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地涌金莲怎么养

地涌金莲怎么养

2019-10-20 12:45:30

专注帮你解答地涌金莲怎么养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地涌金莲怎么养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0 12:45:26整理发布。

关于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又名千瓣莲花、地金莲、地母金莲、地涌莲、不倒金钢。

为芭蕉科象腿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云南西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我国特产花卉。

地涌金莲丛生,植株矮小,一般高1米以下。

先花后叶,花冠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硕大、灿烂、奇美,仿佛来自仙界,使人不得不惊叹、折服。

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光灿灿的金莲花,也就是地涌金莲。

有傣家传说,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所说的就是这种花。

地涌金莲是“五树六花”之一,是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花卉。

五树六花包括: 五树: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糖棕。

六花: 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地涌金莲。

以此花得名的寺庙: 涌金寺 创建于宋朝理宗嘉熙(公元1237-1240年)间,位于秀山螺峰顶,俗称大顶寺,取佛家语“地涌金莲”之意而命名。

地涌金莲该如何养护和栽培?

地涌金莲又名千瓣莲花、地金莲、地母金莲、地涌莲、不倒金钢。为芭蕉科象腿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云南西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我国特产花卉。地涌金莲丛生,植株矮小,一般高1米以下。先花后叶,花冠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硕大、灿烂、奇美,仿佛来自仙界,使人不得不惊叹、折服。地涌金莲是南方亚热带植物,这也是很多人在北方见不到的原因。现在广州的花卉市场上,地涌金莲已经算是常见盆栽植物。在北方也可以盆栽,不过冬季气温不能低于6。

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光灿灿的金莲花,也就是地涌金莲。有傣家传说,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所说的就是这种花。地涌金莲是“五树六花”之一,是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花卉。

所以称之谓地涌金莲,是因为:1.其假茎低矮而粗壮,先花后叶,早春开花时忽从地下涌冒而出,悄然绽放,使人惊奇。2.花期从早春开至隆冬,有“百日开花花不败”的美称。花的苞片六枚为一轮,金光闪闪,形如花瓣,层层由下而上逐渐展开,能保持较长时间不枯萎,且鲜艳美丽而有光泽,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地涌金莲的花朵非常特别,是包在一层又一层的苞片内,苞片呈莲座状,由下而上层层逐渐开展,长久不谢,花期长达250天。不仅花形奇特,而且会散发甜蜜的花香,花朵在冬天为粉红色,夏天则变草绿光泽。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总得来说地涌金莲不管是幼苗还是花的价格都比较偏高,可能是跟它产量不大有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涌金莲的四季养护方法。

春季养护方法

春季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但是并不是水分越多就是越好的,春季下雨过后要及时排水。早春的时候也要施以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这样可以促进生长开花。

夏季养护方法

夏季高温季节应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做好应对干旱季节的准备,遇到干旱的情况就要适当浇水,另外,夏季的气温偏高,需水量增加,晴天需早浇水、下午浇透水,来保证叶片鲜嫩。

秋季养护方法

秋季除了要适当的浇水以外,在秋末的时候也要和春季一样施以腐熟有机肥,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也要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来促进生长开花。

冬季养护方法

地涌金莲非常的不耐寒,气温在10以下就应移入室内,最好是能够放在有阳光可照射的玻璃窗附近。冬季的时候也要适当控制水分如果感觉室温高时可往叶片上喷洒清水。

在华南地区的冬季则是要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裹茎干,以防遭到霜冻。等到春天之后再拆去包装物,修剪枯枝烂叶,施入肥料就可以了。

地涌金莲不是每年都开花,只有长势条件都具备,才会开花。开花后由于消耗大,需要加大养分,蓄势才能再发。

地涌金莲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以分株繁殖为主,于早春或秋季,把根部分蘖长成的小株带上匍匐茎,从母株上切下另行种植,也可播种繁殖。

田间管理

南方温暖地区常露地栽培,春秋季分株栽植后需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旱季要适当浇水,雨季需及时排水。早春和秋末在植株周围开沟施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旺盛生长期适量追肥,可促进生长开花。花后地上部假茎逐渐枯死,应及时将其砍掉,以利翌年再发;寒冷地区宜在温室内栽培。

地涌金莲花语

地涌金莲花语:奇美、善良。

地涌金莲是原产云南西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珍稀野生植物,开花较难,需数年甚至十数年。云南野生的地涌金莲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较广,是云南特有的野生花卉,也是人们喜爱的高档花卉品种。近年来经过人工移植引种,在昆明已开始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

地涌金莲先花后叶,花冠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硕大、灿烂、奇美,仿佛来自仙界,使人不得不惊叹、折服。假茎的叶腋处真正的小花朵清香、娇嫩,黄绿相间,更添一份精巧的美丽,花期长达半年之久。地涌金莲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云南民间还利用其茎汁解酒、解毒,制作止血药物,现北京植物园热带温室已引种栽培这一美丽的植物。

地涌金莲的意思

地涌金莲,拉丁学名(Musella lasiocarpa (Franch.) C. Y. Wu ex H. W. Li)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花卉。

假茎的叶腋处为真正的小花朵,清香、娇嫩,黄绿相间,更添一份精巧的美丽,花期长达半年之久。

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

云南民间还利用其茎汁解酒、解毒,制作止血药物,现北京植物园热带温室已引种栽培这一美丽的植物。

地涌金莲是什么品种?

