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红背桂怎么养

红背桂怎么养

2019-10-23 11:41:14

专注帮你解答红背桂怎么养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红背桂怎么养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3 11:41:08整理发布。

红背桂怎么种植 红背桂的栽培技术

红背桂也称青紫木,为大戟科常绿灌木,叶面绿色,叶背红色,随风吹动,红绿翻掀,乍看上去好似满树红花,加之姿态婆娑,常被养花者作为盆栽观赏。红背桂原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等地,性喜温暖湿润,忌烈日,宜半阴,不耐寒,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不耐干旱,不甚耐寒,生长适温15-25℃,冬季温度不低于5℃。耐半阴,忌阳光曝晒,夏季放在庇荫处,可保持叶色浓绿。要求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

请问红背桂适合怎样养护啊?

芳心草告诉您红背桂并不耐干旱,也不耐寒,它的生长温度适合在15到25摄氏度之间。红背桂比较耐半阴,不过它可不喜欢被阳光暴晒,将它种植于庇荫处,可保持叶色浓绿。注意!红背桂可是需要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哦~

红背桂特征是什么样子的

叶形似桂花,叶面油绿光亮,鲜绿色至翠绿色,有光泽,叶背呈浓郁的深血红色。

为什么红背桂一面是红色另一面绿色的叶子

好看

常绿木本和藤本花卉红背桂(红紫木)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大戟科常绿灌木。生长缓慢,盆栽株高可达1米,寿命很长,分枝力强,新枝呈水平方向伸展。单叶对生,宽披针形,具短柄,长6~12厘米,宽3~6厘米,叶缘有齿;叶面鲜绿至翠绿色,有光泽,叶背深血红色,枝叶内含有乳汁。小型散穗状花序自叶腋抽生而出,花型碎小,淡黄色,无花瓣.只有一个很短的花筒,酷似桂花,但无香味。

2.习性原产于印度支那和越南的热带雨林中。不耐寒,怕阳光暴晒,低于10℃开始落叶,低于7℃嫩枝受冻。不耐高温酷暑,气温超过32℃生长停止,叶片发黄。在疏荫下叶面翠绿,叶背艳红。喜疏松肥沃的酸性腐殖土,不耐旱,更怕水涝;在碱土中叶片黄化而枯萎。

3.繁殖方法扦插繁殖。采一年生嫩枝做插穗,按3节一段截开,保留先端1枚叶片,将基部切口处流出的乳汁冲净后插入素沙或泥炭中,插的要浅,蔽荫保湿,但基质的含水量不要太大,在25℃左右的气温下45天可以生根,3个月后分苗上盆。

4.栽培和养护红背桂生长缓慢,盆栽时用盆要小,必须用酸性腐殖土栽种,2~3年翻盆换土一次。旱季应经常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3~4天浇一次透水。室外陈设时应放在疏荫下,室内陈设必须放在南窗附近见到斜射阳光,并应加强通风,以防介壳虫危害。

红背桂的侧枝分布均匀,又不徒长,根蘖条的萌发力也比较弱,不必整形也相当美观。只需短截过长的侧枝,摘除枯黄的叶片并剪除根蘖条。

红背桂(大戟科 土沉香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Lour.

红背桂又称青紫木,叶表深绿,背面紫红,广泛应用于庭园和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分枝多。叶对生,短圆形或倒披针矩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缘有小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异穗,穗状花序腋生,花初开时黄色,渐变为淡黄白色,花期6~8月。花后结出小蒴果,种子不易成熟(见彩图92)。

[分布]

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及越南等国。

[习性]

红背桂原产于热带雨林中,既不耐寒,又怕阳光暴晒。冬季室温应保持在16℃以上,低于10℃就开始落叶,低于7℃嫩枝会抽干。也怕暑热,当夏季气温超过32℃时即生长停止,叶片也会发黄。春、秋两季生长最旺。怕阳光暴晒,晒上半天叶片就会卷缩干枯。在疏荫环境下叶面翠绿光亮,叶背鲜艳浓郁。

