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红丁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红丁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5 11:33:07

这是有红丁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红丁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5 11:33:02发布。

白丁香花怎么养 白丁香的种植与养殖方法

1、栽植丁香花的适宜时期是在早春植株萌动前或处于休眠状态时进行裸根移栽。

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的解冻情况,一般以3月上中旬移栽为宜。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必须秋季挖苗,也必须在晚秋落叶后休眠期进行。

2、露地栽培的丁香花,在生长季节不需特殊管理,只要把握住适当灌溉、施肥、修剪等几个环节,就可促使栽培的丁香花生长发育良好,花序繁盛,花色鲜艳,表现出良好的观赏特性。

丁香的修剪时期,以在早春树液流动前或刚开始流动时为好。

3、在北京及华北地区,4~6月是气候干旱和高温时期,同时也是丁香花盛花和新枝生长旺盛季节,此时每月需对植株浇灌2~3次透水; 7月以后进入雨季,这时要停止人工灌溉,并注意排水防涝。

从10~11月到入冬前要灌3次透水,灌水后要松土,使植株及土壤中水分充足。

4、丁香花定植之后,一般可以不施肥或仅施少量的肥。

在开花后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及少量氮肥是有利于丁香花植株生长发育的。

施肥时,可根据植株大小采取穴施,即在距干30~50厘米处为半径,围绕植株挖一圆形、深l0~15厘米的浅穴,将肥料均匀撒入,然后培土覆盖,施肥后浇灌透水1次,并及时松土保墒。

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白丁香通过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变异。

红丁香是什么品种?有哪些外形特点?

红丁香为灌木,原产于河北、山西,花期为5-6月,成株可高达4米。现在红丁香在庭院栽培比较普遍,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人工栽培的难度并不高。

红丁香

红丁香为灌木,枝直立,粗壮,灰褐色,具皮孔,小枝淡灰棕色,无毛或被微柔毛,具皮孔。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宽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4-11(-15)厘米,宽1.5-6(-11)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贴生疏柔毛或仅沿叶脉被须状柔毛或柔毛,稀无毛;叶柄长0.8-2.5厘米,无毛或略被柔毛。圆锥花序直立,由顶芽抽生,长圆形或塔形,长5-13(-17)厘米,宽3-10厘;米;花序轴与花梗、花萼无毛,或被微柔毛、短柔毛或柔毛;花序轴具皮孔;花梗长0.5-1.5毫米;花芳香;花萼长2-4毫米,萼齿锐尖或钝;花冠淡紫红色、粉红色至白色,花冠管细弱,稀较粗达3毫米,近圆柱形,长0.7-1.5厘米,裂片成熟时呈直角向外展开,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5毫米,先端内弯呈兜状而具喙,喙凸出;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位于花冠管喉部或稍凸出。果长圆形,长1-1.5厘米,宽约6毫米,先端凸尖,皮孔不明显。

中文学名:红丁香

拉丁学名:Syringa villosa Vah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捩花目

科:木犀科

亚科:木犀亚科

属:丁香属

丁香花如何养殖?

繁殖栽培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

移栽穴内应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填土。

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再浇2—3次水即可成活。

丁香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

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

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丁香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

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

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

丁香病虫害很少。

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

可用800一 1000倍40%乐果乳剂或1000倍25%的亚胺硫磷乳剂喷洒防治。

同属的还有白花丁香、红花丁香、紫花丁香、荷花丁香、小叶丁香、花叶丁香、四季丁香等。

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补足丁香花土壤中的养分。

丁香花花谢以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条,有利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有利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

丁香花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

地栽丁香花,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涝。

因为积水过久,即易落叶死亡.栽培技术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

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

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

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用种子繁殖。

从5—6年生留植株上于5—6月果产为紫红色时,及时采收,具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各,最好剥掉果肉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中贮藏,以免干死。

处理后的种子,量佳播种时间为8—9月。

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播种后覆土1cm,鲜果播后35—45d,处理后的种子播后10d左右出苗,苗长至4—5cm,具两片幼叶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苗高6—10cm,有4—6对真叶时移栽实植,移栽时需带土团。

种养丁香花,需要怎么注意什么?

