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石上藕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石上藕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3 13:10:53

石上藕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石上藕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最新资讯,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3 13:10:48发布解答。

藕怎么种

效种养模式藕田养鱼 一、田间建设 藕田面积以1—2亩为宜,一般深1—1.2米;在田四周开挖养殖沟,宽1.5—2.0米,深0.8—1.0米,进排水口对角开,以保持田间水质清洁,防止有毒物质积累而伤害鱼类;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8—12立方米作为基肥。

二、莲藕栽培 每年的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种。

栽种时,将藕种埋于土内,藕头稍深,尾节稍翘露出水面,呈20—30度倾角。

藕种的排列方向互相交错,一行向东,一行向西,第二行与第一行株间相对,以便莲藕和叶片均匀分布;栽种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

三、鱼种放养 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时及时投放套养鱼种。

鱼种采用非大型食草性鱼类,如鳝鱼、泥鳅、黄颡、鲫鱼、鲤鱼、鲢鱼等均可,鱼种宜多样化,使不同水层的鱼类相互搭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鲤鱼有食地蛆的特点,放养部分鲤鱼能有效防止地蛆大量发生。

放养规格宁大勿小,密度以200—300尾/亩为宜。

四、田间管理 1、巡田检查 应注意防旱防涝,下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鱼逃逸,要及时注水。

水质过浑可通过洒入明矾加以改善,在久晴无雨的时候,要及时注水。

2、水质控制 在栽完藕后,10天内保持浅水位,以利提高水温,促进发芽;生长旺盛期,保持水位15—20厘米;结藕期间,水深以5—10厘米为宜。

每半个月用4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田泼洒消毒。

3、追肥 田耦长3—4片立叶和结藕时,每亩追施人粪尿或农家肥300—500公斤。

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

7—9月份是鱼类摄食高峰期,宜适量投放以饲料和肥料两个功能兼顾的菜籽饼。

4、田藕管理 当立叶布满池塘后,应及时摘除被隐蔽的浮叶和衰老的早生立叶,以保持池塘的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过多的水草,防止有田藕争营养;在现蕾后将花梗折弯,但不折断,可避免养分的消耗;杜绝甲铵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以保护鱼类的安作。

5、架设黑光灯在5—10月晚上,在鱼沟上方15厘米处挂几盏节能黑光灯,以诱捕田间的飞蛾、昆虫作为套养鱼的食物;一般诱虫高峰有3个阶段,即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下旬,持续10天左右。

藕田养鱼技术 近年来,一些地方利用稻田及多年失修、淤泥较厚的老化鱼塘种植莲藕逐渐增多。

充分利用藕田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热能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在一起,可达到藕、鱼双丰收。

?一、环境条件。

养鱼藕田要求光照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水的PH值6.5-8.5,溶氧不低于3毫克/升,没有工业废水污染,注排水方便,土层较厚,田埂保水力强,洪水不淹没,干旱时不缺水。

