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席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席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5 11:30:25

这是有席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席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5 11:30:20发布。

瓷器中的席草纹雍正时期

你好,你可能是说瓷器底部的席草纹款,出现此类款识,基本可以断定是康熙朝的器物或者是雍正早期的。

栗木的地名

栗木乡位于衡东县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建国初,栗木属衡山县新塘区,1958年成立栗木人民公社,1966年属衡东县欧阳海区,1984年改为栗木乡,1989年,泉新乡并入栗木乡。栗木乡交通便利,衡炎高速、省道315线穿境而过,距霞流镇火车站仅8公里,且村村通公路,因而交通运输业很发达。交通业的发展,极大地加速了商品流通。每逢阴历3、8日,为栗木的赶集日,人山人海,货物丰富,是衡东县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之一。栗木乡农产品资源丰富,以生产稻谷为主,盛产柑桔、油茶、莱油、大豆、席草、花生等。栗木人民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把发展养殖业作为致富奔小康的“拳头项目”来抓,为衡东的“养殖业之乡”。栗木乡城镇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兴建,现已初具小城镇的雏形。

做榻榻米垫子的蔺草是什么

蔺草蔺草,俗称石草、席草,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

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生物分类学名:Schoenoplectus trigueter (L.) Palla 科别: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

俗名:茳芏、茳肚、席草、大甲蔺、苑里蔺、三角蔺草、石草、咸草、江蘺子、蓝草、七岛蔺、灯心草、三角葱,英名Mat Rush。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蔺草原产于日本,后来被引进种植于大陆福建一带,现主要集中于江苏省苏州车坊镇、浙江宁波市、安徽省等地。

蔺草的生长与土地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润多雨,对蔺草的生长有很大的作用,这里的蔺草细而且长,质感较硬且具韧性。

蔺草分为咸水草与淡水草,咸水草生长于靠海一带,通称咸草或灯心草,品质较粗硬用来编织粗席外,昔日杂货店与市场商贩常用来困绑货物用,过去台北北投地区生长较多,在日据时代,北投蔺草和温泉一样有名。

淡水草是用来编织帽、席的原料,栽植于水田中,一年可收获二、三期,以往生长于大安溪下游两岸沼泽地区较多。

编辑本段功用疗效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因此宜于编织,使用蔺草编织的各类产品具有通气、吸湿、清凉的作用,特别是蔺草茎具有调节干湿的功能。

夏季能保持适度的干燥,使人的皮肤感触异常舒适,冬季保温性能良好,因此蔺草编织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日常用品,也是一种独特的室内时尚装饰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虽然现在各式各样的塑料、化纤、竹子等编织品,花色繁多,但是蔺草编织品的众多特性和优点是其他产品无法所替代的。

日本人喜用蔺草编织品作为室内装饰和睡眠。

据说有调节空气,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日本是使用蔺草编织品最多的国家,至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回归自然热的掀起,用天然,绿色的蔺草作为原料的编织品,必将引起人们的更加关注和青睐。

五、六O年代,在塑胶尼龙绳未普及之前,用蔺草编制成草袋很普遍,当时家庭主妇买菜大多使用草袋,而小贩绑青菜、鱼肉也都用蔺草,连端午节绑粽子都非用蔺草不可;此外,蔺草具柔软富弹性,不易褪色,且具有吸湿、脱臭、防虫与散发的自然草香等特性,使蔺草很适合被利用在草席与草帽、榻榻米等制作。

过去台湾很多地区靠蔺草编织改善了农家的生计,进而带动地方发达,苗栗县苑里镇与台中县大甲镇便是过去生产蔺草帽席的重镇,苑里镇农会也设立有「蔺草文物馆」,肩负起承先启後,发扬蔺草文化的重责大任。

除湿吸汗根据蔺草切片分析,发现其呈半开状,草中有气孔,吸水量为普通水草的2-3倍,所以具有除湿、吸汗之功效; 收割蔺草脱臭杀菌蔺草能破坏病原菌生长所需的潮湿环境,进而达到除臭的效果;清凉舒适蔺草草质柔软细滑,炎夏时使用,有助睡眠;艺术美观蔺草纺织艰辛,具有欣赏价值。

编辑本段制作程序首先是干燥。

在加工成成品前,蔺草先要经过烘干处理(一种是日晒法,也就是用天然的阳光将刚收割的蔺草晒干,这是比较传统的蔺草烘干法,它的特点是晒干后留有天然气味,但是会失去原有的绿色呈现黄色,而且人工成本高,时间较长,需时2天完成;还有就是机械烘干法,它的优点是速度快,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一次烘干成型,而且能保留蔺草的天然气味与本色。

一般机器烘干需要 4小时完成); 其二是染色。

将蔺草染色后进行编织,可以编出各种纹理,染色的蔺草大多是质量较差的蔺草,优质的蔺草一般不做染色处理,以保持它原有的色泽; 其三是编织。

当前的编织技术,可做出多种品种,主要有密经、提花等; 其四是喷色。

在编织好的半成品席面上,做进一步工艺上的处理,喷色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蔺草更有光泽; 最后是缝制。

将各种图案采用刺绣、印花等方法缝制于半成品草席、坐垫等周边,并用精美的布料加以修饰。

编辑本段医书记载据我国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及有关医学书《本草从新》、《韩氏医通》等记述:蔺草根茎可作药用。

有利尿、安眠、止血、治小儿夜啼等功效。

编辑本段相关制品蔺草居家用品主要有:枕头套、床席、坐垫、地垫、枕席、榻榻米等,另外,蔺草制品也被当做一种独特的室内时尚装饰品。

由于蔺草制品种类丰富,价格适中,很受人们喜爱。

蔺草制品 使用保养小贴士 蔺草是一种含有丰富食物纤维的植物,蔺草茎中心髓部由无数白色多孔疏松的星状细胞所组成,又称海绵组织。

全茎坚韧且富有弹性、吸湿功能强,通气性能好,所以有吸附房子内的有害物质的特殊功能,对人体绝对有好处,但是在南方有梅雨季节的地区或在比较潮湿的房屋里使用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每年夏天使用前,用半湿的毛巾轻轻擦一遍,然后日晒至九成干燥就行,切勿曝晒; 2.由于蔺草制品具有较强吸湿功能,因此在比较潮湿的房子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潮湿情况,这是正常反应,只要用毛巾擦干或日晒处理即可; 3.平时只要保持适度的干燥,且避免阳光直射就可以了。

若不慎沾到污渍时,用干布或抹布沾清水后擦拭风干即可;万一有发霉现象,则需放置在阳光下曝晒1小时左右,然后用刷子或扫帚拍打扫除霉菌就行了; 4.在收藏前,必须用毛巾擦干,或日晒处理后放到干燥的地方保存,便于第二年正常使用。

长度蔺草席面的编织与一般布匹的生产方式相近,也是以经纬交织而成,用原色或染色的蔺草,再依编织程序卡的设计,生产出各种多样优雅美丽的席面。

但有些商家为了节省原料成本,缩减了原本应有草的长度,就影响到席面本身色泽的均匀度,更破坏了席面应有的强度,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不但断裂多,使用时亦容易刺伤皮肤。

品质好的蔺草草长应在130公分左右,且一草到底不拼接;色泽一般低劣的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染色剂多为未经检验合格的化工原料,对人体有很大的潜在危害,使用者属于敏感体质的话,很容易就会发生红疹或瘙痒的过敏情况。

而且低劣的加工原料使用也会把原本繁杂的加工过程简化,如此一来,所有的染色或护色时间不足,可能会有退色的问题发生。

制蔺草产品在制作工程中,“烘干”步骤是决定品质好坏的关键。

一般而言,烘干可分为传统日晒和机械控温两种,日晒容易造成草色偏黄、老化、断裂等问题,且草质潮湿容易滋生细菌;机械控温法不但可保留蔺草的鲜绿的原色。

而且具有防螨、卫生、与一草一线决不接织的优点。

因此,选购时,可根据蔺草制品的色泽来判断其制作过程。

气味天然的蔺草气味为清新、舒服的花香,如果是添加化学药剂或香料的,就会散发出较浓烈刺鼻的异味。

好的蔺草制品绝不使用化学药剂及添加物,避免有异味及过敏产生,进而伤害皮肤。

另外,优质的蔺草制品具有如下特点: ● 采用特殊手法编织而成,隔热透气性佳,且兼具湿度调节的功能与空气净化作用; ● 优质的蔺草表皮厚实,久睡不起毛,而且越睡越光滑,内部海绵状纤维吸湿及净化空气能力强,具有保温、断热、触感佳的特质,故夏天隔热、冬天保暖,使用时更有淡淡的草香散发。

马鞍市东火车站到郑浦港新区姥桥水厂有多远

1、浙江省景宁县外舍乡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东,属外舍乡,现为外舍管理区管辖,距离外舍2.5公里。

辖外田头、半岭、石尖头、干坑、岭脚、麻坑、新寮、坟山、古传坑等9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2户, 198人,其中畲族21人。

