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丛红景天怎么养
这是有小丛红景天怎么养问题及小丛红景天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6 10:52:37发布。
东北常见中草药药名的来历(名物训诂) 如人参 冻青 川地龙 北龙胆草 天麻
徐长卿据传,赵匡胤发动政变成功后,黄袍加身,被尊为宋太祖。他为了巩固政权,采用削弱军权,重用文人的政策。徐长卿作为“文人食客”被其录用,进入朝中供职。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水给赵匡胤服用,谁知,这味药还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顽疾竟神奇地解除了。皇上很惊奇的说:“御医都无奈,你怎有如此医技,此药叫什么名字?”徐长卿答道:“皇上,臣有无礼之罪,此药还没有名字呢。”赵匡胤闻言道:“爱卿,你叫徐长卿,这药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从此,这种中草药有了一个叫徐长卿的药名了。徐长卿为萝摩白前属多年生植物徐长卿的根,产主于安徽、江苏、湖南等地,秋季采挖,阴干,切段生用。徐长卿别名为寥刁竹、竹叶细辛,蛇痢草等。其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功能祛风止痛、止痒。常用于风湿痹痛、牙痛、胃痛以及外科手术后疼痛;可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也可用于毒蛇咬伤。以上均可内服外洗、外敷使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徐长卿主含丹皮酚、黄酮甙和少量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抗菌、降压、降血脂等多种作用。对骨伤科的跌打损伤、腰椎痛;胃炎、胃痛、胃溃疡等引起的胃脘胀痛均有十分显著的止痛效果。难怪宋太祖的老胃病被治愈。徐长卿这味中药现今被列为祛风湿药,也是民族医药十分钟爱的止痛祛风除湿和解蛇毒之要药,一直被广泛使用。惯用名为“寥刁竹”。四川叶用卫人参百草之王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还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明代著名中医学者龚居中在《四百味歌扩》中将“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列为第一条,这句话成为无数中医入门的第一句背诵歌诀。人参传说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野物。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没办法,两人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一天,他们发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当水果吃。不久,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些什么。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几枝植物根块给大家看。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长白山地区关于人参和挖人参的传说。关于人参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把人参和治病联系起来,形成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卷五十一)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近代大量人参传说流传在东北长白山地区。有的传说,鞭笞了那些忘恩负义的贪心者。特别是反映参农在封建官府及地主阶级层层盘剥下的种种苦难和反抗。如《棒捶雀与赶山王》、《人参姑娘》、《童子参》、《刺官棒》等,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刘寄奴《南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寄奴,原为东晋大将,在他称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敌军主力被消灭后,其残余人马逃奔山林。刘裕在带兵追剿中,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刘裕弯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第二天,刘裕带兵到林中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山林深处有杵臼之声,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声寻去,只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士兵正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救说:“只因昨日刘将军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命我等捣药敷伤。”士兵们将此情回禀刘裕,刘裕甚觉诧异,乃前往察看,发现青衣童子不见了,只见地上有草药数束,遂命士兵将草药带回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于是在军中推广使用。那时,不知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裕将军射蛇得药,便以刘裕的字命名“刘寄奴”。刘寄奴为菊科多年和草本植物奇蒿的全草。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苦,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效。外伤出血局部肿胀可用本品煎汤淋洗疮口,能消炎止痛,防止感染。有人用刘寄奴10克煎汤内服治疗外伤血尿腹胀收到满意疗效。用刘寄奴捣汁兑入香油治疗病毒性肝炎,对降低转氨酶及消退黄疸有效。刘寄奴为治疗跌打损伤的传统中草药,“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因为它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之功,医家及民间经常用之于跌损瘀痛,和妇女经闭症瘕,金疮出血之证。但商品所用的刘寄奴,有“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之分。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与历代本草所描述的近似,应为正品。北刘寄奴属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全草,与本草所载不同,但也有较长的使用历史,主产地在河北、山东、河南及东北等地。除有活血祛瘀作用外,还具有清热利湿之功。代表方剂如追风活络酒。其功能以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为主。临床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等症。红景天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我国西部边陲地区少数分裂分子举兵叛乱,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岂料将士西出阳关,刚抵达西北高原,一下子很难适应高山的缺氧环境,不小丛红景天少人便出现了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茶饭不思等现象,战斗力也因此大大减弱。康熙正一筹莫展时,恰好当地藏胞献来红景天药酒,士兵及时服用后,高原反应竟神奇般地消失了。于是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把叛乱分子打得溃不成军。康熙大喜过望,将红景天称为“仙赐草”,并把它钦定为御用贡品我国古代第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红景天列为药中上品,服高山红景天用红景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藏《四部医典》也有关于红景天的记载,言其“性平、味涩、善润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恶心、体虚等症。《晶珠本草》言“红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烧、止痛,用于治疗肺炎、气管炎、身体虚弱、全身乏力、胸闷、难于透气、嘴唇和手心发紫”。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无毒。主大热大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庀,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清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记载:红景天“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燥湿。用于肺热,瘟病,四肢肿胀。”《中药大辞典》记载:红景天“性寒,味甘涩。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现代实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枢抑制作用。二、抗疲劳作用。三、强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过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辐射作用”。《西藏常用中草药》:红景天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主治咳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等症。WJDSB