?二、设施。

?1、修筑田埂。

养鱼藕田的田埂要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加宽、加固。

田埂加高至60-70厘米,加宽至40-50厘米,夯实加固或用塑料薄膜护埂。

?2、开挖鱼溜。

鱼溜就是在莲田内为养鱼开挖的小池,也称鱼坑。

如饲养鱼种,鱼溜面积为莲田面积的4%左右,深70-80厘米。

如饲养成鱼,鱼溜面积为莲田面积的9%左右,深1米。

鱼溜一般为长方形,开挖在田的进水口附近,有利换水及投施饵料,防病操作。

?3、开挖鱼沟。

鱼沟与鱼溜相通,是鱼类在鱼溜与大田间的通道。

藕田面积小,开一条纵贯全田的沟或"十"字形沟;藕田面积大,开挖"日"字形或"田"字形沟。

鱼沟与鱼溜通口处设闸门,以便根据生产需要切断通道。

?4、安装拦鱼栅。

拦鱼栅安装在养鱼藕田的注、排水口处,防止鱼类由进出水口逃出。

拦鱼栅用竹箔或金属网制作,高度应高出田埂20厘米,呈弧形安装固定,凸面朝向水流。

拦鱼栅孔目大小根据养鱼规格制定。

注排水中如渣屑多或藕田面积大,可设双层拦鱼栅,里层拦鱼,外层拦杂物。

?三、鱼种放养。

以杂食性鱼类鲤鱼、鲫鱼、罗非鱼为主,可以饲养少量鲢鱼,充分利用水田中的昆虫幼虫及浮游生物等生物饵料资源。

利用天然饵料,一般每亩可产鱼约15-20公斤。

可放养3-4厘米、800-1000尾夏花培育鱼种,也可放养10厘米鱼种80-100尾饲养成鱼,投喂些人工饵料。

?四、成鱼和鱼种捕捞。

成鱼和鱼种,在捕捞时,用喂饵料、驱赶或放水等方法,将鱼集中捕起,转入其它水域饲养或出售。

藕田中饲养罗非鱼,一般到9月底至10月上旬,当水温降到18℃左右时,要全部捕出。

罗非鱼受惊会钻入水底泥中,可利用其贪食及喜逐水流的习性,用饵料或流水诱捕。

水蛭的养殖方法

养活水蛭并不难。

要养出好效益却不易。

水蛭原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工养殖时,若小环境、小气候不予配合,生长必将受阻。

缸养、小池水体养殖,很难形成效益。

水蛭有自己的固有习性,在,驯化工作刚开始,其野生习性还无法改变。

水蛭对化肥、农药、盐、碱、酸、水温、容氧及天气的骤变等很敏感,任何不适都会引起逃逸,逃不掉时,也只能勉强生存。

刚建好的砖砌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苗。

新建水泥池,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到)需经过长时间(20天左右) 的淡化后才能投入种苗。

新建的养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种苗,只有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综合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

不能机械性地认为每平方米可投放多少公斤或多少条,投放量应根据养殖池具体条件与水蛭生长状况之间的平衡而定。

选种。

对一些残伤、形态不正、杂种、病态等水蛭种苗,均应剔除。

对受内、外伤的水蛭,如果—时还识别不出来,可暂养2—3 天后再鉴别。

要想在投种一年之内就有好收成,必需选二龄以上的健壮水蛭作种苗。

种蛭的体越大越健壮,产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越高,五龄以上的好,但样的老蛭已不多见到。

血块对水蛭并非是唯一的敏感饵料,当水蛭处于饥饿状态时,可食之物都会被吞食。

血块未经处理有可能污染水质,且成本也较高,使用时应全面考虑。

水蛭的食性很广,螺、蚌、贝及其幼体等底栖软体动物,鱼虫、水蚤等生物,水生菌丝体藻类以及营养丰富的腐殖质等,都是它的食物。

水蛭与各水生物之间互依共存,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再经常投以发酵的动物粪便,加上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保证充足的食物供给。

这样成本低,效果好,又能优化生态环境,比按时投食、换水更为主动、方便。

食物链匹配得合理,则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等生长也快,水蛭的放养密度就能提高。

根据我们的经验,亩水面投种苗50-80 公斤,食物链完全能保持良性循环。

作为对主体食物链的补充,可投喂一些人工饲料,畜、禽、鱼饲料,均可选用。

可根据成本,季节和养殖池的理化性养与养殖密度之间的动态量比关系来确定投喂量,例如水温在22-27 ℃的水蛭旺食期,若水质清新,就可多投饲,时间可在水蛭晚间出动觅食之前,否贝峨适当少喂些。

养殖池中投放石块、树枝等不是好办法,更不能乱投,以免产生副作用。

养殖池中的形态物质要有序布局,应以有利于各种作业的方便、省工、省时、省力和高效为原则。

养殖池中除设置岸坡,岛滩和种草植树之外,还应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

这样,对生态养蛭更为有利,且克服了单纯设定水深度的局限性。

水蛭的繁殖因时间、地区、季节及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长江中下游,4月份起,会有部分水蛭择近水边浅土层中造穴产卵,5-6月是孵化期,在这段时间,需在滩坡处给予安静的环境条件。

