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1 11:49:29发布。
棕竹怎么养护?
棕竹原产于我国南部山区,性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耐阴性强,怕狂风烈日,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
不耐霜寒,除亚热带无霜地区外,均作为室内花卉盆栽。
要求疏松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在碱性土中叶片发黄,也不抽生新叶和分生蘖芽,盆栽可用腐叶土、草炭土、松针土和适量沙土配制。
棕竹可播种也可以分株繁殖。
盆栽的老株往往不能授粉结实,故北方多利用其分蘖力强的特性来分株繁殖。
高大的株丛分株后因枝茎高而株姿单薄,观赏价值不高,因而宜在春末,最好在5月上旬结合翻盆换土,切取周边的分蘖小苗3~4株相连的为一组另栽。
注意不可分成单株,否则不易成活,也不易形成丰满的株丛。
棕竹养法
棕竹。
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植物棕竹的根叶。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细长,约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花期4-5月。浆果球形,种子球形。产地及分布: 棕竹原产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属植物约有20种以上,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它常繁生山坡、沟旁阴蔽潮湿的灌木丛中,栽培的有大叶、中叶和细叶棕竹之分,另外还有花叶棕竹。
3.生长习性 棕竹为热带及亚热带植物。分布于我国南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多在温室中栽培。喜温暖气候,耐阴湿,不耐寒冷。适合于肥沃疏松、湿润而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力强。 4.繁殖方法繁殖可用播种和分株法,但以分株为主。分株宜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一般1~2年分株1次。分株时用利刀将老株萌蘖多的株丛切成数丛,每丛最好要有4~5个萌蘖枝,切口涂以草木灰防腐,分别栽入新盆,注意遮阳与保湿。 5.栽培养护棕竹生性强健,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因而管理工作简单。盆栽棕竹幼株1~2年换1次盆,老株可1~2年进行1次换盆。夏季放室内光线明亮处,注意通风良好。若放室外养护应避免强光直射,否则易导致叶片发黄或灼伤叶尖。由于棕竹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因此生长期间需每月施2~3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并在液肥中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就会保持叶片青翠浓绿。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浇水要适量,春暖后宜于每天中午浇1次水,最好用细眼喷壶从上向下淋浇,浇到盆底排水孔出水为止。夏天,特别是炎夏,需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入秋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可1~2天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若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潮湿或积水,易造成烂根,叶片发黄;反之,如浇水过少,盆土过干,又易导致叶尖变褐而枯死。天气炎热或干燥季节需每天向枝叶上喷1~2次清水,增加空气湿度,促使光合作用旺盛,则叶色青翠。棕竹不耐寒,北方于10月中下旬需移入室内。入室后放在向阳处,室温维持在5℃以上就能安全越冬。此时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但需5~7天用温水喷洗1次枝叶,以保持叶片油绿光亮。
棕竹好养吗?
夏天不要阳光直射,超过34度你的棕竹就要停止生长,并且开始焦边了。所以温度过高的时候不要施肥和浇太多水! 保持空气湿润,经常在也上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肥1到2次,可以施的氮肥,滴点硫酸亚铁溶液,注意修剪焦黄的地方,如果太密集也要舍弃一些修剪一下不然互相挤压叶子会坏掉。来年春天再进行分盆!
盆栽植物棕竹怎么养 盆栽棕竹多久浇水一次
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盆土 盆栽棕竹适宜用腐叶土、泥炭土加珍珠岩或风化岩石颗粒或泥塘块。 2、浇水 浇水掌握间干间湿的原则。3、施肥 夏秋生长旺盛的季节,应每2~3周追肥1次,且要避免阳光直射;冬春季应控制使用肥水,且多接受阳光直射,有利于冬季生长。 4、光照 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5、温度 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养棕竹要注意以下事项: 冬季要把棕竹移如室内,并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过冬,保持在10℃以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冬季植株进入休眠,要节制浇水。春季气温渐高,清明后欲置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阴下,在半阴和湿润的环境中,使新竹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 高温、干燥热风是造成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故夏季除正常浇水外,经常在叶面和地面浇水,提高空气湿度。同时防止盆内积水的干旱。夏秋季是棕竹生长的季节,需适量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
棕竹怎样养?怕晒吗?
棕竹怕晒。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温。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止。
主要价值
1、观赏,棕竹为典型的室内观叶植物,有绿化景观作用。
2、药用,棕竹味甘;涩;性平,叶和跟均可入药,祛风除湿,收敛止血功效。
3、环保,消除重金属污染和二氧化碳,棕竹的功能类似龟背竹,同属于大叶观赏植物的棕竹能够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同时棕竹还能消除重金属污染并对二氧化硫污染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棕竹
:-粗棕竹
棕竹要怎样培养?
棕竹又名矮棕竹,为棕榈科常绿、丛生灌木。株高1~3米。茎圆柱形,细而有节。色绿如竹,不分枝,叶片掌状深裂达基部,叶形似棕榈而小。原产中国南方。
棕竹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畏寒冷、忌烈日,要求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通气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若栽植在碱性土壤中则叶片变黄,并很难抽生新芽。棕竹生性强健,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因此栽培简便,管理粗放。盆栽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加1/5左右的河沙或珍珠岩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幼株宜于每年早春换一次盆,老株每隔1~2年换一次盆。棕竹喜半阴,夏季放室内光线明亮处,并注意通风。若放室外养护,应避免强光直射,否则易导致叶片发黄或灼伤叶尖。由于棕竹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生长期间需每月施2~3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并在液肥中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就会保持叶片青翠浓绿。浇水要适量,春暖后宜于每天中午浇一次水,最好用细眼喷壶从上向下淋浇,浇到盆底排水孔流出水为止。夏天,特别是炎夏,需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入秋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可每隔1~2天浇一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若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潮湿或积水,易造成烂根,叶片发黄;反之,如浇水过少,盆土过干,又易导致叶尖变褐而枯死。天气炎热或干燥季节,需每天向枝叶上喷1~2次清水,增加空气湿度,使之光合作用旺盛,则叶色青翠。棕竹不耐寒,北方于10月中、下旬移入室内,入室后放向阳处,室温维持在5摄氏度以上就能安全越冬。此时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但需每隔5~7天用温水喷洗一次枝叶,以保持叶片油绿光亮。
棕竹叶色翠绿,四季常青,叶形秀雅潇洒,茎秆细而有节,形似小竹,盆栽摆放在厅堂、餐厅门口,颇为雅致,其热带风韵给人以清新之感。如在浅盆中栽3~5株矮生细叶品种,使之高低错落有序,疏密协调,再在旁边配以秀石,则更显秀丽。
棕竹怎么养 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
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
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
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
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具体方法:种植方法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
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
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
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
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
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
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
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
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
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
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
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
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
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
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8病虫防治编辑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
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
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
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
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5]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
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
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
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棕竹怎么养
棕竹原产我国南方,是热带植物,姿态潇洒,四季常绿。
常见的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的略粗,叶片大且厚,又名筋头棕竹;小叶的秆细,叶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
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
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
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所以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
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
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
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
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家中养的棕竹多少时间浇一次水
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砂质土壤可多浇水,粘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