耕地面积183亩,林地面积8207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编辑本段]2、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新华村地处湖北天门市新华村四组,西南距黄潭2公里,东距竟陵4公里,是新华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农村进行住房改革,新华村3、4组新住宅区建起不久,大队代销店之迁来,成了最早的经商户。

1981年,大队修起了沥青路面的公路,与荷沙公路相连。

1988年又建起村卫生室和办公楼。

许多村民在此公路两侧建房,从事商业经营,形成小集,因此地为新化村村民委同会所在地,故称“新华”。

街道为南北走向,长200米,两侧店铺,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或平房。

新华,解放前属黄潭乡,解放后,1950年属黄潭乡,1958年属黄潭公社黄龙管理区3大队,1961年属黄龙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于黄潭乡新华村,撤区建镇后,一直是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新华有洒厂4家,其中村办1家,私营3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年产白酒1万余公斤。

不有养猪场2个,其中村办1家,私营1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

村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500头。

村民王又林,自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200头,村民李新才开办的棉花副产品加工厂,将收购来的废棉、短绒,清整打包后,销往沙市等地造纸厂,运转良好,此外还有1家豆腐作坊,一家面粉加工厂,一家服装加工厂和一家季节性榨油坊。

新华,历来是黄潭的产棉大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葡萄种植户8家,面积15亩。

1组村民马国祥,3组冯南进,冯柏枝,每亩售额均在2500元以上,全村还栽培美国油桃60亩,11组组长王明祥栽油桃1.5亩,2000年在桃园中套种甜瓜,收入3000余元。

花卉苗木专户王艾香,培育各种花卉、果树苗木、绿化树苗4亩多,年销售各种树苗、花卉2万余株,收入2万余元。

新华小集,生意兴隆,现有个体经商户23家,从业人员40余人。

农贸市场十分活跃,本地产鸡、鸭、鱼、肉和白酒、蔬菜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十分畅销,除满足本地村民需要外,竟陵、黄潭等地的餐馆老板,也是这里的常客。

新华交通方便。

有沥青路面的公路在达各村民小组和邻近各村,北至洪山,西至长场、坟禁,均建有沥青路面的公路,晴雨通车。

有大小机动车辆14台,从事客货运输。

新华村于1984年建起自来水塔,农户还备有塑料管或钢管深水井,结束了吃河水、塘水的历史。

家家都用上了电灯,农村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安全。

1952年办起王湾小学。

1994年,村委会筹资在新华街南,新建了新化小学,有教学楼、办公室、教工宿舍等。

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500人。

1997年获市“普九”教育先时单位,该校有3名学生参加了1998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97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曾来到新化村,视察科学植棉示范田。

[编辑本段]3、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北面,南与大同村相邻,北与红岩村相连,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村公所距石鼓镇政府7千米,海拔1830米。

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2478人,居民以汉、纳西、傈僳为主。

村内有完小1所,卫生室1所。

年未耕地面积3317.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6.66亩,旱地面积1640.54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烤烟、大蒜为主。

全年粮食总产量855.2吨,人均有粮345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7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

[编辑本段]4、浙江省萧山区宁围镇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新街镇,南靠开发区热电厂,西接通惠路,北面与本镇宁新村接界,浙赣铁路穿村而过,南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省道在村东及南两侧穿境而过,距机场路仅500米,建设四路,振宁路贯穿东西,是宁围镇第一大村。

2004年末,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27亩,村民1264户,人口3286人,设有20个村民小组,工企业108家。

2004年全村实现工企业总产值35.31亿元,利润5222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人均收入14618元,村级集体总资产1.42亿元,年可用资金861万元。

2004年全区现代化标兵村排列前茅,工企业产值、自有资产、村级可用资金均排列宁围镇首位,在2004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为全镇第一。

该村原为钱塘江的故道,钱塘江主槽改道后,沙涂遂淤积涨高成沼泽地,并逐渐由草荡地流变为可种农作物的沙地。

1926年后,由头蓬、绍兴马鞍、安昌等农户陆续来此开荒耕作,生息繁衍,逐步形成村落,1984年改为新华村民委员会,属宁围乡,1992年起属宁围镇。

该村工企业已形成了汽车、建材、五金等三大市场和五金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印染等工业企业,有工业58家、上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企业也有10多家。

农业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的综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商品基地。

2004年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了 “以市场为依托,注重工作重点,不放农业基础,加快三产发展,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文明进步” 的工作思路,并组建了以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华集团。

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杭州市级卫生村,多年被评为区级现代化标兵村、经济强村、宁围镇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村、经济强村、区级综合经济实力50强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将继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争做“钱江时代”萧山人。

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更高水平小康建设,为新华的又一次腾飞描绘出新的蓝图。

[编辑本段]5、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新华村新华村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编辑本段]6、浙江省长兴县畎桥乡新华村简介湖州市长兴县新华村50年代初属畎桥乡二村。

1957年春建立高田、新华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半年两社合并为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建立新华大队,属林城人民公社天平管理区。

1961年属天平桥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新华村,隶属畎桥乡。

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辖杨家湾、贺家村、黄泥滩、汪家湾、上庄、陈桥头、小俞村、店基村、塘里村、大俞村、高田庙、杨家村、陈家村、余家湾、庄里16个自然村。

1992年有28个生产队,642户,2740人,其中正、半劳动力1881人。

水产养殖新华村系平原区,村区多渔塘。

1992年有鱼塘820亩。

鱼塘归村、队两级所有,其中村525亩,队295亩。

水产品有鱼、鱼苗、河蚌、三角蚌、珍珠等。

养鱼、繁殖鱼苗是新华村的传统水产业。

鱼种以鲢鱼、青鱼、草鱼、鲤鱼为主。

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清率先在村试养鱼苗获得成功,在全村逐步推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养殖鱼苗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

1975年,部分生产队恢复养殖鱼苗,主要销往安徽省广德、宁国等地。

以后,繁殖鱼苗又逐步在村民中普遍推开。

1984年,新华村是长兴县较早开始实行集体鱼塘招标承包村之一。

村民委员会为发动全村招标,提前用广播通知到各家各户,规定招标承包日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投标竞争,以标的多者为中标人,承包期一般都定为3年。

当时承包者大多以养鱼为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鱼塘养殖由过去的"粗放型"改变为"精细型"。

承包者每年上交村、队两级承包金在10万元以上,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经济发展新华村有水田4000亩,以种植水稻、油菜、麦类为主。

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4.74万公斤,春粮23.23万公斤,油菜籽25.76万公斤。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党支部书记方水林,副书记、村经济联合社社长汪新富,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金元等干部,又从永康市引进席草种子,试种1亩席草获得成功。

以后,发动全村100多户种植120亩席草,1992年产席草1.25万公斤。

同年下半年投资1.9万元,从外地购进2台织席机,办起湖州市第一家草席加工厂。

是年生产草席4000多米。

方水林、汪新富、王金元等村干部又分别到长兴、湖州、泗安等地联系草席销售业务,在长兴县城设立销售点。

全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据统计,全村有6户联合在外搞水上运输,船运吨位500吨。

有200多人在县城和林城镇、畎桥乡搞建筑业。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7.4万元(内水产业收入15.4万元,机埠、锯板厂、机修厂、砖瓦窑等收入2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2年的1600多元,增加5倍多。

470多户村民先后盖起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5%。

村党支部在1986、1987年被中共长兴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7年获长兴县"双争"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0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湖州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7、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新华村是常州市的北大门,地处长江之滨,自1992年实现“一田制”种植后,农民就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农田由专业队机械化操作,劳动力向二产、三产大转移,在两次区域调整后人口8468人,辖地10.1平方公里。

概况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现代、设施齐备;有休闲垂钓中心、河豚养殖基地、拥有红叶李、国槐、广玉兰、白玉兰、紫穗槐、意杨等品项繁多的花卉苗木基地、耗资1600万元的工业园区和新华实验小学、幼儿园。

交通四通八达,有常州直达新华村的40路公交专线汽车,有专业旅游观光车2辆,有客运出租车50辆,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解决了游客的“行、游”。

根据“新华一日游”旅游线路编排的实际,村里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1个,购置了触摸屏。

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工业企业以江苏常恒集团为龙头,各生产企业以家电配件为支柱。

“中国常恒,配套巨人”,其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并与区欧史密斯、兰柯等国外大企业携手,开发精品、新品,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主要优势。

获得荣誉: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省安全文明村、省百佳生态村、省爱国卫生先进村、省文明村等荣誉。

[编辑本段]8、云南省元谋县新华乡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元谋县新华乡,地处新华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元谋县60公里。

东邻平田乡,南邻大姚县,西邻大姚县,北邻新平村委会 。

辖庙上、庙下、班庄、湾子、平坡哨村、上柏村6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40户,有乡村人口19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29.14平方公里,海拔1617.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117.40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41490.00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71.5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编辑本段]9、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新华村新华行政村隶属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地处田园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田园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

