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白三叶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白三叶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9 15:41:04发布。
三叶草如何种植
三叶草为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约有300多种,最常用的有白三叶和红三叶。
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在气温19~24℃、年降水量不少于600~800毫米的地区。
白三叶适应性较强,耐寒、耐热、耐旱能力较强,种子随落地随萌芽生长,使草层盖度逐年增加,为优良的下繁草,耐牧性强,是长江以南各地区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白三叶种子非常小,幼苗生长缓慢,加之根系入土不深,所以,整地务必精细,清除杂草,施足基肥。
白三叶可春播或秋播,北方地区宜在3~4月份春播,南方地区以秋播为主。
条播、撒播、飞播均可。
每亩(667米2)播种量0.5千克,播深1~1.5厘米。
白三叶最适宜与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鸡脚草、猫尾草、羊茅、雀稗、牛尾草等牧草混播,建立中长期放牧草地。
白三叶茎叶细软,叶量丰富,适口性良好,营养成分和消化率均高于紫花苜蓿,各种家畜均喜食,是马、牛、羊、猪、禽、兔的优质饲草。
白三叶再生性强、耐践踏,是适宜放牧利用,也可刈割,常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
从生长第二年起,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每亩(667米2)可产鲜草2500~4500千克,最高可达8000千克。
白三叶草固氮、改土、养地作用明显,可用作稻田绿肥。
三叶草的如何栽培
红、白三叶草原产于欧、亚、非三洲,目前世界温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它是豆科牧草中颁布最广的一种,也是最适合于放牧的豆科牧草。
在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红、白三叶是重要的豆科牧草。
一、植物特性红、白三叶匍匐茎由根劲伸出,有明显的节和节间,长20-40公分。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年降水温一1000毫米,气温19-24℃条件下生长,适应性很广。
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又不至太干,各和睦土地证上能正常生长,尤喜富钙、磷及腐殖质的土壤和微酸性土壤(PH为5.6-7)。
它的耐寒性较其它三叶草为强,但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地区炎热、干旱的夏季生长不良。
红、白三叶为放牧型豆科牧草,其生长发育较慢,尤其在生长的早期阶段。
成株匍匐茎发达,侵占地面能力很强,耐牧而践踏,具有很强的生物固氮能力,是放牧地中氮素的重要供应者。
二、饲用价值红、白三叶为优良的下繁草,再生能力强,能耐频牧和重牧。
亩产鲜草3000-4000kg。
其草质柔嫩,叶量丰富,适口性极好,营养价值属豆科牧草之冠 。
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8.7%、脂肪3.4%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0.4%、矿物质28.7%、钙0.9%、磷0.3%。
相对来讲,红、白三叶因草层较低,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也较低,因此往往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最适合与其混播的牧草是多年生黑麦草放牧型牧草。
在混播草地中,红、白三叶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对草地中饲草营养价值和产量的贡献,同时,还能迅速占据空间,阻止杂草的侵入和发展,维持草地的良好状态,通过生物固氮改良土壤的氮素供应,促进高产禾本科牧草的生长。
三、栽培管理技术1、整地与施肥 红、白三叶一般都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但在有些情况下,为了预先改良土壤,往往先种植红、白三叶,然后再补播禾本科牧草。
种植红、白三叶时,整地方面无特殊要求,可以耕翻后种植也可重牧后(原来植被尽可能被清除)直接播种,无论何种方法,尽可能将地上杂草清除,以便出苗和幼苗生长。
红、白三叶对磷肥需要量较大,也比较敏感,故播种时要以磷作底肥(特别是南方缺磷地区)。
一般每亩3.3千克磷(折合20千克钙镁磷肥)即可。
在土度PH值低于5.5的土壤上,事先还应施用一定的石灰,一般为66.7-133.3千克/亩。
石灰和磷肥量最好能根据当地土壤化验资料及肥料反应来确定。
2、播种 红、白三叶既可春播,也可秋播,在南方秋播的效果较好。
单播时每亩播量1千克,混播时约0.8千克(禾本科与豆科混播3:1为好)。
多用手式或机具撒播。
播后应覆土,深度不宜超过1.5厘米,补播草地上可用家畜践踏或轻耙的方式覆土。
在南方有连绵阴雨季节也可不覆土。
3、田间管理 红、白三叶种子出苗期的生长较慢,这时不要误以为播种失败。
以幼苗期,应特别注意防除杂草,并施用少量氮肥(约5千克尿素/亩),以促进幼苗建植。
草地建成后要及时放牧或割草,这样还可减少杂草,以后只需施用一定数量的磷肥和钼肥,可不再施氮肥,如氮肥过多,反而抑制红、白三叶生长,土壤比较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刈牧之后可适当灌水。
4、饲用方法 红、白三叶主要用于放牧,可放牧家畜,也可放鹅且效果甚红、白三叶甚也是猪、兔和其它家禽的优质饲料,可刈割后切碎饲喂,也可调制成干草,压缩成饲料或草粉。
红、白三叶蛋白质含量高,可用榨汁机提取其汁液,制成深浓缩的蛋白质饲料。
红、白三叶草地一旦建成,往往经久不衰,侵占能力很强,种子落粒后自生成株,家畜采食红、白三叶也会将成熟的种子通过粪便转移到别的地方发芽生长。
为防止红、白三叶蔓延,应及时放牧或刈割,不使种子成熟。
在利用中还可通过施肥调节红、白三叶的成份,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抑制三叶草生长,而磷肥则能促进三叶草生长。
白花三叶草的草坪的养护与管理?
