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0 13:40:19

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最新资讯,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0 13:40:14发布解答。

小雏菊的养法

小 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

宜每7一10天浇水一次。

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

可以喷雾保湿。

记得啊

【雏菊花的养护】雏菊花怎么养

雏菊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很受人喜爱的花卉植物,在不管是在鲜花店、在花圃中种植,还是在家中盆栽养殖都有雏菊的身影。雏菊的花朵很漂亮,曾经被视作杂草的雏菊,现在被人们广泛的种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雏菊花的养护 1、适期控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施肥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如出现缺磷、钾肥等症状,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浓度要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2、适当控水。要让菊花长得矮壮、节密、叶肥、不赤脚,控水是唯一的有效措施。盆菊浇水要适时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给叶片喷一次叶面水。 二、雏菊的养殖注意事项: 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株距15厘米。定植后,宜每7-10天浇水一次。施肥不必过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粪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开花后,停止施肥。 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 雏菊在夏季炎热时期开花不良,易枯死,如掘起移植凉爽处,待秋季仍能重新开花。 三、如何控制菊花开花时间 如果要改变菊花开花的时间,如提前开花:菊花为短日照植物,一般每天光照不超过10小时才能开花。要想使菊花提前开花,就必须控制日照时间。当菊花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气温在25-30℃时,每天控制日照时间在8-10小时以内,植株可在2个月至2个半月孕蕾开花。每天给菊花的遮光时间以早晚为宜。延迟开花:从9月初开始,每天午夜前后给菊花植株增加3小时的灯光照明,一直到10月下旬为止,这样菊花可在元旦前后开花。如还想延迟得更晚一点开花,可每天继续在夜晚给予灯光照明,这样甚至可使菊花到春节时再开花。要注意,临近冬季时,植株必须移到室内养护,以防受冻。 上文中就是有关雏菊的养殖方法的介绍,雏菊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花卉植物,在我国也已经有广泛的种植,希望上文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雏菊怎么养

雏菊的养殖方法并浇透水。

播后保持温度在28℃左右,在早春阴冷多雨时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约10天后小苗出土,揭去遮阳网或塑料薄膜,在幼苗具2-3片时即可移栽到大田。

(2)分株繁殖:在3月中下旬可将老茬菊花菜挖出,露出根颈部,将已有根系的侧芽连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

分株繁殖在萌发新梢时进行较适宜。

(3)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

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经堆沤腐熟的有机肥。

剪取具3~5个节位、长8~10厘米的枝条,摘除基部叶片,入土深度为插条长的1/3~1/2。

扦插后保持功床湿润,忌涝渍,高温季节需遮阴,而在温度较低时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温保湿。

一般15天后可移植到大田。

病虫防治:雏菊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

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

病害发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养殖雏菊的心得:(1)雏菊对栽培地土壤要求不严格,可在南北两方种植,雏菊喜光, 又耐半阴。

家庭养菊可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来进行繁殖。

(2)雏菊对肥料要求不严,可追施4~5次肥。

要适当浇水,但下雨浸盆得及时排水来控制水份。

雏菊苗上盆后不用再换盆。

雏菊的饲养方法

雏菊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0至15厘米左右。

叶基生,匙形,顶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

头状花序单生,花葶被毛。

舌状花为条形,雌性,开展;管状花两性。

瘦果倒卵形,扁平,有边脉,被细毛,无冠毛。

雏菊生态习性耐寒,喜阳光充足、冷凉气候。

不耐阴、不耐高温和严霜。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种植方法: 阶段一、穴盘育苗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从胚根穿破种皮开始,幼根接触到土壤,到长出子叶为第一阶段。