地涌金莲原产于中国云南,是我国的特产花卉品种。地涌金莲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云南的民间还会利用其茎汁解酒、解毒,现在在北京植物园热带温室已有引种栽培。

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的植株丛生,具水平向根状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0厘米,基径约15厘米,基部有宿存的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达0.5米,宽约2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两侧对称,有白粉。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茎上,密集如球穗状,长20-25厘米,苞片干膜质,黄色或淡黄色,有花2列,每列4-5花;合生花被片卵状长圆形,先端具5 (3+2) 齿裂,离生花被片先端微凹,凹陷处具短尖头。

中文学名:地涌金莲

拉丁学名:Musella lasiocarpa (Franch.) C. Y. Wu ex H. W. Li

别称:千瓣莲花、地金莲、不倒金钢

二名法:Musella lasiocarp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

科:芭蕉科

亚科:芭蕉亚科

属:地涌金莲属

种:地涌金莲

分布区域:原产中国云南西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

梦幻西游 无底洞 地涌金莲加血公式 谁知道

地涌金莲公式为:首选目标恢复HP=技能等级*5 80 自身hp上限*0.03 此公式结果为进1法,如果结果中包含小数部分,则舍去小数后,结果 1这个技能游戏前期加血数值很可观的

地涌金莲如何种植

地拥金莲以分株繁殖为主,于早春或秋季,把根部分蘖的小株,带上匍匐茎,从母株上切下另行种植,成活率高。

露地栽培宜在春季,地植宜选择庭院角隅或天井窗前一角的避风高燥处,忌植于低洼或雨后积水的地方。

春季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给,雨后要及时排水。

秋末和早春需施以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以促进生长开花。

待春天拆去包装物,修剪枯枝烂叶,施入肥料即可。

盆栽用土可用垃圾泥5份、园土3份、堆肥2份混合配制,也可用草炭土加素砂混合使用。

植株较喜肥,以堆肥、厩肥为宜,干旱季节要适当浇水,夏季气温高,需水量增加,晴天需早浇水、下午浇透水,以保护叶片鲜嫩丰盈。

但忌雨淋或浇水过多造成积水。

平日见有枯叶时应及时摘除,免损其美。

夏季高温季节应避免阳光直射。

不耐寒,气温在摄氏10度以下就应移入室内,最好置于阳光可照射到的玻璃窗附近。

适当控制水分,室温高时可往叶片上喷洒清水。

每年春季换盆。

 

地涌金莲种植几年开花

地涌金莲又名千瓣莲花、地金莲,地母金莲,地涌莲,为芭蕉科象腿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分布,系我国特产花卉。

地涌金莲丛生,植株矮小,一般高1米以下。

地上部分由叶鞘层层重叠、形成螺旋状排列,如树杆状,称之为假茎。

叶片浓绿色,长椭圆形,顶端锐尖,形似芭蕉叶,长约50厘米,宽可达20厘米。

花期较长,可达250天左右,六枚苞片为一轮,顶生或腋生,金光闪闪,形如花瓣,层层由下而上逐渐展开,能保持较长时间不枯萎,且鲜艳美丽而有光泽,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而真正的花清香、柔嫩、娇小,黄绿相间,包藏在苞片里面,苞片展开时才展现出来;又因其假茎低矮而粗壮,先花后叶,于早春开花时忽从地下涌冒而出,悄然绽放,使人惊奇,故有地涌金莲之称谓。

花卉多以美、香、色取胜,而地涌金莲以奇压倒群芳,它不仅花冠硕大,奇美,还有更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当它生长旺盛时,在假茎的叶腋中也能开出众多的小花朵,形成“众星捧月”的奇观。

地涌金莲在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

)之一,所以广泛种植。

在丰富灿烂的傣族文学作品中,地涌金莲作为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多有出现。

在地涌金莲产地,民间利用其茎汁解酒醉及草乌中毒,假茎作猪饲料。

花入药,有收敛止血之效,可治白带、红崩、大肠下血等。

地涌金莲常用分株法繁殖。

于春末将根部滋生出的分蘖苗连根挖起,另行栽植。

也可用播种繁殖,种子不易久藏,宜随采收随播种。

下一篇: 海仙花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