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杜若怎么养

杜若怎么养

2019-10-23 11:31:38

这是有杜若怎么养问题及杜若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3 11:31:33发布。

关于写杜若的诗句有哪些

1、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唐代:孟浩然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译文

月光皎皎远处白茫茫的芦花连成一片,夜风拂过带来阵阵杜若香。你此次离去不要忘了我呀!

2、咏杜若诗

南北朝:沈约

生在穷绝地。

岂与世相亲。

不顾逢采撷。

本欲芳幽人。

译文

生长环境贫瘠恶劣,不被外面的世俗所沾染。不顾环境恶劣去采集,只因花香让人心醉。

3、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宋代:张元干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译文

生满杜若的沙洲,翻卷着绿色和香气。几片风帆,落下在迷蒙烟雨里。行船傍突入江中的沙嘴停泊,一股飘泊的忧伤在心中升起。

4、解连环·怨怀无托

宋代:周邦彦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译文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5、九歌

先秦:屈原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幽兰杜若是什么意思?

幽兰杜若取自宋代吴文英的《莺啼序春晚感怀》“幽兰旋老,杜若还生”。

表示一些美好的事物逝去,同时又有新的美好事物出现。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幽雅的兰花快要凋谢了,杜若却在还在生长,我还在水乡漂泊。

杜若(花卉)[dùruò]杜若,(拉丁文名:PolliajaponicaThunb.),别名: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高50—90厘米,有细长的横走根茎。

幽兰:优美的兰花。

杜若无心什么意思?

杜若是一种植物,也叫杜衡,就是《湘夫人》里“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的杜衡,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杜若无心”,大概想表达草木其实没什么想法的意思吧。如同“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意思是幽竹不会真的等人回来,诗人用意象表达情感,可是情感与花草无关。

别人对我说“山中人兮芳杜若”什么意思

意思是: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

出自战国屈原《九歌·山鬼》,原文选段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

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创作背景:

此篇为祭祀山神的颂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

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但由于山鬼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

此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九歌·山鬼

杜蘅与杜若是不是同一种植物

两种说法1、中草药释名杜若、杜莲、若芝、楚蘅、山姜。

气味(根)辛、微温、无毒。

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

李时珍说:“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

”(意思是说,杜若在《神农本草经》里列为“上品”,是治肾、膀胱诸经的要药,但是人们不知道用它,这是很可惜的。

)2、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杜若学名:PolliajaponicaThunb.英文名:JapanPollia科名: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拉丁文学名:Polliajaponica命名者:Thunb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科属:鸭跖草科,杜若属这么看显然是两种不同植物《本草图经》:杜若“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二月八日采根暴干用。

”按:在药用上,明以前的本草对杜若多有记载,如上,杜若至清代本草中已不复收录。

那么杜若的原植物是什么呢?一说杜衡,如《本经》所载杜若“一名杜衡”。

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以根、根茎或全草入药。

因含有黄樟醚和丁香油酚,其气芳香。

其植株不高(二三十厘米),叶为宽心形或肾状心形。

是说有值得探讨之处在于,古人对杜若与杜衡是两种植物应当是分得很清楚的,如《九歌·山鬼》中同时出现有杜若与杜衡的全称:“被石兰兮带杜衡”、“山中人兮芳杜若”。

说它们都是香草不必疑惑,如果说是同一种植物就值得大大商榷了。

一说植物竹叶花的别名(药材名竹叶莲),如《中药大辞典》。

竹叶花(又名:杜若)PolliajaponicaThunb.为鸭跖草科草本植物,以根茎或全草入药。

植株高30~8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形。

但竹叶花的花是白色的,与古代杜若“花赤色”的描述显然不符。

宋代雷敩有“凡使(杜若)勿用鸭喋草根,真相似,只是味效不同”,有人据此认为从宋代时起杜若的伪品中有鸭喋草根———是现在的鸭跖草科植物(现今杜若属植物)。

一说高良姜,如《纲目》、《梦溪笔谈》。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药议》云:“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诸药例皆如此,岂杜若也。

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

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

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高良姜花成穗,芳华可爱,土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

《本草图经》云:‘杜若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色,大如棘子,中似豆蔻,出峡山、岭南北。