东邻达丙村,南邻文昌社区,西邻柯街镇,北邻勐廷村。

辖马桥、德禄、卡房等28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22户, 有乡村人口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65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5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404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8124.5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9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编辑本段]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华村新华村委会隶属界头乡,地处界头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

东邻高黎贡山,南邻早三村,西邻永安,北邻东华。

辖龙家坡、王家寨、刘家岭、上岭子、大坡、罗妹城、下岭子、李家营、热水塘、杨家岭、黄家寨、中营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3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374人,劳动15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2人。

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编辑本段]11、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10公里。

东邻建设村,南邻澜沧县,西邻岩丙村,北邻建设村。

辖大寨、永贡类等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60人,劳动力3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06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3,097.00 亩,人均耕地4.7亩,林地3,000.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编辑本段]1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新华村新华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地处景星乡北边,距景星乡政府所在地14.00 公里,到乡上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8公里。

东邻赛云村,南邻涵德村,西邻太和村,北邻赛云村 。

辖新华、小平掌 、大平掌等15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360户,有乡村人口16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 8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24 平方公里,海拔 1,480.00 米,年平均气温 21.00 ℃,年降水量 1,250.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4,247.00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 30,378.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1.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元。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业为主。

马鞍市东火车站到郑浦港新区姥桥水厂有多远

1、浙江省景宁县外舍乡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东,属外舍乡,现为外舍管理区管辖,距离外舍2.5公里。

辖外田头、半岭、石尖头、干坑、岭脚、麻坑、新寮、坟山、古传坑等9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2户, 198人,其中畲族21人。

耕地面积183亩,林地面积8207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编辑本段]2、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新华村地处湖北天门市新华村四组,西南距黄潭2公里,东距竟陵4公里,是新华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农村进行住房改革,新华村3、4组新住宅区建起不久,大队代销店之迁来,成了最早的经商户。

1981年,大队修起了沥青路面的公路,与荷沙公路相连。

1988年又建起村卫生室和办公楼。

许多村民在此公路两侧建房,从事商业经营,形成小集,因此地为新化村村民委同会所在地,故称“新华”。

街道为南北走向,长200米,两侧店铺,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或平房。

新华,解放前属黄潭乡,解放后,1950年属黄潭乡,1958年属黄潭公社黄龙管理区3大队,1961年属黄龙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于黄潭乡新华村,撤区建镇后,一直是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新华有洒厂4家,其中村办1家,私营3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年产白酒1万余公斤。

不有养猪场2个,其中村办1家,私营1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

村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500头。

村民王又林,自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200头,村民李新才开办的棉花副产品加工厂,将收购来的废棉、短绒,清整打包后,销往沙市等地造纸厂,运转良好,此外还有1家豆腐作坊,一家面粉加工厂,一家服装加工厂和一家季节性榨油坊。

新华,历来是黄潭的产棉大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葡萄种植户8家,面积15亩。

1组村民马国祥,3组冯南进,冯柏枝,每亩售额均在2500元以上,全村还栽培美国油桃60亩,11组组长王明祥栽油桃1.5亩,2000年在桃园中套种甜瓜,收入3000余元。

花卉苗木专户王艾香,培育各种花卉、果树苗木、绿化树苗4亩多,年销售各种树苗、花卉2万余株,收入2万余元。

新华小集,生意兴隆,现有个体经商户23家,从业人员40余人。

农贸市场十分活跃,本地产鸡、鸭、鱼、肉和白酒、蔬菜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十分畅销,除满足本地村民需要外,竟陵、黄潭等地的餐馆老板,也是这里的常客。

新华交通方便。

有沥青路面的公路在达各村民小组和邻近各村,北至洪山,西至长场、坟禁,均建有沥青路面的公路,晴雨通车。

有大小机动车辆14台,从事客货运输。

新华村于1984年建起自来水塔,农户还备有塑料管或钢管深水井,结束了吃河水、塘水的历史。

家家都用上了电灯,农村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安全。

1952年办起王湾小学。

1994年,村委会筹资在新华街南,新建了新化小学,有教学楼、办公室、教工宿舍等。

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500人。

1997年获市“普九”教育先时单位,该校有3名学生参加了1998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97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曾来到新化村,视察科学植棉示范田。

[编辑本段]3、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北面,南与大同村相邻,北与红岩村相连,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村公所距石鼓镇政府7千米,海拔1830米。

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2478人,居民以汉、纳西、傈僳为主。

村内有完小1所,卫生室1所。

年未耕地面积3317.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6.66亩,旱地面积1640.54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烤烟、大蒜为主。

全年粮食总产量855.2吨,人均有粮345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7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

[编辑本段]4、浙江省萧山区宁围镇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新街镇,南靠开发区热电厂,西接通惠路,北面与本镇宁新村接界,浙赣铁路穿村而过,南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省道在村东及南两侧穿境而过,距机场路仅500米,建设四路,振宁路贯穿东西,是宁围镇第一大村。

2004年末,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27亩,村民1264户,人口3286人,设有20个村民小组,工企业108家。

2004年全村实现工企业总产值35.31亿元,利润5222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人均收入14618元,村级集体总资产1.42亿元,年可用资金861万元。

2004年全区现代化标兵村排列前茅,工企业产值、自有资产、村级可用资金均排列宁围镇首位,在2004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为全镇第一。

该村原为钱塘江的故道,钱塘江主槽改道后,沙涂遂淤积涨高成沼泽地,并逐渐由草荡地流变为可种农作物的沙地。

1926年后,由头蓬、绍兴马鞍、安昌等农户陆续来此开荒耕作,生息繁衍,逐步形成村落,1984年改为新华村民委员会,属宁围乡,1992年起属宁围镇。

该村工企业已形成了汽车、建材、五金等三大市场和五金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印染等工业企业,有工业58家、上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企业也有10多家。

农业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的综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商品基地。

2004年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了 “以市场为依托,注重工作重点,不放农业基础,加快三产发展,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文明进步” 的工作思路,并组建了以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华集团。

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杭州市级卫生村,多年被评为区级现代化标兵村、经济强村、宁围镇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村、经济强村、区级综合经济实力50强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将继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争做“钱江时代”萧山人。

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更高水平小康建设,为新华的又一次腾飞描绘出新的蓝图。

[编辑本段]5、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新华村新华村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编辑本段]6、浙江省长兴县畎桥乡新华村简介湖州市长兴县新华村50年代初属畎桥乡二村。

1957年春建立高田、新华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半年两社合并为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建立新华大队,属林城人民公社天平管理区。

1961年属天平桥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新华村,隶属畎桥乡。

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辖杨家湾、贺家村、黄泥滩、汪家湾、上庄、陈桥头、小俞村、店基村、塘里村、大俞村、高田庙、杨家村、陈家村、余家湾、庄里16个自然村。

1992年有28个生产队,642户,2740人,其中正、半劳动力1881人。

水产养殖新华村系平原区,村区多渔塘。

1992年有鱼塘820亩。

鱼塘归村、队两级所有,其中村525亩,队295亩。

水产品有鱼、鱼苗、河蚌、三角蚌、珍珠等。

养鱼、繁殖鱼苗是新华村的传统水产业。

鱼种以鲢鱼、青鱼、草鱼、鲤鱼为主。

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清率先在村试养鱼苗获得成功,在全村逐步推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养殖鱼苗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

1975年,部分生产队恢复养殖鱼苗,主要销往安徽省广德、宁国等地。

以后,繁殖鱼苗又逐步在村民中普遍推开。

1984年,新华村是长兴县较早开始实行集体鱼塘招标承包村之一。

村民委员会为发动全村招标,提前用广播通知到各家各户,规定招标承包日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投标竞争,以标的多者为中标人,承包期一般都定为3年。

当时承包者大多以养鱼为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鱼塘养殖由过去的"粗放型"改变为"精细型"。

承包者每年上交村、队两级承包金在10万元以上,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经济发展新华村有水田4000亩,以种植水稻、油菜、麦类为主。

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4.74万公斤,春粮23.23万公斤,油菜籽25.76万公斤。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党支部书记方水林,副书记、村经济联合社社长汪新富,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金元等干部,又从永康市引进席草种子,试种1亩席草获得成功。

以后,发动全村100多户种植120亩席草,1992年产席草1.25万公斤。

同年下半年投资1.9万元,从外地购进2台织席机,办起湖州市第一家草席加工厂。

是年生产草席4000多米。

方水林、汪新富、王金元等村干部又分别到长兴、湖州、泗安等地联系草席销售业务,在长兴县城设立销售点。

全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据统计,全村有6户联合在外搞水上运输,船运吨位500吨。

有200多人在县城和林城镇、畎桥乡搞建筑业。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7.4万元(内水产业收入15.4万元,机埠、锯板厂、机修厂、砖瓦窑等收入2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2年的1600多元,增加5倍多。

470多户村民先后盖起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5%。

村党支部在1986、1987年被中共长兴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7年获长兴县"双争"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0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湖州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7、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新华村是常州市的北大门,地处长江之滨,自1992年实现“一田制”种植后,农民就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农田由专业队机械化操作,劳动力向二产、三产大转移,在两次区域调整后人口8468人,辖地10.1平方公里。

