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堇菜怎么养

堇菜怎么养

2019-10-23 11:32:43

这是有堇菜怎么养问题及堇菜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3 11:32:30发布。

葡堇菜可以做菜吃吗

这个是可以吃的,建议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

堇菜科堇菜属共有多少种植物

堇菜属(学名:ViolaL),堇菜科,约500种,分布于全球,主产地为北温带,中国约120种,南北均有分布,有些供观赏用。多年生草本,稀为亚灌木,无茎或有茎;叶互生或基生,有齿或深裂;托叶宿存;花两性,单生、腋生或生于花葶上,具梗,两侧对称,有2种类型的花,生于春季的有花瓣,生于夏季的无花瓣(闭锁花),但能产生种子;萼片5,基部延伸;花瓣5,下面一枚最大,基部有距;雄蕊5,下面2枚有腺状附属体突伸于距内,花药环生于雌蕊的周围,药隔顶端具膜质附属体;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数生于3个侧膜胎座上;蒴果3瓣裂;果瓣舟状而有厚而硬的龙骨,当薄的部分干燥而收缩时,就向外弯曲将种子射出。

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的区别

在本地,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是两种常见的堇菜,以前对两者的区别把握不住。花期尽管不同,早开堇菜花开得要早,可毕竟有交叉,或者始见到的明明是紫花地丁,可因为此前未见到早开堇菜,仅仅据此判断弄不好弄错了。花色的深浅也往往对比着才有意义。叶形无疑是两者的显著不同点,但花开初期,叶子往往还未定型,甚至叶片还对卷着,并不好判断叶片形状。前阵子拍摄早开堇菜的时候重读植物志,终于发现其实花期的区别也简单,就是看萼片附属物的尾部形状,带齿的为早开堇菜,圆滑或截形的则为紫花地丁。

几者结合起来,可以确保万无一失。稍微熟悉的话,关键的一条也就够了。而一旦熟悉了,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啥了。

向左转|向右转

堇菜科的分类争议

A.恩格勒将本科放在侧膜胎座目内。其后J.哈钦森以本科花结构复杂,认为是仅次于远志目的进化类群,并独立成堇菜目(Viololes)。А.Л.塔赫塔江与A.克朗奎斯特都把堇菜目放入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内,认为它与杨柳目等关系密切。分类学家们虽对本科的分类地位看法不一,但共同认为本科与大风子科、西番莲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在最新的APGsystem中,堇菜科被分入了金虎尾目(Malpighiales),并根据分子与遗传学的证据证明其与杨柳科(Salicaceae)有密切关系。

向左转|向右转

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怎么区分?

早开堇菜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花期4~6月。早开堇菜几乎与蒲公英同时开花。但它们的花期很短,大概也就是2周左右。不像蒲公英从早春一直开到初夏。它的叶片和蒲公英一样称为基生叶。意思是没有地上茎,叶片全部从基部发出。形态特征:叶基生,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形;初出叶少,后出叶长;叶基部钝圆形,叶缘具钝锯齿;托叶基部和叶柄合生,叶柄上部具翅;花梗超出叶,小苞片2,生花梗中部;萼片5,基部有附属物,有小齿;花瓣5;子房无毛,花柱基部微曲。蒴果椭圆形,3瓣裂。区域分布:分布与我国华北、东北各省以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北京平原、山区习见,路边、草地、荒地、林下、山沟均有。用途:早开堇菜在中药中与紫花地丁不区别,药名亦称为“紫花地丁”。可以引种作为早春的地被植物在绿化中应用。紫花地丁中文名称:紫花地丁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原植物紫花地丁又名光萼堇菜,为多年生莲座状草本;主根较粗;根状茎很短。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纸质,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顶端钝或圆,基部微心形,明显下延,边缘有浅圆齿,两面被疏柔毛;托叶膜质,分离部分钻状三角形,有缘毛。花春季开放,紫色,左右对称,具长而上部弧曲的花梗;萼片5,卵状披针形,基部延伸为半圆形的附属器,附属器顶端截平、圆或有小齿;花瓣5,倒卵椭圆形,下方一片大,基部有细管状的距;雄蕊5,下方2枚有腺状附属体伸至距内,药隔顶端具膜质附属体。蒴果椭圆形,长约8毫米,3瓣裂;种子多数。常生山野草坡和田野等湿润处。分布我国东北至东部。日本也有。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药材性状本品多卷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毫米,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1~2厘米,顶端钝或圆,基部稍心形常下延,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疏毛;叶柄上部具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片,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内有多数淡棕色种子。气微,味微苦而稍粘。以色绿者为佳。性味和功用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痈疮疖,丹毒,蜂窝组织炎,毒蛇咬伤,黄疸,尿路感染。常用量15~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功用: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痈疮疖,丹毒,蜂窝组织炎,毒蛇咬伤,黄疸,尿路感染。常用量15~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性味:苦、辛,寒

上一篇: 石楠花怎么养
下一篇: 勿忘我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