温度应保持在18℃。

种子发芽具好光性,故播种时无需覆土,但需保持栽培介质的湿润,切勿于本阶段出现介质干燥的情况。

此阶段pH值保持在5.5至6.2之间,相对湿度为100%。

应避免阳光直射,在播种后对种子进行遮阴。

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 从长出子叶开始,到长出真叶为第二阶段。

温度仍保持在18℃。

适当降低栽培介质的湿度,但仍不可太过于干燥,湿度大约在70%至80%,能使其根系扎入介质吸收养分供子叶的伸展。

第一、二阶段,需14至21天时间。

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 从长出真叶开始,到有80%的种苗可以出售为第三阶段。

温度降低至15℃左右。

空气湿度也需逐渐降低,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有一个干透的过程,从而形成干湿循环,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阶段四:炼苗阶段此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种苗基本上可以出售,并且通过炼苗而变得耐寒,这个阶段持续7天左右。

温度、湿度、施肥浓度基本和第三阶段相同。

应注意及时移栽上盆。

第三、四阶段,需7至14天时间。

二、栽培管理 1.移栽上盆 经过炼苗后即可移植,可采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或花盆进行移栽上盆。

上盆后及时浇透定根水。

对用于盆栽的产品来说,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么在霜冻到来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长牢固。

2.基质采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15%至30%,可加入15%左右的有机肥料(例如堆肥),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缓释肥。

3.水分应在上盆后浇一次透水,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略干,再浇足水,遵循间干间湿的原则,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应注意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饱和。

在发蕾时应该控水,防止花茎太长。

4.温度生育适温为10℃至12℃。

室外栽培时需进行覆盖。

为得到良好的植株品质,尽可能将雏菊置于冷凉的条件下栽培,但要避免霜冻,防止植株受冻。

雏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

温度低于6℃,生长相对缓慢,推迟花蕾的形成;温度高于12℃,导致植株叶片增大,花茎细弱,开花数量减少,生长势衰减。

室外气温逐渐温暖后应注意及时通风。

5.光照在生长期和开花期都需较高的光照强度。

刚移植的植株光照不应太高,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开花量增加。

但霜冻时期要部分遮阴,避免阳光直射。

6.肥料每7至10天交替施用水溶性肥,浓度为150ppm至200ppm。

雏菊根系对基质中过高的盐含量敏感,所以要避免盐含量过高,同时应避免铵过量和氮浓度过高。

10月初不要对植株进行施肥;在冬季应减少用肥量;在春季可施用氮钾平衡肥。

在浇水肥前应让介质稍干,保持湿润但不能潮湿。

生长季节给足水肥,既可使植株长得茂盛,又可延长花期。

三、病虫害管理 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虫害有蚜虫等。

平时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

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

病害发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注意事项: 1.尽可能使植株在凉爽的栽培环境下生长,以利于植株的株形紧凑。

2.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和植株叶片过于潮湿易引发灰霉病。

栽培时可选择稍微潮湿些的环境,但不能过湿。

3.雏菊是基叶簇生,不加强通风,基部易腐烂,从而感染病菌。

雏菊有那几种啊?怎么才能把它养的很好?有什么方法吗

可以,盆载,冬天(最低气温小于7度时)移到室内, 可以在花盆内播种繁殖:夏天气温大于20度时,浸种直播,覆土1厘米,压实,保持湿润, 1个月后可以分盆定植 拉丁名:Bellis perennis 分 类:菊科雏菊属原产地:欧洲植物学特性: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0至15厘米左右。

叶基生,匙形,顶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

头状花序单生,花葶被毛。

舌状花为条形,雌性,开展;管状花两性。

瘦果倒卵形,扁平,有边脉,被细毛,无冠毛。

生态习性:雏菊耐寒,喜阳光充足、冷凉气候。

不耐阴、不耐高温和严霜。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用 途:适用于园林景观、盆栽、花坛镶边和庭院栽培等。

一、穴盘育苗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从胚根穿破种皮开始,幼根接触到土壤,到长出子叶为结束为第一阶段。