概况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现代、设施齐备;有休闲垂钓中心、河豚养殖基地、拥有红叶李、国槐、广玉兰、白玉兰、紫穗槐、意杨等品项繁多的花卉苗木基地、耗资1600万元的工业园区和新华实验小学、幼儿园。

交通四通八达,有常州直达新华村的40路公交专线汽车,有专业旅游观光车2辆,有客运出租车50辆,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解决了游客的“行、游”。

根据“新华一日游”旅游线路编排的实际,村里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1个,购置了触摸屏。

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工业企业以江苏常恒集团为龙头,各生产企业以家电配件为支柱。

“中国常恒,配套巨人”,其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并与区欧史密斯、兰柯等国外大企业携手,开发精品、新品,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主要优势。

获得荣誉: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省安全文明村、省百佳生态村、省爱国卫生先进村、省文明村等荣誉。

[编辑本段]8、云南省元谋县新华乡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元谋县新华乡,地处新华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元谋县60公里。

东邻平田乡,南邻大姚县,西邻大姚县,北邻新平村委会 。

辖庙上、庙下、班庄、湾子、平坡哨村、上柏村6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40户,有乡村人口19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29.14平方公里,海拔1617.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117.40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41490.00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71.5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编辑本段]9、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新华村新华行政村隶属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地处田园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田园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

东邻达丙村,南邻文昌社区,西邻柯街镇,北邻勐廷村。

辖马桥、德禄、卡房等28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22户, 有乡村人口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65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5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404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8124.5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9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编辑本段]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华村新华村委会隶属界头乡,地处界头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

东邻高黎贡山,南邻早三村,西邻永安,北邻东华。

辖龙家坡、王家寨、刘家岭、上岭子、大坡、罗妹城、下岭子、李家营、热水塘、杨家岭、黄家寨、中营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3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374人,劳动15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2人。

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编辑本段]11、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10公里。

东邻建设村,南邻澜沧县,西邻岩丙村,北邻建设村。

辖大寨、永贡类等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60人,劳动力3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06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3,097.00 亩,人均耕地4.7亩,林地3,000.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编辑本段]1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新华村新华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地处景星乡北边,距景星乡政府所在地14.00 公里,到乡上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8公里。

东邻赛云村,南邻涵德村,西邻太和村,北邻赛云村 。

辖新华、小平掌 、大平掌等15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360户,有乡村人口16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 8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24 平方公里,海拔 1,480.00 米,年平均气温 21.00 ℃,年降水量 1,250.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4,247.00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 30,378.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1.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元。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业为主。

马鞍市东火车站到郑浦港新区姥桥水厂有多远

1、浙江省景宁县外舍乡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东,属外舍乡,现为外舍管理区管辖,距离外舍2.5公里。

辖外田头、半岭、石尖头、干坑、岭脚、麻坑、新寮、坟山、古传坑等9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2户, 198人,其中畲族21人。

耕地面积183亩,林地面积8207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编辑本段]2、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新华村地处湖北天门市新华村四组,西南距黄潭2公里,东距竟陵4公里,是新华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农村进行住房改革,新华村3、4组新住宅区建起不久,大队代销店之迁来,成了最早的经商户。

1981年,大队修起了沥青路面的公路,与荷沙公路相连。

1988年又建起村卫生室和办公楼。

许多村民在此公路两侧建房,从事商业经营,形成小集,因此地为新化村村民委同会所在地,故称“新华”。

街道为南北走向,长200米,两侧店铺,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或平房。

新华,解放前属黄潭乡,解放后,1950年属黄潭乡,1958年属黄潭公社黄龙管理区3大队,1961年属黄龙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于黄潭乡新华村,撤区建镇后,一直是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新华有洒厂4家,其中村办1家,私营3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年产白酒1万余公斤。

不有养猪场2个,其中村办1家,私营1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

村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500头。

村民王又林,自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200头,村民李新才开办的棉花副产品加工厂,将收购来的废棉、短绒,清整打包后,销往沙市等地造纸厂,运转良好,此外还有1家豆腐作坊,一家面粉加工厂,一家服装加工厂和一家季节性榨油坊。

新华,历来是黄潭的产棉大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葡萄种植户8家,面积15亩。

1组村民马国祥,3组冯南进,冯柏枝,每亩售额均在2500元以上,全村还栽培美国油桃60亩,11组组长王明祥栽油桃1.5亩,2000年在桃园中套种甜瓜,收入3000余元。

花卉苗木专户王艾香,培育各种花卉、果树苗木、绿化树苗4亩多,年销售各种树苗、花卉2万余株,收入2万余元。

新华小集,生意兴隆,现有个体经商户23家,从业人员40余人。

农贸市场十分活跃,本地产鸡、鸭、鱼、肉和白酒、蔬菜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十分畅销,除满足本地村民需要外,竟陵、黄潭等地的餐馆老板,也是这里的常客。

新华交通方便。

有沥青路面的公路在达各村民小组和邻近各村,北至洪山,西至长场、坟禁,均建有沥青路面的公路,晴雨通车。

有大小机动车辆14台,从事客货运输。

新华村于1984年建起自来水塔,农户还备有塑料管或钢管深水井,结束了吃河水、塘水的历史。

家家都用上了电灯,农村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安全。

1952年办起王湾小学。

1994年,村委会筹资在新华街南,新建了新化小学,有教学楼、办公室、教工宿舍等。

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500人。

1997年获市“普九”教育先时单位,该校有3名学生参加了1998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97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曾来到新化村,视察科学植棉示范田。

[编辑本段]3、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北面,南与大同村相邻,北与红岩村相连,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村公所距石鼓镇政府7千米,海拔1830米。

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2478人,居民以汉、纳西、傈僳为主。

村内有完小1所,卫生室1所。

年未耕地面积3317.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6.66亩,旱地面积1640.54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烤烟、大蒜为主。

全年粮食总产量855.2吨,人均有粮345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7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

[编辑本段]4、浙江省萧山区宁围镇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新街镇,南靠开发区热电厂,西接通惠路,北面与本镇宁新村接界,浙赣铁路穿村而过,南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省道在村东及南两侧穿境而过,距机场路仅500米,建设四路,振宁路贯穿东西,是宁围镇第一大村。

2004年末,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27亩,村民1264户,人口3286人,设有20个村民小组,工企业108家。

2004年全村实现工企业总产值35.31亿元,利润5222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人均收入14618元,村级集体总资产1.42亿元,年可用资金861万元。

2004年全区现代化标兵村排列前茅,工企业产值、自有资产、村级可用资金均排列宁围镇首位,在2004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为全镇第一。

该村原为钱塘江的故道,钱塘江主槽改道后,沙涂遂淤积涨高成沼泽地,并逐渐由草荡地流变为可种农作物的沙地。

1926年后,由头蓬、绍兴马鞍、安昌等农户陆续来此开荒耕作,生息繁衍,逐步形成村落,1984年改为新华村民委员会,属宁围乡,1992年起属宁围镇。

该村工企业已形成了汽车、建材、五金等三大市场和五金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印染等工业企业,有工业58家、上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企业也有10多家。

农业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的综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商品基地。

2004年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了 “以市场为依托,注重工作重点,不放农业基础,加快三产发展,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文明进步” 的工作思路,并组建了以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华集团。

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杭州市级卫生村,多年被评为区级现代化标兵村、经济强村、宁围镇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村、经济强村、区级综合经济实力50强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将继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争做“钱江时代”萧山人。

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更高水平小康建设,为新华的又一次腾飞描绘出新的蓝图。

[编辑本段]5、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新华村新华村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编辑本段]6、浙江省长兴县畎桥乡新华村简介湖州市长兴县新华村50年代初属畎桥乡二村。

1957年春建立高田、新华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半年两社合并为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建立新华大队,属林城人民公社天平管理区。

1961年属天平桥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新华村,隶属畎桥乡。

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辖杨家湾、贺家村、黄泥滩、汪家湾、上庄、陈桥头、小俞村、店基村、塘里村、大俞村、高田庙、杨家村、陈家村、余家湾、庄里16个自然村。

1992年有28个生产队,642户,2740人,其中正、半劳动力1881人。

水产养殖新华村系平原区,村区多渔塘。

1992年有鱼塘820亩。

鱼塘归村、队两级所有,其中村525亩,队295亩。

水产品有鱼、鱼苗、河蚌、三角蚌、珍珠等。

养鱼、繁殖鱼苗是新华村的传统水产业。

鱼种以鲢鱼、青鱼、草鱼、鲤鱼为主。

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清率先在村试养鱼苗获得成功,在全村逐步推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养殖鱼苗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

1975年,部分生产队恢复养殖鱼苗,主要销往安徽省广德、宁国等地。

以后,繁殖鱼苗又逐步在村民中普遍推开。

1984年,新华村是长兴县较早开始实行集体鱼塘招标承包村之一。

村民委员会为发动全村招标,提前用广播通知到各家各户,规定招标承包日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投标竞争,以标的多者为中标人,承包期一般都定为3年。

