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黄槿怎么养

黄槿怎么养

2019-10-20 12:40:57

专注帮你解答黄槿怎么养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黄槿怎么养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0 12:40:53整理发布。

黄槿树是怎么样的?~

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

叶子大,心形,有长柄;花黄色,花冠钟形,蒴果。

台湾乡间其叶常作为包裹糕饼之用,故又名糕仔树。

原产地:分布于中国大陆广东、菲律宾群岛、太平洋群岛、南洋群岛、印度、锡兰等地。

台湾生长于全岛海岸附近。

性状: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

单叶,互生,革质,掌状脉,7-9条,下表面密被绒毛状星状毛,心脏形或圆形,长8-14㎝,9-19㎝,全缘或不明显齿缘,先端锐尖,叶柄长3-6㎝,亦被绒毛状星状毛。

花两性,单生,腋生。

花黄色,中央暗紫色。

花萼5裂,外具附萼(总苞),附萼5裂;花瓣5枚;雄蕊多数,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

蒴果球形,开裂。

观赏特色:观叶、观花。

花期全年,以夏季最盛。

可为行道树及海岸绿美化植栽。

多生于滨海地区,为海岸防沙、防潮、防风之优良树种。

民间取其叶制粿,故有「粿叶」之称。

适性:阳性植物,需光量强。

生性强健,耐旱、耐贫瘠。

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佳。

抗风力强,有防风定沙之效。

繁殖:种子播种、扦插。

病虫害专家进,黄槿上出现的白色棉絮状的是什么虫(

有图片吗?白色棉絮状物质可能是介壳虫分泌的蜡质,具有防水的作用。介壳虫会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植物生长不良,可以用杀扑磷和噻虫嗪,去相同的体积,共同稀释1000倍喷施。

桂花和黄槿是什么病虫害?(如图)

您好!桂花上的虫子像是一种介壳虫。

黄槿是什么?

(linden hibiscus)

(任宪威)

学名、制绳索、造纸等。嫩叶可作蔬菜。木材细致,材质轻软,抗弯性强,可制家具。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落叶灌木,叶菱状卵形,常三裂,叶缘有不规则的圆钝锯齿,三出脉。花单生于叶腋,紫蓝色或白色。蒴果长圆形,长2.5厘米。种子肾形,背面被毛。花期6~9月,果期8~10月。产中国南部,各地有栽培。喜光,喜温暖,不耐严寒,耐修剪。树皮纤维可供制绳索、麻袋、人造棉和造纸等。花、果、茎皮或根皮供药用,花主治痢疾、痔疮出血等症,果主治痰喘咳嗽等症,根皮和茎皮主治痢疾和白带等症。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强,可作绿化树种。

黄槿的特征

黄槿 (学名[3]。 黄槿的叶及树皮可治支气管炎及咳嗽,叶外敷可治肿毒及作洗涤剂之用,根可作解热及催吐剂

黄槿的繁殖方式

黄槿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种子处理与播种黄槿种子种皮厚、坚硬,不易吸水,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曾分别使用了冷水浸泡、50 ℃温水浸泡、沸水浸泡、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等多种方法进行播前处理,前3 种方法均未能使黄槿种子发芽,只有用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可促进种子发芽。方法是覆盖保湿,以便减少淋水次数。幼苗出土并长出真叶后揭开遮阳网。 黄槿利用扦插法可快速培育大苗,剪办木质化枝条每20厘米为一段或锯枝干1--2米,扦插于湿润园土,约1--2个月能发根。【栽培】幼株注意水分补给,春至夏季施肥2--3次。黄槿成株后管理极粗放。每年早春修剪整枝,以控制植株高度。嫩枝扦插,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约十公分左右插入培养土中,浇透水盖上遮阳网。

黄槿的价值

观叶、观花。黄槿的花期全年,以夏季最盛。可为行道树及海岸绿美化植栽。多生于滨海地区,为海岸防沙、防潮、防风之优良树种。民间取其叶制粿,故有「粿叶」之称。黄槿在广州及广东沿海地区小城镇也有栽培,多作行道树。 本草纲要介绍:中药材一【药 名】:黄槿【拼 音】:HUANG JIN【来 源】:为锦葵科植物黄槿的叶、根。【功 效】:清热止咳、解毒消肿。【主 治】:治外感风热、咳嗽、痰火郁结、咯痰黄稠、肺热咳嗽、痈疮肿毒、支气管炎。【性味归经】:辛 苦 寒 肺 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别 名】:棡花(海南)、盐水面夹果、朴仔(台湾)、榄麻(电白)海麻、海罗树、弓背树(广西)【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拉丁名】:黄槿 Hibiscus tiliaceus L.【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中药材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拼音名】Huánɡ Jǐn【英文名】Bark or flower of Linden Hibiscus【别名】棡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海麻、海罗树、弓背树。【来源】药材基为锦葵科植物黄槿的叶、树皮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iliaceus L.[Hibiscus tiliaefolius Salisb.]采收和储藏:叶、树皮,全年均可采;花,6-8月,未完全开放时采摘,阴干或晒干。【性状】性状鉴别 叶大多破碎或皱缩,完整叶近圆形或广卵形,叶下面密被星状柔毛,叶脉7-9条;叶柄长3-8cm,质脆,气微,味淡。花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形,全体被毛;花萼钟形,先端5裂,萼筒外有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花梗长1-3cm,花萼、苞片被绒毛;花冠钟形,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质轻脆。气微,味淡。【性味】甘;淡;性微寒【归经】肺经【主治功能】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疮疖肿痛;木薯中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敷。【名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功效有退热、止吐、止咳功能。用于发烧咳嗽支气管炎:叶,外敷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黄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用法用量:鲜花或鲜嫩叶1~2两,捣烂取汁冲白糖水服,重者可日服2~3剂。外用鲜嫩叶或鲜树皮捣烂外敷。

黄槿的介绍

黄槿为常绿小乔木,高可达4-7公尺。叶子大,心型,有长柄。花黄色,花冠钟型,蒴果。台湾乡间其叶常用作包裹粽饼之用,故又叫糕仔树。主要分布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如广东、广西、台湾乡间等。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

上一篇: 芍药怎么养
下一篇: 铃兰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