饱食后的水蛭,白天多以穴居为主。

摄食不足时,会暂栖于水生植物间,或吸附于池壁等处,凭借其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会随时快速地出击猎食。

在目前,人工养水蛭应以生态养殖法为主,有条件的可用大棚温室作养殖试验和驯化试验。

养殖池中,至少要有1/2 以上的区域面积植物化。

作为副业,在茭白田、茨菇地、藕池、稻田等地养水蛭也是—种可取的增值方法。

一、水蛭的历史行情回顾 从水蛭的1998年算起,当时仅有7—8元,到下半年开始上涨,在1991年2—4月到第一个高峰,最高时为150元。

之后,回落到65—70元,到1997年的六年间,在70—80元之间震荡。

三年后的2000年,涨价风潮时升至200—220元的高价,出现第二次高峰。

进入本世纪,2002年2—3月时跌到150—160元的低价,以后步步回升,2004年下半年攀升到270—280元,刷新历史高价。

在高价持续至2005年的4月份。

然后缓缓下滑到2007年上半年低时的160—170元。

从水蛭的历史行情分析到,一每个波动的周期的低价和高价都在升高;二高价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二、水蛭的产量 1、水蛭的野生资源 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吸血生活。

蛭类生活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

如医蛭类水蛭对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都喜吸食。

在陆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

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

水蛭吸取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质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

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以潜入泥底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

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出两个新个体。

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

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及湖畔,温暖湿润的草丛是水蛭栖息、摄食和繁殖的场所,在全国大部地区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产,但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这个范围最适合水蛭的生长。

如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广。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但都是粗放的,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

农民种植作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的土质发生改变。

益虫益鸟减少,虫灾严重已是十几年的事实;大量的工业污水到排放,多数河江湖已被污染,水质恶化。

今年的太湖水藻泛滥就是缩影。

水蛭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加上一些河流、湖泊干涸更是加剧野生资源的减少。

这一方面。

二是水蛭一般要三龄才能性成熟,才具有繁殖的能力。

每年春秋两季,水温超过15度时交配,20度左右时爬上岸,在离水面30厘米处的湿土上产卵。

此时,也是人们捕捉水蛭的时期。

在利益驱使下,大小一起的掠夺性捕捉,造成群体减少,多年后繁殖量下降。

一些产区可供商品量大幅度下降。

尤其是东北小水蛭,今年新货入市量,较2006年明显减少。

2、水蛭养殖状况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种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

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不断有报道说可以人工饲养水蛭,且不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

但是多年以来不见养殖品大量上市,倒是有商家虚报养殖效益,借此收购野生幼水蛭,倒卖水蛭种苗,获取非法收入,而被骗的养殖户收到可观效益的寥寥无几。

水蛭养殖在技术仍需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大规模发展,批量上市需要更长的时间。

难以弥补野生供给量的下降,缓解未来供给转紧发展趋势。

可见,以上是近两年水蛭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水蛭产量的下降不是近两年的问题,恢复起来比较缓慢。

估计2007年产量在200一250吨之间。

三、水蛭的销量 水蛭是特种药用水产动物,在医学上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

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血瘀闭经、跌扑损伤等。

近几十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水蛭素,能抑制血酶的活性。

水蛭素抑制凝血酶,即阻止了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也蛋白,从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

水蛭体内所含分有助于断肢再植的血循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消除后遗症。

利用水蛭的这一特性,用它来吮吸外伤病人的脓血,达到清理瘀血的目的;研究证明,水蛭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具有特效。

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广东、香港等地制药厂大量使用水蛭生产的欣复康溶胶囊、速溶治栓汤、韩氏瘫速康、活血通脉胶囊、逐瘀活血胶囊、舒血通注射液等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成药。

2008年4月份统计,约有80家药厂在开发类似的药品。

但是从这三四年,各市场销售情况分析,水蛭炮制的质量不一,和东北小水蛭的冲击,走销时快时慢,它的销量并非一些报道的产量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年销量有多种说法,估计在300—400吨之间。

