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金缕梅怎么养

金缕梅怎么养

2019-10-20 12:40:43

这是有金缕梅怎么养问题及金缕梅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0 12:40:38发布。

金缕梅有什么特性?

花卉介绍

这些株形披散的灌木,因其通常呈黄色,有着如同蜘蛛般花朵所构成的大型花序而被种植。当在冬季植株叶片脱落后,它们开放于枝杈上。那些春金缕梅(H.vernalis)的品种可能随着叶片长出而绽蕊。每个花朵有4枚狭窄的花瓣,散发着令人心醉的香气。多数园艺种类秋季具有诱人的叶片,其宽阔的亮绿色叶片在脱落前变红或转黄。金缕梅能为冬季庭院增色添香,它们是灌木花境或树木园中良好的孤植或群植树木。

栽培

种植在肥力适中、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之地,喜全日照,亦耐疏荫环境。宜选开阔但不完全暴露的场地。金缕梅也能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钙质土壤中生长。在暮冬或早春间的休眠阶段,要清除杂乱枝或交叉枝,以保证植株骨干通风透光。

光照条件

疏荫;间有荫蔽之地或非全日的荫蔽之地。

土壤参数

土壤排水良好。

耐寒级别

花卉为十分耐寒的植物。

金缕梅

金缕梅

金缕梅是什么

金缕梅为金缕梅科、金缕梅属落叶小乔木,高约10m。

嫩枝及顶芽密生灰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宽倒卵圆形叶 形美丽。

2月前后先叶开放,花数朵簇生叶腋,色金黄,花瓣如缕近似蜡悔,故称为金缕梅。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9m。

具有星状短柔毛。

裸牙有柄。

金缕梅叶互生,宽倒卵形,长8-15cm,顶端急尖,基部心脏形不对称,边缘有波状齿,表面粗糙,背面有密生绒毛,半圆形托叶明显。

花瓣4片,狭长如带,长1.5-2cm,淡黄色,基部带红色,芳香;萼背有锈色绒毛。

穗状花序短,腋生数朵金黄色小花,花两性,有香味,花瓣四片线形,蒴果卵球形,长约1.2cm。

2-3月叶前开花,10月果熟,蒴果两裂。

同属还有红花金缕梅,叶圆形,花红色,极为美观。

分布范围:分布在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

生山地次生林中。

金缕梅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 、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生态习性:喜光,耐半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长于富含 金缕梅腐殖质的山林中。

药用功效:金缕梅的种植范围遍及北美及欧洲。

它的叶子及树皮皆可作为药用。

金缕梅来 为金缕梅科植物金缕梅的根。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

用于脾气虚弱症,主治劳伤乏力。

性味归经:甘、温。

入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

鲜品2~3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禁忌:忌酸、辣、芥菜、萝卜等。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学成分:含山柰酚、槲皮素及紫云英甙等。

药材采集秋后采根入药。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选方1.最早美国原住民-印地安人将其叶子及树皮捣碎,作为药膏来治疗痔疮、及伤口、疼痛的肿瘤,蚊虫咬伤及皮肤溃烂等病症,成为家家必备的良药之一。

2.金缕梅内含单宁酸及挥发性油脂是其中主要的成分,有效的止血剂;还有增强血管及抗发炎。

若将它直接敷在痔疮和曲张静脉上,则有助於减轻疼痛和发炎症状。

3.金缕梅的乳脂在欧洲,一般用来治疗皮肤发炎的症状,以其浸膏涂抹在轻度擦伤、割伤和瘀伤的患处,及具舒缓的功效。

学者还发现金缕梅软膏对於治疗湿疹极为有效。

并且指出金缕梅对湿疹的效用远比一般常用的氢羟肾上腺皮脂素(hydrocortisone)有效。

美容作用:功效:内含单宁质多种如Ellagtannin和Hamamlitannin可以调节皮脂分泌、金缕梅具保湿及嫩白作用。

促进淋巴血液循环,专门克服早晨眼脬和黑眼圈。

具有镇静、安抚的效果,对龟裂、晒伤、粉刺有改善效果。

可有效帮助肌肤夜间的再生能力。

去除眼袋、放松以及缓和对於油性肌肤或是过敏的肌肤都有很优异的效果。

有舒缓,收敛,抗菌的效果,因有收敛控油、杀菌的显著疗效,对於青春期少年或是出油状况较严重的皮肤,是不二选择。

金缕梅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好几百年前。

它有深层清洁的功效可使肌肤抗老。

在化妆品中,用来消炎用,能缓和受刺激的皮肤。

不会造成皮肤乾燥,且具愈合伤口的功效。

同时它也有对抗自由基的作用金缕梅的收敛效果跟去除眼袋效果让人相当喜欢。

金缕梅的放松以及缓和对於油性肌肤或是过敏的肌肤都有很优异的效果。

能收敛毛孔、补湿、静肌作用。

作更深层的洁净,使皮肤更加幼滑亮丽。

精华则具有调节油脂分泌、保湿及净白作用。

金缕梅的化妆水和精华液,家美乐的专柜有得卖金缕梅毛孔收细系列,一套是158元金缕梅具收敛、镇定皮肤的效果,油皮是可以用的,而且是油皮用最好迅速渗入皮肤,由内而外全面调节肌肤,平衡皮肤PH值及油脂分泌,净化毛孔,修复受损的肌肤,有效调节舒张的毛孔,明显收敛粗毛孔,防止黑头、粉刺产生,使肌肤快速呈现细腻、光滑、紧致状态。

用法:用完毛孔舒张护理(如去油、去痘、去黑头)产品后,涂于皮肤表面并轻轻拍打至皮肤完全吸收即可。

什么护肤品里有金缕梅?有什么用?

