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碧冬茄属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碧冬茄属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5 11:32:36

专注帮你解答碧冬茄属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碧冬茄属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5 11:32:31整理发布。

矮牵牛要怎么养殖?

矮牵牛别名碧冬茄、杂种撞羽朝颜,为茄科碧冬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矮牵牛株型矮小,花瓣变化多,有单瓣、半重瓣、瓣边呈皱波状。花色鲜艳,有白、堇、深紫、红、红白相间等色。花期长,一般花期4~10月底,如室内温度保持15~20℃,可四季开花。开花繁茂,是一种极好的草花。

矮牵牛性喜温暖,不耐寒,忌积水,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用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春播、秋播均可。因种子细小宜盆播,掺3倍细沙后撒播,播后不必覆土。种子在20~24℃的条件下,4~5天即可萌发。出苗后温度保持在9~13℃,幼苗生长良好。春播者当年即可开花,秋播者要放在室内养护,翌年春、夏开花。

重瓣种、大花种常不易得到种子,可用扦插法繁殖。扦插繁殖除盛夏高温季节外,均可进行,但以早春和中秋成活率较高。扦插时,从节基以下剪取8~10厘米无病虫害枝条,插穗上部留2~3片叶,用素沙土或培养土扦插,扦插深度是插穗长度的1/2或1/3。插好放在避风背阴处,如秋后扦插要放在室内养护管理。

春播苗待长出2片真叶后移植1次,5~6月可定植于露地或上盆养护。秋播苗也须经过移植,上盆后再翻盆1次,可于不加温的温室或冷床越冬。越冬温度不得低于10℃,至明春即可开花,如冬季在温室过冬可继续开花。开花期需补充水分,夏季切不可缺水。整个生长过程不能施用过多氮肥,以防植株徒长倒伏。可以进行适当修剪,以控制植株形态,使其多开花。修剪下来的枝条可用于扦插繁殖。

矮牵牛易得白霉病,该病使叶片上出现大形病斑,呈现淡黄色,严重时会使叶片枯萎脱落。防治方法是摘除病叶,喷施75%百菌清药剂600~800倍液。叶斑病也有发生,防治方法是剪除病枝、病叶并销毁,发病前可喷施65%代森锌600倍液,加强通风和合理清洁施肥等。

适合家庭养的花有哪些?

1、驱蚊草

学名叫做香叶天竺葵的驱蚊草,是一种被子植物门天竺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呈灌木状,生长可达1米左右。它的茎干直立,外表灰绿色,基部木质化,高约80—90厘米。茎干上部肉质化,上面密布有光泽柔软的绒毛。驱蚊草的叶柄很长,叶片呈宽心卵圆形,一叶之上为5—7掌裂状,裂状之处可再裂,裂片边缘为锯齿状,这种植物还可开出小花。

驱蚊草整个植株具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这种气味对人体无害,可蚊子与苍蝇却很害怕,这也是驱蚊草名字的由来。夏季将驱蚊草摆于室内,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驱逐蚊虫,实在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驱蚊草提炼出的精油还可作芳香油使用,功效相当强大。

2、矮牵牛

中文学名为碧冬茄的矮牵牛为茄科碧冬茄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过作为观赏植物种植之时多作一至两年栽培。它通常高约20—40厘米,茎匍匐于地表生长,其上被有粘质柔毛。矮牵牛叶片对生、全缘,叶质柔软,形状多为卵生。它的花单生且为漏斗形,颜色多样,俏丽多姿,有白、紫与各种各样的红色,原产地在南美洲一带,现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养殖。

矮牵牛是一种喜温暖与充足阳光的植物品种,它既怕雨涝又不耐霜冻,最适合它生长的温度为13—18度,冬季不能低于4度,需考虑供暖方面的问题。夏季之时可耐35度的高温,超过之后需为其遮阴与加强通风。夏季是矮牵牛的生长旺盛期,需提供充足的水分,盛夏之时可早、中、晚各浇一次水,如遇雨水较多的时期可减少浇水次数。需要提醒的是:雨水过多对于矮牵牛的生长与开花是有不利影响的,需要考虑为其遮雨。最适合栽种矮牵牛的土壤为疏松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3、生石花