小丛红景天的介绍
小丛红景天(学名:Rhodioladumulosa(Franch.)S.H.Fu)是景天科红景天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山西、湖北、甘肃、陕西、河北、四川、吉林、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3,9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根颈药用,有补肾、养心安神、调经活血、明目之效。
向左转|向右转
宋一夫的大花红景天
红景天,别名:蔷薇红景天,扫罗玛布尔(藏名)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其生长环境恶劣,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适应性。可作药用,能够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是一味作用广泛的中药。亦有很大的美容效果,可作护肤品,也可食用。
红景天的药用价值:
性味:寒、甘、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红景天列为药中上品,服用红景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
2、《四部医典》
藏《四部医典》也有关于红景天的记载,言其“性平、味涩、善润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恶心、体虚等症。
3、《晶珠本草》
《晶珠本草》言“红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烧、止痛,用于治疗肺炎、气管炎、身体虚弱、全身乏力、胸闷、难于透气、嘴唇和手心发紫”。
小丛红景天
4、《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
5、《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无毒。主大热大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庀,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清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
6、《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记载:红景天“性寒,味甘涩。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
7、《现代实用本草》
《现代实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枢抑制作用。二、抗疲劳作用。三、强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过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辐射作用”。
8、《西藏常用中草药》
《西藏常用中草药》:红景天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主治咳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等症。
以上就是你说的大花红景天,这东西用好了作用还是很大的,宋一夫藏宝里好像就有这种成分,另外,红景天泡水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要不然可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
红景天的产地
主要分于中国大陆的吉林、河北、山西、新疆等地。
红景天有吗几种?有什么药用?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
红景天的种类和成分01、薄叶红景天(Rhodiolaheuryi)化学成份:琥珀酸、没食子酸、小麦黄素、小麦黄素-7-氧-β-D-葡萄糖甙、胡萝卜甙等。
02、X马红景天(Rhodiolahimalensis)化学成分:β-谷甾醇、胡萝卜甾醇、小麦黄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脂、麦芽糖等。
03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化学成分:红景天甙、酪醇、多酚等。
04、圣地红景天(Rhodiolaser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咖啡酸、酪醇、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脂、β-谷甾醇、胡萝卜甾醇等。
05、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酪醇、焦梳酸、没食子酸、β-谷甾醇、大花红天素等。
06、狭叶红景天(Rhodiolakirilowii)化学成分:红景天甙、酪醇、β-谷甾醇。
07、长鞭红景天(RhodiolafassigleaS.H.Fu)化学成分:β-谷甾醇、胡萝卜甙、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脂、酪醇、β-谷甾醇-3-β-D-半乳糖甙、草质素-8-阿拉伯糖甙等。
08、四裂红景天(Rhodiolaqundrifid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09、云南红景天(Rhodiolayunnanensis)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0、大紫红景天(Rhodiolaatropupure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1、互生红景天(Rhodiolaaltern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2、深叶红景天(Rhodiolacoocine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3、小丛红景天(Rhodioladumulos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4、长圆红景天(Rhodiolasorrostji)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5、蔷薇红景天(Rhodiolarosc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酪醇、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脂、β-谷甾醇、酪萨维等。
16、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algida)化学成分:酪醇、红景天甙、没食子酸等。
17、优美红景天(Rhodiolacoccine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8、浅绿红景天(Rhodiolaviridul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19、异齿红景天(Rhodiolaheterodanta)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20、谢氏红景天(Rhodiolasemenorli)化学成分:红景天甙。
从国内外对红景天的研究中,先后提取分离出40多种化学成分。
包括:甙、黄嗣、香豆素、挥发油、脂肪、蛋白质、有机酸各类等。
理化测试发现红景天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钙、镁、铁、铅、锌、银、钴、镉、钼、钛、镭等21种。
还有人体所需要的十几种氨基酸,其中几种是人体必须的而体内有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目前发现的主要有效成份:红景天甙、酪醇、酪萨维。
根据含有效成份的多少和有效成份的高低,质量较好的红景天是:蔷薇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高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大花红景天、大紫红景天、四裂红景天、圣地红景天等。
红景天为藏族名贵药材,又名“扫罗玛尔布”,以景天科植物全瓣红景天的根或根状茎入药。
多生长于海拔2000~5600米高山草甸的沟谷边、河滩草丛中,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带。
【性味】甘、苦、涩、凉。
【功能与主治】润肺止咳,活血止痛,抗辐射、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疲劳,清热,滋补元气,防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肌体抗病能力。
用于治疗运动过度机体误弱所致脑内多巴胺浓度降低,预防高度紧张的脑力工作者的神经衰弱,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呼吸困难,体虚困倦等症。
具有治疗与保健双重功能,是不可多得的雪域珍品。
中药红景天有哪些功效?
