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1 11:41:40发布。
鸟巢植物怎么养
鸟巢蕨由于喜水,所以盆土宁湿勿干为宜,需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不要制定死板的浇水时间!!!气温高时可勤些,每天或隔日进行,气温低的环境条件下,可3~5天进行一次,一定要灵活!气温在15~26℃之间可以浇灌稀薄的肥水,对生长极为有利。
还要注意:鸟巢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高温与寒冷,高于30℃时要多喷水、多通风!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请勤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另外,虽然鸟巢蕨耐荫性比较强,但也需要有散射的光照生长才更好!不要长期放在无光照处哦!当然,阳光强烈时也要防止曝晒!
鸟巢蕨养护的要点是什么?
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用树皮块或蕨根等种植在多孔的花盆中。通常作为悬垂植物在温室中栽种。生长季节每2~3周施一次肥,用肥液浸泡根部或叶面喷施。每日向植株及周围喷水。喜较强的光照,夏季遮阴30%~50%;要求较高温度,越冬最低温度12~15℃。
栽培品种:短叶鸟巢蕨、皱叶巢蕨‘奥沙卡’N.antiqunm‘Osaka’。
皱叶巢蕨
鸟巢蕨
鸟巢蕨适宜在家中养殖吗?
不适合,鸟巢蕨属阴生草本观叶植物。最适合的环境为潮湿,多雨。所以在不适合放在家里或是卧室
鸟巢蕨怎么养,养几次了都没养成
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喜高温湿润,不耐强光。
1、温度:它的生长适温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为16℃至22℃。
夏季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就要采取搭棚遮阴和给环鸟巢蕨境喷水等降温增湿措施,使其能继续保持旺盛的长势。
不论是家庭盆栽,还是生产性栽培,冬季最好能保持15℃以上的棚室温度,使其能继续生长,条件不具备时,至少应保持不低于5℃的棚室温度,若温度过低易导致其叶缘变成棕色,甚至有可能因受寒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2、光照:鸟巢蕨的原生环境为潮湿丛林中,多作附生态,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长,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
如春、秋季短期放在室外树荫下或大棚中,则更有利于其生长,并能增加叶面之光泽。
盆栽鸟巢蕨,切忌烈日暴晒,否则植株会出现叶色变劣泛黄、叶面灼伤、叶缘枯焦等不正常现象,降低其观赏价值,夏季应将其搁置于遮光70%以上的荫棚下,对其生长比较有利。
冬季在棚室内,要适当给予光照,过于阴暗处要给予人工补充光照。
3、水分:盆栽鸟巢蕨不仅要求盆土湿润,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
生长季节浇水要充分,特别是夏季,除栽培基质要经常浇透水外,还必须每天淋洗叶面2次至3次,同时给周边地面洒水增湿,维持局部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既可增加叶面的光泽,又对孢子叶的萌发十分有利,如果盆土缺水或空气比较干燥,易引起叶缘干枯蜷曲。
冬季气温较低时,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可多喷水,少浇水,以免在低温条件下因盆土中水分过多而造成植株烂根。
由于其叶片为革质,能阻止水分的蒸发,所以它也能耐短时间的干燥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它比较适于作室内栽培陈列。
4、土壤:盆栽基质可以是以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等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树皮、苔藓或碎砖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匀混合而成。
有条件的场所,最好用多孔花盆或多孔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垫入1/3的碎砖粒,上面可加入蕨根、树皮块、苔藓、腐叶土等,然后再将鸟巢蕨的根部栽入其中,这样长势会更加旺盛。
盆栽鸟巢蕨,可每2年换盆一次,将其从花盆中脱出,抖去宿土后,剪去部分残根和枯黄的叶片,剥离的子株另行栽种,老株更换栽培基质后换一个稍大一点的盆具栽好。
另外,每年的春季可在盆内添加少许碎石灰,则有益于其旁生子株的生长发育。
5、肥料:鸟巢蕨特殊的形态和构造,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养分。
它的根茎短而密生鳞片,并产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较多的水分。
叶片辐射状着生于根茎顶端,呈鸟巢状或中空的漏斗状,在原生环境中能收集落叶和鸟类及雨水于其巢中,这些物质转化为腐殖质,可作为自己养分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盆栽鸟巢蕨,在其生长旺盛季节,宜每半月浇施一次氮、磷、钾均衡的薄肥,可促使其不断长出大量新叶,如果植株缺肥,叶缘也会变成棕色。
夏季气温高于32℃,冬季棚室温度低于15℃,应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
鸟巢蕨冬天在家怎么养
尖叶鸟巢蕨为中型附生蕨,株形呈漏斗状或鸟巢状。
根状茎短而直立,柄粗壮而密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大量水分。
叶簇生,较尖长,辐射状排列于根状茎顶部,中空如巢形结构,能收集落叶及鸟粪;革质叶长披针形,两面滑润,叶脉两面稍隆起。
孢子囊群长条形。
