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专注帮你解答苎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苎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5 11:26:23整理发布。
苎麻是怎样被分类的?
苎麻属Boehmeria最早由N.J.Jacquin(1760)根据产于美洲的Boehmeria.ramiflore.建立。此后,C.L.Biume(1856)根据叶、花序、子房等植物学特征划分苎麻属74种为Genuinae组群、Margarocaqus组群、Chamabainia组群、Tiloonide组群、Uuretia组群和Vrocnide组群。由于他对苎麻属的概念没能正确定位,误将雾水葛属Pouzolzia.Gaud.、微柱麻属Chamabainia.Wight.和隆寇麻属Cyphoiophus.Weed.中的植物种错划入。H.A.Weddel(1869)根据团伞花序腋生或组成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以及叶互生或对生的特性,划分苎麻属47个种的组群,但对各组群没有命名。上述学者的研究为苎麻属种的分类方法和体系奠定了基础。
王文采(1981)根据叶序、花序、雄花、瘦果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即:①木本→多年生草本;②叶互生→对生→近轮生;叶不分裂→顶端2~3(~5)裂;③团伞花序单个腋生→团伞花序组成有叶的穗状花序或分枝花序→团伞花序组成无叶的序状花序或分枝花序;④雄花四基数,无梗或具短梗→五或六基数,具长梗;⑤瘦果无柄,无翅→瘦果有梗,无翅→瘦果具翅,无柄或具翅、具长柄。并采用Blume等人的正确分类方法加以补充,将我国苎麻属植物分为5组群31种12变种,如表和苎麻属分种检索表。
我国苎麻属植物种的分类体系(31种12变种)
苎麻面料能水洗吗?如何洗
初次使用时需水洗晾干;避免暴晒,日光下晾晒时,背面朝外;若需机洗,用机洗袋单独清洗,不可甩干和烘干;低温烫干,烫平,切勿选择中高温。
苎麻是纤维素纤维,机洗脱水时会有皱会变形,不适宜机洗。建议常温或冷水翻面清洗,洗完后不要烘干,晾干就可以了,忌暴晒。
苎麻类面料的产品收藏时可以折叠平整存放,不宜重压,久压易产生死折痕,折痕要有规则,最好是按商品包装时原有的折痕折叠。若长期存放麻类服装,服装和衣柜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极能吸湿的麻类服装受潮霉变。
实践证明,这只适用于对白色织物的洗涤,在对染色织物的洗涤时,要适当控制洗涤温度。如在高温下洗涤染色织物,织物上的染料在上述几个方面的作用下,被当作污垢而被洗脱,尤其是一些着色牢度较差染料染色的织物,就会发生严重的脱色。
因此在洗涤染色织物时,要视其织物的纤维性质、着色牢度、着色方法、色泽深浅的不同,控制适当的洗涤温度,决不可以追求高温洗涤效果而使织物脱色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洗涤被蛋白质类污垢污染的织物时,决不可以用高温,因蛋白质污垢如遇高温时就会使其与织物的临界面迅速扩大,甚至会渗透到织物纤维内部,从而增强了污垢与织物纤维的粘接牢度,产生污垢在织物载体上再也不能去掉的后果。
因此在洗涤沾有血污、奶污、精液污、白带污等蛋白质类污垢的织物时,要用冷水浸泡后,再用低温洗涤。提高洗涤温度不仅能促进洗涤的溶解,并能充分发挥洗涤剂的去污功效,在考虑服装的保色性和保形性的基础上,对不同性质和不同色泽的面料、不同污垢的服装要选用不同的洗涤温度。
服装的种类很多,由于服装面料的类别不同、质地薄厚不同、色泽不同、污染程度不同等,洗涤时要区别对待,其洗涤时间的长短就有所不同。
在服装的洗涤过程中,要使用一些机械力。如揉搓、刷擦、搅拌、拎投、甩干等,没有这些力的作用,就不能把衣物洗干净,但也要视情况而定,用力适度。
由于服装面料性质的不同、新旧程度的不同,其耐拉强度就有所不同,洗涤所用的机械力就各有不同。如果使用一样的机械力,对耐拉强度较差的服装面料就会有破坏作用。
-洗涤
线麻种植的方法
苎麻根-栽培技术 苎麻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发芽适宜气温22-25℃,生长最适温度为23-30℃,气温在8℃以下幼苗停止生长,0℃以下苗易冻死。
年降水量800-1000mm,相对湿度80%左右最为适宜。
怕风,忌渍水。
