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花叶鹅掌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花叶鹅掌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10-16 12:31:00

这是有花叶鹅掌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花叶鹅掌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6 12:30:56发布。

花卉鸭脚木如何养

1、土壤:鸭脚木生长需要土质肥沃的土壤,家庭养殖可以用腐殖土、园土和珍珠岩均匀配制。在栽培之前还可适当添加些饼肥作为底肥。

2、浇水:养护时不能出现缺水的情况,不然就会发生叶子掉落的情况。越冬的适合的可少浇水,水温不能和室温相差太多。空气干燥可用喷壶向植株喷洒水,可以提高养殖环境湿度,雨季应避免盆中有积水。

3、光照:适合放置在明亮的散光处,春天和秋天需让它接受适当的光照,夏季要防止被阳光直晒,会导致叶子变黄。冬季要多见阳光,可将其放在室内朝南的地方养护。

繁殖方法

1、播种:在采收果实后将种子取出,等到第二年播种,等它的幼苗生长到5-7cm左右,就可以定植了。

2、扦插:剪取当年生的枝条进行繁殖,把下部的叶片都摘除,保留上部2片叶子,并将其剪掉一半。小心的将它插到土壤中,大约40-60天长出根了。

园林用途:这种野生花卉形态伏美,耐荫常绿,有层次分明的叶片。汕头面石园林风景区对这种花木进行盆栽成功,可作为室内理想的常绿观叶盆景。为适应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

家里买了盆栽青叶鸭脚木,求养殖方法

一个周左右浇一次水,不要太浇水太勤,每次浇水都要浇透,直到下面滴水为止。

去花店买的花肥就可以,一个月施肥一次就可以,把肥料撒在上面,用水浇透就可以。

不要暴晒太阳,它不喜欢阳光。

是喜阴植物。

经常通风。

花叶鹅掌柴园林用途

花叶鹅掌柴别名花叶鸭脚木 【生长习性】性喜暖热湿润气候,生长快,用种子繁殖。

生长适温20℃至30℃,冬季应不低于5℃。

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鹅掌柴喜湿怕干。

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

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

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

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

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

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或灌木,栽培条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产地可达40m。

分枝多,鹅掌柴枝条紧密。

叶面具不规则乳黄色至浅黄色斑块。

掌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9~17cm,宽3~5cm,端有长尖,叶革质,浓绿,有光泽。

花小,多数白色,有香气,花期冬春;浆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用途】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植物。

适宜布置客厅书房及卧室。

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

也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

叶和树皮可入药。

请问鹅掌柴种植怎样操作成活率高?

常绿大乔木或灌木,栽培条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产地可达40m。

分枝多,枝条紧密。

掌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 9~17cm,宽3~5cm,端有长尖,叶革质,浓绿,有光泽。

花小,多数白色,有香气,花期冬春;浆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植物。

适宜布置客厅书房及卧室。

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

也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

叶和树皮可入药。

栽培 鹅掌柴喜半阴,在明亮且通风良好的家内可较长时间观赏。

如室内每天4小时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长良好。

有黄、白斑纹的品种如光照太弱或偏施氮肥都会使其斑纹模糊,从而失去了原有特征。

生长适温15~25℃,冬季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会造成叶片脱落。

新叶将在翌年春天出现。

在空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但对北方干燥气候有较强适应力。

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则会引起叶片大量脱落。

冬季低温条件下应适当控水。

生长季节每1~2周施1次液肥。

每年春季换一次盆,如使用塑料容器则要注意排水。

盆土用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制。

亦可用细沙土盆栽。

鹅掌柴生长较慢,又易萌发徒长枝,平时需经常整形修剪。

多年老株在室内栽培显得过于庞大时,可结合换盆进行重修剪,去掉大部分枝条,同时把根部切去一部分,重新盆栽。

繁殖用播种及扦插繁殖。

播种行春播,保持盆土湿润,温度20~25℃条件下,2~3周出苗。

幼苗高5~7cm时移植一次,次年即可定植。

扦插亦于春季进行,剪取一年生枝条8~10cm,去掉下部叶片,扦插于河沙或蛭石做的床土上,保温保湿,25℃时4~6周生根。

室内观叶植物习性、繁殖及栽培 一、室内观叶植物的基本习性室内观叶植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观赏门类之一,它在园艺上泛指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主要以赏叶为主,同时也兼赏茎、花、果的一个形态各异的植物群。

