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除虫菊怎么养
这是有红花除虫菊怎么养问题及红花除虫菊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4 11:30:27发布。
什么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
除虫菊素(pyrethrin)是存在菊科植物如白花除虫菊(Chrysanthemumcinerariaefolium)和红花除虫菊(C.coseum)等花中的杀虫有效成分。对其化学结构的研究始于1908年,并于1909年由日本的药物学家富士(Fujitani)发表了第一篇报道。该报道提出除虫菊素的有效成分为“酯”结构。1923年,另一个日本人山本证实构成除虫菊素的酸具有三碳环结构(环丙烷)。后来,许多科学家又经过40多年的研究,明确了除虫菊花中含有除虫菊素I和Ⅱ,瓜叶除虫菊素(cinerin)I和Ⅱ,茉莉除虫菊素(Jasmolin)I和Ⅱ六种杀虫有效成分表3-1,总称为天然除虫菊素。以除虫菊素I和Ⅱ含量最高,杀虫活性最强。
表3-1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和组成
天然除虫菊酯(素)是一类比较理想的杀虫剂。杀虫毒力高,杀虫谱广,对人、畜十分安全。从环境安全性来评价,它不污染环境,没有慢性毒性等不良效应,也不会发生累积中毒。它的唯一不足就是持效性太差,在光照下很快氧化。因此,天然除虫菊酯不能在田间使用,只能用于室内防治卫生害虫。
在人们不懈地探索下,成功地获得了人工合成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并逐渐解决了其存在的不足,发展为一类优良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
除虫菊在黑龙江能种植吗
除虫菊原产欧洲。栽培药用,主要作农业杀虫剂。中国本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现在,陕西、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云南都有栽培。
虽说除虫菊喜好温暖,但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并且黑龙江早就有人种了,所以黑龙江能种。
红花除虫菊的介绍
红花除虫菊,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5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单生。基生叶花期生存,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4厘米,叶柄长2-10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4-8对,长椭圆形;二回为深裂,裂片边缘有锯齿。茎中部叶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无柄或几无柄。分布于高加索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全草可作杀虫剂。
除虫菊为什么可以灭虫?
因为蚊香里面含有除虫菊的成分。除虫菊花朵中含有0.6%~1.3%的除虫菊酯和灰菊素,除虫菊酯是一种无色的黏稠的油状液体,当蚊虫接触之后,就会神经麻痹,中毒而死。
除虫菊(Chrysanthemuncinerariifolium)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0厘米,全株被有白色绒毛。6月间抽出花茎,顶生头状花序,四周为一层白色或红色舌状花,下部着生少数叶片。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英国、巴西、南斯拉夫等国较多。已知世界除虫菊有15种,其中含杀虫有效成分较高的为4种,常用于家庭治虫的有白花除虫菊和红花除虫菊两种。红花除虫菊早在19世纪前于波斯栽培,供观赏和制作杀虫药剂;白花除虫菊叶形似西瓜叶,又称瓜叶除虫菊,1840年在南斯拉夫被发现,经多年治虫应用,其杀虫效率高于红花除虫菊,是广泛用于人工栽培的优良除虫菊。我国最早引种除虫菊大约是1919年,上海化学工业社从日本引进一些种子,分别种植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20世纪40年代该社将除虫菊推广到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目前,我国除虫菊的主要产区是浙江。
除虫菊适不适合在家里养啊 它都能在那里种植呢 有谁知道的 最好有详细点的
除虫是无公害的菊花,可室内栽培。
种植范围:
原产欧洲,栽培药用,主要作农业杀虫剂。
中国本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
现在,陕西、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云南都有栽培。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择凉爽、干燥、通风、土质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种植。一般低丘陵山区、平原均可种植。重酸性土壤的山区不宜种植,过黏和低洼地也不宜种植。栽种应在秋作物收割后及时翻耕,耕深约0.33米,做成宽1~1.33米,沟宽0.33米的畦。每亩施足50~70千克复混肥做底肥,耙匀后待播。