对土壤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土壤pH5.5-6.5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苎麻品种繁多,有白叶苎麻和绿叶苎麻等。
分深根型、中根型、浅根型三类。
用种子、分根、扦插、压条、分株繁殖,亦可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试管苗。
种子繁殖:用育苗移栽法,选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质疏松之处作苗床。
春季3月上。
中旬或秋季8月上、中旬播种,种子可与细土或草木灰拌匀后撒播于苗床,薄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盖草,浇水,保持湿度。
出苗后,待有10-12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每1hm2用种量7.5-15kg。
分根繁殖:又称分蔸繁殖,将种根挖出,分切成数块,选健壮、无病虫害的带有节及芽的种块,随即栽种。
亦可用边蔸、抽亮、抽行等方法获得种根。
或将细很切成小段,早春育苗,待苗高20cm时移栽。
扦插繁殖:选租壮麻茎,剪成12-15cm小段,具有3-4个芽,斜插在苗床上,覆土压实,保持土壤湿度,待生根出苗后移栽。
压条繁殖:待头麻开始成熟,茎杆大部变褐色时,在植株旁挖深约5cm的浅沟,将茎杆弯曲至地面,在靠地面处,切一伤口,麻杆顶端露出土面,填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移栽。
分株繁殖:苗高15-20cm时,切取过密较矮的麻苗,稍带细根,摘除部分叶片,剪去梢部栽种。
移栽方法,秋末、冬初或早春空穴栽,每lhm2按深根型栽3.75万-4.5万兜、浅根型2.5万-3万蔸。
实生苗4.5万-6万蔸,每蔸2-3株。
穴深10-15cm,穴径12-18cm。
栽后填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头麻追肥2-3次,一般施催苗肥、提苗肥、壮苗肥;二、三麻追肥2次,施催苗肥、齐苗肥。
冬季施有机肥,可沟施或穴施,并结合培土。
苗高1m时,可割除茎杆,促进地下部生长,称破杆,可兼收1次麻。
或在植株高60cm时,将麻株扭曲挽成小结,称闭蔸。
遇雨季要及时排涝。
冬季要齐地砍杆,清理麻园。
苎麻的主要价值
根为利尿解热药,并有安胎作用;叶为止血剂,治创伤出血;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等症。嫩叶可养蚕,作饲料。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性味、制人造丝、人造棉等,与羊毛、棉花混纺可制高级衣料;短纤维可为高级纸张、火药、人造丝等的原料,又可织地毯、麻袋等。⒈在各种麻类纤维中,苎麻纤维最长,强力最大,纤维略粗。纤维长度比最高级的棉花还要长二、三倍到六、七倍,苎麻纤维比亚麻,大麻粗二到三倍,而且纤维端呈尖锐状,接触皮肤有刺痒感,国际上不被认可做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面料。⒉原麻脱胶精制后,纤维外观颜色洁白,有丝样光泽。⒊苎麻纤维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所以穿麻织品具有凉爽感。⒋苎麻纤维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它的强力比棉花大七、八倍。⒌苎麻纤维不容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而且轻盈,同容积的棉布与苎麻布相比较,苎麻布轻百分之二十。茎部韧皮纤维有光泽,耐霉、易染色,为重要的纺织作物,优质纸原料。且与华夏文化传统连接深厚。古代的五种麻之一。苎麻所织的布被称为夏布。夏布也就是夏天所用的布。从种麻开始,每年春、秋季各摘采一次,经过打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染等工序纯手工纺织成布。新夏布如很硬,必须放在水锅里适量放入碱水,进行煮练,取出用衣槌捣练,使它柔软。幅宽二尺二寸。每匹大约45-60厘米宽。苎麻成布之后,需加灰锻濯漂白,制成白纻、白纻细布。《礼记》中的深衣即由苎麻所制。《乐府白纻歌》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中唐时“沤纻为缊袍”、“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乃是一种时尚,以至于唐人到了“裁衫催白纻”的痴狂程度。