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鹅掌藤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鹅掌藤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5 11:31:39

专注帮你解答鹅掌藤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鹅掌藤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5 11:31:34整理发布。

办公室养了一棵鹅掌藤,一直放在窗户旁边背阴的地方,现在叶子和叶颈快枯死了,我在合肥,平时办公室温度

喜光,喜温暖至高湿润气候,耐荫,耐寒,不耐干旱多浇点水,高温湿润看能不能救

鸭掌木这种植物怎么养活才不会死?

鸭脚木喜温暖湿度大的环境,忌烈日照射,较耐阴,培养时给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适合栽植于环境通风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中。

鸭脚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

鸭脚木的生长适温为16~27℃。

3~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

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

冬季温度不低于5℃。

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鹅掌柴喜湿怕干。

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

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

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

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

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

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鸭脚木的养殖方法: 1、土壤:土质使用泥炭土,腐叶土加一点基肥或者沙土都可以栽培。

保证土质的透气性及排水性良好。

2、温度:鸭脚木一般的生长温度是15-25摄氏度。

低于5摄氏度就会掉叶子,平时要注意通风。

3、光照:鸭脚木属于半阴植物,每天有四个小时的直射阳光就可以了,不能暴晒。

4、浇水:春夏秋三个季节大概3-4天浇一次水,不过不能浇太多水哦,如果积水了会导致根部腐烂,但是又要保持土壤湿润。

冬季浇水减少,水温最好和土壤相近。

5、施肥:鸭脚木主要施氮磷钾混合的肥料,如果是花叶品种,若氮肥多,光照弱,会使叶片上的斑块不明显。

6、修剪:鸭脚木一般不需要修剪,如果叶子掉落,是下面的枝条比较光,可以将上部剪掉,这样促进萌发新的枝条。

剪掉的也可以重新扦插。

鸭掌木有毒吗,鸭掌木可以放在室内养殖吗

鸭脚木在家庭里种植,大都以盆栽形式养植,养在室内可以吸取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鸭脚木的汁液却是有毒的,但是毒性并不大,如果不小心触碰到鸭脚木的汁液,即刻用水清洗就可以了。除了汁液带有轻微的毒,其他部位均属正常。

1、鸭掌木的汁液是有毒的,但是我们也不用“谈毒色变”,它的毒是轻微的,若是触碰了,用水洗掉就可以了,即使误食也也不会危及到生命。

2、鸭掌木不能受烈日直射,要把它放在半阴的环境中,通常情况下只要每天光照四个小时就够了。

3、注意浇水要有节度太干会让鸭脚木落叶,天气若太干就向植株喷水,而多雨时节就得防止积水现象的发生。

4、若是要扦插植株,不能急着给植株换盆,要等到植株长势良好而且稳定的时后再换盆,可以提到植株的存活率。

5、鸭掌木对乙烯很敏感,不能与会产生乙烯物质植株或其他物品混合,否则会出现落叶的情况。

鸭掌木的病虫防治

1、叶斑病

可用0.5%~0.6%波尔多液(即用0.5~0.6份生石灰,0.5~0.6份硫酸铜,加水100份调配而成),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液防治。每隔10~15天喷1~2次药液。

2、炭疽病

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药液,连续3~4次。

3、介壳虫

可用蚧必治稀释750~1000倍喷施,重点喷蚧壳虫发生部位,以喷湿不滴水为度,蚧壳虫发生严重时,每隔7~10天再喷1次,效果更显著。

4、红蜘蛛

大发生期,可喷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600倍,20%灭扫利乳油2000倍,5%尼索朗乳油1500倍,50%久效磷乳油1500倍,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10%天王星乳油3000倍等,可大大降低虫口密度。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应交替用药或混合施药。

-鸭掌木

鸭掌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鸭掌木又称鸭脚木、发财树、小叶手树,因为其名称吉利,叶形好看,一年四季长青,被很多爱花人士所喜爱。

其养殖方法要求并不苛刻,但是也有人养不好,小编把自己的养殖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养殖注意事项:1、光照、温度要求。

鸭掌木比较益养殖,能够耐一定高温、低温,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在明亮、通风好的室内生长较好。

只要室内能够保证每天大约4个小时的阳光照射就能繁茂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度,冬季5度以上,即可正常生长。

有黄色、白色斑纹的品种,如果光照时间少、光照太弱或者因为偏施氮肥,都会造成斑纹模糊,失去原有的特征,所以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

3、浇水方法。

鸭掌木有一定的耐旱性、耐湿性,但不是说没有限度,说它耐旱、耐湿都是与某些花相比较而言的,要保持干了及时浇水,不要太涝。

一般在夏季需要浇的勤一些,因为夏季气候干燥、温度高,需要较多的水分.可每天浇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湿润。

在春季、秋季,每隔3、4天浇水一次即可。

4、用土及施肥。

在生长旺盛的季节,每1至2周施一次液肥。

盆土适宜用泥炭土,或者腐叶土、珍珠岩,再加少量额基肥来配制。

二、繁殖方法。

小编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有两个,一是扦插,二是直接分株。

1.扦插。

取两年生长势好的枝条,用剪刀剪下,剪成斜面,插入备好的盆中,土要摁结实 浇足水分,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庇荫处,保持浇水适宜,不干旱 在扦插好后,不要动已经扦插的枝条,要直流少数几枚叶子即可。

