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木怎么养
专注帮你解答孔雀木怎么养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孔雀木怎么养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2 11:58:00整理发布。
孔雀木的生长环境
孔雀木喜温暖湿润环境,属喜光性植物,不耐寒,不耐强光直射。土壤以肥沃、疏松的壤土为好。夏季适当遮阴,秋、冬季要多晒,适合温度为20°C-29°C。冬季温度应不低于5℃,特别注意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否则孔雀木易受冻害。
孔雀木是什么品种?
孔雀木又名手树,这是因为其叶片形状和细长的手指非常像。孔雀木为伞形目、五加科常绿观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
孔雀木
孔雀木为常绿观叶小乔木或灌木,盆栽时常在2米以下。树干和叶柄都有乳白色的斑点。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7~11枚,条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1.5厘米,边缘有锯齿或羽状分裂,幼叶紫红色,后成深绿色。叶脉褐色,总叶柄细长。复伞状花序,生于茎顶叶腋处,小花黄绿色不显着。
中文学名:孔雀木
拉丁学名:Dizygothecaelegantissima
别称:手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属:孔雀木属
怎样培养孔雀木?
盆栽可用腐叶土、园土加部分河沙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另加少量骨粉作基肥。在养护中除夏季要防止强光直射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较多的光照,若光照不足易引起枝条徒长。放室内培养时宜摆放在朝南窗台附近,尽量让其多接受一些光照。为控制其株形,幼株长到一定高度时要注意摘心,促发分枝,以利形成丰满优美的株形;生长多年的老株可进行重剪,使其萌发新枝,增添新鲜活力。生长期间浇水要掌握干湿相间,幼苗期浇水宜适当勤些,但盆内不能积水。全年都需经常向枝叶上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旺季可每2~3周施一次复合化肥或稀薄饼肥水。为促成幼苗迅速生长,幼苗期需给予较高的温度,冬季室温以不低于15℃为宜。
孔雀木要怎么栽培?
孔雀木原产澳洲、太平洋岛。
孔雀木在原产地株高可达8米,为常绿性小乔木或灌木,但盆钵栽植放置室内,经十年约可长至1.5米。
孔雀木为掌状复叶,小叶5~9片,复叶互生。小叶呈线形,叶端渐尖,叶基渐狭,叶缘有疏粗锯齿,叶面平滑,革质,羽状叶脉,小叶长10~20厘米,宽1~1.5厘米。小叶柄长0.5~1.5厘米,叶面橄榄暗绿色。小叶状似细长的手指呈放射状着生。
孔雀木不耐强光直射,宜放置室内窗边明亮处,亦可忍受极阴暗的光线。生长最适气温18℃左右,幼苗则需稍高的温度,尤其是冬季,温度最好不要低于15℃。老株可忍耐5~10℃,温度再低会受寒害。喜好高的空气湿度,因此全年均须经常予以喷雾,若能放置在温室,或一群植物之中,因空气湿度高,会生气蓬勃,生长很好。盆土最好在干时再彻底浇水,生长季保持略湿润即可。休眠期间不要太湿。生长旺季可1~2星期施一次淡薄的完全速效肥料。
室内盆栽有时会发生叶片脱落现象,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盆土过于干旱。②温度太低,受冻所致。③空气湿度太低,过于干燥。
若发生上述现象应及早改善环境条件,还有可能萌发腋芽。或予以强剪让其自下部重发新枝。老株之茎干下部叶片老化时亦会自行萎落,故老株较易形成高脚状,而另有一番趣味。
常用扦插法繁殖,约20余天即可生根,每盆可种植2~3株,或行摘心促生分株。1~2年换盆1次。生长多年的老株可予以强剪,更新。
另有宽叶及斑叶品种,其掌状复叶只有3~5枚小叶片,长5~7厘米,宽1~2厘米,生长更缓慢,但观赏价值更高。
孔雀木的特性是什么?
孔雀木五加科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茎枝和叶柄上都布有乳白色斑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线形,叶面暗绿色,叶缘具粗锯齿。
喜温暖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怕强光直射,生长适温为18~22℃。要求疏松肥沃、排水畅通的沙壤土。
孔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