当时承包者大多以养鱼为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鱼塘养殖由过去的"粗放型"改变为"精细型"。

承包者每年上交村、队两级承包金在10万元以上,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经济发展新华村有水田4000亩,以种植水稻、油菜、麦类为主。

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4.74万公斤,春粮23.23万公斤,油菜籽25.76万公斤。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党支部书记方水林,副书记、村经济联合社社长汪新富,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金元等干部,又从永康市引进席草种子,试种1亩席草获得成功。

以后,发动全村100多户种植120亩席草,1992年产席草1.25万公斤。

同年下半年投资1.9万元,从外地购进2台织席机,办起湖州市第一家草席加工厂。

是年生产草席4000多米。

方水林、汪新富、王金元等村干部又分别到长兴、湖州、泗安等地联系草席销售业务,在长兴县城设立销售点。

全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据统计,全村有6户联合在外搞水上运输,船运吨位500吨。

有200多人在县城和林城镇、畎桥乡搞建筑业。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7.4万元(内水产业收入15.4万元,机埠、锯板厂、机修厂、砖瓦窑等收入2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2年的1600多元,增加5倍多。

470多户村民先后盖起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5%。

村党支部在1986、1987年被中共长兴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7年获长兴县"双争"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0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湖州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7、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新华村是常州市的北大门,地处长江之滨,自1992年实现“一田制”种植后,农民就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农田由专业队机械化操作,劳动力向二产、三产大转移,在两次区域调整后人口8468人,辖地10.1平方公里。

概况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现代、设施齐备;有休闲垂钓中心、河豚养殖基地、拥有红叶李、国槐、广玉兰、白玉兰、紫穗槐、意杨等品项繁多的花卉苗木基地、耗资1600万元的工业园区和新华实验小学、幼儿园。

交通四通八达,有常州直达新华村的40路公交专线汽车,有专业旅游观光车2辆,有客运出租车50辆,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解决了游客的“行、游”。

根据“新华一日游”旅游线路编排的实际,村里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1个,购置了触摸屏。

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工业企业以江苏常恒集团为龙头,各生产企业以家电配件为支柱。

“中国常恒,配套巨人”,其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并与区欧史密斯、兰柯等国外大企业携手,开发精品、新品,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主要优势。

获得荣誉: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省安全文明村、省百佳生态村、省爱国卫生先进村、省文明村等荣誉。

[编辑本段]8、云南省元谋县新华乡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元谋县新华乡,地处新华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元谋县60公里。

东邻平田乡,南邻大姚县,西邻大姚县,北邻新平村委会 。

辖庙上、庙下、班庄、湾子、平坡哨村、上柏村6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40户,有乡村人口19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29.14平方公里,海拔1617.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117.40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41490.00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71.5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编辑本段]9、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新华村新华行政村隶属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地处田园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田园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

东邻达丙村,南邻文昌社区,西邻柯街镇,北邻勐廷村。

辖马桥、德禄、卡房等28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22户, 有乡村人口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65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5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404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8124.5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9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编辑本段]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华村新华村委会隶属界头乡,地处界头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

东邻高黎贡山,南邻早三村,西邻永安,北邻东华。

辖龙家坡、王家寨、刘家岭、上岭子、大坡、罗妹城、下岭子、李家营、热水塘、杨家岭、黄家寨、中营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3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374人,劳动15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2人。

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编辑本段]11、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10公里。

东邻建设村,南邻澜沧县,西邻岩丙村,北邻建设村。

辖大寨、永贡类等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60人,劳动力3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06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3,097.00 亩,人均耕地4.7亩,林地3,000.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编辑本段]1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新华村新华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地处景星乡北边,距景星乡政府所在地14.00 公里,到乡上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8公里。

东邻赛云村,南邻涵德村,西邻太和村,北邻赛云村 。

辖新华、小平掌 、大平掌等15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360户,有乡村人口16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 8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24 平方公里,海拔 1,480.00 米,年平均气温 21.00 ℃,年降水量 1,250.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4,247.00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 30,378.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1.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元。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业为主。

马鞍市东火车站到郑浦港新区姥桥水厂有多远

1、浙江省景宁县外舍乡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东,属外舍乡,现为外舍管理区管辖,距离外舍2.5公里。

辖外田头、半岭、石尖头、干坑、岭脚、麻坑、新寮、坟山、古传坑等9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2户, 198人,其中畲族21人。

耕地面积183亩,林地面积8207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编辑本段]2、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新华村地处湖北天门市新华村四组,西南距黄潭2公里,东距竟陵4公里,是新华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农村进行住房改革,新华村3、4组新住宅区建起不久,大队代销店之迁来,成了最早的经商户。

1981年,大队修起了沥青路面的公路,与荷沙公路相连。

1988年又建起村卫生室和办公楼。

许多村民在此公路两侧建房,从事商业经营,形成小集,因此地为新化村村民委同会所在地,故称“新华”。

街道为南北走向,长200米,两侧店铺,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或平房。

新华,解放前属黄潭乡,解放后,1950年属黄潭乡,1958年属黄潭公社黄龙管理区3大队,1961年属黄龙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于黄潭乡新华村,撤区建镇后,一直是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新华有洒厂4家,其中村办1家,私营3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年产白酒1万余公斤。

不有养猪场2个,其中村办1家,私营1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

村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500头。

村民王又林,自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200头,村民李新才开办的棉花副产品加工厂,将收购来的废棉、短绒,清整打包后,销往沙市等地造纸厂,运转良好,此外还有1家豆腐作坊,一家面粉加工厂,一家服装加工厂和一家季节性榨油坊。

新华,历来是黄潭的产棉大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葡萄种植户8家,面积15亩。

1组村民马国祥,3组冯南进,冯柏枝,每亩售额均在2500元以上,全村还栽培美国油桃60亩,11组组长王明祥栽油桃1.5亩,2000年在桃园中套种甜瓜,收入3000余元。

花卉苗木专户王艾香,培育各种花卉、果树苗木、绿化树苗4亩多,年销售各种树苗、花卉2万余株,收入2万余元。

新华小集,生意兴隆,现有个体经商户23家,从业人员40余人。

农贸市场十分活跃,本地产鸡、鸭、鱼、肉和白酒、蔬菜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十分畅销,除满足本地村民需要外,竟陵、黄潭等地的餐馆老板,也是这里的常客。

新华交通方便。

有沥青路面的公路在达各村民小组和邻近各村,北至洪山,西至长场、坟禁,均建有沥青路面的公路,晴雨通车。

有大小机动车辆14台,从事客货运输。

新华村于1984年建起自来水塔,农户还备有塑料管或钢管深水井,结束了吃河水、塘水的历史。

家家都用上了电灯,农村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安全。

1952年办起王湾小学。

1994年,村委会筹资在新华街南,新建了新化小学,有教学楼、办公室、教工宿舍等。

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500人。

1997年获市“普九”教育先时单位,该校有3名学生参加了1998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97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曾来到新化村,视察科学植棉示范田。

[编辑本段]3、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北面,南与大同村相邻,北与红岩村相连,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村公所距石鼓镇政府7千米,海拔1830米。

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2478人,居民以汉、纳西、傈僳为主。

村内有完小1所,卫生室1所。

年未耕地面积3317.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6.66亩,旱地面积1640.54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烤烟、大蒜为主。

全年粮食总产量855.2吨,人均有粮345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7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

[编辑本段]4、浙江省萧山区宁围镇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新街镇,南靠开发区热电厂,西接通惠路,北面与本镇宁新村接界,浙赣铁路穿村而过,南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省道在村东及南两侧穿境而过,距机场路仅500米,建设四路,振宁路贯穿东西,是宁围镇第一大村。

2004年末,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27亩,村民1264户,人口3286人,设有20个村民小组,工企业108家。

2004年全村实现工企业总产值35.31亿元,利润5222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人均收入14618元,村级集体总资产1.42亿元,年可用资金861万元。

2004年全区现代化标兵村排列前茅,工企业产值、自有资产、村级可用资金均排列宁围镇首位,在2004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为全镇第一。

该村原为钱塘江的故道,钱塘江主槽改道后,沙涂遂淤积涨高成沼泽地,并逐渐由草荡地流变为可种农作物的沙地。

1926年后,由头蓬、绍兴马鞍、安昌等农户陆续来此开荒耕作,生息繁衍,逐步形成村落,1984年改为新华村民委员会,属宁围乡,1992年起属宁围镇。

该村工企业已形成了汽车、建材、五金等三大市场和五金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印染等工业企业,有工业58家、上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企业也有10多家。

农业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的综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商品基地。

2004年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了 “以市场为依托,注重工作重点,不放农业基础,加快三产发展,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文明进步” 的工作思路,并组建了以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华集团。

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杭州市级卫生村,多年被评为区级现代化标兵村、经济强村、宁围镇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村、经济强村、区级综合经济实力50强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将继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争做“钱江时代”萧山人。