2.育苗:春播除虫菊,当年不能开花,冬播也要到第三年春季才能开花,秋播第二年即可开花,因此以秋播为好。秋播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具体播种时间:春播2~4月,秋播8~11月。播前1周,将种子用水浸5~6小时,待其吸水膨胀后取出与50倍湿焦泥灰拌匀,摊放于室内泥土地上催芽5天,有20%左右的种子萌发时再加适量细土拌匀播种。播后撒1层泥灰,用木板轻压1遍,上面用稻草覆盖,经常洒水,保持地面湿润。干旱季节育苗需要搭棚,白天盖上,晚上揭去。育苗地的种子使用量为每亩500克,可供20亩大田移栽,一般播种15天后即可出苗。
3.移栽:苗高6.6~1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移栽前将苗床淋透水,争取多带泥土,以利于成活。栽时按株行距0.33~0.5米开穴,施入过磷酸钙和焦泥灰(草木灰也可),每穴栽1株,覆土不宜过厚,以利分蘖芽生长。栽后第一年产量稍低,第二、第三、第四年为产量高峰年,第五年后产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除了采用播种方法外,还可采取分株法,即在9~10月的阴雨天,将母株分成4~5株,按每穴1株栽植。也可以采取插枝法,即在3~4月,选择生长2~3年的母株,把茎切断后插入土内,上盖稻草,经常浇水,直至萌发新根成活。
4.施肥:移栽后10天左右施粪肥1次,隔半个月再施1次,每次每亩施用量1000千克,促使其迅速提苗生长。以后每年施肥3次,小雪节前应施足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千克,钙镁磷肥15千克,泥灰(草木灰、土杂肥)1000千克。立春节后施1次抽薹肥,每亩施入人畜粪水1500千克,并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500克与50千克水掺和,在离根6.6厘米处打穴施下(不可直接施入根部)。在采完花后需再施1次肥。
5.松土与间作:移栽成活后应浅松土1次,以后每年3~4月、7月上旬和冬季各松土除草1次。7月松土前应把老茎秆在离地面3.3厘米处割去。种植除虫菊的地块第一年至第三年内空地面积较多,可间作玉米等作物,以提高复种指数。
6.病虫害防治:除虫菊没有虫害,病害也较少,只有在温度高、湿度大或施肥过多时可引发叶锈病和菌核病。一旦发生病害,可拔除病株并用50%硫菌灵粉或石灰粉进行病穴消毒。
7.摘花储藏:5~6月,当舌状花冠尚未全展开,筒状花冠已渐开展时,花中有效杀虫成分含量最高,为采收的最适宜时期。除虫菊的花期一般为10余天,应选择晴天抓紧采收。收花期是小满节至芒种节。要根据花的开放程度分批适时采摘。采摘时要平蒂采摘,不带花柄。采后及时晒干,如遇雨天可在55~6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或风干,使含水量下降到6%~12%。全草在夏秋采收、晒干备用。除虫菊花所含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因此必须充分干燥和防潮避光储存。它不耐久储,如储藏1年,杀虫效力则减少1半。
除虫菊种在果园里有用吗?
除虫菊的主要作用成分是‘除虫菊酯’,植物本身没有杀虫作用。且需要人工提取’除虫菊酯‘,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除虫菊的花晒干,研磨成粉状,与水混合成溶液才能对虫害有杀灭作用,并且作用时间非常短只有半个小时。现在杀虫剂类里最环保的就是人工合成的‘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等等。所以混种除虫菊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除虫菊本身不会招虫子。别让人忽悠说混种可以驱虫,效果几乎微乎其微,果园是空气流动很强的场所,不会有作用的。
菊酯为什么可以杀虫?
除虫菊酯杀虫原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拟除虫菊酯因用量小、使用浓度低,故对人畜较安全,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其缺点主要是对鱼毒性高,对某些益虫也有伤害,长期重复使用也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除虫菊酯是一类能防治多种害虫的广谱杀虫剂,其杀虫毒力比老一代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提高10~100倍。拟除虫菊酯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有些品种兼具胃毒或熏蒸作用,但都没有内吸作用。
向左转|向右转
;
联苯菊酯使用注意事项
1、该产品没有登记在水稻上使用,但是一些地方农户在防治茶叶害虫时,发现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亦很好。农户如要将该药剂防治水稻等非登记作物害虫,尤其是稻、桑混栽地区蚕很容易中毒,一定要谨慎,防止蚕中毒受到重大损失。
2、该产品对鱼、虾、蜜蜂有较大毒性,使用时,要远离养蜂区,不要将残留药液倒入河塘鱼池。
3、鉴于菊酯类农药频繁使用会使害虫产生抗药,因此要同其他农药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产生,一季作物拟使用1-2次。
;-除虫菊酯
除虫菊酯的提取来源
白花除虫菊,菊蒿属(Tanacetum)数种植物的统称,原产于亚洲西南部;芳香头状花序研磨成粉末,可构成杀虫剂的活性成分,称为除虫菊精或除虫菊。这类植物过去被视为单独的一属——除虫菊属(Pyrethrum)。典型种为多年生的红花除虫菊(T.coccineum),其深玫瑰红色的大型舌状花环绕著中央黄色的管状花盘,整个头状花序著生在不分枝的茎顶;叶具细缺刻。现代变种的舌状花还呈现出白、淡紫以及各种深浅的红色。
向左转|向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