别名:凤尾七、凤尾草、雾灵红景天等。
1.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颈粗壮,分枝,花茎聚生在主轴顶端,直立或弯曲,高5?20厘米,不分枝,单株花茎10-30个,地上常有残留老枝,长2-5厘米,花茎较细,直径1—2毫米,单叶,互生,叶小而密生,叶片线形或宽线形,长7—10毫米,宽1-2毫米,全缘,无柄,叶片呈深绿或亮绿色。花序伞房状,花少而大,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花瓣5,亮白色或淡红色,披针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边缘呈呈流苏状,雄蕊10,花药呈紫红色,鳞片5,横长方形,宽约1毫米,心皮5,直立。瞢荚果,卵状长圆形,褐色或棕色,长6-9毫米,种子长圆形,棕褐色,长1?1.5毫米。
2.分布与生境小丛红景天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西南及东北较少。四川省主要分布在广元、平武、金川、小金、旺苍、黑水、诺尔盖、石渠、稻城、德格等地。陕西、甘肃两省的南部;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山西省五台山区;宁夏的贺兰山;内蒙古的阴山、阿拉善旗、科右前旗、呼和浩特等地;河北省的阜平、房山、兴隆、怀来、涞源等县。主要生长在海拔1600?3900米的高山顶部的山坡、山梁的岩石下或山脊处的向阳岩石缝中,土壤多为碎砂石,土层浅,营养瘠薄。
小丛红景天以根和根茎供药用,具滋阴补肾、养心安神等功效。经测定,根和根茎含有红景天苷,但含量较低。
3.药材特征野生的小丛红景天药材采集于河北省蔚县,全体为圆锥状或圆柱状,常弯曲,上部较粗,下部渐细,长5?15厘米,顶部直径1-2厘米。药材表面黑褐色、褐色,根茎部分色深,顶端有分枝,残留多数密集的老枝,有不明显的环纹及老枝脱落痕迹,重叠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褐色或棕褐色。根部多扭曲,色泽比根茎略浅,具脱落的栓皮,表面具有多数因扭曲而形成的纵沟,断面呈棕褐色或黄褐色。药材全体具有不太明显的香气,味微苦。
4.药材显微特征根茎中部的横切面可见木栓层、皮层、维管束和髓。木栓层由20?42列扁平的木栓细胞组成,外侧的细胞壁较薄,中部的细胞壁较厚,常脱落。由于维管束不居根茎中央,故皮层宽度不等。皮层薄壁细胞大小不一,内含淀粉粒及黄色物质。皮层内侧近维管束处有4-5个大小不等的枝迹,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枝迹周围有黄色木栓组织。根茎维管束分为两轮,均断续成环。外轮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束中形成层明显;内轮维管束无限内韧型,即韧皮部向心排列,木质部在韧皮部和形成层的外方,其各部组成同外轮维管束。髓部细胞类圆形,排列较疏松,含有较多的淀粉粒和黄色物质。
根基部横切面可见木栓层、皮层和维管束。木栓层由4—8列扁平的木栓细胞组成,外方常破碎脱落。皮层较窄,7—8列薄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和黄色物质。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较宽,约占横切面的1/2,放射状排列;木质部位于中央,亦呈放射状,约占横切面的1/3。形成层不甚明显,无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