由于受原产地气象条件及生态遗传性的影响,在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室内观叶植物形成了基本的生态习性,即要求较高的温度、湿度,不耐强光。

但由于室内观叶植物种类繁多,品种极其丰富,且形态各异,所以,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又所不同。

(一) 温度室内观叶植物生长都要求较高的温度,大多数室内观叶植物适于在20~30℃的环境中生长。

冬季低温往往是限制室内观叶植物生长乃至生存的一大障碍。

由于它们原产地纬度的不同以及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各种植物所能忍耐的最低温度也有差别。

在栽培上,必需针对不同类型室内观叶植物对温度需求的差别而区别对待,以满足各自越冬要求。

现将常见室内观叶植物越冬所需温度介绍如下。

越冬温度在10℃以上有网纹草、南洋森、喜荫花、花烛、花叶万年青、亮丝草、星点木、铁十字秋海棠、绿道竹芋、孔雀竹芋、花纹竹芋、丽白竹芋、海南三七、斑叶竹芋、双色竹芋、四色奥贝栉花竹芋、变叶木、花叶芋、多孔龟背竹、观音莲、五彩千年木、媚氏彩叶凤梨、美叶光萼荷、丽穗凤梨类等。

越冬温度在5℃以上 有龙血树、朱蕉、散尾葵、三药槟榔、袖珍椰子、夏威夷椰子、美洲铁、橡皮树、琴叶榕、垂叶榕、马拉巴粟、伞树虎尾兰、椒草、合果芋、孔雀木、吊兰、冷水花、吊竹梅、花叶木薯、虎耳草、鸟巢蕨、鹿角蕨、波斯顿蕨、鹅掌柴、紫鹅绒、单药花、白鹤芋、凤梨类,以及喜林芋属的琴叶喜林芋、心叶喜林芋、杏叶喜林芋、红帝王喜林芋、绿帝王喜林芋、红宝石喜林芋、绿宝石喜林芋、青苹果喜林芋、红锦喜林芋等。

越冬温度在0℃ 以上 有荷兰铁、丝兰、酒瓶兰、春羽、龟背竹、麒麟尾、天门冬、鹤望兰、常春藤、肾蕨、海芋、美丽针葵、棕竹、苏铁、一叶兰等。

以上仅根据常见观叶植物对越冬温度的基本需求作一般分类。

由于栽培条件的差异,引种驯化时间的长短,它们对低温反映的敏感也有所区别。

一般冬季低温来临前栽培上应注意做好防冬御寒工作。

夏季过高温度也不利于室内观叶植物的正常生长。

有些植物,如洋常春藤当温度超过30 ℃ 时,竹芋类超过35℃ 时,其生长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同时还会引发生理病害和病虫害;秋海棠在35℃ 以上的高温多湿条件下,容易引起叶片腐烂。

所以,室内观叶植物在夏季高温时,必须注意阴蔽与通凤,营造较凉爽的小环境,保证其生长正常。

(二)水分室内观叶植物除个别的种类比较耐干燥外,大多数在生长期都需要比较充足的水分。

水分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水分两部分。

由于室内观叶植物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附生植物和林下喜阴植物,所以空气中水分对它们来讲显得特别重要。

但是,由于室内观叶植物原来生长环境存在差异性以及形态结构和生长的多样化,所以它们对空气湿度的需求也有所同。

需要高湿度的(相对湿度在 60%以上) 有喜林芋类、花叶芋、花烛、黄金葛、白鹤芋、绿巨人、观音莲、冷水花、金鱼草、龟背竹、竹芋类、凤梨类、蕨类。

需要中湿度(相对湿度为50%—60%)有天门冬、金脉爵床、球兰、 椒草、亮丝草、秋海棠、散尾葵、三药槟榔、袖珍椰子、夏威夷椰子、马拉巴粟、龙血树、花叶万年青、春羽、伞树、合果芋等。