温度应保持在18℃。

种子发芽具好光性,故播种时无需覆土,但需保持栽培介质的湿润,切勿于本阶段出现介质干燥的情况。

此阶段pH值保持在5.5至6.2之间,相对湿度为100%。

应避免阳光直射,在播种后对种子进行遮阴。

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从长出子叶开始,到长出真叶为第二阶段。

温度仍保持在18℃。

适当降低栽培介质的湿度,但仍不可太过于干燥,湿度大约在70%至80%,能使其根系扎入介质吸收养分供子叶的伸展。

此阶段根系对高浓度可溶性盐特别敏感,基质应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EC值需小于0.5。

子叶展开后可开始喷施肥料,以50ppm的水溶性氮肥为宜。

第一、二阶段,需14至21天时间。

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从长出真叶开始,到有80%的幼苗可以出售为第三阶段。

温度降低至15℃左右。

空气温度也需逐渐降低,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有一个干透的过程,从而形成干湿循环,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此阶段可交替施用20-10-20与14-0-14的肥料,施肥浓度可增至150ppm至200ppm。

阶段四:炼苗阶段此阶段要系已形成完好,种苗基本上可以出售,并且通过炼苗而变得耐寒,这个阶段持续7天左右。

温度、湿度、施肥浓度基本和第三阶段相同。

应注意及时移栽上盆。

第三、四阶段,需7至14天时间。

二、栽培管理 1、移栽上盆经过炼苗后即可移植,可采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可花盆进行移栽上盆。

上盆后及时浇透定根水。

对用于盆栽的产品来说,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么在霜冻到来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长牢固。

2、 基质采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15%左右的有机肥料(例如堆肥),每立方米基抽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缓释肥。

要求基质中含有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盐素,pH值为5.5至6.2,EC值为0.5至0.75。

3、 水分应在上盆后浇一次透水,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略干,再浇足水,遵循间干间湿的原则,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应注意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饱和。

在发蕾时应该控水,防止花茎太长。

4、 温度生育适温为10℃至12℃。

室外栽培时需进行覆盖。

为得到良好的植株品质,尽可能将雏菊置于冷凉的条件下栽培,但要避免霜冻,防止植株受冻。

雏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

温度低于6℃,生长相对缓慢,推迟花蕾的形成;温度高于12℃,导致植株叶片增大,花茎细弱,开花数量减少,生长势衰弱。

室外气温逐渐温暖后应注意及时通风。

5、 光照在生长期和开花期都需较高的光照强度。

刚移植的植株光照不应太高,在10000勒克斯左右即可,缓苗期一过,光照强度应增加至20000勒克斯左右。

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开花量增加。

但霜冻时期要部分遮阴,避免阳光直射。

6、 肥料每7至10天交替施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浓度为150ppm至200ppm。

雏菊根系对基质中过高的盐含量敏感,所以要避免盐含量过高,同时应避免铵过量和氮浓度过高。

10月初不要对植株进行施肥;在冬季应减少20-10-20的用肥量;在春季可施用氮钾平衡肥(N:K2O比率为1:1.5)。

在浇水肥前应让介质稍干,保持湿润但不能潮湿。

生长季节给足水肥,既可使植株长得茂盛,又可延长花期。

三、病虫害管理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虫害有蚜虫等。

平时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

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

病害发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注意事项: 1、尽可能便植株在凉爽的栽培环境下生长,以利于植株的株形紧凑。