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更高水平小康建设,为新华的又一次腾飞描绘出新的蓝图。

[编辑本段]5、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新华村新华村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编辑本段]6、浙江省长兴县畎桥乡新华村简介湖州市长兴县新华村50年代初属畎桥乡二村。

1957年春建立高田、新华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半年两社合并为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建立新华大队,属林城人民公社天平管理区。

1961年属天平桥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新华村,隶属畎桥乡。

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辖杨家湾、贺家村、黄泥滩、汪家湾、上庄、陈桥头、小俞村、店基村、塘里村、大俞村、高田庙、杨家村、陈家村、余家湾、庄里16个自然村。

1992年有28个生产队,642户,2740人,其中正、半劳动力1881人。

水产养殖新华村系平原区,村区多渔塘。

1992年有鱼塘820亩。

鱼塘归村、队两级所有,其中村525亩,队295亩。

水产品有鱼、鱼苗、河蚌、三角蚌、珍珠等。

养鱼、繁殖鱼苗是新华村的传统水产业。

鱼种以鲢鱼、青鱼、草鱼、鲤鱼为主。

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清率先在村试养鱼苗获得成功,在全村逐步推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养殖鱼苗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

1975年,部分生产队恢复养殖鱼苗,主要销往安徽省广德、宁国等地。

以后,繁殖鱼苗又逐步在村民中普遍推开。

1984年,新华村是长兴县较早开始实行集体鱼塘招标承包村之一。

村民委员会为发动全村招标,提前用广播通知到各家各户,规定招标承包日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投标竞争,以标的多者为中标人,承包期一般都定为3年。

当时承包者大多以养鱼为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鱼塘养殖由过去的"粗放型"改变为"精细型"。

承包者每年上交村、队两级承包金在10万元以上,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经济发展新华村有水田4000亩,以种植水稻、油菜、麦类为主。

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4.74万公斤,春粮23.23万公斤,油菜籽25.76万公斤。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党支部书记方水林,副书记、村经济联合社社长汪新富,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金元等干部,又从永康市引进席草种子,试种1亩席草获得成功。

以后,发动全村100多户种植120亩席草,1992年产席草1.25万公斤。

同年下半年投资1.9万元,从外地购进2台织席机,办起湖州市第一家草席加工厂。

是年生产草席4000多米。

方水林、汪新富、王金元等村干部又分别到长兴、湖州、泗安等地联系草席销售业务,在长兴县城设立销售点。

全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据统计,全村有6户联合在外搞水上运输,船运吨位500吨。

有200多人在县城和林城镇、畎桥乡搞建筑业。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7.4万元(内水产业收入15.4万元,机埠、锯板厂、机修厂、砖瓦窑等收入2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2年的1600多元,增加5倍多。

470多户村民先后盖起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5%。

村党支部在1986、1987年被中共长兴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7年获长兴县"双争"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0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湖州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7、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新华村是常州市的北大门,地处长江之滨,自1992年实现“一田制”种植后,农民就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农田由专业队机械化操作,劳动力向二产、三产大转移,在两次区域调整后人口8468人,辖地10.1平方公里。

概况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现代、设施齐备;有休闲垂钓中心、河豚养殖基地、拥有红叶李、国槐、广玉兰、白玉兰、紫穗槐、意杨等品项繁多的花卉苗木基地、耗资1600万元的工业园区和新华实验小学、幼儿园。

交通四通八达,有常州直达新华村的40路公交专线汽车,有专业旅游观光车2辆,有客运出租车50辆,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解决了游客的“行、游”。

根据“新华一日游”旅游线路编排的实际,村里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1个,购置了触摸屏。

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工业企业以江苏常恒集团为龙头,各生产企业以家电配件为支柱。

“中国常恒,配套巨人”,其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并与区欧史密斯、兰柯等国外大企业携手,开发精品、新品,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主要优势。

获得荣誉: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省安全文明村、省百佳生态村、省爱国卫生先进村、省文明村等荣誉。

[编辑本段]8、云南省元谋县新华乡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元谋县新华乡,地处新华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元谋县60公里。

东邻平田乡,南邻大姚县,西邻大姚县,北邻新平村委会 。

辖庙上、庙下、班庄、湾子、平坡哨村、上柏村6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40户,有乡村人口19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29.14平方公里,海拔1617.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117.40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41490.00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71.5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编辑本段]9、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新华村新华行政村隶属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地处田园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田园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

东邻达丙村,南邻文昌社区,西邻柯街镇,北邻勐廷村。

辖马桥、德禄、卡房等28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22户, 有乡村人口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65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5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404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8124.5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9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编辑本段]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华村新华村委会隶属界头乡,地处界头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

东邻高黎贡山,南邻早三村,西邻永安,北邻东华。

辖龙家坡、王家寨、刘家岭、上岭子、大坡、罗妹城、下岭子、李家营、热水塘、杨家岭、黄家寨、中营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3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374人,劳动15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2人。

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编辑本段]11、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10公里。

东邻建设村,南邻澜沧县,西邻岩丙村,北邻建设村。

辖大寨、永贡类等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60人,劳动力3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06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3,097.00 亩,人均耕地4.7亩,林地3,000.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编辑本段]1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新华村新华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地处景星乡北边,距景星乡政府所在地14.00 公里,到乡上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8公里。

东邻赛云村,南邻涵德村,西邻太和村,北邻赛云村 。

辖新华、小平掌 、大平掌等15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360户,有乡村人口16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 8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24 平方公里,海拔 1,480.00 米,年平均气温 21.00 ℃,年降水量 1,250.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4,247.00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 30,378.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1.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元。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业为主。

马鞍市东火车站到郑浦港新区姥桥水厂有多远

1、浙江省景宁县外舍乡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东,属外舍乡,现为外舍管理区管辖,距离外舍2.5公里。

辖外田头、半岭、石尖头、干坑、岭脚、麻坑、新寮、坟山、古传坑等9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2户, 198人,其中畲族21人。

耕地面积183亩,林地面积8207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编辑本段]2、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新华村地处湖北天门市新华村四组,西南距黄潭2公里,东距竟陵4公里,是新华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农村进行住房改革,新华村3、4组新住宅区建起不久,大队代销店之迁来,成了最早的经商户。

1981年,大队修起了沥青路面的公路,与荷沙公路相连。

1988年又建起村卫生室和办公楼。

许多村民在此公路两侧建房,从事商业经营,形成小集,因此地为新化村村民委同会所在地,故称“新华”。

街道为南北走向,长200米,两侧店铺,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或平房。

新华,解放前属黄潭乡,解放后,1950年属黄潭乡,1958年属黄潭公社黄龙管理区3大队,1961年属黄龙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于黄潭乡新华村,撤区建镇后,一直是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新华有洒厂4家,其中村办1家,私营3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年产白酒1万余公斤。

不有养猪场2个,其中村办1家,私营1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

村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500头。

村民王又林,自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200头,村民李新才开办的棉花副产品加工厂,将收购来的废棉、短绒,清整打包后,销往沙市等地造纸厂,运转良好,此外还有1家豆腐作坊,一家面粉加工厂,一家服装加工厂和一家季节性榨油坊。

新华,历来是黄潭的产棉大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葡萄种植户8家,面积15亩。

1组村民马国祥,3组冯南进,冯柏枝,每亩售额均在2500元以上,全村还栽培美国油桃60亩,11组组长王明祥栽油桃1.5亩,2000年在桃园中套种甜瓜,收入3000余元。

花卉苗木专户王艾香,培育各种花卉、果树苗木、绿化树苗4亩多,年销售各种树苗、花卉2万余株,收入2万余元。

新华小集,生意兴隆,现有个体经商户23家,从业人员40余人。

农贸市场十分活跃,本地产鸡、鸭、鱼、肉和白酒、蔬菜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十分畅销,除满足本地村民需要外,竟陵、黄潭等地的餐馆老板,也是这里的常客。

新华交通方便。

有沥青路面的公路在达各村民小组和邻近各村,北至洪山,西至长场、坟禁,均建有沥青路面的公路,晴雨通车。

有大小机动车辆14台,从事客货运输。

新华村于1984年建起自来水塔,农户还备有塑料管或钢管深水井,结束了吃河水、塘水的历史。

家家都用上了电灯,农村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安全。

1952年办起王湾小学。

1994年,村委会筹资在新华街南,新建了新化小学,有教学楼、办公室、教工宿舍等。

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500人。

1997年获市“普九”教育先时单位,该校有3名学生参加了1998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97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曾来到新化村,视察科学植棉示范田。

[编辑本段]3、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北面,南与大同村相邻,北与红岩村相连,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村公所距石鼓镇政府7千米,海拔1830米。

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2478人,居民以汉、纳西、傈僳为主。

村内有完小1所,卫生室1所。

年未耕地面积3317.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6.66亩,旱地面积1640.54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烤烟、大蒜为主。

全年粮食总产量855.2吨,人均有粮345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7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