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2.直接分株。

生长较旺的鸭掌木,你会发现在它靠近主干的分枝上靠近盆土的地方,会长有小根,有的甚至深入到了土里,这样的枝条可以直接分株另栽一盆。

用壁纸刀,靠近根处稍下方割下,就算是带跟的植株了,可以载到另一个盆中,会比扦插的长的快,因为它的根是已经早长好的,会返苗快一些,很快会长出新叶子。

鹅掌木怎么养长得茂盛

1、鹅掌木的养殖技巧如下

(1)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2)光照:每天大约4个小时的阳光照射。

(3)温度: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度,冬季5度以上。

(4)湿度: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

(5)浇水:夏季要每天浇水一次,不待干透就应及时浇水。春、秋季可一周浇水两次,冬季可适当控水。

(6)施肥:3~9 月为生长旺季,隔 2~3 周施用一些复合肥或饼肥水。不宜太多

(7)修剪:幼株进行疏剪和轻剪,以造型为主。老株体形过于庞大时,可结合换盆进行重剪,剪除大部分枝条,同时也须将根部切去一部分,重新盆栽,使新叶萌发。

2、鹅掌木的简介:鹅掌木别称鹅掌柴、鸭掌木,为常绿灌木。

3、分布范围:中国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西藏察隅、云南、广西。

鸭掌木冬日养护方法

1、鸭掌木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冬天可以适当地,在表面的土壤,添加一些优质的泥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能帮助它更好的度过冬天,而且还可以健康的发育。

2、冬天对鸭掌木的浇水,还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他比较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会造成更不能腐烂,容易影响到它的长势。

3、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尤其是炎热的天气,阴凉的地方,有利于它的生长。如果在冬天养的话,最好是放到阳光明媚的地方,而且还要保证周围的温度不要太低。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生长适温为16~27℃。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

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广泛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时也生于阳坡上,海拔100~2100米。日本、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

怎样养护鹅掌柴?鹅掌柴的养殖方法介绍

栽培技术一、繁殖方式常用扦插和播种繁殖1.扦插繁殖遮荫,冬季不需遮光。

当萌发徒长枝时,应注意整形和修剪。

幼株进行疏剪、轻剪,以造型为主。

老株体形过大时,进行重剪调整。

幼株每年春季换盆,成年植株每2年换盆1次。

三、用播种及扦插繁殖播种行春播,保持盆土湿润,温度20~25℃条件下,2~3周出苗。

幼苗高5~7cm时移植一次,次年即可定植。

扦插亦于春季进行,剪取一年生枝条8~10cm,去掉下部叶片,扦插于河沙或蛭石做的床土上,保温保湿,25℃时4~6周生根。

家庭繁殖鹅掌柴基质繁殖、快速繁殖。

扦插时间宜在春末夏初,一般室温:夜间15℃,白天25℃左右,这是鹅掌柴扦插后最适的生长温度。

四、扦条的选择从生长几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条6~8厘米,或结合换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

去掉插入部分的叶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过的珍珠岩为基质,口径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盆底加托盘,以便接渗出液。

每盆插3株或单株,扦插后约1个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后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

插后放在室内弱光处,加强肥水管理,生根后要浇营养液,盆中每周补液1次,每次补液100毫升。

五、种植管理遮阳:鹅掌柴喜温暖湿度大的环境,忌烈日照射,较耐阴,培养时给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适合栽植于环境通风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中。

在空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则会引起叶片大量脱落。

冬季低温条件下应适当控水。

如使用塑料容器则要注意排水。

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待干透就要及时浇水,天气干燥时,还应向植株喷雾增湿;梅雨期间要防止盆中积水。

出房后宜放置在半阴处,夏季要注意及时遮荫,不要让烈日直射。

另外,鹅掌柴长时间放室内观赏,如果通风不良或光线太暗,会导致叶片脱落,这点值得萌养者注意。

控温:11月初入室后应放置在冷室内,温度不宜低于5℃,否则会造成落叶。

施肥:生长季节每1~2周施1次液肥。

在5-9月这段时间内,每月施2次20%的饼肥水。

对花叶品种,若氮肥多,光照弱,会使叶片上的斑块不明显。

剪枝:春季出房前应做翻盆处理,并要作适当的整形修剪。

对过高脱脚的植株,可作回缩修剪,以促进新梢萌发。

六、栽培管理盆栽用土可以泥炭土、腐叶土加1/3左右的珍珠岩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 ,也可用细砂土盆栽。

室内培育每天能见到4小时左右的直射阳光就能生长良好,在明亮的室内可较长时期观赏。

浇水量视季节而有差异,夏季需要较多的水分.每天浇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湿润,春、秋季列每隔3~4天浇水一次。

如水分太多或渍水,易引起根腐。

夏季生长期间每周施肥一次,可用氮、磷、钾等量的颗粒肥松土后施入。

斑叶种类则氮肥少施,氮肥过多则斑块会渐淡而转为绿色。

鹅掌柴生长较慢,又易发生徒长枝,平时需注意经常整形和修剪。

每年春季新芽萌发之前应换盆,去掉部分旧土,用新土盆栽。

多年生老株在室内栽培显得过于庞大时,可结合换盆进行修剪。

鹅掌柴植株所结的果实中种粒不饱满或不见种仁的原因:一是栽培花木,头1年至3年,因其尚未达到完全生殖成熟,所以结出的种粒大多空瘪,因而不具种仁;一般情况下,3年以后结出的种粒才能正常用于育苗。

二是在它花粉授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者与原生环境条件悬殊过大,使胚珠终止发育,导致其种粒空瘪。

三是最好能有较多的开花植株,不同品种的开花植株搁放在一起,为其花粉自由传播创造条件,方有利于其孕育出饱满的种粒。

七、病虫害防治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

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另外,红蜘蛛、蓟马和潜叶蛾等危害鹅掌柴叶片,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