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金凤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金凤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1 11:49:08发布。
凤仙花栽培技术 凤仙花养殖技术解析
凤仙花是一种很漂亮的花卉,叶子的色彩艳丽,花型奇特,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常用来装饰庭院或者客厅,凤仙花还是8090后女孩子们小时候用来涂指甲用的工具。
这么神奇的植物是怎样栽培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凤仙花栽培技术的介绍吧。
一、凤仙花的基本信息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指甲草、小桃红、 别碰我等。
拉丁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
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高60——100cm,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产于印度和中国各地,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
可以食用,又能观赏、有药用价值,因和明矾配合有染指甲的作用,所以又称其为染指甲花。
二、凤仙花的生态习性 凤仙花喜欢阳光,有点怕湿,耐热不耐寒。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凤仙花用种子繁殖。
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
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三、凤仙花的繁殖 凤仙花用种子繁殖。
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仙花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
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约10天后可出苗。
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移栽不择时间,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也可以在温室里培养发芽,但在固定种植在外面以前,必须先在夜间实行间苗。
凤仙花生长期在4——9月份,种子播入盆中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发芽长叶,长到8cm左右时,每盆保留1——3株,长到20——30厘米时摘心,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株形丰满,5片叶以后,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稀薄人粪尿等,孕蕾前后施一次磷肥及草木灰。
花开后剪去花蒂,不使其结籽,则花开得更加繁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但容易变异。
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
四、凤仙花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以阳光充足、土质湿润、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施基肥、整地做畦,南方做高畦,北方做平畦,畦宽1.2m。
2、播种方法。
种子细小,寿命较长,在室温下贮藏3年其发芽率仍达79.7%。
直播,南方3月份,4月份。
行距875px,开1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随后浇水。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5℃左右时约5天开始出苗。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0g。
3、育苗。
种子撒播在培养土上,轻加覆土约0.3公分,5——6天后发芽,真叶3——4片即可定植于花盆或花坛,株距30公分。
4、中耕除草。
出苗后防止杂草争夺水分,应适时松土除草。
天旱时及时浇水。
1年中耕除草2——3次。
5、施肥。
苗高30——1000px时,可把茎下部的老叶去掉,摘去顶尖,促其多分枝。
此时,每667平方米施饼肥40kg,可顺行开沟,把肥料撒入沟内,覆土,浇水。
高温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6、病虫防治。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蔓延至嫩茎、花、果。
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褐斑病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以上就是凤仙花栽培技术的介绍,希望对花友们能够有所帮助。
小凤仙花怎么养
凤仙花喜欢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一、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种子撒播在培养土上,轻加覆土约0.3公分。移栽不择时间,生长期在4—9月份,种子播入盆中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发芽长叶。
长到8cm左右时,每盆保留1—3株。
长到20—30厘米时摘心,真叶3-4片即可定植于花盆或花坛,株距30公分。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株形丰满。
5片叶以后,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稀薄人粪尿等,孕蕾前后施一次磷肥及草木灰。
花开后剪去花蒂,不使其结籽,则花开得更加繁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但容易变异。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仙花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也可以在温室里培养发芽,但在固定种植在外面以前,必须先在夜间实行间苗。
二、栽培技术
1.栽植
一般于春季3-4月播种。可播种在苗床内,或直接播于庭院花坛。幼苗生长快,应及时间苗,经1次移植后于6月初定植园地。如果延期播种,苗株上盆,可于国庆节开花。
2.光照与温度
喜光,也耐阴,每天要接受至少4小时的散射日光。夏季要进行遮荫,防止温度过高和烈日暴晒。适宜生长温度16-26℃,花期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冬季要入温室,防止寒冻。
3.浇水与施肥
定植后应及时灌水。生长期要注意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特别是夏季要多浇水,但不能积水和土壤长期过湿。如果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防涝,否则根、茎容易腐烂。定植后施肥要勤,特别注意不可忽干忽湿。夏季切
忌在烈日下给萎蔫的植株浇水。特别是开花期,不能受旱,否则易落花。
4.花期控制
如果要使花期推迟,可在7月初播种。也可采用摘心的方法,同时摘除早开的花朵及花蕾,使植株不断扩大,每15 - 20天追肥1次.9月以后形成更多的花蕾,使它们在国庆节开花。
5.土质选择
栽种凤仙花一般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深厚的地块,防止积水和通风不良,宜选用含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的培养土,当温度过高时,要注意遮荫并适当喷洒水分降温,保持周围环境湿润。早晚适量浇水,忌过干过涝,同时也要防病防虫害。危害凤仙花的害虫主要有红天蛾和蚊子等,可喷75%的百菌清可湿粉600~800倍液,间隔10~15天喷洒一次。
三、病害防治
一、凤仙花白粉病
a.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
b.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c.防治方法:
⒈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⒉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a.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b.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c.防治方法
1·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凤仙花立枯病
a.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b.传播途径:
