶性糖和无机盐成分被空气中水逐渐溶解的现象 。
★潮解的原因:主要是空气中水汽大、湿度高。
★易潮解的药材:芒硝、大青盐、秋石、绿矾、硼砂、海澡、昆布、盐制白参、盐制全蝎、矾制天冬H、升化:主含挥发油的中药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变异现象。
★升化的原因:包状不严,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升高而发生。
★易升化的药材有:冰片、薄荷脑、樟脑I、融化:含糖胶、树脂、腊质等成分的固态,由于软化点、熔点较低,在受热的条件下易发生变软以至变成浓厚粘稠的融流状态的变异现象。
★融化的原因:Ⅰ药材耐热性能差Ⅱ药材的吸湿性强Ⅲ药材的品质纯度低★易融化的药材有:蜂蜡、阿胶、鹿胶、龟板胶、乳香、没药、阿魏J:鼠咬:鼠类喜欢吃的药材是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鼠类对中药贮存的危害:Ⅰ盗食药材:鼠可以吃掉大量的药材,还有贮存药材的习惯。
Ⅱ污染药材:偷食后还会排泄粪便,污染药材,不宜供人使用。
Ⅲ传播病原物Ⅳ破坏包装物和建筑物K、易燃:药材在热和光到达本身的燃点时,就会引起燃烧,不仅使药材本身受到损失,甚至造成灾害,因此必须实行特殊养护。
★易燃的原因:受到温湿度与火源影响★易燃的药材有:硫磺、干漆、松香、火硝、海金沙、三、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虫害的养护:一清洁卫生防治:经常打扫中药区域,清除污染物消毒去污,使害虫没有藏身之处。
二密封防治:采用密封或密闭贮存,使中药与外界空气、温度、湿度、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
三高温防治:让中药处在高温的环境之中,来防止或杀死害虫。
方法有曝晒、烘烤、热蒸等方法。
四低温冷藏:是防治药材的一种理想方法,不仅能防蛀、防霉,同时又不影响药的质量,多用于贵细及性质脆弱的中药,特点有不变色、不走油、不走味、不干燥、不干裂等优点。
五异性对抗同贮防治:山苍子、花椒捣破用纸包好,放在动物类药材周围,有很好的防虫作用;樟脑也用纸包好(10克左右),放入鹿茸、蕲蛇、蜈蚣等;蛤蚧与樟脑同存;蛤蚧与肉桂同存;大蒜对动物类也可防虫;伤湿止痛膏与蜈蚣同存防虫;95%的醇喷少量在药材上,能有效的防虫;人参与细辛同存;冰片与灯心草同存、硼砂与绿豆同存等六使用绿色杀虫剂:是当前防治害虫最理想的一种植物农药。
常用的绿色杀虫剂使用方法有:⑴混入法:将除虫菊、灵香草、芸香、花椒等碾粉,放入药材中,密闭共存,能很好的防治虫害。
⑵喷雾法:将天名精、花椒、大蒜、橘皮、干姜、干辣椒等打成粉末,放入清水中二天,滤渣,用喷雾器喷洒,但不能直接喷在药材上。
一、干燥除湿法A、暴晒法:又称阳干法,用太阳的热能使药材水份干燥,同时利用紫外线杀死霉菌及虫卵。
趁热分装有枸杞子、麦冬;散热打包状箱有白术、党参、羌活、牡丹皮、怀牛膝B、摊晾法:又称阴干法,适用于芳香性叶、花、果皮等。
药材有陈皮、酸枣仁、柏子仁、桃仁、苦杏仁、火麻仁C、加热烘干法:用于含水量过高又不能曝晒和梅雨季节。
药材有大黄、山药、川芎、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术、白芍、白芷、巴戟天、冬虫夏草、防风、当归、贝母、羌活、沙参、独活、石菖莆、苍术、锁阳、泽泻、丹参D、石灰干燥法:用于质地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发霉虫蛀、回潮不宜曝晒或烘干的药材。
主有人参、枸杞、鹿茸、白糖参、怀牛膝等。
E、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易潮易霉的药材中。
优点有无臭气,不窜味;吸湿缓慢不使药材干脆;价格较低,可重复使用。
F、翻垛通风法:将垛底药材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使热气及水分散发折方法。
G、石灰埋藏法:用牛皮纸把药材包好并注明,放置木箱内,再用石灰将药材埋好。
如水蛭、蜈蚣、刺猬皮等H、沙子埋藏法:利用沙子隔绝外界湿气,此法适用于少数完整的药材,如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等。
I、糠壳埋藏法:利用谷、麦糠的隔潮性能,将药材埋入糠中,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
