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堇怎么养
这是有夏堇怎么养问题及夏堇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6 10:53:38发布。
夏堇是开过花后就枯死吗?
同问,我的也是这样。马路绿化带的被太阳暴晒还越长越好。可能我阳光不够。
夏堇的介绍
夏堇(ToreniafournieriLinden.exFourn.)1为玄参科植物蓝猪耳,为喜光植物,能耐荫,不耐寒,能自播,喜土壤排水良好。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夏堇要怎么养 夏堇的养殖方法
夏堇是玄参科蓝猪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蓝猪耳,北方常作温室栽培,夏堇花期4~9月或5~10月,热带地区常年开花。今天就爱阅读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夏堇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夏堇种植方法一、生长习性夏堇耐高温高温,其生长需要充足阳光,且不畏酷夏烈日。生育适宜温度18~21°C。夏堇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2周时间。二、繁殖方法(一)播种繁殖全年均可进行,尤以夏季为佳。先将种子浸泡10~12小时后再播。播种适温在15~30°C,低于15°C时要在温室播种。发芽温度要求22~24°C。种子极细小,播种时可掺些细土,播种后不覆土,保持土壤湿润,覆盖薄膜(盆播盖玻璃即可),1~2周发芽。出苗后去除薄膜,置于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处。苗期生长缓慢,长至5厘米后生长变快。播后25~30天可移栽,用口面直径15厘米的营养钵每钵栽l株。从播种到开花需12~13周。(二)杆抬繁殖常在夏、秋季进行,室内就培全年均可进行,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本,剪取带顶芽有3~4个节的枝条作插穗,用0.1%口引睐丁酸800倍液处理1~2秒后,插入育苗池或直接插盆均可,温度20~30°C和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10~15天生根。三、栽培管理多于夏季结束前适时修剪,至秋季亦能欣赏到艳丽的花朵。土壤以肥沃壤土或沙质壤土更好,要求栽培土湿润而排水良好。栽培前应施足有机肥作基肥,生长期可每月追施1~2次腐熟饼肥水,夏、秋季增施1~2次磷饵肥,氮肥不可过量,否则开花反而减少。夏季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高温季节应早、晚各浇1次水。可以用农盛乐EM菌液发酵饲料养夏堇,促进花儿生长用盆栽培,常用13~15厘米盆。幼苗3~4片叶时可从育苗盘内取出定植于营养钵中。生长期每15天左右施1次薄肥,要充分见光。花谢后要及时剪除。温室栽培一年四季开花不断。
夏堇是怎么繁殖的?
夏堇通常播种育苗。春播,华南地区宜秋播。因种子细小,可混细沙后播种,夏堇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播后不覆土,均匀地轻压土壤,喷透水,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地温适宜播种后3天出苗。出苗后及时撤掉塑料薄膜,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苗期生长缓慢,长高到5厘米后生长变快。长出2~3对真叶时要及时移植。从播种到开花春播需要120天左右,夏播需80~90天。
扦插繁殖室内栽培全年均可进行。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剪取带顶芽有3~4个节的枝条作插穗,一般带2对叶子。温度在20~30℃时很快生根,先移入直径8厘米的容器里,扦插后45~50天开花。
夏堇有哪些特征?
夏堇学名:Toreniafournieri别名:蓝猪耳,蓝翅蝴蝶草科属:玄参科夏堇属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植株矮小,筒状花朵质朴清雅,十分可爱。盆栽点缀居室的阳台、窗台和案头,密集如云的花朵给人一种柔美温馨的感觉。夏堇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耐暑假、怕干旱。生长适温为15~21℃,冬季温度不低于5℃,夏季温度不超过28℃。对光照反应敏感,光照不足时,植株生长柔弱,开花少,但忌阳光直射。为此,家庭栽培选择朝东窗台或朝南封闭阳台为宜。
夏堇的花语是什么 夏堇的象征意义
夏堇花语:请想念我;思念,但感到迷茫;青春,花样年华。夏堇叶色淡绿,花姿轻逸飘柔,娇俏可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灿烂。有花友在了解夏堇花期多长,根据播种时间和气候的不同,一般来说夏堇花期从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开始,可以一直开到8、9月份,花期可以长达1-3个月左右,这里我们说的花期是整个的花期,因为夏堇单朵花期并不长,单朵花的残花会自动败落,然后开出新的花朵,属于连续开花型。
夏堇有什么特征?