需要较低湿度的(相对湿度为40%~50%) 有酒瓶兰、荷叶兰、一叶兰、鹅掌柴、橡皮树、琴叶榕、棕竹、美丽针葵、变叶木、垂叶榕、苏铁、美洲铁、朱蕉等。

室内观叶植物对湿度的要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有不同。

一般旺盛生长期需要较充足的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才能保证正常生长需要;休眠期则需要较少的水分,只要保证生理需要即可。

春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遇到凤大、空气干燥的天气,须给充足的水分;秋季气温较高,蒸发量也大,空气湿度较低,也须给于充足的水分;秋末及冬季气温低,阳光弱,则需水量较少。

(三)光照观花植物要开花就需要更多的光照,有的还需要一定的光周期,才能满足营养生长和生育生长的需要。

相对而言,室内观叶植物对光照的需要不如其它花卉那么严格。

室内观叶植物原来都在林荫下生长,所以更适于在半荫环境中栽培。

但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在原产地林荫下所处层次不同以及形态结构的多样化,决定了它们对光照需求和适应的影响作用。

光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光照强度和光质则是主要的两个方面。

根据不同室内观叶植物对光照强度的不同需求,可将它们分为以下几大类遮光,经常对叶洒水,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农家肥,盆土保持不干。

要注意病虫防治、整形修剪以及高干鹅掌柴的捆扎和拉枝。

应特别注意,无性繁殖幼苗高温季节移栽后7天内应全遮光;8-15天在晴天的9-14时半遮光,夜晚全露;16-20天内白天遮光20%,夜晚全露,此后进入正常管理阶段。

鸭掌木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

它漂亮的鸭掌形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

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鸭掌木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没有经验的种植者。

如果修剪掉芽附近的嫩枝,它可以长到3米之高,并且非常漂亮和浓密。

体积较大的鸭掌木需要用竹竿来加固鹅 掌 柴【别名】 鸭脚木 手树【科属】 五加科 鹅掌柴属【原产地】 南太平洋新赫布里底群岛【生长习性】 喜高温、高湿【土壤】 栽培土质以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温度和环境】生育适温约20—28度。

温度一般不低于12度,也不高于30度。

如冬季温度太低,则落叶,丧失观赏价值。

气温降到5度时要保温。

夏季忌全天强烈阳光直射。

既要陈放在室内明亮处,又不能让阳光直射。

置于阴暗处,斑叶品种的黄白色斑块会逐步消失。

被强光直射后,叶片容易变黄脱落。

阳台栽植时。

春夏两季要遮阴,秋冬两季要光照【浇水和施肥】 春秋两季盆土宜干干湿湿;夏季以湿为主,冬季以干为主。

水质的选择性不强。

生长期主要是4—10月份,每半月施肥1次

花叶鹅掌柴的繁殖技术

花叶鹅掌柴常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扦插繁殖技术从生长几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条6~8厘米,或结合换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叶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过的珍珠岩为基质,口径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盆底加托盘,以便接渗出液。每盆插3株或单株,扦插后约1个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后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插后放在室内弱光处,加强肥水管理,生根后要浇营养液,盆中每周补液1次,每次补液100毫升。注意:补液当日不能补水,以免影响营养液的浓度。盆插繁殖取6寸-8寸盆,底孔用小石堵住,将珍珠岩或经筛细干净的河沙装于中,岩面或沙面低盆边高1厘米,如用珍珠岩装盆上面最好压一层河沙(增加紧实度),此时可从成株花叶鹅掌柴上剪取10厘米-12厘米的插穗,底部剪成斜面形,如有生根粉可沾少许没有也可以,将插穗的2/3插入沙或珍珠岩中,每盆3株-4株,插后浇透水,将盆放于一个盛水的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应经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1/2然后用一个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处,温度保持在15℃-25℃,经30天-40天插穗根系生成,此时就可将鹅掌柴苗移栽入6寸-8寸盆中,盆土应装筛细的优质农肥、腐殖土、细沙按3∶2∶1充分混匀的肥沃营养土,栽后浇透水,放置半阴处7天,以后移放到明亮处管理。水插繁殖取大瓶空可口可乐或高脚玻璃瓶罐头瓶,冲洗干净,里面装满干净的清水(自来水),将剪下的花叶鹅掌柴插穗,固定好插入瓶中(插穗底部离开瓶底1厘米),每瓶可插2枝-3枝,用透明塑料袋罩好,放于明亮处,温度保持15℃-25℃,经30天-35天,插穗底部长出0.5厘米-1厘米长的白根,此时就可按上述方法,移出上盆。