白三叶作为优良的园林地被植物,具有抗干旱、耐贫瘠、耐修剪、再生能力强、花期长等优点,在园林绿化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白三叶草坪养护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白三叶草坪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盲目和重复使用,破坏了绿地、广场的生态环境,增强了病虫害的抗药性,降低了农药的有效性。
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化学农药,推广城市绿色植保,进行无公害防治是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市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注重生存环境质量。
因此,对白三叶草坪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势在必行。
一、病虫害的危害与发生规律 1、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包括金龟甲类和小地老虎。
地下害虫幼虫栖息在白三叶草坪土壤中,在白三叶成坪前,取食萌发的种苗,造成白三叶缺苗,甚至造成成片秃斑;成坪后,啃食幼苗的根、根茎部,造成白三叶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萎蔫,甚至成片枯死。
蛴螬危害从春末开始,一直延续到初秋,一年发生一代,幼虫5-6月份密度最大;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幼虫危害期多发生在4-6月份。
2、地上害虫 地上害虫包括蚜虫、粘虫和斜纹夜蛾。
蚜虫的成虫和若虫吸食白三叶叶片、茎秆的汁液,造成白三叶叶片蜷缩成团,影响草坪发育,严重时造成白三叶生长停滞,最后枯黄,甚至死亡。
蚜虫年发生数10代,最适温度15℃-25℃。
粘虫和斜纹夜蛾的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啃食白三叶叶肉,残留上表皮和叶脉,呈白纱状;4龄后进入暴食期,昼伏夜出,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粘虫最适发育温度10℃-25℃,相对湿度90%左右;斜纹夜蛾8-9月份大量发生,幼虫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发育期约14天。
3、病毒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造成病毒侵染,使白三叶根茎腐烂。
白三叶草坪也会受到其他微生物的寄生,传染其他病害。
二、无公害防治 1、土壤处理 白三叶草坪播种前,先进行土壤处理。
对播种地块进行翻耕耙压,可消灭土壤中地下害虫的幼虫,并在土壤中施足一定的肥料,如磷酸氢铵、碳酸氢铵等化学肥料,其散发的氨气对白三叶草坪中的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并能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促进白三叶草坪根系发育,增强抗虫能力,降低虫口密度。
2、农业防治 目前,园林绿化逐渐由单一草坪型向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层景观发展。
绿地广场中的灌木和小乔木成为白三叶草坪虫害的寄主植物。
对白三叶草坪病虫害的防治,可结合修剪,剪除寄生植株的枯枝、病弱枝,以减少虫害的越冬卵,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
白三叶草坪耐修剪、再生能力强,在病虫危害期,可结合对白三叶草坪修剪来进行防治,用镰刀收割或剪草机修剪,促进白三叶草坪更新复壮,并达到抑制并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地下害虫和夜蛾科幼虫喜湿,有潜土习性,在修剪或收割白三叶草坪的同时,把剪下的白三叶分堆堆在草坪上,每天早上,用人工捕捉,连续3天,可有效的防治虫害,有效率可达到98%。
修剪过后,幼虫从白三叶草坪表层爬出,被绿地、广场中的益鸟进行捕捉,又促进了生物群落的生长,并有效的抑制了病虫害的蔓延。
3、生物防治 在白三叶草坪病虫害发生期,可利用绿地、广场中生物有机体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力,在绿地、广场中,宣传和引导广大市民保护鸟类、蛙类、寄生蜂等益鸟或有益昆虫;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食蚜瓢虫;并可在绿地、广场中挂巢引过路益鸟,壮大生物种群,抑制害虫的蔓延;也可采用BT乳剂等细菌杀虫剂,稀释喷洒,防治虫害。
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鸟类经常出现的白三叶草坪与其它的白三草坪相比,害虫虫口密度大大降低,并能减少绿地、广场中因农药残留带来的负面影响。
4、自制植物杀虫剂 绿地、广场中树种多样化,许多树种本身具有杀虫功能,对白三叶草坪病虫害的防治,可通过自制植物杀虫剂来进行防治,自制植物杀虫剂无残毒、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并且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充分发挥白三叶草坪的景观效益,可广泛应用于绿地、广场中,方法如下: ?(1)银杏果实的外皮按1:20的比例加水沤制,浸泡1昼液,直接用来喷施,可防治白三叶中蚜虫和红蜘蛛。