红背桂喜疏松肥沃的酸性腐殖土,不耐旱,更怕水涝,极不耐碱,在碱性黏土中新枝发不出来,老叶也会黄化,叶背失去鲜艳的色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抗风力极弱,在北方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常常焦边干尖。

[繁殖与栽培养护]

在盆栽条件下很难采到种子,均进行扦插繁殖。选1年生嫩枝做插穗,长短均可,按3节一段截开,保留先端1枚叶片,待切口处的乳汁晾干后插入素沙土中,只要将基部一节插入土中即可,不要深插。插后放在背风的庇荫处,并向周围地面经常洒水来提高空气湿度,盆土不要过湿。在20~25℃的环境下45天左右开始发根,80天后可分苗上盆,气温过高反而容易腐烂。

红背桂生长比较缓慢,幼苗不要上入大盆,用泥炭或腐植酸土与大粒河沙相混后做培养土,可混入适量腐熟后的鸡鸭粪或饼肥做基肥,以促进苗木生长。以后可2年换1次土,3~4年换1次盆,盆底的排水孔要大,以防盆内积水。在室外庇荫处养护时,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3~4天浇1次透水;室内陈设时2天检查1次盆土的干湿情况,不干不浇。每年5、6月份和9、10月份10~15天追施1次液肥,夏季和冬季都不要追肥。10月上旬移人中温温室或供暖充足的室内越冬,冬季应多见阳光,水要少浇,特别应加强通风换气,如果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介壳虫和煤污病会同时发生;春、夏两季还易受白粉虱为害,应注意防治。

红背桂的侧枝萌发力强,分布比较均匀,又不徒长,根蘖条的萌发力也比较弱,在盆栽条件下多不必人工整形,枝叶飘飒,相当美观。如果个别侧枝伸出较长,或者因脱叶而造成树膛中空,再进行短截。每年秋季和早春应摘除树膛内的枯黄老叶,并将根蘖条剪掉,以保持植株的整洁。

[观赏与应用]

可常年在通风良好的室内陈设,但不要落地摆放,最好放在花架或几座上,植株应高于一般人的视线,才能观赏到叶片背面的鲜艳色彩;如果俯视,只能看到绿色的叶面,显得平淡无奇,不能把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红背桂的主要价值

【出处】: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英文名】:all-grassofCochinchineseExcoecaria【别名】:叶背红、金锁玉、箭毒木、天青地红。【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红背桂的全株。【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或者鲜用。【化学成份】:从同属植物土沈香E.Aga-llochaL.中分离出二萜原酸酯。【性味】:辛;微苦;平;有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各家论述】:全草,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经活络,止痛的功能。用于麻疹、腮腺炎、扁桃体炎、心绞痛、肾绞痛;腰肌劳损。——新华本草纲要会分泌促癌物质,此物不仅全身上下带毒,连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也都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的激活成分。红背桂属促癌变类植物,可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红背桂乳汁毒性较大,含有激活EB病毒的物质。

