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1 11:43:45

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最新资讯,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1 11:43:39发布解答。

猫眼竹芋和孔雀竹芋的区别的养护方法

猫眼竹芋叶片细长,孔雀竹芋叶片宽度大一点,圆一点,都是喜散射光,放室内明亮处就可以,喜湿润怕干旱注意浇水及时点

孔雀竹芋花如何养

生态习性性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栽培时宜给予一定程度的遮阴,并保持温度在12—29℃左右,冬季温度宜维持在16—18℃,春夏两季生长旺盛,需较高空气湿度,可进行喷雾;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但要求保持适度湿润,生长季节,约2周施一次肥,而冬季土壤可稍干和凉爽,并减少施肥次数;繁殖时多采用分根的方法;于初夏季节进行,另外还可采用扦插的方法;主要害虫有粉蚤、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

下面是养护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孔雀竹芋叶片萎缩怎么办? 有时,家养孔雀竹芋会出现叶片萎缩卷曲,而不再伸展自如的情况。

这是由于莳养孔雀竹芋的环境温度、湿度不适造成的。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孔雀竹芋的生长,如一段时间室内温度低于18℃,湿度低于60%时,则会出现上述情况,如仍不采取措施,日久会烂叶、烂根,甚至枯萎死亡。

除加强日常水肥管理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有很多花卉的养护资料,你可以去参考一下。

孔雀茱萸(zhuyu)大概的养殖方法

孔雀竹芋,又名花叶竹芋,为竹芋科竹芋属观叶植物。

基部具块茎,株高20-30厘米,叶长椭圆形,叶面绿白色,中肋边缘有较在原褐色斑纹,叶片终年常绿,具独特的金属光泽;褐色斑块犹如开屏的孔雀,色彩清新、华丽、柔和,是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

本属许多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各地用来装饰室内环境的重要植物。

常见的品种有:(1)斑叶竹芋。

又名斑叶葛郁金,叶长椭圆形,大而薄,叶面绿色似天鹅绒,叶肋两侧有斑马条纹似的羽状条斑,叶背紫红色。

(2)红背葛郁金。

叶广椭圆形,表面绿色,斑纹不明显,叶背紫红色。

(3)花叶葛郁金。

又称箭羽纹叶竹芋,叶面绿色,中肋两侧具淡黄色羽状条纹,叶背深紫色,花淡黄色。

(4)白斑竹芋。

株高50-60厘米,茎柔弱,叶大而薄,叶卵状披针形,绿色叶上间有不规则白色斑块。

(5)双线竹芋。

又称红羽竹芋,叶长椭圆形,表面淡绿色,中肋两侧具白色或桃红色平行双线条纹,甚为美丽。

孔雀竹芋原产美洲,性喜半阴和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或低于7℃,均对生长不良。

越冬温度不可偏低,否则叶片易卷曲。

要求土壤疏松、富含殖质且排水良好。

竹芋类植物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多在春天4-5月结合翻盆进行。

分株不宜过早,否则气温偏低易伤根,影响成活和生长。

分株时可分离成2-3丛为一株,过少会影响生长,栽好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养护。

在新根未发出前要控制浇水,不要使土壤太湿。

盆栽土壤可用腐叶土3份、泥炭或锯末1份、砂1份混合配制,并加少量豆饼作基肥。

上盆时盆底先垫上3厘米厚的粗砂作排水层,以利排水。

5-9月生长给植株遮荫或放半阴,保持40%-60%的透光率,避免烈日直射,否则叶片易被灼伤或边缘焦枯、卷曲。

若长时间放在室内,温度低、光照不足,也会长势衰弱,失去叶面上特有的光泽。

冬季可接受通过玻璃的直射阳光。

竹芋对湿度要求较高,平时养护可将花盆放在倒扣的花盆上,并经常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保持周围及地面潮湿,以达到增加环境湿度的目的。

盆土不干透就要浇水,否则叶片容易因干而卷曲焦边。

生长旺季,每周施一次淡饼肥或长效化肥,氮肥不要太多。

夏季高温时,可半月施一次薄肥,温度低于15℃停止施肥。

养护期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否则易发生介壳虫,影响茎叶生长,降低观赏价值。

孔雀竹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叶面上有墨绿与白色或淡黄相间的羽状斑纹,并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好似孔雀的尾羽,因而得名。

孔雀竹芋株小形美,叶色清新华丽,因此成为观叶植物中的佼佼者。

盆栽宜选用腐叶土、园土和少量河沙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生长期间约每3~4周施1次稀薄液肥,施肥时要注意不宜施氮肥过多,一般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2:1:1,这样可使叶色光泽华丽。

也可采用无土栽培法,在生长期间每月浇1~2次营养液即可。

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

孔雀竹芋喜空气湿润,因此要注意采用喷水、洒水等法提高空气湿度,特别是夏季,更要注意增湿降温,以利生长。

家庭莳养,可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切忌强光直射,否则易引起叶缘枯焦。

若长期放在光线暗淡地方培养,叶片就会失去特有的光泽。

冬季放置在光线充足处,同时要注意防寒,室温宜保持在13℃以上,停止施肥,控制浇水。

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除需每隔3~5天用凉开水喷洗1次叶面外,夜间最好套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

有条件者可使用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

为保持其华丽的叶色,还需经常用清水轻轻擦洗叶片。

繁殖孔雀竹芋多用分株法。

分株时以3~5株栽一盆为好。

急求孔雀竹玉养殖方法,要快!!!