番杏科、生石花属的生石花别名石头花、屁股花,是一种多年生的小型多肉植物。这种植物外型与石头非常神似,原产于非洲南部的岩床缝隙与石砾之中,被誉为“有生命的石头”。它生命力相当顽强,可于当地非雨季生长与开花。

花季之时,生石花可为荒漠铺上一张缤纷的地毯。生石花的茎非常短,短到肉眼几乎不能看到的程度。它的叶肉质肥厚,通常为两片对生联结而成一个倒圆锥体。养殖时间达到3年以上的生石花会于秋季之时从对生叶的中间缝隙开出白、粉、黄色的小花,且开花时间多为下午,到傍晚闭合,第二天下午再度开放,很有特色。

美国矮牵牛刻如何养殖

家庭盆栽矮牵牛要点如下: 1.盆宜通透稍偏大,土要疏松微酸性。

矮牵牛宜用通透性较好、内径20~30厘米的土陶盆种植,每盆两三株。

如用通透性较差的紫砂盆、塑料盆、瓷盆种植,可在盆底放一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透气排水,防烂根。

也可用塑料吊盆种植(每盆1株),挂于阳台或窗口。

以使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栽种最佳,可用腐叶土、菜园表土、沙或珍珠岩按5∶4∶1的比例配制培养土,pH值在5.8~6.2最好。

如pH值超过6.6,则会抑制根对铁的吸收,导致叶黄化。

忌用重黏土和盐碱土。

2.播种扦插易繁殖,摘心修剪分枝多。

矮牵牛一般用播种法繁殖,春播者夏秋始花,秋播者冬春始花。

其种子十分细小,先用细土混拌,播时宜稀。

播后覆盖玻璃或塑料薄膜,置半荫处,常喷水保湿。

18℃~24℃一周可出苗。

出苗后,揭去玻璃,苗高2厘米时移栽一次,苗高8厘米左右时再定植于盆中,并摘心促其发分枝。

以后再摘心两三次,使植株低矮,分枝多、花也多。

摘下来的枝头可作插穗扦插繁殖。

方法是先用筷子在素土中打个洞,将其插入压实,置半因荫处,常喷水保湿,春秋季10~15天可生根,再过10~15天就可上盆定植,夏季扦插成活率低,冬季扦插须加盖塑料薄膜保温。

矮牵牛开花后,每个品种选留几朵花作种结籽,其余的花后带蒂剪掉或剪短,促其多分枝多开花。

3.浇水适度防旱涝,肥多磷钾少用氮。

矮牵牛喜湿润,怕旱亦怕涝,春夏秋三季要常浇水,见盆土干即浇,保持常稍偏湿润为好,但决不可渍水,过湿易烂根,过干叶易黄,冬季盆土不干微润即可。

北方浇水时宜常在水中加点硫酸亚铁(500∶1),以防长期用碱性水浇施,盆土碱化,叶黄生长不良。

矮牵牛喜肥,亦耐贫瘠,如施肥过多过勤,易徒长而花少。

定植或翻盆换土时,可在培养土中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幼苗期10天左右施一次淡薄的氮肥,蕾期花期不可再施氮肥,否则易徒长倒伏。

叶多花少,宜施氮磷钾复合肥15天左右1次,每月向叶面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多孕蕾,花多而艳丽,冬季入室不施肥。

4.日照充足花繁茂,冬季入室多见光。

矮牵牛喜光,喜温暖,不耐寒。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5℃~25℃,除盛夏高温(34℃以上)的中午需适当遮荫外,其余季节都要多见阳光,且日照越充足,生长越繁茂,花越多,宜置于向阳庭院、屋顶花园、南向或西向阳台、窗台。

霜降前后移入室内要置于南向或西向窗台内多见阳光,保持室温2℃以上可安全越冬,10℃以上可继续生长,15℃以上可开花。

翌春清明前后出室,翻盆换土后重剪,施一两次稀薄氮肥,使其恢复长势,又可开花。

经过两次越冬的老株,长势渐衰,可于秋季将其淘汰,培养当年春秋季繁殖的幼苗取而代之。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