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红花茜草怎么养

红花茜草怎么养

2019-10-25 11:43:28

这是有红花茜草怎么养问题及红花茜草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5 11:43:23发布。

求这种红花植物的名称。谢谢!

繁星花,是茜草科、五星花属的植物,直立或半直立被毛亚灌木,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花期持久,主要集中在5-10月间。有粉红、绯红、桃红、白色等花色,数十朵聚生成团,十分艳丽悦目。

草药大黄,芒硝,栀子,金银花,茜草,红花一块水煎后治疗什么病

中医,开方,不是一方对一病。。。。主要是看病机,搭配开方、用药。看其方意,主要是去实。

红花六月雪叶子有什么特别l

红花六月雪英文名:Serissajaponica'Rubescens'别名:六月雪科目:茜草科属:白马骨属形态特征:常绿或半常绿丛生灌木,株高约l米。叶对生或成簇生状,卵形或狭椭圆形

向左转|向右转

哪些植物可以提取出红色染料?

红色染料有红花、茜草和苏木。红花也叫“红蓝花”、“黄蓝花”等异名,是草本植物,提取染料部分为花。其红色素易溶于碱水,加酸又可沉淀出来,所以红花染色的织物不能用碱性水去洗涤。茜草又写作蒨草,又名“茅搜”、“茹藘”,是草本植物,可提取染料的部分为根茎。因为这种染料色泽鲜美,很受欢迎,销路很大。苏木是热带乔木,其干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素”,原本无色,被空气氧化后便生成一种紫红色素,可作为染料。由于苏木中还含有鞣质,所以用苏木水染色后,再以绿矾水媒染,就会生成鞣酸铁,是黑色沉淀色料,颜色会变成深黑红色。

古代绘画和染布的染料是从

古代绘画跟染布,不会使用同样类型的染料的。

一般绘画都是采用矿物性的颜料而不是染料。而染布,大多数都是植物染料,有冻绿、栀子、柚子皮、靛蓝(分为蓼蓝、菘蓝、马蓝、木蓝等等不同的植物)、红花、茜草、壳斗等等植物的花、根和果实。

古代电视剧里曾看到过‘红花’能打胎,那么红花到底是什么,需要详细信息,越详细越好哦~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化学成分】:含红花甙(carthamin)、新红花甙(neo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红花多糖、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性温,味辛,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附注】果实称白平子,含“红花子”油,油能降胆甾醇和高血脂;软化和扩张血管,防衰老,调节内分泌。经药。古代可以染红色的染料虽然还有茜草,单茜草为土红、又需要较为复杂的媒染工序,而红花所染为“真红”,而且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红色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诗句“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况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效果。根据现代科学分析,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其中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在古代无染料价值,而在现代常用于食物色素的安全添加剂;而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成鲜红的色淀沉积在纤维上,获得具有一定牢度的红色衣物。古人采用红花泡制红色染料的过程如下: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加清水浸渍。在中性条件下,黄色素溶解,用布袋绞去黄色素(即黄汁),这样一来,残花中剩下的大部分已为红色素了。之后,再用已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的黄色素,即可得到含有红色素的残花饼。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杀花法”,此方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如要长期使用红花,只须用青蒿(有抑菌作用)盖上一夜,捏成薄饼状,再阴干处理,制成“红花饼”存放即可。待使用时,只须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红色素溶解出来,便可进行染色了。最后用乌梅酸性水处理一道,相当于固色,红色淀生成,染色过程结束。“红花饼”在宋元时期之后得到了普及推广。另外古代把红花素浸入淀粉中,也可以做胭脂。

这是什么药啊

香砂六君丸: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之功能

茜草怎么吃

【茜草】茜草的食用方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茜草用药禁忌:1、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茜草。2、茜草畏鼠姑。《本草经集注》3、茜草勿犯铜铁。《本草蒙签》4、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茜草。《本草汇言》5、无瘀滞者忌投茜草。《本草从新》6、血虚发热者忌用茜草。《本草求真》7、病人虽见血症,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茜草。《本草经疏》8、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茜草。《本草正》茜草汤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阴虚血热,迫血外溢。组成: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阿胶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宋廷廉方茜草蛇舌汤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祛瘀。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成:茜草20克,丹皮12克,人中白12克,丹参20克,垂盆草30克,茵陈30克,半枝莲30克,柴胡6克,蛇舌草30克,穿山甲10克,生米仁30克,猫人参30克。制法: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4个疗程。来刘靖.江苏中医,2000;21(6):33蚤休茜草白芍汤功效:柔肝健脾,化湿泄火。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组成:炒白芍、茜草、蚤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虎杖、生大黄、土茯苓、生炙芪、生甘草。其中除白花蛇舌草、生炙芪各用30克而生大黄仅用3克之外,余均可以授之于常量。制法:水煎1日1剂,3周为1疗程。随症加减:如头胀身重者可加茵陈、苍白术等,口干咽痛者可加野菊花、马勃等,右胁胀痛者可加丹参、红花、佛手等,溲黄便秘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炒车前子、赤小豆等,大便溏薄者可去生大黄并加苡仁、升麻等,腰膂痠痛者可加桑寄生、怀牛膝等,鼻齿衄血者可加白茅根、旱莲草等。来张笑平.中医杂志,1991;(5):56茜草茵陈茶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见发热,食少疲倦,厌油腻,巩膜、皮肤黄染,尿黄便秘,或伴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滑。组成:茜草、茵陈、淮山药各20克,甘草15克,白糖适量。制法:上方前四味药量加大20倍,共研为末。每次用50——70克,置于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分钟后,代茶频频饮用。饮时取清汁,加入适量糖。每日1剂。宜忌: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长期饮服。按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茵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淮山药滋补脾肾,扶助正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甘草助脾解毒。四药合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出处:《急难重症新方解》

上一篇: 羊蹄甲怎么养
下一篇: 白雪公主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