夏堇是玄参科蝴蝶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Torenia.fournieri,别名蓝猪耳、蓝翅蝴蝶草、花公草等。其姿色柔美,花期长,酷暑时花朵盛开,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近年我国栽培数量增加迅速,可地栽或盆栽。
短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多。萼筒椭圆形,膨大,有5条棱状翼。唇形花冠,长约2.5厘米,上唇2裂,开张如翅,中间突尖,下唇3裂,圆形,中部裂片基部具色斑。花色有紫、紫青、蓝紫、桃红和深桃红等。雄蕊4,具有特殊的半裸胚囊。花期7~10月。蒴果,果熟后开裂。种子近球形,种皮金黄色,具光泽,放大可见种皮上具白点。市场上出售的为包衣种子,圆形,有的包衣近白色。矮生性丛生植物,株高20~30厘米,方茎,分枝多。叶对生,长3~5厘米,单叶卵形或卵状心脏形,长5厘米左右,叶缘有锯齿。
喜光,不惧酷暑烈日。耐高温高湿,怕霜冻,忌干旱。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2~24℃,生长适宜温度15~30℃。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湿润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为宜。
三色堇与夏堇
三色堇与夏堇在露地花坛中经常使用。三色堇为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草本,原产欧洲,现常作为两年生花卉栽培。原种每朵花一般都具有紫、黄、白三色,对称分布于花瓣上,形同猫脸,俗名猫儿脸。夏堇为玄参科蝴蝶草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夏堇又名蓝猪耳,是高温地区夏秋季的重要观花植物。下面分述两者的差异:一、生物学特性三色堇株高15至25厘米,全株光滑,茎长而分枝,常卧于地面。叶互生,基生叶心脏形,茎生叶较狭。花径约5厘米,腋生下垂。通过不断选育,花色现已有黄、白、紫三色或单色,还有纯白、黄、紫堇、蓝、青、古铜色等。三色堇正常花期4至6月,果熟期5至7月。夏堇植株较三色堇略高,20至30厘米,全株光滑,茎细呈四棱形,分枝极多,直立性稍强于三色堇。叶对生,呈卵形或卵状心形,叶缘有锯齿,无托叶。花朵略小于三色堇,花形酷似金鱼草与紫罗兰,生于上部叶腋或顶生总状花序。夏堇具有特殊的半裸胚囊。夏堇原种花冠管青紫色,上唇青紫色或紫红色,不明显2裂,下唇蓝紫色或紫红色,3裂,中裂片有黄斑,现代园艺栽培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紫红、紫蓝、粉红等多种颜色。夏堇花期4至9月或5至10月,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后结长形蒴果,果熟后开裂(种子小于三色堇)。二、栽培繁殖三色堇喜凉爽环境,略耐半阴,炎热多雨的夏季发育不良,花少花径小且不能形成种子,植株易受病毒侵染。它要求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在贫瘠土地栽培品种退化显著。三色堇属异花受粉,分花色扦插或隔离繁殖可避免品种混杂。首批成熟的种子最好及时采收,蒴果外果皮发白时即可采收。冬季低温地区多于8月下旬在露地播种,10天左右发芽,移植一次后在阳畦或暖棚越冬,第二年春暖时(3月底左右)定植,4月下旬可开花。也可在3月春播于冷床或加温苗床,但秋播花大且多,采收种子也以秋播为主。春季雨水多时易感病,应做到栽培地通风良好,排水通畅,栽前消毒土壤,养护时避免枝叶受伤。三色堇易感染叶斑病、菌核病和花叶病,应注意防治。夏堇属阳性植物,耐高温高湿,其生长需要充足阳光,且不畏酷夏烈日。在华南及热带地区,夏堇可全年播种,但以春季播种为佳。夏堇种子发芽温度要求22℃至24℃,播后不覆土(若盆播则盖上玻璃即可),一两周发芽。夏堇性喜温暖,生育适宜温度18℃至21℃。夏堇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2周时间。夏堇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好,土壤需要排水良好。华南地区若遇低温多湿,易发生白粉病和其他病害,应加大株距,控制浇水,加强排水,降低湿度,喷三唑酮或其他杀菌剂。三、园林应用三色堇花色美丽,植株低矮,多用于花坛、花境或作为镶边植物或与球根花卉配置,也有盆栽或用于切花和胸花装饰。夏堇是夏季草花的主角,叶色翠绿,花色多彩,适用于花坛和盆栽,是很好的镶边材料。夏堇中的蔓生系列特别适合吊盆栽培,布置于阳台或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