养殖丁香花的注意事项丁香花病虫害比较少,所以可以放心养殖。

丁香花大多都是陆地栽培,很少有水培的,所以请还是选择正常的土壤栽培法。

丁香花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保证正常养分,所以不必要想多施肥好不好之类的问题。

丁香花的养殖方法土壤:丁香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都适合丁香花生长。

浇水:丁香花的管理比较粗放,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干旱时注意浇水,便可顺利生长,其它时间不必要太在意是否应该浇水。

光照:丁香花是一种喜欢光照的花卉植物,所以种植在能够接受阳光照射的地方更好。

温度:丁香花原产区气候特点属于赤道雨林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21度,所以我们养殖时应注意温度控制,尽量不要使温度过低,低于3度将会导致植株死亡。

施肥:丁香花对肥料的需求不是太大,一般只要能保证其正常养分吸收即可,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

公丁香的种植技术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鸡舌香、公丁香。干燥果实为母丁香。丁香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丁香原产地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现桑给巴尔、奔马、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等地均有栽培。我国的药用丁香历中上依靠进口。为解决用药需要,从5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现海南已扩大试种,并连年开花结果。 (1)荫蔽 l-3年生的幼树特别需要荫蔽,由于植距较宽,可在行间间种高秆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荫,又可作防护作用,还能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2)除草、覆盖 每年分别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围除草,并用草覆盖植株,但不要用锄头翻上以伤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杂草被割除作地面覆盖,还可作绿肥,代替天然植被覆盖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树冠郁闭而能抑制杂草的生长为止。(3)补苗 丁香在幼龄期的致死因素较多,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同龄植株。(4)排灌 幼龄丁香,根系纤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树,干旱季节需要淋水,否则幼树干枯。开花结果期在干旱季节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沟,以防积水。(5)施肥 定植后,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粪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钙和氯化钾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过磷酸钙或适量堆肥和火烧土,但不宜过量和紧靠根际,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烂;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厩肥或堆肥,掺适量过磷酸钙和草木灰。(6)培土 丁香树是浅根系,表土上层的细报必须避免受伤,同时这些细根不应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松土培土2-5厘米。(7)修枝 丁香树木需要大量修枝,但为了便于采花,可将主干上离地面50-70厘米内的分枝修去;若有几个分叉主干,应去弱留强,去斜留直,保留1个。上部枝叶不要随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响圆锥形树冠的形成。(8)防风 防护林的设置是确保了香园完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外,幼龄期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树干,以减轻台风对丁香植株的摇动,从而减少危害。病虫防治:(1)褐斑病 幼苗和成龄树都有发生,为害枝叶、果实。防治方法:①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②清洁田园,消灭病残株,集中烧毁。(2)煤烟病 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类、蚜虫等害虫的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发现上述害虫为害时用杀虫剂喷杀;②发病后用1∶1∶l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3)根结线虫病 由一种线虫引起,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穴施或撤施于根区。(4)红蜘蛛 为害叶片。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0%三氯杀螨砜稀释500倍液喷杀。两种液体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5)红蜡介壳 为害枝叶。防治方法:冬季可喷10倍松脂合剂,50%马拉松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每隔7-15天喷1次,连续2-3次。(6)大头蟋蟀 为害小枝、叶、幼干。防治方法:采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炒香,然后用90%晶体致百虫30倍液,拌湿麦麸,傍晚放畦周围。 采种母树最好是15年生以上、生长健壮、高产和抗病力强的植株。7-8月采摘紫红色的成熟果实。采后,不能日晒,即行播种。若从国外引进,宜用剥掉果肉及薄种皮的种子,用煮沸过半小时的湿木糠,作为种子包装垫充物,进行贮藏或运输,但湿度不宜过大。药典标准:来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性状: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鉴别:(1)本品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角质层。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150-200μm;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形腔隙。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粉末暗红棕色。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μm,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6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杂质 不得过4%(附录Ⅸ A)。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2.0%。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90℃。理论板数按丁香酚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丁香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正己烷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正己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含丁香酚(C10H12O2)不得少于11.0%。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用法与用量:1-3g。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红丁香是一种什么植物

红丁香(学名:Syringa villosa Vahl),灌木,高达4米。花期5-6月,果期9月。产于河北、山西。生山坡灌丛或沟边、河旁,海拔1 200-2 200米。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