四、水蛭的后市 水蛭在近二十年的历史行情中,价格上涨了十几倍 ,尤其近几年水蛭价格多有波动,其中不乏人为炒作的因素。

水蛭未来市场采购的商家增加,拉动近期行情发展,在一些利好因素影响下,一些产地商家持货惜售,认为产量下降后市仍有上涨的空间。

只是现在水蛭的产量、销量都发生了变化,价格与其价值是否相符呢?也是影响后市行情发展的一方面。

所以2008年是水蛭行情发展的关键的一年,有可能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药厂也越来越重视药理的研发,因此,水蛭的养殖也开始品种化。

菲牛水蛭的药用价值的发现,可能会引发一场水蛭养殖业的变革。

莲藕种植方法

莲藕种植技术要点及方法根据莲藕对水位的适应性可分为浅水藕和深水藕两种生态类型。

浅水藕适合水位10~2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30~50厘米。

深水藕适合水位30~5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1~1。

2米。

浅水藕水层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

在栽藕后到立叶出现时的萌芽生长期,应保持浅水,以提高土温,促进发芽。

一般是以保持4~7厘米深的水层为好,随着立叶的出现,莲藕茎叶生长逐渐转旺,水层要逐渐升高到12~15厘米。

当终止叶出现后,表明开始结藕,水层要逐渐降低到4~7厘米,促进结藕。

深水藕的水位不易调节,主要是防止汛期受涝,特别是立叶淹没后,应在8小时内紧急排水,使荷叶露出水面,以防淹死。

在莲藕生长过程中,尤其是浅水藕生长前期,水田内眼子草、牛毛毡、矮慈菇、三棱草、四叶萍等杂草较多,生长较快,影响莲藕生长,应及时除草。

以前常采用人工中耕除草,工作量大,并且容易踩伤莲藕地下茎芽。

如果采用化学除草,省工、省力,并且对莲藕无伤害。

近年来,通过试验摸索出了一些藕田化学除草安全有效的方法,正在生产中推广。

⑴选用50%威罗生乳油,在莲藕立叶高出水面30厘米时,取药100毫升,先拌5公斤尿素,再加5公斤细土,充分拌匀后,于露水已干时撒入田中。

施药时,藕田保持水深7~10厘米,施药后保持水层一周以上,效果良好,药效期可达1个月以上。

⑵选用12。

5%盖草能或者35%精稳杀得40毫升,加水40~50公斤,充分拌匀后,当露水干时对杂草叶面喷洒,经过4天,对杀死3~4叶期禾本科杂草效果显著。

莲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方面来自莲叶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来自于土壤,而土壤中原有的肥料有限,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会愈来愈少,尽管鱼的粪便和残饵可为藕提供一定量的养分,但与藕的生长需求相比是很少的,因此必须及时追肥。

莲藕生育期长,一般追肥2~3次。

第一次在立叶开始出现时进行,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入人粪尿肥750~100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立叶已有5~6片时进行,每亩施入人粪尿肥1000公斤左右。

第三次追肥在终止叶出现时进行,这时结藕开始,称为追藕肥。

每亩施人粪尿肥1500公斤、饼肥30~50公斤。

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避免在炎热的中午进行。

每次施肥前放掉田水,以便肥料吸入水中,然后再灌水至原来的深度。

在深水藕田中,肥料易流失,不能直接施用液体肥料,应采取固施肥料方法,即重施厩肥,并埋入泥中。

追肥用化肥时,首先将化肥与河泥充分混合,做成肥泥团,再施入藕田。

养殖莲藕需要什么技术

1、水管理:莲藕是水生植物,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水。

夏季是莲藕花(荷花)的生长高峰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也是最大,因而整个夏季要注意池内不能没水,新高脂膜喷施叶面使枝叶翠绿茂盛、光合作用产物积累和定向转运能力增强。

2、肥管理:莲藕喜肥,对肥的需求也较多,但施肥过多也会烧苗,因而要薄肥勤施,喷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养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

3、病虫害防治:有蚜虫、斜纹夜蛾,刺蛾等。

危害立叶和花蕾。

针对性药物喷洒植物表面加新高脂膜,可提高药效,有效防止叶片病毒感染,使枝叶翠绿茂盛。

水蛆吮吸莲藕根、茎、叶的汁液,可施石灰驱杀。

4、生长期:藕的品质要求很高,喷施地果壮蒂灵可促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使藕身肥大,肉质脆嫩,水分多而甜,优质高产,带有清香的味道。

请问水芙蓉的养殖方法?