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药材用油纸包好,防止软化或碎裂;还有党参、白芷等。
J、地下室贮存法:利用地下室具有冬暖夏凉又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特点进行贮存中药的方法。
Ⅰ、含挥油的药材:薄荷、细辛、荆芥、当归、川芎、木香Ⅱ、芳香、油脂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柏子仁、酸枣仁、杏仁、火麻仁、鸡内金、土鳖虫Ⅲ、盐炙药材:车前子、知母、巴戟天、益智仁、Ⅳ、易被虫、霉害的药材:枸杞子、大枣、龙眼肉、薏苡仁、瓜蒌、杏仁、桃仁、郁李仁Ⅴ、蜜的药材:甘草、黄芪、款冬花、紫菀、百部、枇杷叶二、传统防霉除虫养护法A、清洁卫生防治法:是各防治工作的基础,它符合经济、安全、有效、不污染等原则。
B、密封养护法:利用密闭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的包装器材,将中药密闭,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离而减少湿气侵入。
C、冷藏养护法:采用低温(0℃----10℃)贮存药材,但要一定设备,且费用较大,用于贵重药材,如:人参、菊花、山药、陈皮、哈士蟆、银耳等D、热蒸法:将生虫的药材放入蒸锅内,利用水蒸气杀死害虫,然后将药材晾晒干燥后包装的方法。
要求热气透顶为度。
主要药材有郁金、天南星、白芷、川乌、草乌、何首乌、锁阳、肉苁蓉及筋皮类的动物药材。
E、对抗同贮养护法:利用不同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
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细辛、花椒防鹿茸生虫;当归防麝香走气色;生姜防蜂蜜涌潮;白酒防虫;蜈蚣、哈蚧巧贮存。
A、气调养护: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推行使用的中药养护技术。
Ⅰ、充氮降氧Ⅱ、充二氧化碳Ⅲ、自然降氧B、远红外线加热干燥: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养护技术。
C、微波干燥养护: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范围是300—300000MHz,我国常用的是915MHz或2450MHz两个频率。
四、中药异常的处理方法A、轻微霉变的处理:Ⅰ、干刷去霉Ⅱ、撞击去霉Ⅲ、淘洗去霉Ⅳ、沸水喷洗去霉Ⅴ、醋喷洗去霉Ⅵ、酒喷洗霉B、其他异常情况要早发现,早处理,重在预防为。
五、毒性中药的养护毒性中药材有27种:砒石、砒霜、 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子、青娘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A、矿石及其加工制品的养护,主要是防止光化、氧化、湿度和温度对它们引起的质变。
B、动植物类毒性中药的养护:数量少的品种,可采用密闭封法贮存;水分含量较高,可先暴晒或烘干后再密封贮藏或加入吸湿剂。
六、贵细药材的养护A、贵细药材主要有:人参、鹿茸、麝香、牛黄、羚羊角、海马、马宝、狗宝、猴枣、熊胆、燕窝、三七、哈士蟆油、西红花、珍珠B、细贵中药的养护Ⅰ 、密封 Ⅱ 、吸潮 Ⅲ 、冷藏
放置三天的中药为什么不苦了
中药饮片的养护?中药养护的目的?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中药异常的处理方法?毒性中药的养护?细贵药材的养护一、中药养护的目的中药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专门进行中药的贮存与保管,防止中药变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学科。
A、保证饮片的质量,提高饮片的疗效B、合理利用,减少浪费C、提高药店的知名度二、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中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出现虫蛀、霉变、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升华、融化、鼠咬、易燃等现象。