2、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和植株叶片过于潮湿易引发灰霉病。

栽培时可选择稍微潮湿些的环境,但不能过湿。

3、雏菊是基叶簇生,不加强通风,基部易腐烂,从而感染病菌。

雏菊花怎么养殖

雏菊花不仅具有君子的风度还有天真烂漫的风采,雏菊花是意大利人的国花。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在家中种植一些自己喜欢的花朵和绿植,雏菊花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可能有很多朋友们对雏菊花的了解并不是很深,今天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雏菊花怎么养殖。 雏菊是什么 雏菊,又名马头兰花、延命菊,春菊、太阳菊等。是菊科植物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厘米左右。雏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雏菊在能够渡夏的寒冷地区可以进行分枝繁殖。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 雏菊花的种植方法 1、光照调节。雏菊也喜阳光,包括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花量增加。 2、温度控制。上盆后移至保护地越冬,可防止盆花在冬天受冻害。雏菊在5度以上可安全越冬,保持22度的温度对良好植株的形成是最适宜的。而在实际中很难做到。雏菊25度可正常开花,温度低于10度时,生长相对缓慢,株型减小,开花延迟。如温度高于25度,花茎会拉长,生长势及开花都会衰减。 3、栽培管理。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4、防病虫害。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量保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理。病害发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5、注意施肥。基质采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百分之15至百分之30,可加入百分之15左右的有机肥料,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缓释肥。 6、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栽培管理方法。华北地区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于露地苗床,出苗后长出3片真叶时移植1次,入冬前将小苗移入冷床内越冬,严寒时需覆盖草帘防寒。江浙一带雏菊由秋播改为夏播,于6月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幼苗长出5片叶时移栽定植。上述两个地区雏菊幼苗上盆定植时,盆底应施足腐熟有机肥做基肥,定植后要浇透水置阴处。 雏菊花的主要价值 1、药用价值。雏菊又叫干菊、白菊,药用价值非常高。它还有挥发油、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2、观赏价值。雏菊的叶为匙形丛生呈莲座状,密集矮生,颜色碧翠。从叶间抽出花葶,葶一花,错落排列,外观古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从叶间抽出花葶,葶一花,错落排列,外观古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 3、园艺价值。雏菊生长势强,易栽培。雏菊花梗高矮适中,花朵整齐,色彩明媚素净,可做盆植美化庭院阳台,也可用作园林观赏,盆栽、花境、切花等。花期长,耐寒能力强,是早春地被花卉的首选。雏菊作为街头绿地的地被花卉,具有较强的魅力,可与金盏菊、三色堇、杜鹃、红叶小檗等配植。 雏菊花的花语 1、永远的快乐。传说森林中的妖精贝尔蒂丝就是化身为雏菊,她是个活泼快乐的孩子。 2、你爱不爱我?因此,雏菊通常是暗恋者送的花。 3、离别。 4、隐瞒在心底的爱。和第二种差不多的样子。 雏菊花由于具有君子的风度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此被推为意大利的国花。现在雏菊花收到越爱越多朋友们的喜爱,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朋友们,祝大家生活愉快。

雏菊怎么养啊?好养不?

很简单啊! 雏菊的种植方法;雏菊别名太阳菊、延命菊,属菊科、雏菊属。

[栽培技术] 繁殖:种子繁殖。

9月播种,发芽适温为℃左右,约7天出苗。

也可分株繁殖,将花后老株分株上盆,置冷凉处越夏,继续生长,但长势不如实生苗。

管理:幼苗经间苗后,在有2--3片真叶时移植一次,4--5片真叶时定植,株距15厘米。

定植后,施肥不必过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粪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开花后,停止施肥。

雏菊在夏季炎热时期开花不良,易枯死,如掘起移植凉爽处,待秋季仍能重新开花。

买了一盆小雏菊 要怎么养啊 有什么要注意的

移栽上盆,基质采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温度生育适温为10℃至12℃。

一、雏菊的养殖方法

雏菊怎么养之栽培管理

       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雏菊怎么养之水肥管理

雏菊喜肥沃土壤,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20-10-20和14-0-14的花卉肥,也可用复合肥进行点施或溶于水浇灌,浓度在200-250ppm。生长季节给予充足的水肥,长得既茂盛又可延长花期。

雏菊怎么养之光照调节

雏菊也喜阳光,包括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花量增加。

雏菊怎么养之温度控制

性喜冷凉湿润,耐寒而不耐酷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雏菊10-25℃可正常开花,温度低于10℃时,生长相对缓慢,如温度高于25℃,花茎会拉长,生长势及开花都会衰减。

雏菊怎么养之病虫害

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灵1000-1500倍进行防治);虫害有蚜虫等。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