[编辑本段]4、浙江省萧山区宁围镇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新街镇,南靠开发区热电厂,西接通惠路,北面与本镇宁新村接界,浙赣铁路穿村而过,南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省道在村东及南两侧穿境而过,距机场路仅500米,建设四路,振宁路贯穿东西,是宁围镇第一大村。

2004年末,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27亩,村民1264户,人口3286人,设有20个村民小组,工企业108家。

2004年全村实现工企业总产值35.31亿元,利润5222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人均收入14618元,村级集体总资产1.42亿元,年可用资金861万元。

2004年全区现代化标兵村排列前茅,工企业产值、自有资产、村级可用资金均排列宁围镇首位,在2004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为全镇第一。

该村原为钱塘江的故道,钱塘江主槽改道后,沙涂遂淤积涨高成沼泽地,并逐渐由草荡地流变为可种农作物的沙地。

1926年后,由头蓬、绍兴马鞍、安昌等农户陆续来此开荒耕作,生息繁衍,逐步形成村落,1984年改为新华村民委员会,属宁围乡,1992年起属宁围镇。

该村工企业已形成了汽车、建材、五金等三大市场和五金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印染等工业企业,有工业58家、上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企业也有10多家。

农业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的综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商品基地。

2004年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了 “以市场为依托,注重工作重点,不放农业基础,加快三产发展,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文明进步” 的工作思路,并组建了以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华集团。

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杭州市级卫生村,多年被评为区级现代化标兵村、经济强村、宁围镇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村、经济强村、区级综合经济实力50强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将继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争做“钱江时代”萧山人。

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更高水平小康建设,为新华的又一次腾飞描绘出新的蓝图。

[编辑本段]5、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新华村新华村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编辑本段]6、浙江省长兴县畎桥乡新华村简介湖州市长兴县新华村50年代初属畎桥乡二村。

1957年春建立高田、新华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半年两社合并为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建立新华大队,属林城人民公社天平管理区。

1961年属天平桥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新华村,隶属畎桥乡。

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辖杨家湾、贺家村、黄泥滩、汪家湾、上庄、陈桥头、小俞村、店基村、塘里村、大俞村、高田庙、杨家村、陈家村、余家湾、庄里16个自然村。

1992年有28个生产队,642户,2740人,其中正、半劳动力1881人。

水产养殖新华村系平原区,村区多渔塘。

1992年有鱼塘820亩。

鱼塘归村、队两级所有,其中村525亩,队295亩。

水产品有鱼、鱼苗、河蚌、三角蚌、珍珠等。

养鱼、繁殖鱼苗是新华村的传统水产业。

鱼种以鲢鱼、青鱼、草鱼、鲤鱼为主。

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清率先在村试养鱼苗获得成功,在全村逐步推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养殖鱼苗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

1975年,部分生产队恢复养殖鱼苗,主要销往安徽省广德、宁国等地。

以后,繁殖鱼苗又逐步在村民中普遍推开。

1984年,新华村是长兴县较早开始实行集体鱼塘招标承包村之一。

村民委员会为发动全村招标,提前用广播通知到各家各户,规定招标承包日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投标竞争,以标的多者为中标人,承包期一般都定为3年。

当时承包者大多以养鱼为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鱼塘养殖由过去的"粗放型"改变为"精细型"。

承包者每年上交村、队两级承包金在10万元以上,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经济发展新华村有水田4000亩,以种植水稻、油菜、麦类为主。

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4.74万公斤,春粮23.23万公斤,油菜籽25.76万公斤。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党支部书记方水林,副书记、村经济联合社社长汪新富,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金元等干部,又从永康市引进席草种子,试种1亩席草获得成功。

以后,发动全村100多户种植120亩席草,1992年产席草1.25万公斤。

同年下半年投资1.9万元,从外地购进2台织席机,办起湖州市第一家草席加工厂。

是年生产草席4000多米。

方水林、汪新富、王金元等村干部又分别到长兴、湖州、泗安等地联系草席销售业务,在长兴县城设立销售点。

全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据统计,全村有6户联合在外搞水上运输,船运吨位500吨。

有200多人在县城和林城镇、畎桥乡搞建筑业。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7.4万元(内水产业收入15.4万元,机埠、锯板厂、机修厂、砖瓦窑等收入2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2年的1600多元,增加5倍多。

470多户村民先后盖起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5%。

村党支部在1986、1987年被中共长兴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7年获长兴县"双争"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0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湖州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7、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新华村是常州市的北大门,地处长江之滨,自1992年实现“一田制”种植后,农民就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农田由专业队机械化操作,劳动力向二产、三产大转移,在两次区域调整后人口8468人,辖地10.1平方公里。

概况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现代、设施齐备;有休闲垂钓中心、河豚养殖基地、拥有红叶李、国槐、广玉兰、白玉兰、紫穗槐、意杨等品项繁多的花卉苗木基地、耗资1600万元的工业园区和新华实验小学、幼儿园。

交通四通八达,有常州直达新华村的40路公交专线汽车,有专业旅游观光车2辆,有客运出租车50辆,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解决了游客的“行、游”。

根据“新华一日游”旅游线路编排的实际,村里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1个,购置了触摸屏。

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工业企业以江苏常恒集团为龙头,各生产企业以家电配件为支柱。

“中国常恒,配套巨人”,其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并与区欧史密斯、兰柯等国外大企业携手,开发精品、新品,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主要优势。

获得荣誉: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省安全文明村、省百佳生态村、省爱国卫生先进村、省文明村等荣誉。

[编辑本段]8、云南省元谋县新华乡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元谋县新华乡,地处新华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元谋县60公里。

东邻平田乡,南邻大姚县,西邻大姚县,北邻新平村委会 。

辖庙上、庙下、班庄、湾子、平坡哨村、上柏村6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40户,有乡村人口19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29.14平方公里,海拔1617.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117.40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41490.00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71.5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编辑本段]9、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新华村新华行政村隶属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地处田园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田园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

东邻达丙村,南邻文昌社区,西邻柯街镇,北邻勐廷村。

辖马桥、德禄、卡房等28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22户, 有乡村人口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65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5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404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8124.5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9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编辑本段]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华村新华村委会隶属界头乡,地处界头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

东邻高黎贡山,南邻早三村,西邻永安,北邻东华。

辖龙家坡、王家寨、刘家岭、上岭子、大坡、罗妹城、下岭子、李家营、热水塘、杨家岭、黄家寨、中营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3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374人,劳动15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2人。

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编辑本段]11、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10公里。

东邻建设村,南邻澜沧县,西邻岩丙村,北邻建设村。

辖大寨、永贡类等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60人,劳动力3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06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3,097.00 亩,人均耕地4.7亩,林地3,000.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编辑本段]1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新华村新华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地处景星乡北边,距景星乡政府所在地14.00 公里,到乡上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8公里。

东邻赛云村,南邻涵德村,西邻太和村,北邻赛云村 。

辖新华、小平掌 、大平掌等15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360户,有乡村人口16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 8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24 平方公里,海拔 1,480.00 米,年平均气温 21.00 ℃,年降水量 1,250.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4,247.00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 30,378.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1.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元。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业为主。

马鞍市东火车站到郑浦港新区姥桥水厂有多远

1、浙江省景宁县外舍乡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东,属外舍乡,现为外舍管理区管辖,距离外舍2.5公里。

辖外田头、半岭、石尖头、干坑、岭脚、麻坑、新寮、坟山、古传坑等9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2户, 198人,其中畲族21人。

耕地面积183亩,林地面积8207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编辑本段]2、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新华村新华村地处湖北天门市新华村四组,西南距黄潭2公里,东距竟陵4公里,是新华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农村进行住房改革,新华村3、4组新住宅区建起不久,大队代销店之迁来,成了最早的经商户。

1981年,大队修起了沥青路面的公路,与荷沙公路相连。

1988年又建起村卫生室和办公楼。

许多村民在此公路两侧建房,从事商业经营,形成小集,因此地为新化村村民委同会所在地,故称“新华”。

街道为南北走向,长200米,两侧店铺,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或平房。

新华,解放前属黄潭乡,解放后,1950年属黄潭乡,1958年属黄潭公社黄龙管理区3大队,1961年属黄龙公社新华大队,1984年属于黄潭乡新华村,撤区建镇后,一直是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新华有洒厂4家,其中村办1家,私营3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年产白酒1万余公斤。

不有养猪场2个,其中村办1家,私营1家,有从业人员10余人。

村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500头。

村民王又林,自办养猪场,年出栏肥猪200头,村民李新才开办的棉花副产品加工厂,将收购来的废棉、短绒,清整打包后,销往沙市等地造纸厂,运转良好,此外还有1家豆腐作坊,一家面粉加工厂,一家服装加工厂和一家季节性榨油坊。

新华,历来是黄潭的产棉大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步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葡萄种植户8家,面积15亩。

1组村民马国祥,3组冯南进,冯柏枝,每亩售额均在2500元以上,全村还栽培美国油桃60亩,11组组长王明祥栽油桃1.5亩,2000年在桃园中套种甜瓜,收入3000余元。