A、虫蛀:指害虫侵蚀药材组织内部,从而降低疗效或失去药用价值。
对中药的危害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异常情况。
在常用的600百余种中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即占40%左右。
在我国发现的害虫就有五六十种之多。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等。
二、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虫蛀的原因 :Ⅰ中药在采收加工时受到污染,干燥时未能完全杀死虫卵 ,一旦环境条件适宜,虫卵即会孵化成虫。
Ⅱ贮藏的地方;容器本身内有虫卵附着;害虫由外入侵贮藏的容器中;运输时包装不严或破损Ⅲ虫蛀与温度、湿度及药材的含水量有关(温度16--35℃,湿度60%,药材含水量在11%,为害虫适宜的温度区;致死高温区为50℃--60℃之间,害虫可在较短时间内丧失生命活动;致死低温区为-4℃以下的温度,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害虫因体液结冰,细胞原生质冻损而脱水致死。
)Ⅳ虫蛀与药材的完整性有关,完整的药材比加工制作的药材不易生虫。
★害虫对药材的危害通常表现以下几方面:⑴害虫将药材蛀蚀成空洞,严重时内部蛀空,使药材重量减少、有较成分丧失,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
⑵害虫粪便、分泌物、虫尸、虫皮、虫屑等污染中药材,服用后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二、中药储存中常见的问题⑶害虫是带菌的媒介,是致病菌、霉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引起共性危害。
被虫蛀的药材对疾病治疗不利,并会带来危害。
⑷中药材被虫蛀之后,有些品种易走油(如当归、党参)而引起进一步质变。
⑸中药材被虫蛀之后,会加大损耗,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易虫蛀的中药(一般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糖类及蛇类或动物类等中药),同时也是霉菌的培养基ⅰ根及根茎类中药:最易生虫的有独活、白芷、防风、川芎、藁本、泽泻、藕节、川乌、草乌、前胡、南沙参、莪术、山药、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白附子、贝母、天南星、半夏、郁金、甘草、桔梗、天花粉、防已、明党参、姜、仙茅、北沙参、白蔹等。
一般的有甘遂、射干、巴戟天、北柴胡、山豆根、光慈姑、何首乌、地榆、乌药、节菖蒲、三棱、升麻等。
ⅱ藤木皮类中药:易生虫的有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桑白皮等;一般的有黄柏、椿皮、寄生、桂枝等。
ⅲ花类中药:易生虫的有款冬花、菊花、金银花、凌宵花、闹羊花、芫花、蒲黄ⅳ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易生虫有的金樱子、川栋子、无花果、猪牙皂、红豆蔻、预知子、麦芽、谷芽、浮小麦、胖大海;枸杞子、瓜蒌、芡实、薏苡仁、莲子、佛手、香椽、槐角、橘红、陈皮、山楂、枳实、枳壳、娑罗子、酸枣仁、木瓜、白扁豆等ⅴ动物类药材有:乌梢蛇、土鳖虫 、蛤蚧、穿山甲、地龙、斑蝥、蕲蛇、蟾酥等、刺猬皮、鹿筋、鸡内金、海马ⅵ藻菌类中药:易生虫的药材有冬虫夏草、茯苓、灵芝、银耳等B、霉变:即霉菌在药材上滋生,发霉能降低药用价值★发霉的原因:Ⅰ空气中含有大量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
当霉菌遇到适宜的温度(20--35℃),大多数霉菌在50℃--65 ℃ 死亡,湿度( 60%以上),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达到80%--90%,可以使杀死霉菌。