鸭掌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鸭掌木又称鸭脚木、发财树、小叶手树,因为其名称吉利,叶形好看,一年四季长青,被很多爱花人士所喜爱。

其养殖方法要求并不苛刻,但是也有人养不好,小编把自己的养殖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养殖注意事项:1、光照、温度要求。

鸭掌木比较益养殖,能够耐一定高温、低温,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在明亮、通风好的室内生长较好。

只要室内能够保证每天大约4个小时的阳光照射就能繁茂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度,冬季5度以上,即可正常生长。

有黄色、白色斑纹的品种,如果光照时间少、光照太弱或者因为偏施氮肥,都会造成斑纹模糊,失去原有的特征,所以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

3、浇水方法。

鸭掌木有一定的耐旱性、耐湿性,但不是说没有限度,说它耐旱、耐湿都是与某些花相比较而言的,要保持干了及时浇水,不要太涝。

一般在夏季需要浇的勤一些,因为夏季气候干燥、温度高,需要较多的水分.可每天浇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湿润。

在春季、秋季,每隔3、4天浇水一次即可。

4、用土及施肥。

在生长旺盛的季节,每1至2周施一次液肥。

盆土适宜用泥炭土,或者腐叶土、珍珠岩,再加少量额基肥来配制。

二、繁殖方法。

小编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有两个,一是扦插,二是直接分株。

1.扦插。

取两年生长势好的枝条,用剪刀剪下,剪成斜面,插入备好的盆中,土要摁结实 浇足水分,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庇荫处,保持浇水适宜,不干旱 在扦插好后,不要动已经扦插的枝条,要直流少数几枚叶子即可。

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2.直接分株。

生长较旺的鸭掌木,你会发现在它靠近主干的分枝上靠近盆土的地方,会长有小根,有的甚至深入到了土里,这样的枝条可以直接分株另栽一盆。

用壁纸刀,靠近根处稍下方割下,就算是带跟的植株了,可以载到另一个盆中,会比扦插的长的快,因为它的根是已经早长好的,会返苗快一些,很快会长出新叶子。

花叶鹅掌柴叶面出粘液怎么变

你的鹅掌柴肯定遭受了“介壳虫”危害,你仔细查看下,在茎干、叶片背面尤其多,蛰伏不移动,吮吸植株的汁液,危害性极强,繁殖力强,需要及时喷施专杀药剂防治,一般的药物难以渗透其蜡质发挥药效。

推荐的药剂有: 杀扑磷、毒死蜱、国光蚧必死。

也可用洗衣粉1000倍液喷布,并在喷布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还要防止冲洗的水流进盆土中,过半天左右再用干布擦拭掉即可。

(注意:介壳虫死后不会自行脱落)叶片表面的东西是介壳虫的排泄物,粘性且发亮,时间一长,叶片会枯黄脱落,甚至整个枝条都枯死。

花叶鹅掌柴和龟背竹哪个好养

都属于耐活的种类,好养。根据你所处的环境来看了,如果你们那里比较潮湿,养龟背竹,它喜湿,喜水;如果你住的地方相对干燥,养鹅掌柴更好,它更耐旱。

鸭掌木冬日养护方法

1、鸭掌木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冬天可以适当地,在表面的土壤,添加一些优质的泥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能帮助它更好的度过冬天,而且还可以健康的发育。

2、冬天对鸭掌木的浇水,还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他比较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会造成更不能腐烂,容易影响到它的长势。

3、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尤其是炎热的天气,阴凉的地方,有利于它的生长。如果在冬天养的话,最好是放到阳光明媚的地方,而且还要保证周围的温度不要太低。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生长适温为16~27℃。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

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广泛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时也生于阳坡上,海拔100~2100米。日本、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