’正是高良姜,其子乃红蔻也,骚人比之兰、芷。

”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为姜科山姜属草本植物,植株高30~80厘米,叶披针形。

此药又有称为“小良姜”者。

所以有人考证后认为,杜若应为小良姜,即上种;而古代所用的高良姜乃“大良姜”,异名山姜,即同属的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

至此,到底该从何处寻杜若,还值得继续研究。

另注:杜若、高良姜入药部位为根茎。

但诗中吟咏的杜若很可能是这种植物的花序,二者在部位上可能不同,因有见杜若为“姜花”之说(据说“姜花”很香,当胜其根)。

杜若是什么花

杜若别名:阿金够、白接骨丹、白叶菜,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

茎近于直立,通常不分枝。圆锥花序顶生,粗大而坚挺,或披散成伞状。蝎尾状聚伞花序有花数朵;总苞片下部的近叶状,上部的很小;苞片膜质,抱花序轴;萼片3枚,分离,椭圆形,中间凹入而稍呈舟状,常宿存;

花瓣3枚,分离,卵圆形,有时具短爪;雄蕊6枚,全育,近相等或3枚较小,或仅前方(远轴面)3枚能育而另3枚不育,药室长圆形,不育雄蕊的花药三角状披针形或戟形;果实不裂,浆果状,果皮黑色或蓝黑色。

全属15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见于长江流域以南。

生长环境

喜凉爽,较耐寒。高温地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土壤湿度过高则引起鳞茎腐烂死亡。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鳞茎色泽洁白、肉质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壮发达,耐肥。

春季要求充足的氮素营养及足够的磷钾肥料,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主产于湖南、四川、河南、江苏、浙江,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少部分为野生资源。

“杜若衡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么?

杜若蘅芜指的是香草的名字。

1、杜若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横走。茎直立或上升,粗壮,不分枝,高30-80厘米,被短柔毛。

在西汉刘向所辑录的《楚辞·九歌》中有《湘夫人》一文,有“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译文: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提及杜若。杜若指的就是香草。

2、蘅芜

蘅芜是两种植物“杜衡”、“芜菁”的简称,泛指生长在地上的匍匐状且具有香气的草本植物,所以蘅芜也指的是一种香草。蘅芜是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多为草本。叶常互生,无托叶。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各种花序,外具一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

向左转|向右转

有关杜若的古诗文:

1、《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宋代张元干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

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译文:正是桃花水涨时,又几番风险浪急。阴云乍起,将远山层层遮蔽。入黄昏,风吼不息。生满杜若的沙洲,翻卷着绿色和香气。几片风帆,落下在迷蒙烟雨里。行船傍突入江中的沙嘴停泊,一股飘泊的忧伤在心中升起。

夜间春寒未退,偏又被薄人无寐。悲肠欲摧,沉甸甸的忧愁担不起。一个人靠着蓬窗,拿来酒杯独酌,将不眠的愁思浇患。寒食清明都过了,轻易错过了从前约定的日期,料想闺中佳人,整天登楼凝望盼船回,人瘦如削凭栏立。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杜若

:-蘅芜

古代用杜若表达什么

古代用杜若表达表达美好、高洁的品质。

在屈原的诗句中就有记载“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由此可见,在古人写的诗句中就会用杜若这个意象表达一种美好品质。

杜若通俗说是一种植物,别名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杜若

"杜若"在诗词里是什么意思?

杜若是一种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诗词里用杜若做特定的比喻,具体的含义根据诗词的状况来确定。

1、一说杜衡,如《本经》所载杜若“一名杜衡”。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以根、根茎或全草入药。因含有黄樟醚和丁香油酚,其气芳香。其植株不高(二三十厘米),叶为宽心形或肾状心形。

2、一说植物竹叶花的别名(药材名竹叶莲),如《中药大辞典》。竹叶花(又名杜若)PolliajaponicaThunb.为鸭跖草科草本植物,以根茎或全草入药。植株高30~8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形。

3、一说高良姜,如《纲目》《梦溪笔谈》。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药议》云:“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诸药例皆如此,岂杜若也。

参考资料杜若(花卉)_

上一篇: 鸳鸯茉莉怎么养
下一篇: 火焰木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