Ⅱ药材含水量超过去15%,即萌发菌丝,并分泌酵素,侵蚀药材组织内部Ⅳ药材受到焖热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至表面,称为发汗,可使霉菌生长,并由表面逐渐深入内部,引起药材霉烂★易发霉的药材有:(凡含有糖类、粘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Ⅰ根及根茎类药材:最易发霉的有牛膝、天冬、玉竹、黄精、麦冬、百部、白术、薤白、甘草、当归、秦艽、黑顺片、白附片、紫菀;较易发霉的有知母、苍术、木香、商陆、葛根、山柰、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白及Ⅱ果实种子类药材:最易泛油及发霉的有柏子仁、胡桃仁、龙眼肉、使君子、橘络、、郁李仁、杏仁、桃仁、五味子;一般泛油及发霉的有火麻仁、芝麻、巴豆、千金子、蕤仁、天仙子、榧子、白果、女贞子、母丁香、桑椹子、橘核、栀子、青皮Ⅲ花类药材:易发霉的有金银花、菊花、款冬花、槐花(变色)、洋金花、厚朴花等Ⅳ全草及叶子类药材:较易发霉的有马齿苋、大小蓟、鹅不食草、大青叶、薄荷、佩兰、枇杷叶、人参叶、车前草、扁蓄、蒲公英、桑叶(生虫)等Ⅴ皮藤木类药材:易发霉的有白鲜皮、桑寄生、椿白皮、苦楝皮、鸡血藤、首乌藤(生虫)、桑白皮、川槿皮等Ⅵ动物类药材:易发霉的有九香虫、刺猬皮、狗肾、壁虎(易泛油Ⅵ动物类药材:易发霉的有九香虫、刺猬皮、狗肾、壁虎(易泛油)、土鳖虫、蕲蛇、乌梢蛇、地龙、鹿鞭、鹿筋、蛤蚧、紫河车、干蟾皮C、变色:药材的主色发生了改变,常提示药材以发生了变质★变色的原因: Ⅰ温度和湿度是主要因素;如温度上升30℃以上,湿度70%以上,则药材变色速度会加快。
Ⅱ氧化越快,变色速度也越快,所以在空气中贮藏药材变色快。
Ⅲ日光常与湿度、氧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致药材发生变色,尤其是光线中的偏极光引起的变色更快Ⅳ其它。
杀虫剂常使药材变色。
如硫磺熏后,产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亚硫酸,具有还原作用,可使药材褪色。
★易变色的中药:(一般含黄酮、甙类、蒽醌、鞣质类等成分的中药易变色)玫瑰花、月季花、梅花、腊梅花、菊花、玳玳花、红花、金银花、款冬花、莲须、槐花、莲子心、桔络、通草、麻黄、佛手片、枸杞子、大枣。
D、泛油:是干燥药材的外表出现油样物质。
★泛油的原因:Ⅰ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药材所含的油质就易往外溢出。
Ⅱ与贮藏年限有关,药材久贮后,某些成分会自然变质走油。
Ⅲ长期接触空气而变色、变质,亦容易走油。
Ⅳ与药材所含的某些成份有关,含脂肪油、挥发油多的药材。
★易泛油的药材:(一般含油脂、糖类、挥发油成分的中药易泛油)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蛤士油、壁虎、斑蝥、蜈蚣、红娘虫、蕲蛇、蛤蚧、水獭肝、乌蛸蛇、鹿筋。
E、气味散失:指一些中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气味散失的原因:Ⅰ温度过高,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可使药材中的气味散失(温度不超过30℃,湿度70%--75%)。
Ⅱ贮藏时封闭不严,露置空气中,自然挥发。
Ⅲ贮存时间越久气味散失越多.★气味散失的药材有: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川芎、羌活、苍术、檀香、沉香、厚朴、肉桂、艾叶、紫苏叶、玫瑰花、丁香、金银花、月季花、茴香、花椒、香橼、砂仁、白豆蔻、陈皮、枳壳、枳实、荆芥、茵陈、肉豆蔻、藿香、薄荷、香薷、樟脑、乳香、麝香、冰片、阿魏F、风化: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类中药,在干燥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中药表面形成粉末状物的变异现象。
★的风化原因:Ⅰ药材包装破损,直接接触空气。
Ⅱ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易风化的药材有:芒硝、胆矾、硼砂 、玄精石、G、潮解: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的影响下,中药所含的可溶性糖和无机盐成分被空气中水逐渐溶解的现象 。
★潮解的原因:主要是空气中水汽大、湿度高。
★易潮解的药材:芒硝、大青盐、秋石、绿矾、硼砂、海澡、昆布、盐制白参、盐制全蝎、矾制天冬H、升化:主含挥发油的中药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变异现象。