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c.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四、凤仙花轮纹病
1.凤仙花轮纹病危害凤仙花叶,使叶周围产生周缘深褐色的大型圆病斑。病斑表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部变灰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
2.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越夏。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以后的病斑上产生分孢子继续传播蔓延,引起再侵染。
3.防治方法:常年病重区,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常用药剂有: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参考:好搜百科《凤仙花》
金凤花怎么种养 金凤花的养殖方法
金凤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
金凤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
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
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
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金凤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
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
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
金凤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
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栽培管理培种植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用种子繁殖。
金凤花用种子繁殖。
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
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
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约10天后可出苗。
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凤仙花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凤仙花家庭养殖知识大全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形似彩凤,姿态优美,妩媚悦人的凤仙花一直很受大众朋友们的喜爱,而养殖凤仙花也成了花农朋友们的爱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凤仙花的养殖方法。 凤仙花的养殖方法 1、春天是凤仙花播种好时节,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深厚、通透良好的土壤,忌积水、久湿和通风不良的培养土。 2、凤仙花出苗一周以后,长出第一对真叶(4月播种、发芽)。播种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 3、凤仙花处于成长期,快速生长出茂盛的叶子。并开始结花苞。凤仙花开花花期可采用摘心的方法,同时摘除早开的花朵及花蕾,使植株不断扩大,生长更多的花蕾。 4、栽植:一般于春季3--4月播种,可播种在苗床内,或直接播于庭院花坛。 5、光照与温度:凤仙花喜光,耐阴,每天至少接受4小时的散射日光,夏季要遮荫,冬季要入温室,防止寒冻。 6、浇水与施肥:定植后应及时灌水,勤施肥,特别注意不可忽干忽湿。夏季切忌在烈日下给枯萎的植株浇水。特别在开花期,不能受旱,否则易落花。 7、花期控制:如果要使花期推迟,可在7月初播种。也可采用摘心的方法,同时摘除早开的花朵及花蕾,使植株不断扩大,每15--20天追肥1次。9月以后形成更多的花蕾,使它们在国庆节开花。同时还要注意病害的防治。 8、地点选择: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所以,要把凤仙花栽培在光照较好的地点。 9、时间选择:凤仙花是种子繁殖。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移栽不择时间。生长期在4—9月份,种子播入盆中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发芽长叶。可播种在苗床内,或直接播于庭院花坛。幼苗生长快,应及时间苗,经1次移植后于6月初定植园地。如果延期播种,苗株上盆,可于国庆节开花。 10、病虫害控制: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看完凤仙花的养殖知识,你一定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了吧!其实,凤仙花除了颜色丰富多彩,除了可供观赏外,还要很多药用价值和应用价值.
金凤花的病虫防治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 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金凤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 金凤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金凤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传播途径: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向左转|向右转
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的养殖方法 作用
凤仙花很漂亮,尤其是鲜花绽放的季节会带给人心灵上的美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凤仙花的资料和养殖方法、作用等等。 【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 【凤仙花的习性】 凤仙花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喜温暖耐热,不耐寒冷怕霜冻。喜肥沃疏松微酸性土壤,忌湿怕早。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8一23度。 【凤仙花的播种育苗技术】 (1)采种技术。采用播种繁殖为主。花后结成绒毛状的尖卵形果实,内有种子多粒。果实接近成熟,果皮发白略带黄色时,应及时采集,以免弹跳失散。种子易贮藏,可供随时播种用,,且寿命长,可保存3一4年。 (2)播种时期。3-4月间播种,南方可直接播于露地苗床,可于6-7月份开花。北方可在温室或间床中播种,移植一次,5月末可定植。凤仙花属春播草花,若在7月中下旬播种,可供国庆节观赏,但遇霜即凋萎,北方地区花期较短。此外,留种用必须春播。 (3)播种技术。北方地区春季育苗在保护地进行,以采用大棚温室内电热温床上播种为好。每平方米播种40-50克,覆土后控制温度21℃左右,5一6天可发芽。发芽迅速整齐,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真叶3-4片时移植1次,幼苗上盆栽培或开沟分苗。定植前5-7天降温炼苗,终霜后定植。 (4)苗期管理。风仙花喜光,注意在半遮荫条件下易徒长;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很敏感,易受伤害,北方用炉火加温保护地育苗应加以注意;小苗忌涝怕早,水分控制要适中;苗期注意防治白粉病。护地育苗时要保持温室或拱棚透明屋面材料(玻璃、塑料薄膜)的清洁。床土水分适中控制。定植前5-7天降温炼苗。 【凤仙花的作用】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 以上就是凤仙花的资料的相关介绍,如果你还对其他内容感兴趣,请继续关注装修网。
凤仙花养护管理的要点有哪些?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原产地: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
土壤:耐瘠薄,适生于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施肥:生长期可适当追施2~3次液肥。
水分:怕湿。生长期要注意浇水,宜每天浇一次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炎热的夏季每天浇2次水。但不能积水和土壤长期过湿,否则,根、茎容易腐烂。
温度:耐热、不耐寒。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光照:喜阳光充足。
整形修剪:定植后,给主茎打顶,随时摘掉基部先开的花,保证开花的数量。
繁殖:播种法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