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怎么养
凤眼莲怎么养问题及凤眼莲怎么养最新资讯,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7 09:20:47发布解答。
为什么凤眼莲是污水处理植物?
又叫水浮莲、水葫芦。是一种浮水草本植物。它的根能扎在泥中,也能随植株浮在水中。叶片倒卵形,基生成莲座状。为了飘在水上,叶柄在中部膨胀成囊状,就像个葫芦,在里面有气室。风眼莲的花序穗状,由6~12朵花组成。花蓝紫色,像个裂开的漏斗。从根部生出的匍匐枝上萌生出新株。风眼莲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或亦为野生。凤眼莲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青饲料。它还能迅速吸收金属元素,用来处理废水,净化环境。由于其资源丰富,生长迅速,收获容易,所以用它来造纸可以减少木材的消耗。将其切割,发酵,进入沼气池还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凤眼莲繁殖迅速。在营养丰富的温水巾,8~10天种群成倍增长,一棵水中的凤眼莲可以繁殖出60000棵新的凤眼莲,当然,它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堵塞河道、水面,并造成其它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不能存活。滇池就是由于凤眼莲的过度繁殖而覆盖,后来人们不得投入资金利用机械的、化学的等手段进行治理,才使情况得以改善。
水葫芦的害处
(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2)降低水中容氧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产品产量。(3)单一成片发生,破坏本地水生生态系统。(4)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5)大面积覆盖水面,影响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6)孳生蚊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水葫芦的危害
(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2)降低水中容氧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产品产量。(3)单一成片发生,破坏本地水生生态系统。(4)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5)大面积覆盖水面,影响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6)孳生蚊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水葫芦的籽怎么种
水葫芦指凤眼蓝,2月下旬至3月初将饱满且呈黄褐色的种子放在25-30℃水中浸种10天,然后播在水面上,井保持3O℃左右的温度和湿度状态,经1至2周萌发。
待幼苗长出5-6片叶时,叶捅开始蟛大,已有一定浮力,幼苗分枝后即可移植。立夏以后,平均气温升至20℃左右,可移至内塘的水面养殖。
凤眼蓝不能自然越冬,需采取措施越冬保种,要求水温在5℃以上,才能保证苗种安全越冬,华南地区,可将种茁陌在太塘水而原地,使之自然越冬,次春加以管理,扩繁后即可放养在寒冷地区,需有防寒措施才能越冬。
:凤眼蓝对光照的要求很高,光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越旺盛。无论气候冷暖,每天必须光照4-5小时,尤其是春天,若2-3天因覆盖过严而不能见光、透光,凤眼蓝就会烂根甚至死亡。
凤眼蓝保护室内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春天气温增高,风大,水分蒸发快,此时要经常喷洒池水和定期换水,两个月换-次水,水的温差不应太大。
采用低温保苗,可以不换水。除保种苗前施足底肥外,保种期间也要经常注意追肥,最好用腐熟的人粪尿,按1:20的浓度稀释。追肥时不可直接洒在种苗上。
水葫芦的危害!
百度上很多,具体水葫芦的危害:虽说水葫芦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20世纪80年代,昆明建成了大观河—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线,游客可以从市内乘船游览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这条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福建媒体报道了2007年中国的第一次水葫芦暴发,自闽江上游来袭的水葫芦覆盖水口大坝整个库区,面积近2400亩。随后,水葫芦这个名字不断出现在各地报纸上,成为今年上半年以来曝光率最高的植物:4月中旬,水葫芦现身三峡库区周围,其中宜昌黄柏河的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道;5月中旬,四川南充市滑滩河水葫芦堵塞河道3公里;6月初,重庆花溪河水葫芦封锁4公里;同期,位于嘉陵江上的华能四川青居水电站遭到大量水葫芦入侵;7月初,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暴发水葫芦,富春江水库亦未能幸免;同期,上海金山、松江两地水葫芦大规模暴发,仅金山区每天打捞至少550吨;8月中旬,安徽省安庆市莲湖水葫芦侵占近千亩水面;9月初,湖南捞刀河水葫芦暴发,厚达3米,打捞者可在其上行走,而之前浏阳河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面绵延数公里;江山须江也泛滥过水葫芦……2012年1月31日福建水口镇湾口村段[2]2007年9月6日,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直管的海塘物业管理公司在钱塘江面发现了水葫芦,为及时清理水面,该公司已派出6只打捞船,80多名保洁员日夜不停打捞。截至9日,已打捞350吨。据悉,水葫芦生长速度很快,能在短期内把整个水面遮掩住,消耗大量溶解氧,逼得水生物无法生存,特别是在秋季,它的根叶会迅速腐烂,不仅堵塞水上交通,还会污染水源。2012年1月31日,福建宁德市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段,浩浩荡荡的水葫芦延绵闽江近10公里,如同草原。遭水葫芦围困,鱼苗都无法放养。
水葫芦的危害有哪些?
1、导致生态破坏
水葫芦的危害之一就是会导致生态的破坏,因为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如果生存的环境适合水葫芦的生长,那么它将会大量的繁殖,并且成为优势的物种,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长久下去,该地区的生态多样性便会被破坏,而使其物种单一。
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各物种相互影响,相互抑制,才能保持平衡。而水葫芦的疯狂生长,在很大的程度上会打破该地区的平衡,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某些物种濒临灭绝。
2、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
当水葫芦在生长的很旺盛的时候,会长满整个水域,覆盖整个水面,将水面染成绿色。此时,会影响水中和大气的气体的交换,以及光线的传递,并会增CO2的浓度,影响水生生物。
3、会堵塞河道
疯狂生长的水葫芦是会堵塞水道的。因为水葫芦的植株大量的繁殖,植株不断的变多,很快就会覆盖整个河道,在严重的时候,水葫芦生长的密集程度甚至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影响水运。此外,水葫芦的生长甚至会影响水厂自来水的生长,因为过度繁殖的水葫芦会堵塞自来水的生产设备。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会,客商云集,人们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面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带回本国养殖。
当时是达官贵人和皇家养的名贵植物,在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中,就能看到水葫芦的身影。100多年后,这种植物遍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地区,成为暖地水域中最常见的植物。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普遍推广,广泛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尤以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最广。
-水葫芦
水葫芦有什么危害?
(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2)降低水中容氧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产品产量。(3)单一成片发生,破坏本地水生生态系统。(4)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5)大面积覆盖水面,影响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6)孳生蚊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