★升化的原因:包状不严,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升高而发生。
★易升化的药材有:冰片、薄荷脑、樟脑I、融化:含糖胶、树脂、腊质等成分的固态,由于软化点、熔点较低,在受热的条件下易发生变软以至变成浓厚粘稠的融流状态的变异现象。
★融化的原因:Ⅰ药材耐热性能差Ⅱ药材的吸湿性强Ⅲ药材的品质纯度低★易融化的药材有:蜂蜡、阿胶、鹿胶、龟板胶、乳香、没药、阿魏J:鼠咬:鼠类喜欢吃的药材是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鼠类对中药贮存的危害:Ⅰ盗食药材:鼠可以吃掉大量的药材,还有贮存药材的习惯。
Ⅱ污染药材:偷食后还会排泄粪便,污染药材,不宜供人使用。
Ⅲ传播病原物Ⅳ破坏包装物和建筑物K、易燃:药材在热和光到达本身的燃点时,就会引起燃烧,不仅使药材本身受到损失,甚至造成灾害,因此必须实行特殊养护。
★易燃的原因:受到温湿度与火源影响★易燃的药材有:硫磺、干漆、松香、火硝、海金沙、三、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虫害的养护:一清洁卫生防治:经常打扫中药区域,清除污染物消毒去污,使害虫没有藏身之处。
二密封防治:采用密封或密闭贮存,使中药与外界空气、温度、湿度、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
三高温防治:让中药处在高温的环境之中,来防止或杀死害虫。
方法有曝晒、烘烤、热蒸等方法。
四低温冷藏:是防治药材的一种理想方法,不仅能防蛀、防霉,同时又不影响药的质量,多用于贵细及性质脆弱的中药,特点有不变色、不走油、不走味、不干燥、不干裂等优点。
五异性对抗同贮防治:山苍子、花椒捣破用纸包好,放在动物类药材周围,有很好的防虫作用;樟脑也用纸包好(10克左右),放入鹿茸、蕲蛇、蜈蚣等;蛤蚧与樟脑同存;蛤蚧与肉桂同存;大蒜对动物类也可防虫;伤湿止痛膏与蜈蚣同存防虫;95%的醇喷少量在药材上,能有效的防虫;人参与细辛同存;冰片与灯心草同存、硼砂与绿豆同存等六使用绿色杀虫剂:是当前防治害虫最理想的一种植物农药。
常用的绿色杀虫剂使用方法有:⑴混入法:将除虫菊、灵香草、芸香、花椒等碾粉,放入药材中,密闭共存,能很好的防治虫害。
⑵喷雾法:将天名精、花椒、大蒜、橘皮、干姜、干辣椒等打成粉末,放入清水中二天,滤渣,用喷雾器喷洒,但不能直接喷在药材上。
一、干燥除湿法A、暴晒法:又称阳干法,用太阳的热能使药材水份干燥,同时利用紫外线杀死霉菌及虫卵。
趁热分装有枸杞子、麦冬;散热打包状箱有白术、党参、羌活、牡丹皮、怀牛膝B、摊晾法:又称阴干法,适用于芳香性叶、花、果皮等。
药材有陈皮、酸枣仁、柏子仁、桃仁、苦杏仁、火麻仁C、加热烘干法:用于含水量过高又不能曝晒和梅雨季节。
药材有大黄、山药、川芎、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术、白芍、白芷、巴戟天、冬虫夏草、防风、当归、贝母、羌活、沙参、独活、石菖莆、苍术、锁阳、泽泻、丹参D、石灰干燥法:用于质地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发霉虫蛀、回潮不宜曝晒或烘干的药材。
主有人参、枸杞、鹿茸、白糖参、怀牛膝等。
E、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易潮易霉的药材中。
优点有无臭气,不窜味;吸湿缓慢不使药材干脆;价格较低,可重复使用。
F、翻垛通风法:将垛底药材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使热气及水分散发折方法。
G、石灰埋藏法:用牛皮纸把药材包好并注明,放置木箱内,再用石灰将药材埋好。
如水蛭、蜈蚣、刺猬皮等H、沙子埋藏法:利用沙子隔绝外界湿气,此法适用于少数完整的药材,如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等。
I、糠壳埋藏法:利用谷、麦糠的隔潮性能,将药材埋入糠中,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
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药材用油纸包好,防止软化或碎裂;还有党参、白芷等。
J、地下室贮存法:利用地下室具有冬暖夏凉又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特点进行贮存中药的方法。
