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4 12:09:24发布。
紫鸭跖草能在室内养吗
可以。夜间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还有仙人掌科的蟹爪兰、绯牡丹、仙人柱等,凤梨科的紫花凤梨、火炬凤梨等,龙舌兰科的酒瓶兰等。能净化空气的植物还有石榴、石竹、月季、蔷薇、雏菊、一叶兰、莎草等。室内绿化植物应合理搭配,才能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花卉养殖方法
首先,浇水要视花卉类型、植株状态、季节等不同情况而定。
家庭养花浇水与任何其他工作一样,要想养好花草,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尊重植物生长的规律,经常细心观察,不断用心琢磨,才能培养出茁壮的花木。
1、花卉类型: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离不开水,多肉植物每周浇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观叶植物大多需要经常保持土壤处于微潮状态。
2、植株状态:通常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较耐旱。
3、栽培地点:摆放在露天的花卉需水较多,摆放在温室的花卉需水较少。
4、季节变化:夏季干燥炎热,花卉需水较多,冬季低温,花卉生长慢,蒸腾量小,浇水就要少一些。
秋冬,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不耐寒的花卉要入室避寒。
但是,由于浇水不当,花卉或落叶,或徒长,甚至发生死亡的现象。
紫鸭趾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鸭趾草:学名:Setcreasea purpurea B.K.Boom 为鸭趾草科、紫鹃草属多年生草本,别名紫竹梅、紫鸭趾草、紫叶草。
植株高约20-30厘米,茎伸长半蔓性,匍匐地面生长。
叶披针形,卷曲状,紫红色,质脆,被细绒毛,茎紫褐色,直立性,伸长后即倒伏地面。
春夏季开花,花色桃红,日照充足则开花不辍,此类植物耐旱又耐湿。
对于光照适应力强,在强光或荫蔽处均能生长,光照强烈时则叶色呈浓紫色,荫蔽处叶色转褐绿。
其花叶俱美,为优良地被植物,也可盆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要求光照充足,但忌曝晒。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土壤为宜 。
性味归经:性、甘凉,有毒;归心、肝、肾经。
鸭趾草怎么养
鸭趾草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分株及扦插繁殖均可,而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全年均可进行。
鸭趾草其匍匐茎触地即能生根,此时可以从茎基部切断,上盆培养,并进行摘心、整枝处理,使其株形饱满,同时利用所剪下枝条进行扦插育苗。
栽培管理 鸭趾草喜肥沃、疏松土壤。
4月出圃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
生长期保证水肥供应,可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腐熟有机液肥。
只有养料充足,方能保证其茎节粗壮,叶色浓绿或紫红。
惟有盛夏时节,应移至半萌处。
10月移入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盆土湿润,温度不低于10℃即可。
鸭趾草亦可于荫处培养,但长期光照不足,易使茎节变长,细弱瘦小,叶色变浅。
盆栽鸭趾草,宜选用高盆或将盆吊起,使枝蔓下垂,显得潇洒自如。
养护一定时期后,下部叶片易干,影响
一帆风顺多肉植物怎么养
一帆风顺属于鸭跖草科的,你想养成吊兰型,可以大水,散射光
如果你想一直这么迷你,那么就控水,大太阳
紫鸭跖草种植方法,多久浇一次水,多久施肥
紫鸭趾草培养土种植比较好,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就可以,喜光耐旱,粗放管理就可以生长,干透浇透水就可以
鸭跖草怎么养 鸭跖草的繁殖方式
鸭趾草喜肥沃、疏松土壤。
4月出圃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
生长期保证水肥供应,可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腐熟有机液肥。
只有养料充足,方能保证其茎节粗壮,叶色浓绿或紫红。
惟有盛夏时节,应移至半萌处。
10月移入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盆土湿润,温度不低于10℃即可。
鸭趾草亦可于荫处培养,但长期光照不足,易使茎节变长,细弱瘦小,叶色变浅。
盆栽鸭趾草,宜选用高盆或将盆吊起,使枝蔓下垂,显得潇洒自如。
养护一定时期后,下部叶片易干,影响观赏效果,此时可自脱叶处短截,令其重发新枝。
剪下部分可作插穗用。
鸭趾草很少有病虫危害。
田间管理培养紫叶鸭跖草,一般每年春季换一次盆,盆土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即可。
幼苗期放在具有散射光处养护,成株期放半阴处培养。
虽然在室内光线明亮处也能生长,但长期置于室内光照较少处,则枝叶易徒长,叶片变薄而缺乏光泽,叶色变浅,因此,春、秋季节宜将花盆悬挂在中午受不到阳光直射的阳台或廊檐下,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保持盆土湿润。
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液肥。
夏季放室内光照充足处,冬季悬吊在朝南窗前,则茎叶粗壮肥厚,叶面光亮。
冬季要控制浇水,室温保持在10℃左右可安全越冬。
枝条生长过长时应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摘心,促使萌发分枝,使株形发育圆整。
此外,对其萌生的蘖芽应及时剪除,以利新枝生长旺盛,株形整齐。
剪下的枝条可作扦插繁殖用。
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养殖要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而寒,可在阴湿的田边、溪边、村前屋后种植。
栽培技术:用种子、扦插及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春季,按行距15cm开浅沟条播,覆细土1-2cm,种子在较低温度下发芽较好。
扦插繁殖:每节都可以生根,春末、夏初剪取下部匍匐茎截成12-15cm长的小段,按行株距15cm×5cm插入沙土中。
分株繁殖:春季将母株挖起,分劈为带根茎的若干小株,按行株距15cm×10cm栽植。
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无论是播种或者扦插,发芽、生根后仍须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适时松土除草,结合中耕除草,追施肥料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