荷花(水芙蓉)对环境的要求: 栽培容器:由于现在许多碗莲品种植株仍嫌高大,因此仅有少数品种可植于大碗中。

釉盆、瓷盆、紫砂盆是荷花的理想用盆,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孔,因此要用水泥黄砂将其堵死。

花盆的口径,碗莲要选26公分至30公分左右直径的盆,盆荷要选30至45公分直径的花盆,缸荷则需更大些。

初种荷花者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总之,盆缸大些,开花既多又好。

场地:荷花要放在每天能接受7—8小时光照的地方,这样能促其花蕾多开花不断。

如每天光照不足6小时,则开花很少,甚至不开花。

荷花属强阳性植物,集中成片种植时缸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互相争光。

土壤:种植荷花的土壤PH值要控制在6—8以内,最佳PH值为6.5—7。

盆土最好用河塘泥或稻田土,也可用蔬菜地的园土。

但切忌用工业污染土。

荷花不耐肥,因此基肥宜少,较肥的河塘泥及田园土可不必上基肥,以免烧苗,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温度:荷花是喜温植物,一般8—10℃开始萌芽,14℃藕鞭开始伸长。

栽植时要求温度在13℃以上。

否则幼苗生长缓慢或造成烂苗。

18—21℃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22℃以上。

荷花非常耐高温,40℃以上对其也无大碍。

荷花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 1、种子繁殖:首先要破壳。

5—6月将种子凹进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或粗糙的石块上磨破,浸种育苗 。

要保持水清,经常换水,约一周左右出芽,两周后生根移栽,每盆裁一株,水层要浅,不可将荷叶淹在水中。

90%左右当年可开花,但当年开花不多。

2、分藕繁殖: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翻盆栽藕的最佳时期。

过早栽植会有寒流影响,种藕易受冻害。

北方地区遇寒流时可用透明农膜覆盖。

栽插前,盆泥要和成糊状,栽插时种藕顶端沿盆边呈20度斜插入泥,碗莲深5厘米左右,大型荷花深10厘米左右。

头低尾高,尾部半截翘起,不使藕尾进水。

栽后将盆放置于阳光下照晒,使表面泥土出现微裂,以利种藕与泥土完全粘合,然后加少量水,待芽长出后,逐渐加深水位,最后保持3—5厘米水层。

池塘栽植前期水层与盆荷一样,后期以不淹没荷叶为度。

二、日常管理 1、水管理: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长期内时刻都离不开水。

生长前期,水层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水太深不利于提高土温。

如用自来水,最好另外用缸盛放,晒一、二天再用。

夏天是荷花的生长高峰期,盆内切不可缺水。

入冬以后,盆土也要保持湿润以防种藕缺水干枯。

2、肥管理:荷花的肥料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

如土壤较肥,则全年可不必施肥。

腐熟的饼肥、鸡鸭鹅粪是最理想的肥料,小盆中施半两即可,大盆中最多只能施1—2两,切不可多施,并要充分与泥土拌和。

生长旺期,如发现叶片色黄、瘦弱,可用每盒0.5克尿素拌于泥中,搓成10克左右的小球,每盆施一粒,施在盆中央的泥土中,7天见效 。

3、病虫害防治:荷花主要有腐败病、叶枯病危害,但都不太严重。

如发现危害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制1000倍液喷治。

荷花的虫害有刺蛾、蚜虫、蜗牛等,可用人工捉除或用敌百虫、乐果、速灭杀丁等药剂来防治。

家庭种植少量荷花,可用全无敌等药剂喷杀害虫。

4、越冬管理:入冬以后,将盆放入室内或埋入冻土层下即可,黄河以北地区除埋入冻土层以下还要覆盖农膜,整个冬季要保持盆土湿润

石上藕是一种什么植物

石上藕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125厘米。茎下部无毛,石上藕上部棱上和节处有向下的毛。叶卵状长圆形,长2—11.5厘米,宽1—5.5厘米,两面脉上琉生短毛;叶柄长为叶片的始以下。假穗状花序无毛;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冠白色或谈红色,花冠筒为花冠全长I/4,内无毛环。 小坚果合生面超过果实的1半。花果期7一l 0月。