Ⅰ、含挥油的药材:薄荷、细辛、荆芥、当归、川芎、木香Ⅱ、芳香、油脂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柏子仁、酸枣仁、杏仁、火麻仁、鸡内金、土鳖虫Ⅲ、盐炙药材:车前子、知母、巴戟天、益智仁、Ⅳ、易被虫、霉害的药材:枸杞子、大枣、龙眼肉、薏苡仁、瓜蒌、杏仁、桃仁、郁李仁Ⅴ、蜜的药材:甘草、黄芪、款冬花、紫菀、百部、枇杷叶二、传统防霉除虫养护法A、清洁卫生防治法:是各防治工作的基础,它符合经济、安全、有效、不污染等原则。
B、密封养护法:利用密闭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的包装器材,将中药密闭,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离而减少湿气侵入。
C、冷藏养护法:采用低温(0℃----10℃)贮存药材,但要一定设备,且费用较大,用于贵重药材,如:人参、菊花、山药、陈皮、哈士蟆、银耳等D、热蒸法:将生虫的药材放入蒸锅内,利用水蒸气杀死害虫,然后将药材晾晒干燥后包装的方法。
要求热气透顶为度。
主要药材有郁金、天南星、白芷、川乌、草乌、何首乌、锁阳、肉苁蓉及筋皮类的动物药材。
E、对抗同贮养护法:利用不同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
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细辛、花椒防鹿茸生虫;当归防麝香走气色;生姜防蜂蜜涌潮;白酒防虫;蜈蚣、哈蚧巧贮存。
A、气调养护: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推行使用的中药养护技术。
Ⅰ、充氮降氧Ⅱ、充二氧化碳Ⅲ、自然降氧B、远红外线加热干燥: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养护技术。
C、微波干燥养护: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范围是300—300000MHz,我国常用的是915MHz或2450MHz两个频率。
四、中药异常的处理方法A、轻微霉变的处理:Ⅰ、干刷去霉Ⅱ、撞击去霉Ⅲ、淘洗去霉Ⅳ、沸水喷洗去霉Ⅴ、醋喷洗去霉Ⅵ、酒喷洗霉B、其他异常情况要早发现,早处理,重在预防为。
五、毒性中药的养护毒性中药材有27种:砒石、砒霜、 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子、青娘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A、矿石及其加工制品的养护,主要是防止光化、氧化、湿度和温度对它们引起的质变。
B、动植物类毒性中药的养护:数量少的品种,可采用密闭封法贮存;水分含量较高,可先暴晒或烘干后再密封贮藏或加入吸湿剂。
六、贵细药材的养护A、贵细药材主要有:人参、鹿茸、麝香、牛黄、羚羊角、海马、马宝、狗宝、猴枣、熊胆、燕窝、三七、哈士蟆油、西红花、珍珠B、细贵中药的养护Ⅰ 、密封 Ⅱ 、吸潮 Ⅲ 、冷藏
郁李怎么种植?
您好!暖温带树种,久经栽培,抗性强,耐旱,不畏烟尘。喜光,常生于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惟以石灰岩山地生长最盛。郁李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树体健壮,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旱、耐潮湿、耐烟尘。
向左转|向右转
土质:郁李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很耐贫瘠,可以在微碱性的土壤里生长,对于微酸性的土壤也能够适应。不过,郁李在石灰性土壤中生长的比较旺盛。郁李最适合的土壤还是排水良好、中性、肥沃疏松的沙壤土。
向左转|向右转
温度:郁李喜欢温暖潮湿的地方,原产就是我国,基本上在华北、华南、华中等各省市,基本上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方也能健康的生长。
向左转|向右转
湿度:郁李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养殖郁李时,不能让它干掉,郁李能够耐潮湿,但是潮湿不等于积水,积水的话,郁李是会烂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