?(2)桃树叶按1:10比例煮沸,冷却后过滤喷洒,不可久存,可防治白三叶草坪中蚜虫及软体害虫。
?(3)臭椿种实1000克,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按1:1比例加入石灰水,调匀后浇灌白三叶,可防治白三叶草坪中地老虎。
?(4)取桑树叶1000克,水煮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按1:4的比例加水稀释喷洒,可防治白三叶草坪中蚜虫。
5、黑光灯诱杀 在白三叶草坪害虫危害期,可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来诱集害虫。
黑光灯构造比较简单,在绿地、广场中使用方便,无化学农药残留,不产生污染,对园林植物和城市环境都无影响,害虫不易产生抗性。
利用黑灯诱杀成虫,还为白三叶虫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总之,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化学农药,进行无公害防治,才能真正发挥白三叶草坪的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叶草生长的季节
三叶草一年四季都能生长。
主要分布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态。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旱、耐寒。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粘性土壤生长。生长周期一般为2-6年,在温暖条件下,常缩短为二年生或一年生。
三叶草多作为草坪种植于各公园,绿地。苗期生长缓慢,种子播入坪床后,每天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始终使坪床表面保持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可减少喷水次数,但仍需精心管理,苗期管理约30-50天,期间除注意浇水使坪床保持湿润外,还要随时清除杂草,主要是人工拔除,防止杂草危害。
三叶草的养殖方法
1、土壤
三叶草的种子是比较细小的,所以出土力就较弱,幼苗比较纤细,所以在其苗期生长较为缓慢。因而在播种之前一定要整好土壤,对土壤进行浅翻并清除其中杂物,使土块变得细碎,这时土壤也就变得疏松利于播种了。
2、播种及种子处理
三叶草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秋两季,适宜的播种温度应该在19-24℃,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可以进行播种,秋季播种可在9月中下旬。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浸润,播种深度为1-2cm,如果过深可能会导致不易出苗。
3、种后管理
在三叶草的播种后出苗前,如果土壤板结,应该做及时的疏松工作,以利出苗。因三叶草苗期生长的较为缓慢,所以极易受杂草的侵害,苗期应松土除草1~2次;
另外还要做好三叶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三叶草能够顺利生长。在土壤较干时,要做好水分保持工作,保持土壤的湿润更加有利于三叶草的生长。
:-三叶草
三叶草的养殖方法
三叶草为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约有300多种,最常用的有白三叶和红三叶。
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在气温19~24℃、年降水量不少于600~800毫米的地区。
白三叶适应性较强,耐寒、耐热、耐旱能力较强,种子随落地随萌芽生长,使草层盖度逐年增加,为优良的下繁草,耐牧性强,是长江以南各地区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白三叶种子非常小,幼苗生长缓慢,加之根系入土不深,所以,整地务必精细,清除杂草,施足基肥。
白三叶可春播或秋播,北方地区宜在3~4月份春播,南方地区以秋播为主。
条播、撒播、飞播均可。
每亩(667米2)播种量0.5千克,播深1~1.5厘米。
白三叶最适宜与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鸡脚草、猫尾草、羊茅、雀稗、牛尾草等牧草混播,建立中长期放牧草地。
白三叶茎叶细软,叶量丰富,适口性良好,营养成分和消化率均高于紫花苜蓿,各种家畜均喜食,是马、牛、羊、猪、禽、兔的优质饲草。
白三叶再生性强、耐践踏,是适宜放牧利用,也可刈割,常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
从生长第二年起,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每亩(667米2)可产鲜草2500~4500千克,最高可达8000千克。
白三叶草固氮、改土、养地作用明显,可用作稻田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