白纻细布染色后被称为纻丝,多用于制造官袍。苎麻布的制作要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日晒夜露),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一道也不能少。由于夏布所用的原料苎麻胶质重,成麻不规则,因此无法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制作又颇受天气影响,使其身价倍增,供不应求.全手工苎麻夏布主要品种有:本色,本白等夏布,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家居,鞋帽,门帘,窗帘,床上用品,沙发,抱枕,坐垫,靠垫,餐垫,桌布,台布,壁挂,灯罩,包袋,保健系列产品,有创意的设计者,可以用生产的各种不同夏布,设计制作具有全新理念的家居,文化,旅游,装饰用品。手工夏布全手工夏布:因其纤维长,结实,织物冬暖夏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曾被历代列为贡布,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20世纪30年代曾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⒈全手工夏布牢实、挺括滑爽、透气排汗、吸湿性好,传脂、传热能力强,穿着舒适、凉爽,而且它缩水小、着色力强、不易变形,不易褪色、易洗快干;⒉全手工夏布可防污、抗静电,灰尘不易吸附;⒊全手工夏布能抑制细菌滋生,由其加工成的服装和床上用品有抗菌保健功能。 苎叶粄为客家特产,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备受乡亲和游子的喜爱。苎叶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两季为佳。 制作方法: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常吃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苎麻生物脱胶的优点有哪些
与化学脱胶工艺比较,生物脱胶工艺的优点:高产。
脱胶制成率和精梳梳成率均可提高5~7 个百分点。
优质。
纤维卷曲、弹性明显提高;纱线品质指 标提高15%,同等原料生产的纱线、坯布品质可提高 2~4个档次;细纱千锭时断头率降低60%;织布效率 提高40%,万米下机次布率下降5%。
苎麻的种植和收割
苎麻收获季节视各地生态环境和气候而定,一般头麻、三麻茎秆2/3变褐色,二麻黑秆1/2,茎秆下部叶片脱落较多时即应收获。在长江流域一般头麻赶在芒种前、二麻赶在立秋前、三麻赶在霜降前收完。如果遇到严重伏旱,头麻可以适当早收,让二麻旺长阶段赶上梅雨时期。收麻应在催蔸芽出土一周内完成,抢时间、抢季节,做到一季早、季季好。同时要求扯一块、砍一块,随即中耕除草、追肥,达到麻收起,肥下地,抢住时间,促进下季麻苗早生快长,苗齐苗壮。
苎麻是怎样做成布的?
种麻,浸麻,剥麻,漂洗(日晒夜露),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一道也不能少所谓剥麻,就是将苎麻砍下,去掉叶子,剥下茎皮。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凡苎麻……色有青、黄两样。
每岁有两刈者、有三刈者,绩为当暑衣裳、帷帐。
凡苎皮剥取后,喜日燥干,见水即烂。
"剥麻之后的绩纱即是纺线。
"纺苎纱能者用脚车,一女工并敌三工。
"(《天工开物》)"现在在浏阳,婆婆们绩纱的时候要把原纱放在桶里,用砂子压着,一手拿着竹杆,'哒哒哒'手不停息,最终绕成一个两头大沙漏形团子。
"很早以前,大概明清时候,绩工完成之后,就会把纱线带到早市去卖,一般就是凌晨三四点的样子,建国后也有,现在完全就没有了。
织工把绩好的纱线买回去后,就可以按自己所要的幅宽织布了在织布之前,要将经纱按照幅宽牵好,分配好不同的颜色,牵疏入筘。
筘板好像是箅子,要一根一根把纱线入筘,所以有成语"丝丝入扣"。
"牵好经线之后,还不能织,而是要上浆,用早稻的糯米浆,将经线刷上几遍,"苎麻只有上米浆之后比较光滑才可以织布,比较硬挺。
"上好浆的经线经过晾晒之后,就可以织布了,织布的工具是梭子,有牛角、木头等不同材质最后,就是成布的后处理,包括脱胶、漂白,染色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