红背桂的繁殖方法

因红背桂种苗需求量大,所以广泛采用扦插快速育苗方法。【温度】:严格控制苗床基质的温度在26℃—28℃,空气温度控制在23℃—25℃,注意气温不能高于地温,否则插穗会发芽后生根,甚至不生根,造成假活现象,以至枯萎死亡。【光照】:扦插7—10天后,凉棚透光度达到30%左右,使插穗能接受稀薄散射光,以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插穗基部产生愈合组织而开始生根。当插穗80%左右生根,根长2—3厘米时,即揭去薄膜,上午11时前及下午5时以后揭去草帘,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水肥】:扦插后,每天至少要进行二三次喷雾,每隔二三天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基质湿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同时,在插穗生根后,用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星期一次,促进苗木生长。4~5月份红背桂果实成熟,当果皮由绿色变为紫黑色时即可采收。桂花种子有后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时间,采收后洒水堆沤,清除果肉,置阴凉处使种子自然风干,混砂贮藏,砂藏后可秋播或春播。砂藏期间要经常检查,防止种子霉烂或遭鼠害。播种繁殖一般采用条播的方法。播种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亦可播于室内苗床。播种时将种脐侧放,以免胚根和幼茎弯曲,将来影响幼苗生长。播后覆盖一层细上,然后盖上草占,遮荫保湿,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年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约20千克,可产苗木3万株左右。小苗于苗床生长2年后,第3年可移植栽培。实生苗开花较晚,定植8~10年后方能现花盆土选择各种质量的盆都可以用,而以种植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中生长最佳,但置于室内欠美观,可外套一个瓷盆,或是直接用宜兴盆、塑料盆或瓷盆栽种,在盆底垫一层5厘米到8厘米厚的碎砖或碎硬塑料泡沫,增强其透气滤水,以防烂根。培养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和菜园土等量混合后,再加10%-20%的河沙或珍珠岩为好。2年翻盆换土一次,并随着植株的长大而换用大一号的盆,忌用大盆种小苗,否则不仅生长不好,还有烂根的危险。水肥管理红背桂喜湿润,但忌涝。在生长期要常浇水,保持盆土偏湿润,但忌渍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而降低温度。室内栽培可用一只较大的盘子托在盆下,常向盘中注水,使之自然蒸发,达到小范围增降温的效果。冬季7天-10天浇一次水即可,以偏干一些为好,过湿易烂根,过干植株失水,叶黄脱落,甚至死亡。种植或翻盆换土时,可适时施些复合肥作底肥,生长期半月左右施一次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即可,花期可加喷两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盛夏和冬季不施肥。适宜环境红背桂是亚热带植物,喜温暖,亦稍耐寒。它喜半阴,喜散射光,而忌强光直射,故在室内宜置于空气流通,而较明亮的客厅、书房的窗台附近,置于与视线平行或略高一点的地方,能同时看到叶的两面,则观赏效果更佳。室外的植株宜放在大树下或北墙下,如被强光直射,叶易焦枯,失水观赏价值。同时应注意无论任何季节,也无论室内外,如过阴则生长不良。冬季应移入室内,置于能接受直射光的窗口前,保持室温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修剪分枝红背桂虽能自然分枝,但为使其树形美观,还需要适当修剪,春季结合修剪,将剪下的老枝条作插穗,6月下旬至7月可剪取少许上年的老枝和当年春季萌发已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长10厘米-15厘米,将下中叶片剪掉,蘸VB12或硫磺粉、生根粉,插入无肥料的素砂土,浇水后,置于阴处,常向叶面喷水保湿,1月左右可生根,再过1月即可带土移栽定植。此外栽种四五年以上的大丛植株,可于春季翻盆换土时,采用分株繁殖法,将植株从根部连接处用利刀切割分为数盆栽种即可,但忌分得过小,每盆至少要有3株-5株直立茎。常见炭疽病、叶枯病和根结线虫病危害。炭疽病、叶枯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根结线虫病可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防治。

向左转|向右转

观察植物红背桂的作文

常绿灌木,高达1米许;枝无毛,具多数皮孔。叶对生,稀兼有互生或近3片轮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4厘米,宽1.2-4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细齿,齿间距3-10毫米,两面均无毛,腹面绿色,背面紫红或血红色;中脉于两面均凸起,侧脉8-12对,弧曲上升,离缘弯拱连接,网脉不明显;叶柄长3-10毫米,无腺体;托叶卵形,顶端尖,长约1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顶生的总状花序,雄花序长1-2厘米,雌花序由3-5朵花组成,略短于雄花序。雄花:花梗长约1.5毫米;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1.7毫米,顶端凸尖而具细齿,基部于腹面两侧各具1腺体,每一苞片仅有1朵花;小苞片2,线形,长约1.5毫米,顶端尖,上部具撕裂状细齿,基部两侧亦各具1腺体;萼片3,披针形,长约1.2毫米,顶端有细齿;雄蕊长伸出于萼片之外,花药圆形,略短于花丝。雌花:花梗粗壮,长1.5-2毫米,苞片和小苞片与雄花的相同;萼片3,基部稍连合,卵形,长1.8毫米,宽近1.2毫米;子房球形,无毛,花柱3,分离或基部多少合生,长约2.2毫米。蒴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基部截平,顶端凹陷;种子近球形,直径约2.5毫米。花期几乎全年

上一篇: 大花紫薇怎么养
下一篇: 旋蒴苣苔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