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草豆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草豆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5 11:32:00

专注帮你解答草豆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草豆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5 11:31:55整理发布。

什么是草豆蔻,肉豆蔻?

草豆蔻,又称漏蔻、草蔻、草蔻仁、飞雷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种子团,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

草豆蔻外形为长圆形或扁圆形的种子团,顶端尖,基部略呈三角形,表面呈灰棕色,质坚硬,如将其破开,断面色白,如蜡质。

草豆蔻具有去除膻味、怪味,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也有人认为草豆蔻就是草果,这是不正确的。

草果果大,色黑油亮,外壳较硬,内有细籽,又名草果仁、草果子,它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俗称肉蔻,它是肉豆蔻科常绿乔木的果仁,这种果仁是将果实收获后,先剥取肉豆蔻衣(肉豆蔻衣同样为较常见的香辛料),压碎硬壳后取仁,置于石灰水中浸渍,然后干燥而得。

肉豆蔻外形呈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整体有分歧顺纹,皱纹外多挂白霜,质坚硬不易碎,破开后有棕黄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肉豆蔻可直接用于制卤水,也可去脂后加工成粉末使用。

怎样种植草豆蔻?

1.选地整地选择丘陵地区的山谷平地或缓坡处土层较深厚、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壤土或腐殖质土,头年冬深翻,过冬风化,第二年种植前再耕耙一次,整平耙碎,畦宽120厘米、高20厘米,在畦上按株距150厘米挖穴,穴深、宽各30厘米,每穴施入厩肥5千克与土拌匀,以待种植。

2.种植方法每年3~4月种植。每穴植苗1~2株,覆土压实,淋足定根水,并在穴上盖草保湿,以利幼苗成活和生长;如遇天旱则种后要经常淋水保湿。

草豆蔻可以去脂吗?

有一点儿笑容,但是不大。而且草豆蔻有轻微的毒性,最好不要长期使用。

草豆蔻和草果是一种东西吗?

1、外观不同

草果,蒴果密生,熟时红色,干后褐色,不开裂,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5-4.5厘米,宽约2厘米,无毛,顶端具宿存花柱残迹,干后具皱缩的纵线条,果梗长2-5毫米,基部常具宿存苞片。

草豆蔻,果是圆的,皮比较粗糙,像核桃一样。

2、作用不同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草果作调味香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

草豆蔻就只是一味中药。

3、功效不同

草果入药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功效。

草豆蔻有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功效。

:-草豆蔻

:-草果

豆蔻草是什么

草豆蔻,中药名。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本品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67.5px。

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

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人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

气香,味辛、微苦。

主产于云南、广西。

盆栽豆蔻花的养殖方法

豆蔻 别名 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 (英)Jave Amonum Fruit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顶端有长尾尖,除具缘毛外,两面无毛;无叶柄。叶舌初被疏长毛,后脱落而仅有疏缘毛;叶鞘口无毛;穗状花序圆柱形;苞片卵状长圆形;花萼管被毛;花冠白色或稍带淡黄;唇瓣椭圆形,稍凹入,淡黄色,中脉有带紫边的桔红色带;雄蕊1;子房被长柔毛。花期2~5月,果期6~8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性状 果实类球形,直径0.8~1.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有浅棕色绒毛。果皮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冠“豆蔻”之名的调味料有3种。豆蔻与草豆蔻都属土产,分别是两种姜科植物的种子,惟有肉豆蔻是舶来品,原产东南亚,是常绿乔木的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草豆蔻,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

草豆蔻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繁殖方法草蔻可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可获得大量种苗,而分株繁殖则可提早开花结果。

1.种子繁殖通常采用育苗移栽。每年8月当果实由青色变为黄色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丛株,摘除果实留种用。把采回的果实剥开果壳,搓散种子团,使种子成单粒散开,阴干后贮藏备用。每年3月播种。育苗地宜在近水源处,深翻土地,每667平方米施厩肥、草木灰1500~2000千克,再耕耙1次,整平耙细,起畦宽100~120厘米、高15~20厘米。在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播幅10厘米,每沟播下种子50个左右,然后用细土盖1厘米厚,畦面再盖草。

播种后,应经常淋水,保持畦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出苗时,及时揭除畦面盖草。苗长高5厘米时进行间苗,每行留壮苗20株。以后加强管理,随时拔除杂草,并适当松土追肥2~3次,经培养1年,第二年春季便可移到大田种植。

2.分株繁殖每年春、夏季,在种植地内,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分株多的丛株,从中挖出部分植株,分割成带根茎和根的单株,再将单株地上茎从地面30厘米左右处剪断,便可作为种苗种植。

草豆蔻的生物学特性是怎样的?

(一)植物形态草豆蔻是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丛生,高1~2米。根茎粗壮,棕色。叶二列,具短柄,叶片披针形或窄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光滑或生微毛,叶背疏生毛或无毛;叶鞘膜质,开放,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内面稍带淡紫红色斑点。蒴果球形,外面密生粗毛,熟时黄色。

(二)生长习性草豆蔻是生长在亚热带的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深厚、湿润的砂质壤土中植株生长良好。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