花卉苗木专户王艾香,培育各种花卉、果树苗木、绿化树苗4亩多,年销售各种树苗、花卉2万余株,收入2万余元。

新华小集,生意兴隆,现有个体经商户23家,从业人员40余人。

农贸市场十分活跃,本地产鸡、鸭、鱼、肉和白酒、蔬菜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十分畅销,除满足本地村民需要外,竟陵、黄潭等地的餐馆老板,也是这里的常客。

新华交通方便。

有沥青路面的公路在达各村民小组和邻近各村,北至洪山,西至长场、坟禁,均建有沥青路面的公路,晴雨通车。

有大小机动车辆14台,从事客货运输。

新华村于1984年建起自来水塔,农户还备有塑料管或钢管深水井,结束了吃河水、塘水的历史。

家家都用上了电灯,农村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安全。

1952年办起王湾小学。

1994年,村委会筹资在新华街南,新建了新化小学,有教学楼、办公室、教工宿舍等。

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500人。

1997年获市“普九”教育先时单位,该校有3名学生参加了1998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197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曾来到新化村,视察科学植棉示范田。

[编辑本段]3、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位于石鼓镇北面,南与大同村相邻,北与红岩村相连,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村公所距石鼓镇政府7千米,海拔1830米。

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2478人,居民以汉、纳西、傈僳为主。

村内有完小1所,卫生室1所。

年未耕地面积3317.2亩,其中,水田面积1676.66亩,旱地面积1640.54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烤烟、大蒜为主。

全年粮食总产量855.2吨,人均有粮345千克,全年经济总收入7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

[编辑本段]4、浙江省萧山区宁围镇新华村新华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新街镇,南靠开发区热电厂,西接通惠路,北面与本镇宁新村接界,浙赣铁路穿村而过,南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省道在村东及南两侧穿境而过,距机场路仅500米,建设四路,振宁路贯穿东西,是宁围镇第一大村。

2004年末,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827亩,村民1264户,人口3286人,设有20个村民小组,工企业108家。

2004年全村实现工企业总产值35.31亿元,利润5222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人均收入14618元,村级集体总资产1.42亿元,年可用资金861万元。

2004年全区现代化标兵村排列前茅,工企业产值、自有资产、村级可用资金均排列宁围镇首位,在2004年度综合考核得分为全镇第一。

该村原为钱塘江的故道,钱塘江主槽改道后,沙涂遂淤积涨高成沼泽地,并逐渐由草荡地流变为可种农作物的沙地。

1926年后,由头蓬、绍兴马鞍、安昌等农户陆续来此开荒耕作,生息繁衍,逐步形成村落,1984年改为新华村民委员会,属宁围乡,1992年起属宁围镇。

该村工企业已形成了汽车、建材、五金等三大市场和五金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印染等工业企业,有工业58家、上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工企业也有10多家。

农业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的综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水产品商品基地。

2004年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了 “以市场为依托,注重工作重点,不放农业基础,加快三产发展,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文明进步” 的工作思路,并组建了以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华集团。

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杭州市级卫生村,多年被评为区级现代化标兵村、经济强村、宁围镇先进党组织、综合先进村、经济强村、区级综合经济实力50强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将继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争做“钱江时代”萧山人。

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更高水平小康建设,为新华的又一次腾飞描绘出新的蓝图。

[编辑本段]5、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新华村新华村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编辑本段]6、浙江省长兴县畎桥乡新华村简介湖州市长兴县新华村50年代初属畎桥乡二村。

1957年春建立高田、新华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半年两社合并为新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建立新华大队,属林城人民公社天平管理区。

1961年属天平桥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新华村,隶属畎桥乡。

为乡人民政府驻地。

辖杨家湾、贺家村、黄泥滩、汪家湾、上庄、陈桥头、小俞村、店基村、塘里村、大俞村、高田庙、杨家村、陈家村、余家湾、庄里16个自然村。

1992年有28个生产队,642户,2740人,其中正、半劳动力1881人。

水产养殖新华村系平原区,村区多渔塘。

1992年有鱼塘820亩。

鱼塘归村、队两级所有,其中村525亩,队295亩。

水产品有鱼、鱼苗、河蚌、三角蚌、珍珠等。

养鱼、繁殖鱼苗是新华村的传统水产业。

鱼种以鲢鱼、青鱼、草鱼、鲤鱼为主。

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清率先在村试养鱼苗获得成功,在全村逐步推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养殖鱼苗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

1975年,部分生产队恢复养殖鱼苗,主要销往安徽省广德、宁国等地。

以后,繁殖鱼苗又逐步在村民中普遍推开。

1984年,新华村是长兴县较早开始实行集体鱼塘招标承包村之一。

村民委员会为发动全村招标,提前用广播通知到各家各户,规定招标承包日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投标竞争,以标的多者为中标人,承包期一般都定为3年。

当时承包者大多以养鱼为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鱼塘养殖由过去的"粗放型"改变为"精细型"。

承包者每年上交村、队两级承包金在10万元以上,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

经济发展新华村有水田4000亩,以种植水稻、油菜、麦类为主。

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4.74万公斤,春粮23.23万公斤,油菜籽25.76万公斤。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党支部书记方水林,副书记、村经济联合社社长汪新富,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金元等干部,又从永康市引进席草种子,试种1亩席草获得成功。

以后,发动全村100多户种植120亩席草,1992年产席草1.25万公斤。

同年下半年投资1.9万元,从外地购进2台织席机,办起湖州市第一家草席加工厂。

是年生产草席4000多米。

方水林、汪新富、王金元等村干部又分别到长兴、湖州、泗安等地联系草席销售业务,在长兴县城设立销售点。

全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据统计,全村有6户联合在外搞水上运输,船运吨位500吨。

有200多人在县城和林城镇、畎桥乡搞建筑业。

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7.4万元(内水产业收入15.4万元,机埠、锯板厂、机修厂、砖瓦窑等收入2万元)。

全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2年的1600多元,增加5倍多。

470多户村民先后盖起新楼房,占全村总户数的75%。

村党支部在1986、1987年被中共长兴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7年获长兴县"双争"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

1990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湖州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集体。

[编辑本段]7、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新华村是常州市的北大门,地处长江之滨,自1992年实现“一田制”种植后,农民就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农田由专业队机械化操作,劳动力向二产、三产大转移,在两次区域调整后人口8468人,辖地10.1平方公里。

概况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现代、设施齐备;有休闲垂钓中心、河豚养殖基地、拥有红叶李、国槐、广玉兰、白玉兰、紫穗槐、意杨等品项繁多的花卉苗木基地、耗资1600万元的工业园区和新华实验小学、幼儿园。

交通四通八达,有常州直达新华村的40路公交专线汽车,有专业旅游观光车2辆,有客运出租车50辆,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解决了游客的“行、游”。

根据“新华一日游”旅游线路编排的实际,村里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1个,购置了触摸屏。

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工业企业以江苏常恒集团为龙头,各生产企业以家电配件为支柱。

“中国常恒,配套巨人”,其产品走出中国国门,并与区欧史密斯、兰柯等国外大企业携手,开发精品、新品,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主要优势。

获得荣誉: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省安全文明村、省百佳生态村、省爱国卫生先进村、省文明村等荣誉。

[编辑本段]8、云南省元谋县新华乡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元谋县新华乡,地处新华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元谋县60公里。

东邻平田乡,南邻大姚县,西邻大姚县,北邻新平村委会 。

辖庙上、庙下、班庄、湾子、平坡哨村、上柏村6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40户,有乡村人口19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29.14平方公里,海拔1617.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117.40亩,人均耕地1.47亩,林地41490.00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71.5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编辑本段]9、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新华村新华行政村隶属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地处田园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田园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

东邻达丙村,南邻文昌社区,西邻柯街镇,北邻勐廷村。

辖马桥、德禄、卡房等28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122户, 有乡村人口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人,劳动力23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0人。

全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65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53.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

有耕地面积404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8124.5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9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编辑本段]1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华村新华村委会隶属界头乡,地处界头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

东邻高黎贡山,南邻早三村,西邻永安,北邻东华。

辖龙家坡、王家寨、刘家岭、上岭子、大坡、罗妹城、下岭子、李家营、热水塘、杨家岭、黄家寨、中营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450户,有乡村人口3374人,其中农业人口3374人,劳动15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2人。

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编辑本段]11、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该行政村隶属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10公里。

东邻建设村,南邻澜沧县,西邻岩丙村,北邻建设村。

辖大寨、永贡类等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60人,劳动力3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4.06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3,097.00 亩,人均耕地4.7亩,林地3,000.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0元。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编辑本段]12、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新华村新华村隶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地处景星乡北边,距景星乡政府所在地14.00 公里,到乡上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8公里。

东邻赛云村,南邻涵德村,西邻太和村,北邻赛云村 。

辖新华、小平掌 、大平掌等15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360户,有乡村人口16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 8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24 平方公里,海拔 1,480.00 米,年平均气温 21.00 ℃,年降水量 1,250.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4,247.00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地 30,378.00 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1.3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元。

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业为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