栽培管理  孔雀竹芋原产美洲,性喜半阴和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或低于7℃,均对生长不良。

越冬温度不可偏低,否则叶片易卷曲。

要求土壤疏松、富含殖质且排水良好。

孔雀竹芋盆栽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一般可用腐叶土3份、泥炭或锯末1份、砂1份混合配制,并加少量豆饼作基肥,忌用粘重的园土。

上盆时盆底先垫上3厘米厚的粗砂作排水层,以利排水。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秋季除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降温保湿;它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最好能达到70%至80%;忌空气干燥、盆土发干,但不能积水。

秋末后应控制水分,以利抗寒越冬。

冬季保持干燥的环境,过湿则基部叶片菱黄枯焦,影响其观赏价值。

5—9月生长季要置于阴蔽或半阴处,保持40%-60%的透光率,避免烈日直射,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叶缘叶尖枯焦、叶面斑纹暗淡无光;但光线也不宜太弱,若长时期放在阴暗室内,温度低、光照不足,也会长势衰弱,不利叶色形成,失去叶面特有的金属光泽。

冬季可接受通过玻璃的直射阳光。

施肥事项孔雀竹芋缺肥时植株明显矮小,叶色暗淡,金色光泽不艳。

生长期每20天施稀薄液肥一次,氮磷钾比例应为2∶1∶1,可使叶色光泽艳丽,切忌氮肥比例过大,如平时每隔10天用0.2%的液肥直接喷洒叶面,对萌芽和生长均极为有利。

冬季和夏季停止旋肥。

季节交替注意孔雀竹芋喜高温、湿润,生长适温为18℃-25℃,喜空气湿润,在20℃以上的5月-10月生长最快,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低温季节,北方应移入温室越冬,冬季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叶色暗,叶片卷缩,叶尖发黄,如受冻轻微,及时改变环境条件,来春仍能发出新叶,如受冻严重叶子先后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如室内昼夜温差大可用塑料薄膜套盆或用玻璃箱保温保湿,每月并用温水清洗叶面一次,以保持叶片的色泽。

每年春季,待气温稳步升至20℃后,可换盆一次,换盆时须添加新的培养土,并剪去残根败叶,重新栽培,以利生长。

防病害孔雀竹芋病虫害较少,但如果通风不良、空气干燥,也会发生介壳虫为害,应用1500倍乐果喷洒防治。

防治孔雀竹芋叶斑病叶斑病病斑黄褐色,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附近或叶片中央形成黄色小粒点,并且逐渐扩大,颜色加深,转为黄褐色,病斑外围有比较明显的晕圈,随着病斑的扩展,叶片逐渐干枯、萎缩,以致脱落而死。

病原为半知菌德氏霉发生孢子。

发病原因是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植株摆放过密,栽培环境中杂草、烂叶多,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

组织幼嫩者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长充实,增强本身的抵抗力。

及时清除病残叶以及杂草,减少侵染源。

植株摆放不易过密,适当通风透光,降低环境的湿度,可减少发病。

发病时喷药保护。

药剂有:50%的多菌灵600倍液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至800倍液;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至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一次。

各种药要交替作用,可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1.栽培环境。

孔雀竹芋喜高温多湿环境,耐阴性强,光照度以30%~40%为宜。

在室内散射光下生长良好,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培养。

春、秋两季可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夏季应置于半阴处养护,过强的光照会使叶片变黄枯焦,影响其观赏价值。

冬季光线强度下降,可将花盆移到南窗附近培养,此时生长环境不宜过于阴蔽。

若长期放置于光线暗淡处,孔雀竹芋的叶片就会失去其特有的光泽。

2.生长温度、适度。

①温度。

孔雀竹芋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2℃左右,夏季温度高于35℃时,不仅植株生长停滞且叶色变黄而失去观赏价值。

冬季温度低于15℃时植株生长变缓,低于10℃叶片易卷缩,低于5℃易受冻害,严重时将导致全株死亡。

故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室温应保持在13℃以上。

②湿度。

孔雀竹芋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75%,发新叶时湿度要求更高,因此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夏季每天向叶面上喷水2~3次,并向周围地面洒水,增湿降温,以利其生长。

冬季应控制浇水,盆土微湿即可。

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除白天中午前后可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洗叶面外,夜间最好套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

为保持叶色清新整洁、光彩照人,可每隔半个月用清水轻轻擦洗叶片。

3.选盆、施肥。

①选盆。

孔雀竹芋为浅根性植物,栽培容器宜选用大口浅盆,以利于根系伸长舒展。

盆土需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可选用泥炭土(或腐叶土)6份、园土和沙土各2份混匀配制。

也可用无土基质,如用珍珠岩、蛭石各半混合配制。

一般在春、夏之交结合分株繁殖时换盆,每2年换盆1次。

②施肥。

孔雀竹芋生长旺季应每半个月施1次稀薄液肥,施肥时要注意氮肥不能施用过多,以免出现叶片斑纹退色、叶片增厚、叶柄柔软等生育不良现象。

一般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施用比例应为1∶1∶1。

采用无土栽培的,在生长期间每月浇1~2次全元素的无机营养液即可。

4.繁殖。

孔雀竹芋多采用分株繁殖,在春季4~5月结合换盆、换土进行。

分株过早、温度过低,伤口愈合慢,易引起腐烂,降低成活率。

分株时将母株从盆内扣出,除去宿土,用利刀每3~4个芽切为1株,切口处涂木炭粉防腐,切后立即上盆,并浇透水,置半阴处缓苗,5~7天后可转入正常管理。

分株时以3~5株栽一盆为好。

如每盆只栽一株需保留5枚以上叶片和带上较多的根,否则影响植株成活及成活后的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

孔雀竹芋一般很少有病虫害,但要注意通风透气,以防介壳虫危害。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