谁知道石上藕的价格,知道的麻烦知会一声谢谢

冷药,你买的多少钱

昆虫记写石蚕的事件

石蚕是什么?

深水莲藕种植技术谁比较懂

莲藕养护方法

大多数人都喜爱吃藕,不仅因它味美爽口而且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那么怎样种出上乘莲藕呢?且让小编为亲们徐徐道来。

一、莲藕栽前准备

莲藕(1)选地

选择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耕作层较深的粘壤土为宜。

(2)整地

准备栽藕的田块,冬前深耕,经冬冻,可减少病、虫、杂草危害。开春后,再耕翻一次,灌水耙平。稻田种藕,应深耕25-30cm。同时结合耕田,将残留谷蔸清理出田。整地要求:两耕两耙,泥活田平。

(3)施足底肥

莲藕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莲叶封行后施肥比较困难,所以底肥要施足,用量占整个施肥量的70%。主要是人畜粪、堆厩肥、饼肥、青草肥等。人畜粪、堆厩肥要充分腐熟,每亩3000kg;或用100kg饼肥,70kg磷肥;或每亩用紫云英4000kg压青。底肥最好结合整地在栽前7-10天施入。为了防治腐败病,必须提前7天,每亩施入生石灰80kg。

二、莲藕定植

种莲藕(1)适时定植:露地栽种,气温稳定通过15℃,泥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定植适期。

(2)栽种密度:早熟品种株行距1.0×2.5米,每亩用种量200公斤左右;中早熟品种株行距1.5×2.5米,每亩用种量150公斤左右。

(3)栽种方法:将藕种先按一定行距呈梅花型摆在田间,芽头朝向一边,周边芽头向内,且距田埂1米。种藕顶芽向上,藕头斜插泥中10厘米,尾梢翘出水面,抹平泥面,灌浅水。

三、莲藕田间管理

(1)追肥

追肥2至3次。追肥多为化肥,每次用量根据作物长势而定,第一次追肥,在长出1至2片立叶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4至5片立叶时,即封行前亩施复合肥25公斤;第三次追肥在地下茎将近膨大时(后栋叶出现时)亩施尿素15公斤。追肥需氮、磷、钾配合,有利于抗病、增产、提高品质。追肥宜在田间露水干时进行,避免肥料沾叶灼伤叶片,追肥前应放浅水位,便于操作,追肥后一天恢复水位。

(2)除草

莲藕田在荷叶封行前,藕田水层浅,田内易滋生 眼子草、牛毛毡、三棱草、四叶萍、黑藻等杂草。杂草与藕苗争肥,争空间,应及时除去。采用人工中耕除草,既费时费工,又易踩伤藕莲的地下茎,因此常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可用12.5%盖草能或35%精稳杀得30毫升,兑水40-50公斤,充分搅拌均匀后,在露水干时喷雾于杂草叶面,约经4天,可显著地杀死3-4叶期的禾本科杂草。对其它杂草,可用50%威罗生乳油100毫升,拌5公斤尿素及5公斤干细土,于莲藕立叶高出水面30厘米时进行撒施。

(3)转藕头

在莲藕生长的过程中,如发现叶朝田埂方向距0.5米时,要将莲鞭连根带叶挖取,然后将生长方向转向田内。

(4)水位调节

前期保持5-10厘米深的水层,以利水温升高,促藕芽早发快长。当立叶及分枝旺盛生长时,逐渐加深水位到17-25厘米。到座藕期,在3-5天内逐渐降低水位到10厘米左右,促进长藕。成熟期水位保持3-5厘米。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