金缕梅内含单宁质多种如Ellagtannin和Hamamlitannin可以调节皮脂分泌、具保湿及嫩白作用。促进淋巴血液循环,可专门克服早晨眼脬和黑眼圈。

具有镇静、安抚的效果,对龟裂、晒伤、粉刺有改善效果。可有效帮助肌肤夜间的再生能力。去除眼袋、放松以及缓和对於油性肌肤或是过敏的肌肤都有很优异的效果。

有舒缓、收敛、抗菌、抗衰老的效果,因有收敛控油、杀菌的显著疗效,对於青春期少年或是出油状况较严重的皮肤,是不二选择。

在露得清清莹系列的调理水里面有添加金缕梅;

Thayers金缕梅这个品牌也是专业做金缕梅的护肤品。

具体功效

1、舒缓

金缕梅中含有特殊的柔敏因子。能舒缓不安定的肌肤。帮助肌肤回复镇定。保持代谢平衡。消除肌肤的不适感。

2、收敛

对于青春期少年。或是出油状况较严重的皮肤。金缕梅的收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能控制油脂分泌。帮助调节肌肤的水油平衡。有效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平衡pH值。收缩毛孔。 

3、抗衰老

金缕梅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组织中因强紫外线辐射产生的丙二醛的争含量,可防止皮肤由于暴露于紫外线而导致的炎症。减轻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自由基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金缕梅

金缕梅和水杨酸哪个收毛孔效果好?

金缕梅的作用是消炎,有促进青春痘消退的效果,但是单独使用既不能祛痘也不能缩小毛孔。

水杨酸的作用则是多方面的,可以祛角质、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炎。

水杨酸是油溶性的,因此可以渗入毛孔内部,溶解粉刺,溶解青春痘。

水杨酸清理了毛孔里面的死皮细胞和油脂,毛孔就会逐渐缩小。

所以,水杨酸是皮肤科医生推荐的祛痘产品,可以同时祛痘、祛斑、控油、缩小毛孔,还可以改善肤质,让粗糙的肌肤变得光滑白皙。

金缕梅在美容中有什么作用?

金缕梅:功效:内含单宁质多种如Ellagtannin和Hamamlitannin可以调节皮脂分泌、具保湿及嫩白作用。促进淋巴血液循环,专门克服早晨眼脬和黑眼圈。具有镇静、安抚的效果,对龟裂、晒伤、粉刺有改善效果。可有效帮助肌肤夜间的再生能力。去除眼袋、放松以及缓和对於油性肌肤或是过敏的肌肤都有很优异的效果。有舒缓,收敛,抗菌的效果,因有收敛控油、杀菌的显著疗效,对於青春期少年或是出油状况较严重的皮肤,是不二选择。 金缕梅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好几百年前。它有深层清洁的功效可使肌肤抗老。在化妆品中,用来消炎用,能缓和受刺激的皮肤。不会造成皮肤乾燥,且具愈合伤口的功效。同时它也有对抗自由基的作用金缕梅的收敛效果跟去除眼袋效果让人相当喜欢。金缕梅的放松以及缓和对於油性肌肤或是过敏的肌肤都有很优异的效果。能收敛毛孔、补湿、静肌作用。作更深层的洁净,使皮肤更加幼滑亮丽。 精华则具有调节油脂分泌、保湿及净白作用。 我的同学有用过美国Thayers金缕梅玫瑰爽肤水,据说效果不错,属于二次清洁,你可以试一试~! 希望以上的建议对您能有所帮助~!^_^!~

金缕梅是什么?

金缕梅为金缕梅科、金缕梅属落叶小乔木,高约10m。嫩枝及顶芽密生灰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宽倒卵圆形叶 形美丽。2月前后先叶开放,花数朵簇生叶腋,色金黄,花瓣如缕近似蜡悔,故称为金缕梅

金缕梅是什么品种?

金缕梅又名木里香,为蔷薇目、金缕梅科、金缕梅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成株可高达8米,由于金缕梅的耐寒能力比较强,所以又称“忍冬花”,在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

金缕梅

金缕梅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嫩枝有星状绒毛;老枝秃净;芽体长卵形,有灰黄色绒毛。叶纸质或薄革质,阔倒卵圆形,长8-15厘米,宽6-10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不等侧心形,上面稍粗糙,有稀疏星状毛,不发亮,下面密生灰色星状绒毛;侧脉6-8对,最下面1对侧脉有明显的第二次侧脉,在上面很显着,在下面突起;边缘有波状钝齿;叶柄长6-10毫米,被绒毛,托叶早落。

中文学名:金缕梅

拉丁学名:Hamamelis mollis Oliver

别称:木里香、牛踏果

二名法:Hamamelis moll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亚目:虎耳草(详情介绍)亚目

科:金缕梅科

亚科:金缕梅亚科

族:金缕梅族

属:金缕梅属

种:金缕梅

分布区域:中国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

下一篇: 芍药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