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水竹叶怎么养

水竹叶怎么养

2019-10-20 12:42:59

这是有水竹叶怎么养问题及水竹叶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0 12:42:54发布。

水竹叶柄发红,叶黄什么原因呢?

水竹叶子发黄的原因是根还没有发好,同时换了环境,它要有个适应过程,还有你在家养的时候要在水中加入营养液,适当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温度也不能太低,如温度低于5度以下,最好用塑料袋套一下。 水竹对水的要求比较高。最好用矿泉水和纯净水,其次才是自来水但是必须在用之前先沉淀一下在用。如果出现杆部腐烂就必须将腐烂的部分及时去剪断免腐烂部分扩大,最好是从竹节的地方剪断。一般来说水竹一旦生根就不容易发生腐烂,如果出现腐烂情况除了剪断腐烂部分还可以在水里放一些亮绿宝用来催根。水就好半个月换一次。

水竹叶要用什么除草剂去除掉?

不伤鱼、虾、贝类的水面一切水生植物水草.浮萍.水浮莲除草剂-水草净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草除草剂.水浮莲除草剂-水草净(500克/套(350g 150g). 65元/套.12套/件) 亩水面用1套环境治理剂。

绿色环保无公害 见绿就杀效果快产品特点:除湿地类害草:如江河.湖泊,池塘.水产养植,水草.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大米草.过江龙.芦苇等一切水生植物具有根除和净化水质作用。

除旱地杂草及一切顽固类杂草:一年生、多年生杂草植物如对香附子.马齿苋.节节草.黄顶菊(一枝黄花).紫茎泽兰(飞机草)等顽固类害草植物有彻底根除的效果。

本产品为纯绿色环境治理剂,对土壤、水质、空气、人体、牲畜、鱼、虾、贝类及水中软体生物类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使用说明:湿地类杂草:水面亩用药A.B剂500g(1 1),兑水30~35kg。

喷浮在水面或(水浮莲)等水草植物叶面.药后水浮莲3-5小时见效,2-3天全部涸死。

其它水草当天停止生长.1-3天见效.7-10开始传导到水底植物根部烂根死亡.永不复生.旱地类杂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杂灌等:用药剂500ml,兑水35~40kg田间发生草害时,用本制剂兑水后喷头加保护罩,压低喷头,由害草头部向整株叶面均匀喷晒。

光照可加速除草效果,阴天或蔽阴下会延缓除草效果,但不影响功效,施剂后1小时遇雨时不影响效力。

注意事项:本制剂见绿就杀,用净水稀释药液时可适当加点洗衣增加药效,注意在施剂过程中避免喷到其它农作物叶面上,遇大风天气禁止施药。

对根生及多年生杂草在其成熟期施药效果更好。

本B制剂会产生气体,贮存时B剂封口应打一小针孔让气体排出.不影产品质量,贮于干燥、阴凉、通风、避雨处,严禁太阳暴晒、远离火源或热源。

本制剂在贮藏期间颜色变淡,属正常,不影响除草功效。

本制剂应避免儿童触及、误食。

如接触皮肤、眼睛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水竹叶的营养知识

水竹叶知识介绍: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节上具不定根,茎圆柱形,一侧有细绒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4厘米,宽5毫米,先端尖.基部鞘状包围茎上。圆锥花序,由叶腋抽出;萼片3,草质,绿色;花瓣3,倒卵形,蓝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无柄,雌蕊1。蒴果椭圆形,压扁状,背裂,长约8毫米,粟柄上部呈三棱;种子一行排列,扁平。花期9~10月。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或水边。分布西南、中南及华东各地。夏、秋采收,晒干。水竹叶营养分析:本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生食或加工成菜肴。水竹叶食疗作用:本品味甘,性平。入肝、脾二经。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主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水竹叶做法指导:1、治肺炎高热喘咳:鲜水竹叶五至八钱。酌加水煎,调蜜服,日二次。2、治肠热下痢赤白:鲜水竹叶一两。洗净,煎汤,调乌糖少许内服。3、治小便不利:鲜水竹叶一至二两。酌加水煎,调冰糖内服,日二次。4、治口疮舌烂:鲜水竹叶二两,捣汁,开水一杯,漱口,约五至六分钟,一日数次。5、治疮疖:鲜水竹叶三两,冰糖五钱。炖服,并将药渣敷患处。6、治鸡眼:鲜水竹叶和冬蜜捣烂敷患处,日换二至三次。7、治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茎叶一握,醋糟少许。共捣烂外敷。

水竹叶的药用价值

【药 材 名】水竹叶【拉 丁 名】原植物水竹叶Murdannia triguetra (Wall.)Bruckn·【名称考证】鸡舌草,鸡舌癀【科目来源】鸭跖草科植物【药用部位】水竹叶的全草。【性味归经】《泉州本草》:“味甘,性平。”《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功效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个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上一篇: 仙客来怎么养
下一篇: 元宝枫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