种植方法小盆栽的生产标准225px盆,高度为375px,冠幅约750px,生长周期5个月基质准备以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的5-40mm规格的进口泥炭,将泥炭打碎加水拌匀,(加水的标准:加水拌匀后,手紧握一把泥炭,水从指缝中渗出)待上杯种植。
225px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约 250毫升,一包300升进口泥炭可以装1200杯左右上盆苗的要求选择专业生产的优质种苗,苗高5-150px,冠幅10-300px,无病虫害、无枯叶、黄叶上杯对重新使用的旧盆,必须要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待用。
小盆栽一般用口径为225px规格盆子种植,种植时先在杯底垫50px左右基质,再将筛苗移入杯中,小苗种植不宜过深,以平植株基部为宜;基质松紧适中,装至杯子9分满,1株/盆。
养护管理水肥管理尖叶鸟巢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至3天浇水一次即可。
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鸟巢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
鸟巢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水质的要求:PH6.0-7.0,EC小于0.4。
通常采用以肥代水。
鸟巢蕨喜湿润环境。
基质始终要保持湿润,不能等到基质完全干透再浇。
一般在基质表层稍干白而中下部湿润时浇水,浇则浇透。
肥料需求为N∶P∶K∶20-20-20,配合5000倍钙钾肥。
生产上可根据上述需求特点采用速溶肥和自行配置。
肥水的EC值控制在0.7-0.8 mS/cm最为理想。
春季(3-4月份)气候比较温和,温度相对不高,一般4-7天左右浇一次肥水,N浓度150mg/㎏。
(肥料浓度=肥料用量(kg)x氮含量X1000000/溶剂重量(㎏);夏天(5-9月份)气温相对较高,一般2-4天便要浇一次肥水,N的浓度控制在100mg/㎏,秋季较干燥,可参考春天的施肥。
冬季温度较低,蒸发量小,一般只浇半透即可,肥料N浓度100mg/㎏。
如果水分过多,基质干的慢,植株根部易腐烂。
肥水浓度施用原则,根据基质干湿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决定,时间越长,浓度越高(生长需求浓度范围内),时间越短,浓度越低。
每月对基质的PH和EC值查验一次,基质的PH值控制在6-7,EC值控制在1.0 mS/cm左右,EC值最高不要超过1.2 mS/cm,超过时需要用清水浇灌一次。
温度管理尖叶鸟巢蕨适宜的温度为16℃~28℃,高于30℃或低于15℃皆生长不良,过冬时不能低于5℃,冬季养护需要加温设备,如果没用加温设施,可采用双层保温设施,冬季下午在温度下降到22-24度时要及时封棚。
夏季养护需要有降温设备(抽风机和水帘)。
如果没有加温和降温设备,夏天中午要加强遮荫和通风,补充叶面水和地面水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不宜采用远距离的连栋大棚,而应采用独立单顶棚。
湿度管理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适宜的湿度为75%-80%左右,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甚至全叶枯黄。
光照管理尖叶鸟巢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适合散射光照,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易萎蔫卷曲,种植后15天,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较为适合小苗的生长,种植后第一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3000 -4000Lux较为适合。
种植后第二.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6000-7000Lux较为合适。
第三、四、五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7000-8000Lux左右较为适合。
冬季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控制在10000Lux以上,光线过强导致植株叶缘发焦、脱落,叶片卷缩,生长受阻。
怎么让鸟巢蕨的叶子变宽?
是你养殖方法不对。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1.栽植盆栽鸟巢蕨土壤以泥炭土或腐叶土最好。
生长2-3年靠栽巢蕨,株形开张,根部挤满盆架,可从盆内脱出,去掉部分残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叶,取出子株,分别重新栽植上盆。
春季换盆时,应在盆中添加腐叶土和苔藓,并加少许碎石。
2.温度与光照鸟巢蕨生长适宜温度为22-27℃,夏季要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这样有利于生长,使叶片富有光泽。
在室内则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不能长期处于阴暗处。
冬季要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继续生长,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
3.浇水与施肥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新叶生长旺盛需多喷水,充分喷洒叶面,保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对孢子萌发有利。
随着叶片的增大,叶片常盖满盆中培养土,浇水务必浇透盆,才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造成叶片干枯卷曲。
病害炭疽病状斑点。
防治方法:可用克线丹或呋喃丹颗粒撒施于盆土表面,杀虫效果较好。
此外,还应及时防治短额负蝗和蜗牛等啃食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